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冰盘的柔性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申请 美国 连续 硅酮 隔间
具有冰盘的柔性容器的制作方法

连续案声明

本申请案是2018年10月8日申请的第16/154,134号美国申请案的部分连续案,所述美国申请案是2018年3月2日申请的第15/910,757号美国申请案的部分连续案。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由硅酮制成并具有冰块制作隔间的可密封杯、碗及滚筒的领域。



背景技术: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第6,197,359号美国专利描述用于制造糖果模具及烘烤容器的硅酮的使用,其中硅酮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应用,特定来说是通过与铂交联的工艺获得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硅酮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链由氧原子及硅原子交替组成。硅酮通常通过水解及后续的烷基卤代硅烷聚合(酸及碱催化两者)来制备。烷基卤代硅烷实际上是由铜催化的直接工艺制成的,其中硅与对应的卤代烷反应。此工艺提供产品的混合物,其组成可通过再分配的工艺来改变以产生所期望的单体。所属领域已知的是硅酮弹性体,其由线性聚合物构成。为了提供弹性性质,需要交联相。最常见的弹性体是来自二氯甲基硅烷的弹性体,其具有300,000到700,000之间的分子量。它们是通过提供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预聚合、其纯化及后续在少量单官能团材料存在下聚合以控制分子量,接着在过氧化物存在下进行与固化类似的交联来制备的,使材料具有弹性性质。其它重要的弹性体是那些含有少量(0.1%摩尔)与硅相连的乙烯基的弹性体,它们经过更有效的固化,及那些含有10%到15%摩尔苯基的弹性体,它们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通过使用以硅醇基为末端的线性聚合物链可获得分子量小得多(10,000到100,000)的弹性体,其可通过与烷氧基硅烷反应在室温下固化。一般来说,硅酮弹性体最重要的特性实际上是其呈现非常广的热谱使用(从-50℃.到200℃.)但其性质无明显变化。它们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质,不自氧化或在水介质中不会受到化学剂侵蚀,且不会在非极性有机溶剂存在下膨胀,不过此工艺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含氟或氰基来说比较难以实施。硅酮弹性体作为电绝缘体、流体排斥剂及氧化保护剂,以及在密封垫圈的制造中,在工业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硅酮是高度惰性的材料,它们排斥水。硅酮对除了强碱及强酸外的化学试剂无活性,且其毒性一般较低。这些性质的起源主要在于si-o键(106kcal/mol)的高稳定性及其强烈的部分离子特性。硅酮的其它已知用途在于用于液体(例如酒皮袋)的容器的制造及用于运输物质的管(例如用于输血的管)。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第2014/0270579号美国公开案公开一种硅酮袋。特定来说,本公开案教示具有包括硅酮或类似弹性体的前部及后部的袋。前部与后部大小相同,并沿其侧及底部密封在一起,沿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创建空腔,物品从中被放置、存储或运输以供进一步使用。袋的顶部的密封机构(肋条压入槽中)密封袋中的物品。袋是完全由硅酮模制的,包含密封机构,是防水的。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第2014/0245698号美国公开案公开具有可折叠顶部区域的封装。所述封装通常包含面板部分,其至少部分地界定其间的内腔,并可通过接入口进入。顶部可提供可折叠及展开的收口部件或收口区域,以有助于将封装用作碗或用于材料内容物的其它收口容器。所述封装可经调整以保持其形状为碗形或收口容器。可提供再闭合部件,以有助于封装的重新密封。还可提供折叠条、边缘轮廓及加强部件。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第2009/0110335号美国公开案公开一种由环境敏感材料制造的能够承受宽温度范围的可再闭合食品存储袋。所述袋可用例如硅酮橡胶及热固性树脂等材料制成。通过使用此类材料,所述袋可很容易地承受住宅厨房中遇到的从冷冻室扩展到烤箱的温度范围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环境温度。另外,通过使用此类材料制造袋,避免了使用石油基聚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第9,371,153号美国专利公开一种由具有包括压合元件的集成防漏密封体的弹性体(例如硅酮)制成的容器。压合元件的大小及形状密封开口,以防止液体从容器内部泄漏。密封件不需要外部夹具或扣环。折片展开有助于拉动两侧打开。容器本身可为不对称的形状,例如梯形。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的第3,844,525号美国专利公开一种一体式冷冻盘,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形成冰块的模制隔间。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教示,提供具有例如杯、碗及滚筒等形状的具有用于冰块的隔间的制冰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用于密封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喷口及拉链部件。所述容器可由硅酮制成。所述容器可被紧紧地闭合以密封开口,以防止或至少限制空气、液体或其它材料进出。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制冰容器,其包括:基底及从所述基底延伸以界定与所述基底相对的开口的独立侧;从所述基底及所述独立侧中的至少一者延伸以便将所述容器分隔为至少两个制冰隔间的至少一个分隔器;从所述开口的第一内部部分延伸的第一拉链部件;从所述开口的第二内部部分延伸的第二拉链部件,其中所述开口在打开与闭合构型之间可变形,且当所述开口打开时,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部件是不可接合的,且当所述开口闭合时,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部件是可接合的,其中所述基底、独立侧、至少一个分隔器及拉链部件是零件未经组装的单一整体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包括硅酮。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提供一种通过模制工艺制作的制冰容器,其中所述制冰容器包括:基底及从所述基底延伸以界定与所述基底相对的开口的独立侧;从所述基底及所述独立侧中的至少一者延伸以便将所述容器分隔为至少两个制冰隔间的至少一个分隔器;从所述开口的第一内部部分延伸的第一拉链部件;从所述开口的第二内部部分延伸的第二拉链部件,其中所述开口在打开与闭合构型之间可变形,且当所述开口打开时,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部件是不可接合的,且当所述开口闭合时,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链部件是可接合的,其中所述基底、独立侧、至少一个分隔器及拉链部件是零件未经组装的单一整体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包括硅酮,其中所述模制工艺包括从液体注射模制、压缩模制及转移模制中选择的硅酮模制工艺。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获取对本实施例的更完整的理解,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号指示相似的特征。

