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脱硫喷嘴及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脱硫 喷嘴 烟气 燃煤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硫喷嘴及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使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的大气污染物达到燃气轮机组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各发电厂纷纷推进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环保改造。
3.现有技术中,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设计值为98%,为了使so2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so2在脱硫装置入口浓度应当不高于2321mg/m3,而要满足这一条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燃烧的煤炭的含硫量需要不高于0.7%;而实际运行过程中,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低于设计值,只有95%左右,在此脱硫效率下,so2在脱硫装置入口浓度需要不高于2200mg/m3,才能达到so2排放浓度在 35mg/m3以下。即,在不降负荷运行的情况下,使用现有的脱硫装置,机组必须燃烧含硫量小于0.7%的低硫煤,才能实现so2达标排放。
4.但是,燃用煤的含硫量每降低0.1%,其每吨价格将上升5元左右,对于每年燃煤上百万吨的发电厂而言,燃煤成本非常高。所以,急需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使燃煤发电机组使用低价的高硫煤,即可实现so2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喷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低,使得燃煤发电机组为了实现so2达标排放,如果不降负荷运行,只能使用高价的低硫煤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喷嘴,用于喷射脱硫浆液,包括喷嘴主体、位于所述喷嘴主体下方的第一反射板,以及位于所述喷嘴主体和所述第一反射板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所述喷嘴主体、各所述第二反射板以及所述第一反射板相邻两者之间均间隔设置;
7.各所述第二反射板均开设有通孔,由所述喷嘴主体喷射出的脱硫浆液中,部分脱硫浆液能够经各所述第二反射板的通孔喷射到所述第一反射板上。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喷嘴,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喷嘴,在喷嘴主体的下方设置第一反射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喷嘴主体喷射脱硫浆液,实现脱硫浆液的初步雾化;初步雾化的脱硫浆液有的被喷射到第二反射板上,有的被喷射到第一反射板上,被喷射到各反射板上的脱硫浆液与相应的反射板碰撞后会发生反弹,从而分别实现进一步雾化。脱硫浆液的整体雾化效果提高,脱硫浆液的表面积增大,从而与燃煤烟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有利于脱硫浆液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此外,与反射板碰撞后,脱硫浆液的速度减慢,与燃煤烟气的接触时间增长,从而也有利于脱硫浆液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进而燃煤发电机组可以在实现so2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不降负荷运
行,还能够使用含硫量较高的低价高硫煤。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板的数量为两个,靠近所述喷嘴主体的所述第二反射板能够反弹位于外侧的脱硫浆液,所述第一反射板能够反弹位于内侧的脱硫浆液,靠近所述第一反射板的所述第二反射板能够反弹位于中间层的脱硫浆液。
11.此种设置形式下,脱硫喷嘴的反射板对脱硫浆液进行分层反弹,反弹后的脱硫浆液得到进一步的雾化,并且反射板能够起到分隔脱硫浆液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进一步雾化后的脱硫浆液之间相互碰撞后积聚而减弱雾化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板设置有圆锥形凸起,所述圆锥形凸起及各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13.此种设置形式下,位于内层的脱硫浆液能够被圆锥形凸起210的侧面反弹以得到进一步的雾化,且能够有效避免由喷嘴主体喷射出的脱硫浆液滞留于第一反射板的中间部位。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板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15.和/或,所述第一反射板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圆锥形凸起同轴设置。
16.此种设置形式下,喷嘴主体喷射至反射板的部分脱硫浆液可以实现多次碰撞反弹,从而有利于提高脱硫浆液的整体雾化效果。
17.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板和所述第一反射板均设置有环形凹槽。
18.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面的延伸面与所述通孔的孔壁相交。
19.此种设置形式下,环形凹槽的内侧面的延伸面与通孔的孔壁相交,形成尖角,从而由喷嘴主体喷射出的脱硫浆液不会滞留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面 (如果两者不相交,则需要由连接面连接),而是能够与环形凹槽的内侧面的延伸面或者环形凹槽的内侧面直接接触并发生反弹,进而实现进一步雾化。
2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面与其底面之间呈钝角设置。
21.此种设置形式下,便于经反射板反弹的脱硫浆液从反射板的斜上方流出,继而与燃煤烟气进行充分接触。
22.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面与其底面之间呈160
°
设置。
23.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壁自脱硫浆液的流动轨迹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延伸。
24.此种设置形式下,能够有效避免喷嘴主体喷射出的脱硫浆液粘附至通孔的孔壁,从而能够保证脱硫浆液被喷射至下一层反射板进而实现进一步雾化,有利于提高脱硫浆液的整体雾化效果。
25.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壁自脱硫浆液的流动轨迹自上而下向外倾斜15
°

