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削笔器用除尘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除尘 用于 配件 削笔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削笔器的配件,尤其是涉及削笔器用除尘件。


背景技术:

2.削笔器内,为了辅助进笔,通常会设置进笔机构。而削笔器进笔机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削笔机用自动进笔机构》公开的技术内容,申请(专利)号:cn201920044085.1,包括2个反向设置且并排卡设在安装架上的进笔组件及涡轮;所述进笔组件包括依次套设在转轴上的进笔胶滚、叶轮以及弹簧;所述叶轮和进笔胶滚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打滑机构,采用涡轮与叶轮配合实现进笔。
3.在后续削笔器的使用中发现,铅笔切削过程中会产生石墨粉尘,石墨粉尘质轻,易飘散开来并通过通道进入进笔机构内。若石墨粉尘粘附在进笔胶滚表面,则会使得进笔胶滚失去相应的摩擦性能。铅笔与进笔胶滚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使得铅笔在进笔时,进笔胶滚空转导致铅笔卡顿;或是在滚刀切削铅笔时,铅笔转动打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削笔器用除尘件,可作用于削笔器内的进笔机构,去除进笔胶滚表面粘有的石墨粉。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削笔器用除尘件,包括本体件,所述的本体件为可伸入削笔器内的杆状结构件,所述的本体件设置有可粘附石墨粉尘的粘附区域,所述的粘附区域位于本体件外表面。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本体件,本体件可以模拟铅笔结构大小,为杆状结构件,可以伸入削笔器内。即本体件可以进入削笔器内并作用于进笔胶滚。而后在本体件上设置粘附区域,粘附区域位于本体件外表面,粘附区域能够吸附石墨粉尘。即粘附区域可进入到削笔器内,并与进笔胶滚接触,从而吸附进笔胶滚表面的石墨粉尘。而原本位于进笔胶滚表面的石墨粉尘就会粘附到本体件上,再将本体件从削笔区域内取出。即实现了去除进笔机构的粉尘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削笔器的配件,可以适用于电动削笔器,也可以适用于采用了进笔胶滚的手动削笔器。若为电动削笔器,则由削笔器内的电机带动本体件自动进入削笔器,到位后再从削笔器内退出,即完成对进笔胶滚表面的除粉尘。当然,若进笔胶滚表面粘附的石墨粉末量较大,也可以重复上述动作,直至进笔胶滚表面的石墨粉末被去除。
8.若为手动削笔器,则由用户手持本体件插入削笔器内,上下移动本体件,使得本体件表面的粘附区域能够与进笔胶滚充分接触,从而去除进笔胶滚表面的石墨粉末。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粘附区域为包裹在本体件表面的纤维层。
10.粘附区域采用纤维材料制成纤维层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纤维材料制成的粘附区域能够更好的吸附进笔胶滚表面的石墨粉尘,从而达到良好的去除粉尘的效果。儿纤维材料的选择为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试验诸多材料制成粘附区域而得到。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粘附区域覆盖在整个本体件的外周面。
12.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结构,将粘附区域覆盖在整个本体件的外周面,使得本体件的整个外周面任意处与进笔胶滚接触均能够实现去除石墨粉末的效果。并且大面积的粘附区域的设置,能够提高粘附效率。
1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对本体件的材料并无限制,可以采用简单的塑料,或是与铅笔同样采用木料,甚至采用与粘附区域同样的可粘附材料,均可实现表面粘附区域的设置。
14.若本体件与粘附区域由不同材料制成,那么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则需要在本体件表面设置一层可粘附石墨粉尘的材料层包裹本体件,比如在塑料本体件表面包覆一层纤维层。
15.若本体件与粘附区域由同材料制成,那么只需要将可粘附石墨粉尘的材料加工成相应的杆状结构件即可,比如设置为限位棒。
16.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件为圆柱或圆管状结构件。
17.本领域的削笔器内采用的进笔胶滚大部分为弧形内凹结构面,将本体件表面设置有相应的圆形面,能够更好的与进笔胶滚外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去除进笔胶滚上的石墨粉尘。因此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除此之外,本体件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多边形结构,比如与铅笔相同的六边形结构件亦可。