图1a说明打开构型中制冰容器的透视图。

图1b展示图1a中所展示的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侧视图,其中隔间由分隔器界定。

图1c展示图1a及1b中的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中十二个隔间可见。

图1d是图1a-1c中的制冰容器的横截面端视图,其中分隔器分隔两个用于制作冰块的隔间。

图2a及2b分别说明图1a-1d中的制冰容器在闭合构型中的透视图及端视图。

图3展示打开构型中的且具有在两侧之间悬挂的分隔器的滚筒形制冰容器的透视图。

图4展示图3中的滚筒形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中拉链部件交叉并在喷嘴处保持接合。

图5展示图3中的滚筒形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中拉链部件交叉并在喷嘴处保持接合。

图6a是在开口的每一端处都具有喷嘴且在容器底部具有分隔器的滚筒形制冰容器的透视图。

图6b展示图6a的滚筒的俯视图,其横截面如所指示。

图6c、6d及6e是图6b中所指示的横截面的横截面端视图。

图6f展示图6a的滚筒形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横截面如所指示。

图6g是图6a的滚筒形制冰容器的横截面正面视图,其展示拉链部件如何在喷嘴处终止。

图7a是在开口的每一端处都具有喷嘴的滚筒形制冰容器及拉链部件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b展示图7a的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横截面如所指示。

图7c及7d是图7b中所指示的横截面的横截面端视图。

图8a是在开口的每一端处具有喷嘴的细长六边形形状的制冰容器的透视俯视图。

图8b展示图8a中的具有基底及独立侧的细长六边形形状的制冰容器的透视底视图。

图8c展示图8a-8b中的细长六边形形状的制冰容器的端视图。

图8d展示图8a-8c中的细长六边形形状的制冰容器的侧视图。

图8e展示图8a-8d中的细长六边形形状的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中制冰隔间在由基底、分隔器及独立侧界定的容器底部可见。