26.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喷嘴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喷嘴主体、各所述第二反射板以及所述第一反射板均固定连接。
27.此种设置形式下,连接架起到连接喷嘴主体、各第二反射板和第一反射板的作用。
28.优选地,所述连接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架对称设置。
29.优选地,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喷嘴主体、各所述第二反射板以及所述第一反射板的外边缘连接。
30.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主体为空心锥喷嘴。
31.此种设置形式下,可以对现有技术中的空心锥喷嘴进行改造,即在空心锥喷嘴的基础上,增设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形成脱硫喷嘴,不但对脱硫浆液的雾化效果好,有利于提供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而且改造简单,成本低。
3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低,使得燃煤发电机组为了实现so2达标排放,如果不降负荷运行,只能使用高价的低硫煤的技术问题。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管道以及所述的脱硫喷嘴,所述喷嘴主体与所述脱硫管道连通,脱硫浆液能够自所述脱硫管道流入所述喷嘴主体并由所述喷嘴主体喷射出。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装置,具有上述的脱硫喷嘴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喷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00

喷嘴主体;
39.200

第一反射板;210

圆锥形凸起;
40.300

第二反射板;310

通孔;320

环形凹槽;
41.400

连接架;
42.500

脱硫管道;
43.600

雾化后的浆液滴。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脱硫喷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标号600所指为雾化后的浆液滴。
4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硫喷嘴,用于喷射脱硫浆液,如图1所示,该脱硫喷嘴包括喷嘴主体100、位于喷嘴主体100下方的第一反射板200,以及位于喷嘴主体100和第一反射板200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300,喷嘴主体100、各第二反射板300以及第一反射板200相邻两者之间均间隔设置;各第二反射板300均开设有通孔310,由喷嘴主体100喷射出的脱硫浆液中,部分脱硫浆液能够经各第二反射板300的通孔310喷射到第一反射板200 上。
47.本实施例提供的脱硫喷嘴,在喷嘴主体100的下方设置第一反射板200 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板300,喷嘴主体100喷射脱硫浆液,实现脱硫浆液的初步雾化;初步雾化的脱硫
浆液有的被喷射到第二反射板300上,有的被喷射到第一反射板200上,被喷射到各反射板上的脱硫浆液与相应的反射板碰撞后会发生反弹,从而分别实现进一步雾化。脱硫浆液的整体雾化效果提高,脱硫浆液的表面积增大,从而与燃煤烟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有利于脱硫浆液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此外,与反射板碰撞后,脱硫浆液的速度减慢,与燃煤烟气的接触时间增长,从而也有利于脱硫浆液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进而燃煤发电机组可以在实现so2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不降负荷运行,还能够使用含硫量较高的低价高硫煤。
4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反射板包括第一反射板200和第二反射板300。
4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脱硫浆液为石灰石浆液。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脱硫浆液不限于石灰石浆液。
5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第二反射板300的数量为两个,靠近喷嘴主体100的第二反射板300能够反弹位于外侧的脱硫浆液,第一反射板200能够反弹位于内侧的脱硫浆液,靠近第一反射板200的第二反射板300能够反弹位于中间层的脱硫浆液。此种设置形式下,脱硫喷嘴的反射板对脱硫浆液进行分层反弹,反弹后的脱硫浆液得到进一步的雾化,并且反射板能够起到分隔脱硫浆液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进一步雾化后的脱硫浆液之间相互碰撞后积聚而减弱雾化效果。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反射板30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例如,第二反射板30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等。
