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1-10-24 08: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维生素 检测方法 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待测液中加入汞离子溶液进行反应,之后加入dna序列p1和p2、n

甲基卟啉二丙酸及kcl的缓冲液继续反应得到待测体系;其中p1和p2序列为能够与hg
2
形成错配的双螺旋dna结构的序列,p1序列为能够形成g

四链体结构的序列;s2、检测所述待测体系的荧光发射光谱并获取在615nm处的荧光发射峰;s3、根据所述荧光发射峰结合维生素c的浓度与荧光发射峰的线性方程获取维生素c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线性方程为y=74.06 80.38x,其中,x表示维生素c的浓度,y表示荧光发射峰,所述线性方程由以下步骤得到:将不同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和汞离子溶液反应,之后加入dna序列p1和p2、n

甲基卟啉二丙酸、kcl的缓冲液继续反应得到混合物,检测所述混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并记录615nm处的荧光发射峰,根据维生素c的浓度与对应的荧光发射峰的关系建立所述线性方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dna序列p1为5
’‑
agggttttgggttttgggttttggga
‑3’
,dna序列p2为5
’‑
tcccttttcccttttcccttttccct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汞离子溶液中汞离子的浓度为6μ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待测液由以下步骤制得:向奶粉中加入三氯乙酸进行反应使得蛋白质发生变性,之后取上清液即为所述待测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加入dna序列p1和p2、n

甲基卟啉二丙酸、kcl的缓冲液继续反应得到待测体系具体包括:加入p1、p2以及汞离子溶液混匀并孵育2

2.5小时,之后加入n

甲基卟啉二丙酸和kcl的缓冲液,继续孵育30

45分钟得到所述待测体系。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为0.2

3.5μ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2μm,0.8μm,1.5μm,2.5μm,3μm,3.5μ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kcl的缓冲液为kcl的pbs缓冲液。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所述汞离子溶液中汞离子的浓度为6μm以上由以下步骤得到:向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溶液中加入p1和p2充分混匀并孵育,之后加入n

甲基卟啉二丙酸和kcl的缓冲液继续孵育得到多个实验组体系,检测多个实验组体系的荧光发射光谱,并记录615nm处的发射峰,随着汞离子浓度的递增,615nm处的发射峰的强度逐渐降低,汞离子浓度为6μm时发射峰的强度达到最低值,进而得到所述汞离子溶液中汞离子的浓度为6μm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属于维生素C检测技术领域。一种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待测液中加入汞离子溶液进行反应,之后加入DNA序列P1和P2、N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林 周玉 张兴平 马丽圆 肖垚 方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