图8f展示图8a-8e中的细长六边形形状的制冰容器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下面的一般性讨论,通过参考下面的图1a-8e可最好地理解优选实施例。在某些实施例的高级描述的上下文中,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公开。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杯或碗式冰盘,例如,其独立并在顶部处像可重新密封的拉链存储袋一样可拉上或拉开拉链。可将流体(例如水、果汁等)倒入容器中以填充容器底部的隔间,可将容器拉上拉链,将容器放置在冷冻室中直到流体凝固,可将容器从冷冻室中取出并变形以将冰从隔间中脱离,且可将另外的液体或食物添加到容器中用于饮料或食用处理。杯或碗式冰盘容器可为由硅酮一体式制成,其为柔性的,食品级的,且洗碗机/微波炉安全的。即使杯或碗式冰盘容器底部有隔间,其仍可用作盘/杯。杯或碗式冰盘容器可用作存储容器。特定来说,杯或碗式制冰器可用于旅行,并与冷冻箱或冷藏盒一起使用。

通过拉链密封以闭合容器的开口,制冰隔间的内容物可保持清洁,没有碎屑或冷冻室烧伤。密封的内容物可保存新鲜的口味,质地及营养。具有开口拉链密封的容器有助于防止污染、冷冻室烧伤及食物/饮料溢出。

制冰容器的实施例可用于冷冻婴儿食品,其中液化食品可放置在隔间中,冷冻,然后从隔间中弹出以供使用。

制冰隔间可具有足够的柔性,以使得用户能够挤压、按压、推动隔间的外部等,从而将冰块从隔间的内部移出。由于一体式冰盘/容器具有拉链密封件以闭合容器的开口,固体内容物可从立方体形成的隔间中弹出,同时保持完全在闭合的容器中捕获,因此不需要其它容器。然后,可打开拉链封口,将固体立方体倒入玻璃杯、杯或其它服务器皿中。

杯形的制冰容器可用作杯子,冰块可冷冻在底部的隔间中,然后可直接往杯子中添加饮料以供食用。

虽然因为它可能是制作冰块的理想选择而被称为制冰容器,但所述容器也可能是在传统烤箱、微波炉或浸入热水中烹调食物的理想选择。例如,隔间可有助于杯形蛋糕或其它个别服务大小的食品的准备,其中它们可在相同容器中被准备、烹调及存储。

为了稳定并形成制冰隔间,基底处的材料可能更厚。顶部可能更薄更具柔性。拉链可为榫槽构型,其中凸形部分与凹形部分配合以形成密封。拉链可为双拉链或三拉链。扣环可经组装到拉链的外部以沿拉链滑动以协助拉链的开口及/或封口。所述拉链可包括接合以密封所述开口的凸形及凹形部件。为了本公开目的,当拉链部件充分接合以保持闭合,不受任何外部影响,并将水保留在倒置的容器内时,视为拉链部件将所述开口密封。容器可容纳1到20杯之间的水体积。容器可容纳更多的流体,这取决于应用及要制作的冰的数量。

特定来说,具有拉链部件的制冰容器可经模制为一个零件未经组装的整体。例如,为了使容器成为零件未经组装的单一整体,整个容器与其所有部件(包含拉链部件)可通过压缩模制、液体注射模制、转移模制或任何类似的工艺进行模制。包覆模制可包含在这些模制工艺中,其中拉链部件及/或分隔器可首先单独成型,然后放置在容器模具内,使得当容器模制时,拉链部件及/或分隔器通过在模具中注入液体硅酮而“包覆模制”或“包封”以形成容器,从而与容器成为整体。拉链部件及容器可通过单独成型或模制,然后当硅酮材料未完全交联(固化)时让它们接触,然后对部件进行后烘烤以使整个物品硫化而制成整体。拉链部件或容器的其它部分可由较硬的硬度计或注入模具中的不同材料制成,使得其可为双硬度计或共模制产品。

