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8: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冷凝器 热交换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2.冷凝器的热交换能力是由冷凝器的种类和结构尺寸等因素决定的,当冷凝器结构固定后就决定了热交换能力。如果需要的热交换能力变化时,需要更换不同热交换能力的冷凝器,将增加设备成本,同时还会造成原冷凝器闲置。如果通过能够通过现有冷凝器的改造实现改变热交换能力的话,则可以降低设备改造成本、避免原冷凝器闲置浪费。
3.经专利检索,与冷凝器有一定关系的主要有以下专利:
4.1、申请号为“202010079344.1”、申请日为“2020.02.03”、公开号为“cn 111156743 a”、公开日为“2020.05.15”、名称为“一种圆形辐射状散热的翅片、蒸发器及制冷系统”、申请人为“湖南星至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圆形辐射状散热的翅片,所述翅片包括多个辐射翅片、一个或多个平面翅片;所述平面翅片为圆环形,若平面翅片为多个,则每个平面翅片相互平行,并且每个平面翅片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辐射翅片为长方形,每个辐射翅片均与平面翅片垂直连接,并且沿平面翅片的半径方向或偏离半径方向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多个辐射翅片均匀排列,形成多个圆形辐射状的风道,使对流方向为360度全方位的方向,有利于散热的效率。
5.2、申请号为“201620152956.8”、申请日为“2016.03 .01”、公开号为“cn 205619625 u”、公开日为“2016.10.05”、名称为“一种圆筒式冷凝器”、申请人为“河南新科隆电器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式冷凝器,它包括进、出液口,铝翅片呈圆形其表面预留有长槽通孔,铝翅片依次通过铝翅片上的长槽通孔套装在筒状盘管件上,其两端采用冷板加工的圆形翅片固定。所述长槽通孔是根据管件折成圆筒管件的u型弯数量而设置。
6.3、申请号为“cn201220480754.8”、申请日为“2012.09.20”、公开号为“cn202747697u”、公开日为“2013.02.20”、名称为“一种采用波浪形翅片的蒸发式冷凝器”、申请人为“佛山市顺德区高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波浪形翅片的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用于穿套在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盘管外表面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为波浪形散热翅片。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蒸发式冷凝器采用波浪形散热翅片穿套在冷凝盘管表面,使流经冷凝盘管表面的空气产生扰流,增强空气与翅片的换热能力;由于蒸发式冷凝器上部有淋水(水由上而下),风机吹送空气由下而上经过蒸发式冷凝器,会有水滴飞出蒸发式冷凝器,通过在波浪形散热翅片设有挡水边,挡水边能挡住水滴,使之返回蒸发式冷凝器下面的集水箱。
7.上述专利均没有涉及改变冷凝器的热交换能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凝器。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凝器,包括:底座单元、冷凝单元、顶盖单元,由底座单元、多个冷凝单元与顶盖单元依次串联密封连接而成。能够通过增减冷凝单元,来改变热交换能力,以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单元为圆筒形,包括:筒体及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设置在筒体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为c形。
12.进一步地,多个c形的冷凝管呈同心圆方式分布,多个c形的冷凝管的两端相互连接,并分别与两个冷凝管口连接。冷凝管能够呈圆盘形设置,使得冷凝单元结构紧凑。
13.进一步地,多个c形的冷凝管在径向呈等距离分布。
14.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的一端与冷凝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呈悬臂结构。以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能力。
15.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另一端朝冷凝单元沿径向向外偏转,所述翅片与冷凝单元轴向之间的夹角为β。以增加气流扰动,提高热交换能力。
16.进一步地,所述β为30
°
,以便在增加气流扰动的同时,又不会过大增加气流阻力。
17.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单元上设置有沿冷凝单元径向的筋板,所述筋板与翅片固定连接,以提高翅片的强度和刚度,减少翅片振动及噪音。
18.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单元内有设置有两组呈同心圆方式分布的c形的冷凝管,两组冷凝管上的翅片沿冷凝单元径向对称轴呈镜像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单元沿径向的两端设置有法兰,多个冷凝单元之间通过法兰串联密封连接,以便能够快速增减冷凝单元。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冷凝器是由底座单元、多个冷凝单元与顶盖单元依次串联密封连接而成。能够通过增减冷凝单元,来改变热交换能力,以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所述冷凝单元中的冷凝管呈圆盘形设置,使得冷凝单元结构紧凑。冷凝管上固定有与冷凝单元轴向呈30
°
的翅片,既增加了气流扰动、提高了热交换能力,又不会过大增加气流阻力。
附图说明
21.图1为冷凝器的正视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 a