18.而本体件为实心或空心结构,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9.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件的一端为圆锥形结构件。
20.具体的,该圆锥形结构件为削笔器能够切削得到的标准笔尖的形状。
21.使得本体件在作为电动削笔器的配件来使用时,尤其是全自动控制进笔、削笔、出笔的电动削笔器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接触进笔胶滚,并由进笔胶滚带入到滚刀处,而本体件的端部为圆锥形结构件,滚刀即使工作也不会对本体件表面进行切削,而是快速驱动进笔胶滚再次转动,将本体件退出。在完成去除粉尘的同时,不损坏本体件。
附图说明
2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5.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本体件;2、粘附区域;3、进笔胶滚。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图2所示:削笔器用除尘件,包括本体件1,所述的本体件1为可伸入削笔器
内的杆状结构件,本体件1可以模拟铅笔结构大小,即本体件1可以进入削笔器内并作用于进笔胶滚3。所述的本体件1设置有可粘附石墨粉尘的粘附区域2,所述的粘附区域2位于本体件1外表面。粘附区域2可进入到削笔器内,并与进笔胶滚3接触,从而吸附进笔胶滚3表面的石墨粉尘。而原本位于进笔胶滚3表面的石墨粉尘就会粘附到本体件1上,再将本体件1从削笔区域内取出。即实现了去除进笔机构的粉尘的作用。
29.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削笔器的配件,可以适用于电动削笔器,也可以适用于采用了进笔胶滚3的手动削笔器。若为电动削笔器,则由削笔器内的电机带动本体件1自动进入削笔器,到位后再从削笔器内退出,即完成对进笔胶滚3表面的除粉尘。当然,若进笔胶滚3表面粘附的石墨粉末量较大,也可以重复上述动作,直至进笔胶滚3表面的石墨粉末被去除。
30.若为手动削笔器,则由用户手持本体件1插入削笔器内,上下移动本体件1,使得本体件1表面的粘附区域2能够与进笔胶滚3充分接触,从而去除进笔胶滚3表面的石墨粉末。
3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粘附区域2为包裹在本体件1表面的纤维层。粘附区域2采用纤维材料制成纤维层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纤维材料制成的粘附区域2能够更好的吸附进笔胶滚3表面的石墨粉尘,从而达到良好的去除粉尘的效果。儿纤维材料的选择为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试验诸多材料制成粘附区域2而得到。
32.所述的粘附区域2覆盖在整个本体件1的外周面。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结构,将粘附区域2覆盖在整个本体件1的外周面,使得本体件1的整个外周面任意处与进笔胶滚3接触均能够实现去除石墨粉末的效果。并且大面积的粘附区域2的设置,能够提高粘附效率。
33.本实用新型对本体件1的材料并无限制,可以采用简单的塑料,或是与铅笔同样采用木料,甚至采用与粘附区域2同样的可粘附材料,均可实现表面粘附区域2的设置。若本体件1与粘附区域2由不同材料制成,那么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则需要在本体件1表面设置一层可粘附石墨粉尘的材料层包裹本体件1,比如在塑料本体件1表面包覆一层纤维层。若本体件1与粘附区域2由同材料制成,那么只需要将可粘附石墨粉尘的材料加工成相应的杆状结构件即可,比如设置为限位棒。
34.所述的本体件1为圆柱或圆管状结构件。本领域的削笔器内采用的进笔胶滚3大部分为弧形内凹结构面,将本体件1表面设置有相应的圆形面,能够更好的与进笔胶滚3外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去除进笔胶滚3上的石墨粉尘。因此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除此之外,本体件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多边形结构,比如与铅笔相同的六边形结构件亦可。而本体件1为实心或空心结构,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35.所述的本体件1的一端为圆锥形结构件。具体的,该圆锥形结构件为削笔器能够切削得到的标准笔尖的形状。使得本体件1在作为电动削笔器的配件来使用时,尤其是全自动控制进笔、削笔、出笔的电动削笔器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接触进笔胶滚3,并由进笔胶滚3带入到滚刀处,而本体件1的端部为圆锥形结构件,滚刀即使工作也不会对本体件1表面进行切削,而是快速驱动进笔胶滚3再次转动,将本体件1退出。在完成去除粉尘的同时,不损坏本体件1。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
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