可使用硅酮,尤其是铂固化硅酮。例如,可使用具有30-80a之间的邵氏硬度的硅酮。硅酮可具有290%到620%之间的断裂伸长率。硅酮可具有21-33n/mm的撕裂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钛硅。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使用液体硅酮橡胶注射模制工艺将容器制成单个整体产品。未固化的液体硅酮橡胶可从两种材料开始:基底成型材料及催化剂。所述材料可经释放到混合腔中,其中色素沉淀物或其它添加剂也可经释放到混合腔中。可将特定体积注射到模具中,作为用于每一工作的适当射出量大小。温度、压力、注射速率及循环时间可取决于正在模制的容器的大小及形状进行调整。模具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板。液体硅酮橡胶可注入到预热的模具中,以将材料推入模具及其中的空腔中。液体硅酮橡胶通过施加热量及压力在模具中固化,直到它成为固体。应考虑硅酮收缩率。因为硅酮是一种弹性材料,当从模具的空腔中移除时,可能会发生飞边。飞边可自动或手动从模制容器中移除。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使用高稠度硅酮橡胶压模工艺将容器制成单个整体产品。通过添加粉末对颗粒状块状硅酮材料进行预催化。确定制造容器所需的硅酮的确切量。所确定的量的硅酮被切割并称重,并战略性地放置在模具空腔中。硅酮材料可经预成型为容器的大致构型,使其填充模具的内部的所有部分。模具被加热到300摄氏度或更高,此时通过压缩模具板之间的硅酮来施加力,使硅流入模具的空腔中。硅酮在热量及压力下通过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固化或硫化以形成高度交联的分子结构。打开模具并移除模制容器。飞边可自动或手动从模制容器中移除。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一个特征是具有独立的制冰容器,其顶部具有开口的拉链密封,其中所述开口在未密封时保持打开。给用户带来的好处是制冰容器的开口在独立位置中保持打开,因此用户可将内容物倒入或舀出制冰容器,而无需持着制冰容器的开口以使其打开。为了实现此特征,制冰容器可为在打开位置模制的硅酮,使得完成的制冰容器自然地想采取打开位置。拉链部件可为在直型模具中硅酮模制的,因此它们自身自然倾向于采取直的位置。当拉链部件然后接合到制冰容器的拉链槽中时,这种组合倾向于导致制冰容器的开口在独立时自然采取打开的眼睛形状。制冰容器可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允许施加到外部的力可使容器变形,从而使得容器内冻结的冰可容易地破碎为更小的碎片。

附图展示单独杯形、碗形或其它制冰容器的透视图、侧视图及端视图。每一杯形及碗形制冰容器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在基底区域具有足够的刚性以独立站立,但在封口区域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允许开口在打开与闭合构型之间转换。

图1a-1d展示碗形制冰容器的透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及横截面视图。图1a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透视图,其中所述视图通过开口向下观察制冰容器的内部。图1b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侧视图。图1c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中界定用于制作冰块的隔间的分隔器是可见的。图1d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a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透视图,其中所述视图通过开口向下观察制冰容器的内部。制冰容器10包括通常呈椭圆形的基底11。制冰容器10进一步包括顶部的开口12,其中所述开口打开时通常是圆形的,闭合时通常是线性的。基底11包括壁厚及材料组合物,其具有足够的硬度或刚度来抵抗响应于所施加的力的某种变形。开口12包括壁厚及材料组合物,其具有足够的柔性或柔韧性以允许开口12在打开与闭合构型之间变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冰容器10可具有从基底11到开口12均匀变化的壁厚或刚度,其中壁厚在基底11处更厚或更硬,在开口12处更薄或刚性较差。制冰容器10可在开口12附近具有拉链13,以在闭合构型中密封所述开口,其中拉链13可具有凸形及凹形拉链元件(未展示)。基底11可具有分隔器14以界定用于制冰的隔间。

图1b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分隔器14是双壁的,以便界定在底部比顶部小的用于冰块的隔间。分隔器的壁16在顶部接合,并彼此远离地朝向底部倾斜。随着壁16倾斜,隔间15顶部较宽,底部较窄,这使得冰块更容易从隔间15中弹出。在替代实施例中,分隔器可采用任何形状或构型以有助于冰块的制作。

