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9: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冰箱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关于具备自动制冰功能的冰箱,在冷藏室内设置供水盒,将该供水盒内的水供给至制冰盘而进行制冰(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关于这种冰箱,供水盒大多载置于冷藏室的底面、且设置于冰箱内容易引人注目的位置,然而,目前为止却未考虑供水盒的外观美观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91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具备供水盒的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一个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供水盒,其供用于向制冰盘供给的水贮存;以及收纳容器,其配置于所述供水盒的宽度方向侧方,其中,所述供水盒的前表面部与所述收纳容器的前表面部在左右方向上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概要结构的纵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冷藏室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

图4是供水盒的立体图。

图5是供水盒的立体图。

图6是供水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供水盒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b-b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冰箱、6…冷藏室、11…分隔板、12…搁板、14…收纳容器、30…供水盒、36…容器主体、36a…前周壁、36b…后周壁、38…盖体、40…前突出部、41…前侧容器卡止部、42…后侧容器卡止部、44…衬垫抵接部、46…正面部、46a…第一强调部、46b…第一强调部的下端、46c…第一强调部的上端、47…周面部、48…背面开口部、49…盒把手部、50…盖主体、51…前侧固定部件、52…后侧固定部件、56…前侧盖卡止部、57…操作部、59…后侧盖卡止部、60…操作部、61…衬垫、62…凹部、70…上方容器、71…下方容器、72…盖体、74…容器正面部、74a…第二强调部、75…上方把手部、114…收纳容器、115…容器突出部、116…正面部、116a…第一强调部、116b…第一强调部的下端、116c…第一强调部的上端、116d…盒倾斜部、117…连结部、118…容器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1进行说明。

(1)冰箱1的结构

如图1所示,冰箱1具备在前表面开口的冰箱主体2。冰箱主体2构成为在形成于钢板制的外箱3与合成树脂制的内箱4之间的隔热空间5具有真空隔热材料、泡沫隔热材料等隔热材料。冰箱主体2在内箱4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储藏空间,具体而言,从上层开始按顺序设置有冷藏室6、蔬菜室7,制冰室8和小冷冻室(未图示)以左右排列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冷藏室6、蔬菜室7的下方,冷冻室10设置于上述制冰室8和小冷冻室的下方。

冷藏室6及蔬菜室7均是冷却至冷藏温度带(例如1℃~4℃)的储藏室,它们之间由合成树脂制的分隔板11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如图2所示,分隔板11和最下层的搁板12在上下方向上分隔的空间,由配设为靠近冷藏室6的一侧侧壁(左侧壁)的纵分隔壁13在冰箱宽度方向上进行区划。在冷藏室6的左侧壁与纵分隔壁13之间夹设的空间(以下有时也称为盒室)设置有供水盒30及供水装置31。利用设置于分隔板11的未图示的定位部将供水盒30收纳于前后方向上的规定位置。另外,在纵分隔壁13与冷藏室6的另一侧侧壁(右侧壁)之间夹设的空间(以下有时也称为冷鲜室)收纳有收纳容器14。此外,如图2所示,纵分隔壁13配置为隐藏于收纳容器14的前侧部分的后方。

制冰室8、小冷冻室以及冷冻室10均是冷却至冷冻温度带(例如-10~-20℃)的储藏室。在制冰室8设置有:制冰装置32,其包括制冰盘33和脱冰机构34;以及储冰箱9,其供制冰装置32制作的冰储存。制冰装置32与设置于冷藏室6的供水盒30以及供水装置31一起构成自动制冰装置,利用供水装置31汲取的供水盒30的水供给至制冰盘33。

在冰箱主体2的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冷藏室6及蔬菜室7)的进深部设置有冷藏冷却器20,该冷藏冷却器20用于对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进行冷却。在冷藏冷却器20的上方设置有冷藏风扇21,该冷藏风扇21将冷藏冷却器20生成的冷气向冷藏空间吹送。

在冰箱主体2的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制冰室8、小冷冻室、冷冻室10)的进深部设置有冷冻冷却器22,该冷冻冷却器22用于对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进行冷却。在冷冻冷却器22的上方设置有冷冻风扇23,该冷冻风扇23将冷冻冷却器22生成的冷气向冷藏空间吹送。