a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ⅰ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冷凝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冷凝单元正视示意图,
26.图6为图5中 b

b剖视示意图,
27.图7为图5中 c

c剖视示意图,
28.图8为图7中ⅱ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中:1—底座单元、11—气体入口、2—冷凝单元、21—冷凝管口、22—法兰、23—筒体、24—冷凝管、25—翅片、26—筋板、3—顶盖单元、31—气体出口、4—密封圈、φ—冷凝管直径、a—冷凝管间距、δ—翅片厚度、β—翅片与轴向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31.冷凝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单元1、冷凝单元2、顶盖单元3。
32.所述底座单元1为圆筒形,其下端为碟形封头,上端设有用来与冷凝单元2连接的法兰,筒壁上设置有气体入口11。
33.所述冷凝单元2为圆筒形,其上下两端设有法兰22,法兰的连接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放置有密封圈4。
34.所述顶盖单元3为圆筒形,其上端为碟形封头,下端设有用来与冷凝单元2连接的法兰,筒壁上设置有气体出口31。
35.底座单元1与冷凝单元2之间、多个冷凝单元2之间、以及冷凝单元2与顶盖单元3之间利用螺栓组件将法兰连接,使得底座单元1、多个冷凝单元2及顶盖单元3依次串联密封连接组成冷凝器。这种冷凝器能够通过增减冷凝单元2的方式,来改变热交换能力,以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
36.所述冷凝单元2如图4至图8所示:包括圆筒形的筒体23及设置在筒体23内的冷凝管24,在筒体23上设置有冷凝管口21。所述冷凝单元2沿径向的两端设置有法兰22,多个冷凝单元2之间通过法兰22串联密封连接,以便能够快速增减冷凝单元2。
37.所述冷凝管24为c形,多个c形的冷凝管24呈同心圆方式分布,相邻的冷凝管24在径向的间距a相等,各个冷凝管24在c形的两端相互连接,并分别与两个冷凝管口21连接。
38.所述冷凝管24设置有翅片25,所述翅片25的一端与冷凝管24固定连接,另一端呈悬臂结构。所述翅片25的另一端朝冷凝单元2沿径向向外偏转,所述翅片25与冷凝单元2轴向之间的夹角为β。以增加气流扰动,提高热交换能力。
39.当β较小时,所造成的气流扰动效果有限;当β较大时,能够造成气体紊流效果,能够提高热交换能力,但增加了气流阻力。经试验,当β为30
°
时,既增加了气流扰动、提高了热交换能力,又不会过大增加气流阻力。
40.所述冷凝单元2上设置有沿冷凝单元2径向的筋板26,所述筋板26与翅片25固定连接,以提高翅片25的强度和刚度,减少翅片25振动及噪音。
41.所述冷凝单元2内有设置有两组呈同心圆方式分布的c形的冷凝管24,两组冷凝管24上的翅片25沿冷凝单元2径向对称轴呈镜像设置。这种翅片25呈镜像设置的方式能够增加气流扰动、提高热交换能力。
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冷凝器是由底座单元、多个冷凝单元与顶盖单元依次串联密封连接而成。能够通过增减冷凝单元,来改变热交换能力,以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所述冷凝单元中的冷凝管呈圆盘形设置,使得冷凝单元结构紧凑。冷凝管上固定有与冷凝单元轴向呈30
°
的翅片,既增加了气流扰动、提高了热交换能力,又不会过大增加气流阻力。
43.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