图1c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俯视图,其中界定用于制作冰块的隔间的分隔器是可见的。在此实施例中,碗形制冰容器10具有十二个用于制作冰块的隔间15。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任意数量的隔间。内部隔间15通常为矩形,容器端部的隔间形状更像三角形。在替代实施例中,隔间可采用任何形状或构型以有助于冰块的制作。

图1d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横截面侧视图。在容器10的开口12中,存在凸形拉链部件57及凹形拉链部件58。分隔器14以横截面展示,包括两个在顶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壁16。隔间15由分隔器14及制冰容器10的外壁界定。在此实施例中,分隔器14具有以端口17的形式穿过以允许流体在相邻隔间15之间自由流动的流体导管。流体地连接隔间15的端口17可允许流体在隔间15之间自由流动,使得每一隔间中的流体的量大致相同。隔间15中的流体的均匀分布可产生大约相同大小的冰块。制冰容器10的一些实施例在其分隔器14中不具有端口17。在制冰容器10的其它实施例中,流体导管可为形成在分隔器顶部的凹口(未展示),而不是端口,以允许流体通过凹口从一个隔间溢出到另一隔间。流体导管(端口、凹口等)可能足够大以允许流体在隔间之间流动,但不会太大而导致相邻隔间中形成的冰块难以破碎及分离。

图2a是图1a-1d中的碗形制冰容器10在闭合构型中的透视图,其中所述视图在制冰容器10的闭合开口12处向下看。图2b是制冰容器10在闭合构型中的端视图,其中来自每一端的视图是相同的。

在替代实施例中,制冰容器10的基底11可为任何几何形状,例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八角形、六边形、椭圆形等。进一步来说,开口12也可为任何几何形状。更进一步来说,制冰容器10在基底11与开口12之间的横截面可为任何几何形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底11、开口12及基底11与开口12之间的横截面都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基底11、开口12及基底11与开口12之间的横截面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由硅酮制成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具有大于0.5mm的基底及侧壁厚度。由硅酮制成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具有约0.7mm到约1.3mm之间的基底及侧壁厚度。由硅酮制成的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具有约1.0mm的基底及侧壁厚度。

制冰容器可由透明或不透明的硅酮材料制成,并可制成任何颜色。硅酮的质量及组合物可适合于与食品接触的应用。特定来说,通过与铂交联的工艺获得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可为合适的硅酮。材料可包含聚氨酯橡胶、锡固化硅酮橡胶及铂固化硅酮橡胶。可添加数字标记以指示制冰容器内的体积测量。

图3展示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透视图。滚筒形制冰容器50包括圆形的基底51。所述滚筒形制冰容器50进一步包括位于顶部的开口52,所述开口52在打开时通常是圆形的,在闭合时通常是线性的。滚筒形制冰容器50进一步包括位于基底51与开口52之间的轮辋54。滚筒形制冰容器50包括基底51与轮辋54之间的下壁55,其包括具有足够的硬度或刚度的厚度及材料组合物以在其基底51上自由站立。进一步来说,滚筒形制冰容器50具有基底51与轮辋54之间的上壁56,其包括具有足够的柔性或柔韧性的壁厚及材料组合物以允许开口52在打开与闭合构型之间变形。在一个实施例中,轮辋54上方的上壁56的周长可大于轮辋54下方的下壁55的周长,使得上壁56可在轮辋54下方的下壁55的外部上卷边或下折。在卷边或下折构型中,容器50可更充分地用作传统碗。为了密封滚筒形制冰容器50,可将上壁56铺开或展开到伸展位置,如图3中所展示,并可将拉链槽53中的拉链拉开以形成密封。