冷藏冷却器20及冷冻冷却器22和收纳于在冰箱主体2的背面下部形成的机械室24的压缩机25、冷凝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系统,利用从压缩机25排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2)收纳容器14

如图2及图3所示,收纳于纵分隔壁13与冷藏室6的右侧壁之间夹设的冷鲜室的收纳容器14具备:抽屉式的上方容器70和下方容器71,它们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以及盖体72,其在最下层的搁板12的前端部设置为转动自如。

上方容器70由平面形状近似矩形的、在上表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构成,在其内部形成有对食品等储藏物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

在上方容器70的前端部设置有前壁73,该前壁73从上方容器70的底面向上方立起、且区划形成收纳空间的前端。在前壁73的前方,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容器正面部74设置于上方容器70的整个宽度方向上。

前壁73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后方凹陷、且相对于容器正面部74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扩大的上方把手部75。当使用者的手指从下方插入而相对于上方容器70进出时,上方把手部75作为把手而发挥功能。

容器正面部74的上端与前壁73的上端连结。容器正面部74的下端在除了上方把手部75的前方以外与上方容器70的底面相同的高度处形成终端,并在上方把手部75的前方比上方容器70的底面更靠上方的位置处形成终端。由此,在容器正面部74设置有使得上方把手部75的前方敞开的切口部76。

另外,在容器正面部74的上端与切口部76的上端之间,在上方容器70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带状的第二强调部74a。第二强调部74a是能够在视觉上与容器正面部74的其他部分区分开的区域,例如是材质、色彩、花纹、部件厚度等不同的区域。该第二强调部74a优选为通过着色、表面加工、金属蒸镀等而使得透明度低于其他部分的透明度的部分。

在上方容器70的容器正面部74的上方、且在与搁板1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由盖体72封闭。如图3所示,优选地,若盖体72将由搁板12和容器正面部74形成的开口部封闭,则使得容器正面部74的上端部在侧视时位于盖体7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关于这种上方容器70,从收纳于冷鲜室的状态开始使其在未图示的轨道滑动而一边向上方推起盖体72一边将其向前方拉出,并从上方容器70的上表面开口部装入或取出食品等储藏品。

下方容器71由平面形状近似矩形的、在上表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构成,在内部形成有对食品等储藏物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下方容器71在收纳于冷鲜室的状态下由上表面的开口部设置于上方的上方容器70的底面封闭。在下方容器71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凹陷且能够供手从上方插入的下方把手部78。

(3)供水盒30

如图4~图7所示,供水盒30具备:容器主体36,其在上表面开口;以及盖体38,其将容器主体36的上表面开口封闭。供水盒30在容器主体36贮存用于借助供水装置31而向制冰盘33供给的水(制冰水),利用盖体38防止制冰水从容器主体36溅出。

容器主体36是与左右周壁的间隔相比而前周壁36a与后周壁36b之间的间隔更大的、前后方向上较长的近似长方体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容器主体36具备:前突出部40,其以从前周壁36a的上端部向前方及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容器主体36的大致整个宽度方向上;前侧容器卡止部41,其设置于前周壁36a;后侧容器卡止部42,其设置于后周壁36b;以及衬垫抵接部44,其从上表面开口部的周缘部向外侧突出(参照图6)。

前突出部40具备:盒正面部46,其在前周壁36a的前方隔开间隔地设置;以及周面部47,其从盒正面部46的左右两端及上端向后方设置,周面部47的下端部与容器主体36的上端两侧部连结。

前突出部40形成有在盒正面部46与前周壁36a之间向下方开口的盒把手部49(参照图7)。盒把手部49在使用者的手指从下方插入而使得供水盒30进出时作为把手而发挥功能。

盒正面部46构成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盒正面部46越趋向上方则越向后方倾斜,其倾斜角度具有与如图3所示那样构成收纳容器14的前表面部的盖体72、上方容器70的容器正面部74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