5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板200设置有圆锥形凸起210,圆锥形凸起210及各通孔310同轴设置。此种设置形式下,位于内层的脱硫浆液能够被圆锥形凸起210的侧面反弹以得到进一步的雾化,且能够有效避免由喷嘴主体100喷射出的脱硫浆液滞留于第一反射板200 的中间部位。
5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第二反射板300设置有环形凹槽320,环形凹槽320与通孔310同轴设置;第一反射板200设置有环形凹槽320,环形凹槽320与圆锥形凸起210同轴设置。此种设置形式下,喷嘴主体100喷射至反射板的部分脱硫浆液可以实现多次碰撞反弹,从而有利于提高脱硫浆液的整体雾化效果。
54.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板200和第二反射板300 也可以只有其中一者设置有环形凹槽320,例如,只有第二反射板300设置有环形凹槽320,而第一反射板200的周边为平面;此外,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反射板300的数量为多个时,也可以只有部分第二反射板300设置有环形凹槽320。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适当数量的环形凹槽 320,例如,对雾化效果要求较高时,可以在所有的第一反射板200和第二反射板300均设置环形凹槽320;而对雾化效果要求相对较低时,可以减少环形凹槽320的设置数量。
5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环形凹槽320的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且环形凹槽320的内侧面的延伸面与通孔310的孔壁相交。此种设置形式下,环形凹槽320的内侧面的延伸面与通孔310的孔壁相交,形成尖角,从而由喷嘴主体100喷射出的脱硫浆液不会滞留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面(如果两者不相交,则需要由连接面连接),而是能够与环形凹槽 320的内侧面的延伸面或者环形凹槽320的内侧面直接接触并发生反弹,进而实现进一步雾化。
5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320的外侧面与其底面之间呈钝角α设置。此种设置
形式下,便于经反射板反弹的脱硫浆液从反射板的斜上方流出,继而与燃煤烟气进行充分接触。
57.优选地,环形凹槽320的外侧面与其底面之间呈160
°
设置。
5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孔310的孔壁自脱硫浆液的流动轨迹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延伸。此种设置形式下,能够有效避免喷嘴主体100喷射出的脱硫浆液粘附至通孔310的孔壁,从而能够保证脱硫浆液被喷射至下一层反射板进而实现进一步雾化,有利于提高脱硫浆液的整体雾化效果。
59.优选地,继续如图1所示,通孔310的孔壁自脱硫浆液的流动轨迹自上而下向外倾斜角度β为15
°

6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脱硫喷嘴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架400,连接架400与喷嘴主体100、各第二反射板300以及第一反射板 200均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形式下,连接架400起到连接喷嘴主体100、各第二反射板300和第一反射板200的作用。
61.优选地,连接架4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架400对称设置。
62.优选地,连接架400与喷嘴主体100、各第二反射板300以及第一反射板200的外边缘连接。如此设置,能够有效避免连接架400对从喷嘴主体 100喷射出的脱硫浆液的阻挡小,从而能够保证从喷嘴主体100喷射出的脱硫浆液顺利地抵达各反射板发生反弹并实现进一步雾化。
6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喷嘴主体100为空心锥喷嘴。此种设置形式下,可以对现有技术中的空心锥喷嘴进行改造,即在空心锥喷嘴的基础上,增设第一反射板200和第二反射板300,形成脱硫喷嘴,不但对脱硫浆液的雾化效果好,有利于提供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而且改造简单,成本低。
64.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喷嘴主体100不限于空心锥喷嘴,而是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喷嘴,使用者可以对实际使用的喷嘴进行相应改造,以改善对脱硫浆液的雾化效果和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
6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管道500以及上述的脱硫喷嘴,喷嘴主体100与脱硫管道500连通,脱硫浆液能够自脱硫管道500流入喷嘴主体100并由喷嘴主体100喷射出。
66.本实施例提供的脱硫装置,具有上述的脱硫喷嘴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67.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