分隔器34作为单壁腹板从下壁55的一侧延伸到下壁55的另一侧,但不与基底51连接或接触。分隔器34将容器的下部分离为两个制冰隔间。分隔器34不接触基底,因此流体可在隔间之间的分隔器下方流动。基底51与分隔器34之间的空间是一个流体导管,其足够大以允许流体流动,但又足够小以允许固体冰在两个隔间之间容易破碎。虽然图3中仅展示一个分隔器,但任何数量的分隔器可从下壁55的侧及/或从其它分隔器延伸,以将空间分离为制冰隔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分隔器不从下壁55的一侧一直延伸到下壁55的另一侧,相反,它仅从下壁的一侧突出,以便延伸到液体中,从而使固化的冰在分隔器处具有结构薄弱点,沿着这个薄弱点,冰很容易由于下壁55的变形而破碎成更小的碎片。在这些实施例中,分隔器不完全分离隔间。根据某些实施例,分隔器仅从壁或基底延伸到容器内部,不到容器的一半,使得隔间界定在容器的相对侧,且在容器中心附近完全不分隔。任何数量的分隔器可从侧边向中心延伸,而不在中心彼此接触,且隔间仍界定在分隔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将液体倒入到容器中以填充下壁直到分隔器的顶部。可通过拉上拉链部件以闭合开口来闭合容器。然后将容器置于冷冻室或其它低于冰点的环境中,直到液体固化为冰。可将容器从冷冻室环境中移除。在开口仍由拉链部件闭合的情况下,可向容器的外部施加破碎力以将冰块从容器下部的隔间中脱离。

图4是图3的制冰容器的横截面俯视图,其具有圆形开口,其中展示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57及58。凸形拉链部件57刚好定位在开口52内并从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一个内侧延伸。凹形拉链部件58刚好定位在开口52内并从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另一侧延伸。在此实施例中,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在开口52的相对端部具有相对较厚的尖端59,其中每一尖端59形成横向于开口52的轴线的内壁。尖端59的外表面为用户提供“把手”,以供在将拉链部件57及58闭合在一起时持握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拉链部件终止于尖端59的内壁,以在闭合时完全密封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开口52。拉链部件57与58在尖端59处彼此“交叉”,使得凸形及凹形拉链元件在尖端59处完全接合,即使当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开口52如图3中所展示的打开时也是如此。为了闭合开口52,用户简单地将开口52的侧挤压在一起并将拉链部件57及58捏在一起,直到凸形与凹形拉链部件57与58从尖端59到尖端59完全接合。当打开时,开口52在每一尖端59处形成喷嘴53。

图5是具有圆形开口的替代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横截面俯视图,与图3的类似,其中展示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57及58。与图4中所展示的实施例类似,凸形拉链部件57刚好定位在开口52内并从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一个内侧延伸,而凹形拉链部件58刚好定位在开口52内并从制冰滚筒形制冰容器50的另一侧延伸。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在开口52的每一端处形成的尖端59具有相对薄的壁厚,且每一尖端59不形成横向于开口52的轴线的内壁。尖端59的区域中的壁厚与形成开口52的侧壁大致相同。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57及58一直延伸到尖端59的最末端,并在尖端59处彼此“交叉”。拉链部件57及58的末端成大约45度角,使得当拉链部件57与58闭合在一起时,它们在尖端59处密封拉链。

图6a-6e展示制冰容器60的透视图、俯视图及横截面端视图。制冰容器60包括基本呈圆形的基底61。制冰容器60进一步包括顶部处的开口62,其中所述开口在打开时通常是圆形的,在闭合时通常是线性的。在开口62的内部的每一端,制冰容器60具有喷嘴63。在此实施例中,形成在开口62的每一端处的尖端69具有与形成开口62的侧壁大致相同的壁厚。凸形拉链部件67刚好定位在开口62内,并从制冰容器60的一个内侧突出,且从一个喷嘴63延伸到另一喷嘴63。凹形拉链部件68刚好定位在开口62内,并从制冰容器60的另一内侧突出,且从一个喷嘴63延伸到另一喷嘴63。在此实施例中,分隔器64是双壁的,以便界定在底部比顶部小的用于冰块的隔间65。分隔器的壁66在顶部接合,并彼此远离地朝向底部倾斜。随着壁66倾斜,隔间65顶部较宽,底部较窄,这使得冰块能够更容易从隔间65中弹出。在替代实施例中,分隔器可采用任何形状或构型以有助于冰块的制作。

图6b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60的俯视图,其中界定用于制作冰块的隔间的分隔器是可见的。在此实施例中,杯形制冰容器60具有四个隔间65,用于制作由分隔器64分离的冰块。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任意数量的隔间。隔间65的形状通常为三角形。在替代实施例中,隔间可采用有助于冰块的制作的任何形状或构型。