在盒正面部46的下端部设置有带状的第一强调部46a,该第一强调部46a设置为上下方向的尺寸恒定、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强调部46a是在视觉上能够与盒正面部46的其他部分区分开的区域,例如是材质、色彩、花纹、部件厚度等不同的区域。该第一强调部46a优选为通过着色、表面加工、金属蒸镀等而使得透明度低于其他部分的透明度的部分。

第一强调部46a的下端46b位于盒正面部46的下端,且位于与收纳于冷鲜室的上方容器70的第二强调部74a的下端74b相同的高度处。另外,第一强调部46a的上端46c位于与收纳于冷鲜室的上方容器70的第二强调部74a的上端74c相同的高度处。

另外,前突出部40的背面在比容器主体36的衬垫抵接部44更靠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背面开口部48,该背面开口部48与由盒正面部46、周面部47以及容器主体36的前周壁36a区划而成的中空状的盒把手部49连通。

此外,优选地,前突出部40形成为越趋向上方则盒正面部46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尺寸越小的前端尖细形状。另外,优选地,设置于前突出部40的盒把手部49以及背面开口部48的周缘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盒把手部49的周缘的曲率半径大于背面开口部48的周缘的曲率半径。

衬垫抵接部44是形成为从容器主体36的上表面开口部的周缘部向外侧突出的凸缘状的部分。设置于盖体38的衬垫61与衬垫抵接部44的上表面抵接。在从前周壁36a的上端向前方突出的衬垫抵接部44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前侧容器卡止部41。在从后周壁36b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衬垫抵接部44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后侧容器卡止部42。

盖体38是合成树脂成型体,且具备:盖主体50,其将容器主体36的上表面开口覆盖;前侧固定部件51,其设置于盖主体50的前端部;后侧固定部件52,其设置于盖主体50的后端部;以及下垂壁53、54,它们设置于盖主体50的下表面周缘部。

前侧固定部件5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在盖主体50的前端部设置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5。前侧固定部件51具备:前侧盖卡止部56,其在转动轴55的下方朝向前周壁36a突出;以及操作部57,其从转动轴55向上方延伸。

对于前侧固定部件51,使用者使得操作部57立起并将其向前方按压,从而,如图7所示,前侧盖卡止部56卡止于前侧容器卡止部41而使得盖体38的前侧固定于容器主体36。在前侧盖卡止部56这样使得盖体38的前侧固定于容器主体36的状态下,操作部57的上端(末端)位于比设置于容器主体36的前突出部40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即,若盖体38固定于容器主体36,则设置于容器主体36的前突出部40从前方覆盖遮挡整个前侧固定部件51。

另外,对于前侧固定部件51,从前侧盖卡止部56卡止于前侧容器卡止部41的状态向后方对操作部57进行按压,由此使得前侧盖卡止部56从前侧容器卡止部41脱离,从而将盖体38的前侧相对于容器主体36的固定解除。此时,操作部57向设置于盖体38的前端部的凹部62内倾倒。

除了操作部60配置为比转动轴58、后侧盖卡止部59更靠下方以外,后侧固定部件52形成为与前侧固定部件51相似的构造。即,后侧固定部件5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在盖主体50的后端部设置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8,后侧盖卡止部59在转动轴58的下方朝向后周壁36b突出,操作部60设置为比后侧盖卡止部59更靠下方。使用者使操作部60以接近后周壁36b的方式转动,由此使得后侧盖卡止部59卡止于后侧容器卡止部42而将盖体38的后侧固定于容器主体36,使操作部60以从后周壁36b脱离的方式转动,由此使得后侧盖卡止部59从后侧容器卡止部42脱离而将盖体38的后侧相对于容器主体36的固定解除。

下垂壁53、54是从盖主体50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环状的部件。下垂壁53隔开间隔地设置于下垂壁54的径向内侧,并比下垂壁54更长地向下方延伸。在两个下垂壁53、54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衬垫61。

衬垫61在设置于下垂壁53、54之间的状态下比外侧的下垂壁53更向下方突出,当对前侧固定部件51及后侧固定部件52进行操作而使得盖体38固定于容器主体36时,一边对衬垫61施加压力一边使得前侧盖卡止部56及后侧盖卡止部59卡止于前侧容器卡止部41及后侧容器卡止部42,由此对容器主体36与盖体38之间进行密封。

