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汽轮机高压内缸的制作方法

2021-09-23 08: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汽轮机 高压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汽轮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轮机高压内缸。


背景技术:

2.汽轮机是一种将水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装置,是电站建设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也用来作为舰船的驱动装置和工业的动力源。由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后,将热能和压力势能转化成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并且带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3.例如专利号为cn201420721363.x的专利,包括上缸和下缸,所述上缸与下缸组合在一起为类似圆筒形结构,所述下缸纵向设有多个叶片槽,所述各个叶片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叶片槽之间设有一个弧形腔体,所述下缸轴向的前后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所述上缸与下缸相对于接触面对称设置并且上缸与下缸具有相同结构。
4.上述装置虽然气密性能好,但是上缸和下缸之间安装较为麻烦,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轮机高压内缸,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新型汽轮机高压内缸,包括上缸和下缸,所述上缸与下缸相对于接触面对称设置,所述上缸与下缸组合在一起为类似圆筒形结构,所述上缸的两侧底端对称设有卡块,所述下缸的两侧底端对称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底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连接板,所述固定块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下缸的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与卡槽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贯穿第三通孔延伸至腔室内的顶端连接有连柱,所述连柱的上方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对称设有第一滑杆,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腔室内正对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
8.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侧壁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卡槽的内部正对第一通孔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第四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侧截面大小一致,通过将凹槽、第四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侧截面设为大小一致,可以使得第三滑轨的顶端与第四通孔、凹槽和第一通孔的内部顶端贴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侧壁位于第四通孔的下方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三角齿,所述第一三角齿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一三角齿可以使得卡块带动第二齿轮旋转。
10.优选的,所述第四通孔的内部底端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与第三滑轨的底端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的沟槽与第三滑轨的底端配合连接,可以将第三滑轨固定在第四通孔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底端位于固定块的两侧对称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端相连接,通过设置的弹簧可以防止连接板下落。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固定块延伸至内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连接杆贯穿固定块延伸至内部的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三角齿,所述第二三角齿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通过第二三角齿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连接杆带动第四齿轮旋转。
13.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腔室的内壁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腔室内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侧的内壁均对称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三滑轨的侧壁对称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滑槽内。
1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设有t字型滑槽,所述第二滑轨的侧壁设有t字型滑块,所述t字型滑块与t字型滑槽滑动连接,通过t字型滑块与t字型滑槽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第二滑轨稳定移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多个齿轮可以实现自动卡合固定,免去了通过多个螺栓固定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将凹槽、第四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侧截面设为大小一致,可以使得第三滑轨的顶端与第四通孔、凹槽和第一通孔的内部顶端贴合连接,通过设置的弹簧可以防止连接板下落,通过t字型滑块与t字型滑槽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第二滑轨稳定移动。
18.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缸内部部分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与第一滑轨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与第二滑轨连接结构俯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杆与限位滑槽连接结构剖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轨与限位滑槽连接结构剖视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块内部结构剖视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放大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b区放大图。
28.图中:1、上缸;11、卡块;111、第四通孔;112、第一三角齿;113、伸缩杆;114、支撑板;115、沟槽;2、下缸;21、卡槽;211、凹槽;212、弹簧;22、固定块;221、连接杆;222、连接板;223、第二三角齿;23、第一转轴;231、第一齿轮;232、第四齿轮;24、第一滑轨;241、连柱;25、第二连杆;251、第一滑杆;252、第二齿轮;253、t字型滑槽;26、第二滑轨;261、t字型滑块;27、第三滑轨;271、第二滑杆;28、第三齿轮;281、第二转轴;3、腔室;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第三通孔;34、限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请着重参照附图1