图6b指示横截面,其中截面c-c、d-d及e-e分别如图6c-6e中所展示。贯穿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的中间的很大一部分,部件都是完全成形且完全定尺寸的。图6c展示完全成形及完全定尺寸的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在此实施例中,这些部件具有联锁特征,当凸形拉链部件67插入凹形拉链部件68时,这些联锁特征将它们固持在一起并形成密封。在横截面中,凸形拉链部件67具有按钮或蘑菇状轮廓,其具有躯干101,在躯干101的远端具有头部102。头部102比躯干101宽,使得两个肩部103从躯干101向相反方向延伸。在横截面中,凹形拉链部件68包括两个相对凸缘104,其中每一凸缘104具有朝向相对凸缘104延伸的肩部105。当凸形与凹形部件67与68接合以闭合并密封开口62时,头部102插入凸缘104之间,直到凸形拉链部件67的肩部103锁定在凹形拉链部件68的肩部105后面。由于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部件在插入期间弯曲,接合时反弹。

当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向喷嘴63延伸时,它们的高度变短,但保持其形状。图6d展示相对较短的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特定来说,凸形拉链部件67的头部102的大小相同,且由凹形拉链部件68的凸缘104界定的通道与图6c中所展示的头部及通道的大小相同。

图6c是打开构型中的杯形制冰容器60的横截面侧视图。分隔器64以横截面展示,包括两个在顶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壁66。隔间65由分隔器64及制冰容器60的外壁界定。

当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几乎延伸到喷嘴63时,它们的高度变得更短,形状也改变。在此实施例中,部件通过减少头部102的大小及凸缘104之间的通道的大小来改变其形状。图6e展示相对较短的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肩部103及105也随着部件朝向喷嘴63渐缩而收缩大小。凸形及凹形部件67及68继续渐缩,直到在喷嘴63处不存在为止。

图6f是图6a-6e中所展示的制冰容器60的底视图,指示沿开口62的轴线的剖切高程g-g。四个单独的隔间65由分隔器64及制冰容器60的外壁界定。图6g是制冰容器60的剖视图,其中剖视图位于截面g-g处,使得制冰容器60的内部是可见的。凹形拉链部件68从一个喷嘴63延伸到另一喷嘴63。凹形拉链部件68具有两个凸缘104,其界定用于接收凸形拉链部件67的头部102之间的通道(未展示)。当凸缘104朝向喷嘴63延伸时,凸缘104渐缩且变小使其在喷嘴63处终止。当然,在凸缘104之间界定的通道也在喷嘴63处终止。分隔器64以横截面展示,包括两个在顶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壁66。隔间65由分隔器64及制冰容器60的外壁界定。

再次参考图6a及6b,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67及68不干扰喷嘴63。当开口62打开时,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67及68在喷嘴63处不彼此接合。这允许含在制冰容器60内的流体能够从任一喷嘴63中倒出,而不会流过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67及68中的任一者。确切来说,流体可在凸形与凹形拉链部件67与68之间流过喷嘴63中的任一者。进一步来说,由于拉链部件在开口62打开时不接合,因此碎屑及残留物卡在界定在凹形拉链部件68的凸缘104之间或凸形拉链部件67的头部102后面的通道中的机会较少。

图7a-7d展示替代制冰滚筒70的透视横截面端视图。滚筒70包括通常为圆形的基底71。滚筒70进一步包括在顶部处的开口72,其中所述开口在打开时通常是圆形的,在闭合时通常是线性的。在开口72的内部的每一端,滚筒70具有喷嘴73。在此实施例中,形成在开口72的每一端的尖端79具有与形成开口72的侧壁大致相同的壁厚。凸形拉链部件77刚好定位在开口72内,并从制冰容器70的一个内侧突出,且从一个喷嘴73延伸到另一喷嘴73。凹形拉链部件78刚好定位在开口72内,并从制冰容器70的另一内侧突出,且从一个喷嘴73延伸到另一喷嘴73。在此实施例中,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77及78具有靠近喷嘴73的端部,其与中间截面有很大不同。