如图2所示,若这种供水盒30收纳于冷藏室6的左侧壁与纵分隔壁13之间夹设的盒室,则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和收纳于冷鲜室的收纳容器14的前表面部在左右方向(冰箱宽度方向)上重叠。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若供水盒30及上方容器70分别收纳于盒室及冷鲜室,则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和盖体72的前后方向位置一致,并且,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设置的第一强调部46a和在上方容器70的容器正面部74设置的第二强调部74a的前后方向位置一致。

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具有与收纳容器14的盖体72、上方容器70的容器正面部74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因此,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与设置于冷鲜室的收纳容器14的盖体72及容器正面部74在左右方向上重叠。

另外,设置于供水盒30的第一强调部46a的下端46b及上端46c,设置为与设置于收纳容器14的第二强调部74a的下端74b及上端74c在高度方向上一致,因此,第一强调部46a与第二强调部74a在左右方向上重叠,构成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一段花纹。

(4)效果

在如上的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的前突出部40从前方将前侧固定部件51覆盖,该前侧固定部件51将盖体38固定于容器主体36,因此,固定部件在冰箱内难以变得显眼,能够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突出部40比容器主体36更向上方突出,因此,容易覆盖遮挡整个前侧固定部件51。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部49设置于前突出部40,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前突出部40,并且,使用者在装入或取出供水盒30时对容器主体36进行支承,从而能够抑制盖体38意外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固定部件51的操作部57从前侧盖卡止部56向上方延伸,因此,能够在容器主体36的上侧对前侧固定部件51进行操作,从而操作性优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突出部40比容器主体36更向上方及前方突出,在前突出部40的背面设置有背面开口部48,因此,对前侧固定部件51的操作不会受到前突出部40的阻碍,能够顺畅地对前侧固定部件51进行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背面开口部48的周缘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使用者与背面开口部48的周缘接触而受伤,并且能够防止背面开口部48的周缘缺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突出部40设置的盒把手部49与背面开口部48连通,因此,前突出部40不会遮挡在冷藏室6循环的冷气流。进而,盒把手部49与背面开口部48连通,从而能够采用滑动型芯构造而对容器主体36的前突出部40进行成型,因此,即使在前突出部40在内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深的空腔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模具破损的风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的盒正面部46与构成收纳容器14的前表面部的盖体72以及上方容器70的容器正面部74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使得供水盒30和收纳容器14的设计统一,能够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设置的第一强调部46a与在收纳容器14的容器正面部74设置的第二强调部74a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一段花纹,供水盒30和收纳容器14的设计方面的一体感得到强化,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供水盒30和收纳容器14的设计方面的一体感,优选地,供水盒30的前突出部40与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与其重叠的收纳容器14的盖体72、容器正面部74的间隔、前突出部40与搁板12的间隔较小,例如,优选将各间隔设为4mm以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突出部40设置为越趋向上方则盒正面部46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尺寸越小的前端尖细形状,从而具有如下效果。

即,若将储藏品收纳于在供水盒30的侧方配置的收纳容器14,则分隔板11承受储藏品的重量,因此,分隔板1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以极微小地凹陷的方式变形。因该变形而使得载置于分隔板11上的供水盒30的上端部略微朝向冰箱宽度方向中央部倾斜,从而前突出部40的上端与盖体72的间隔变得小于前突出部40的下端与盖体72的间隔,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不和谐感。另外,根据收纳于收纳容器14的储藏品的重量的不同,分隔板11的变形有可能增大而导致供水盒30和盖体72在上端部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突出部40设为朝向上方而宽度缩小的前端尖细形状,从而前突出部40的上端与盖体72的间隔难以缩小,能够抑制供水盒30和盖体72的接触,能够掩盖供水盒30的斜度而抑制对使用者造成的不和谐感。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基于图8及图9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收纳于冷鲜室的收纳容器14构成为包括上方容器70、下方容器71以及盖体7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未上下分割的1层收纳容器114收纳于冷鲜室。