9,一种新型汽轮机高压内缸,包括上缸1和下缸2,所述上缸1与下缸2相对于接触面对称设置,所述上缸1与下缸2组合在一起为类似圆筒形结构,所述上缸1的两侧底端对称设有卡块11,所述下缸2的两侧底端对称设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的底端设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21,所述连接杆221的顶端设有连接板222,所述固定块22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上设有第一齿轮231,所述第一齿轮231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一滑轨24,所述下缸2的内部设有腔室3,所述腔室3与卡槽21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有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和第三通孔33,所述第一滑轨24的一端贯穿第三通孔33延伸至腔室3内的顶端连接有连柱241,所述连柱241的上方连接有第二连杆25,所述第二连杆25的侧壁对称设有第一滑杆251,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滑杆25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52,所述第二齿轮252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滑轨26,所述腔室3内正对第一通孔31的位置设有第三滑轨27,所述第三滑轨27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28。
33.请着重参照图2,所述卡槽21的底端位于固定块22的两侧对称设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的顶端与连接板222的底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弹簧212可以防止连接板222下落。
34.请着重参照图3,所述第一转轴23贯穿固定块22延伸至内部连接有第四齿轮232,所述连接杆221贯穿固定块22延伸至内部的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三角齿223,所述第二三角齿223与第四齿轮232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三角齿223与第四齿轮232啮合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连接杆221带动第四齿轮232旋转。
35.请着重参照图4和9,所述第二连杆25的侧壁设有t字型滑槽253,所述第二滑轨26的侧壁设有t字型滑块261,所述t字型滑块261与t字型滑槽253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t字型滑块261与t字型滑槽253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第二滑轨26稳定移动。
36.请着重参照图7,所述第四通孔111的内部底端对称设有伸缩杆113,所述伸缩杆113的顶端设有支撑板114,所述支撑板114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沟槽115,所述沟槽115与第三滑轨27的底端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沟槽115与第三滑轨27的底端配合连接,可以将第三滑轨27固定在第四通孔111的内部。
37.请着重参照图1、2和8,所述卡块11的侧壁设有第四通孔111,所述卡槽21的内部正对第一通孔31的侧壁设有凹槽211,所述凹槽211、第四通孔111和第一通孔31的侧截面大小一致,所述卡块11的侧壁位于第四通孔111的下方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三角齿112,所述第一三角齿112与第二齿轮252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凹槽211、第四通孔111和第一通孔31的侧截面设为大小一致,可以使得第三滑轨27的顶端与第四通孔111、凹槽211和第一通孔31的内部顶端贴合连接,设置的多个第一三角齿112可以使得卡块11带动第二齿轮252旋转。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9.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安装时,使用者将上缸1与下缸2对齐,然后将卡块11置于卡槽21内,卡块11与连接板222接触将其下压,弹簧212处于压紧状态,连接杆221向下移动,位于固定块22内的连接杆221侧壁上的第二三角齿223带动第四齿轮23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23另一端的第一齿轮231转动,第一齿轮231带动滑轨24移动,滑轨24上的连柱241带动第二连杆25向第二通孔32的方向移动,第二齿轮252从第二通孔32漏出,此时第一三角齿112带动第二齿轮252旋转,第二齿轮252带动第一滑轨24向上移动,第二滑轨24向上移动带动第三齿轮28旋转,第三齿轮28带动第三滑轨27向第一通孔3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三滑轨27依次贯穿第一通孔31和第四通孔111延伸至凹槽211内,且第三滑轨27的顶端与第四通孔111、凹槽211和第一通孔31的内部顶端贴合连接,此时伸缩杆113带动支撑板114上移,通过支撑板114上的沟槽115与第三滑轨27的底端配合连接,将第三滑轨27与第四通孔111贴合连接,进而将卡块11固定在卡槽21内,在拆卸时,伸缩杆113带动支撑板114下移,使沟槽115与第三滑轨27的底端脱离,然后向上拉动上缸1,第一三角齿带动112第二齿轮252旋转,第二齿轮252带动第一滑轨24向下移动,第二滑轨24向下移动带动第三齿轮28旋转,第三齿轮28带动第三滑轨27向腔室3内移动,贯穿第一通孔31进入到腔室3内,在上缸1上升期间,连接杆221的侧壁与第四齿轮232不接触,在第三滑轨27进入到腔室3内后,第二三角齿223与第四齿轮232接触带动第四齿轮232旋转,进而通过第一转轴23带动第一齿轮231旋转,第一齿轮231带动第一滑轨24向腔室3的方向移动,第一滑轨24顶端的连柱241带动第二连杆25移动,使第二齿轮252进入到腔室3内,然后将上缸1拉出即可。
40.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