图7a是制冰滚筒70的透视图。图7b是具有指示横截面的滚筒70的俯视图,其中截面c-c及d-d分别如图7c及7d中所展示。图7c展示凸形拉链部件77具有按钮或蘑菇状轮廓,其具有躯干101,在躯干101的远端具有头部102。头部102比躯干101宽,使得两个肩部103从躯干101向相反方向延伸。在横截面中,凹形拉链部件78包括两个相对凸缘104,其中每一凸缘104具有朝向相对凸缘104延伸的肩部105。当凸形与凹形部件77与78接合以闭合并密封开口72时,头部102插入凸缘104之间,直到凸形拉链部件77的肩部103锁定在凹形拉链部件78的肩部105后面。凸形拉链部件77及凹形拉链部件78两者在整个中间截面保持其横截面轮廓。与中间截面相比,凸形及凹形部件77及78的端部具有不同的轮廓。凸形拉链部件77的端部具有无头躯干107形状的横截面轮廓。参见图7d。凹形拉链部件78的端部具有两个无肩凸缘108形状的横截面轮廓,其界定凸缘之间的通道。参见图7d。因此,图6a-6f的实施例与图7a-7d的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肩部103及105在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77及78在喷嘴73处终止之前终止。然而,两个实施例的类似特征是,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77及78不干扰喷嘴73。当开口72打开时,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77及78在喷嘴73处不彼此接合。这允许含在制冰容器70内的流体能够从任一喷嘴73中倒出,而不会流过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77及78中的任一者。确切来说,流体可在无头躯干107与无肩凸缘108之间流过喷嘴73中的任一者。进一步来说,由于拉链部件在开口72打开时不接合,因此碎屑及残留物卡在界定在凹形拉链部件78的无肩凸缘108之间或在凸形拉链部件77的无头躯干107周围的通道中的机会较少。

图7c是打开构型中的制冰容器的横截面侧视图。在容器70的开口72中,存在凸形拉链部件77及凹形拉链部件78。分隔器74以横截面展示,包括两个在顶部处接合在一起的壁76。隔间75由分隔器74及制冰容器70的外壁界定。

图8a-8f展示替代制冰容器80的透视图、端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及底视图。制冰容器80包括形状通常为细长六边形的基底81。制冰容器80进一步包括从基底81延伸以在顶部处形成开口82的独立侧86,其中所述开口在打开时通常是细长六边形的,在闭合时通常是线性的。在开口82的内部的每一端处,制冰容器80具有喷嘴83。在此实施例中,在开口82的每一端形成的尖端89具有与形成开口82的侧壁大致相同的壁厚。凸形拉链部件87刚好定位在开口82内,并从制冰容器80的一个内侧突出,且从一个喷嘴83延伸到另一喷嘴83。凹形拉链部件88刚好定位在开口82内,并从制冰容器80的另一内侧突出,且从一个喷嘴83延伸到另一喷嘴83。在此实施例中,凸形及凹形拉链部件87及88具有靠近喷嘴83的端部,其与中间截面有很大不同。特定来说,所述拉链部件在大小及形状上减少,直到其终止在喷嘴83处。

图8e说明制冰容器80的俯视图。分隔器84从基底81向上延伸以界定隔间85。在此实施例中,隔间85的形状为菱形及三角形,其中内部隔间85为菱形且周边隔间85为三角形。每一内部隔间85由底部的基底81的一部分及其侧处的分隔器84界定。每一周边隔间85由基底81的一部分、其侧的一部分处的分隔器84及其侧剩余部分处的独立侧86的一部分来界定。分隔器84是具有壁厚的单壁,壁厚在底部朝向基底81较厚且朝向顶部较薄,使得隔间85的宽度尺寸在底部附近较窄且在顶部附近较宽。当向容器80的外部施加压缩力时,槽形隔间形状可有助于将冰块从隔间中释放。

尽管在本公开中详细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但应理解,在不脱离其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实施例进行各种更改、替换及改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