该收纳容器114是具备前壁114a、后壁、左右侧壁以及底面且在上表面开口的近似长方体状的容器。

在前壁114a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前壁114a的前方及上方突出的容器突出部115。如图9所示,容器突出部115具备:容器正面部116,其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收纳容器114的前壁114a的前方;连结部117,其将容器正面部116和前壁114a连结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侧面部118,其将容器正面部116及连结部117的左右侧部与前壁114a连结。

连结部117从前壁114a的上部向前方大致水平地突出,并与容器正面部116的下部连结。在连结部117的下方,形成有在容器正面部116与前壁114a之间向下方开口的容器把手部119。容器把手部119在使用者的手指从下方插入而装入或取出收纳容器114时作为把手发挥功能。

容器正面部116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收纳容器114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在上下方向上从与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的下端相同的高度处设置至与盒正面部46的上端相同的高度处,从前方将在搁板12与收纳容器114的上表面开口部的前端之间形成的间隙封闭。

容器正面部116设置为与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大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以及容器正面部116与铅直方向相比越趋向上方则越略微向后方倾斜。

在容器正面部116的上端部形成有越趋向上方则越向后方倾斜的容器倾斜部116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的上端部,越趋向上方则越向后方倾斜的盒倾斜部46d也在与容器倾斜部116d相同的高度处大致平行地形成。

在容器正面部116的下端部设置有上下方向的尺寸设置为恒定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的第二强调部116a。第二强调部116a是能够在视觉上与容器正面部116的其他部分区分开的区域,例如是材质、色彩、花纹、部件厚度等不同的区域。

第二强调部116a的下端116b位于容器正面部116的下端,配置于与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设置的第一强调部46a的下端46b相同的高度处,第二强调部116a的上端116c位于连结部117的前方,配置于与第一强调部46a的上端46c相同的高度处。

在如上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若供水盒30及收纳容器114分别收纳于容器室及冷鲜室,则构成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的盒正面部46与构成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部的容器正面部116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使得供水盒30和收纳容器114的设计统一,能够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特别地,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与收纳容器114的容器正面部116在比容器主体36的前周壁36a、收纳容器114的前壁114a更靠前方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因此,设计的统一感容易得到强化,能够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与收纳容器114的容器正面部116的上端位置及下端位置分别处于相同的高度处,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以及收纳容器114的容器正面部116的上端设置的盒倾斜部46d与容器倾斜部116d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第一强调部46a与第二强调部116a在左右方向上重叠且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一段花纹,因此,设计方面的统一感容易得到强化,能够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而构成供水盒30的前表面上部的盒正面部46、与作为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部而构成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上部的容器正面部116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以供水盒30的前表面下部与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下部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等方式而使得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的一部分与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部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重叠。

另外,如图9所示,供水盒30的前周壁36a与收纳容器114的前壁114a形成为大致平行,若供水盒30及收纳容器114分别收纳于盒室及冷鲜室,则盒正面部46可以与容器正面部116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并且,前周壁36a可以与前壁114a在左右方向上重叠,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整体可以与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部整体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在供水盒30的前表面部整体与收纳容器114的前表面部整体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供水盒30及收纳容器114的设计实现了统一,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其意图并非限定发明范围。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未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范围、主旨内,并且还同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以及收纳容器14、114的容器正面部74、116分别设置有强调部46a、74a、116a,但是,也可以在供水盒30的盒正面部46以及收纳容器14、114的容器正面部74、116的一方设置强调部、且在另一方不设置强调部,或者可以在一方设置强调部、且在另一方设置在与设置于一方的强调部的上端相同的高度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纹状的花纹。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第一强调部46a与第二强调部74a、116a设为相同的材质、色彩、花纹等,但也可以设为不同的材质、色彩、花纹等。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前侧容器卡止部41设置于供水盒30的容器主体36的前周壁36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容器主体36的左右侧壁等容器主体36的前侧设置前侧容器卡止部、且以与该前侧容器卡止部卡止的方式在盖体38设置前侧盖卡止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