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汽电锅炉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6: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锅炉 蒸汽
一种蒸汽电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蒸汽电锅炉。



背景技术:

电锅炉是以电力为能源并为外界提供热能的实用电器设备,经过锅炉转换,能够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电锅炉的加热方式有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和电阻加热方式两种,电阻加热方式即采用电阻式管状电热元件加热,电锅炉在结构上易于叠加组合,控制灵活,维修更换方便,现有的电阻加热式电锅炉由于电阻丝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换热效率低,蒸汽产生较慢,耗费了较多的时间,而且不能有效对回流冷凝水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造成能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蒸汽电锅炉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蒸汽电锅炉,结构新颖,提高了蒸汽产生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电锅炉,包括炉体;

炉体:其外弧面下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座,炉体的内壁面设有隔板,隔板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炉体的前后两壁面固定连接,炉体的后侧板内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管,炉体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热管,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右侧面,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电热管和第二电热管的输入端,结构新颖,独特的加热加固设计有效提高了蒸汽产生的效率,而且便于余热的回收,减少了电能消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热管为蛇形型结构,第二电热管为涡状螺旋型结构,隔板为s型结构,第一电热管和第二电热管能够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效率,提高蒸汽产生的速度,隔板能够将炉体内的水汇集,便于集中加热,提高蒸汽产生的速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对称设置于炉体的后侧板内壁面,显示屏固定连接于前侧的支撑座前壁面,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监测炉体内部的水位和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进水管、出汽管、第二进水管、电动阀门、第二连接管和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水管、出汽管和第二进水管均设置于炉体的弧面上端,第一进水管位于隔板的左侧,出汽管和第二进水管位于隔板的右侧,第一进水管、出汽管和第二进水管的中部均串联有电动阀门,第一连接管设置于隔板的上端,第二连接管设置于隔板的底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均串联有单向阀,电动阀门和单向阀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炉体的进水和排汽。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固定连接于炉体的弧面上端右侧,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避免炉体内部的压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蒸汽电锅炉,具有以下好处:

水由第二进水管进入炉体的内部右侧,然后右侧的液位传感器测量水位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当水位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二进水管中部的电动阀门关闭,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热管通电对炉体右侧的水加热,第二电热管的涡状螺旋型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进而提升蒸汽产生的效率,安全阀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避免炉体内部的压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从外部蒸汽管道回流的冷凝水由第一进水管进入炉体的左侧,通过第一电热管对左侧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待炉体左侧的水温接近右侧的水温时,打开第一连接管中部的单向阀,使产生的蒸汽从炉体的左侧进入右侧,并由出汽管排出,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左侧的水位高于炉体右侧的水位时,控制第二连接管中部的单向阀,根据连通器原理,炉体左侧的水自动通过第二连接管向右侧流动,对炉体的右侧补水,第一电热管对左侧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对回流的冷凝水温度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又不影响炉体右侧蒸汽的产生,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蒸汽电锅炉结构新颖,独特的加热加固设计有效提高了蒸汽产生的效率,而且便于余热的回收,减少了电能消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炉体、3隔板、4第一安装板、5第一电热管、6第二安装板、7第二电热管、8温度传感器、9第一连接管、10显示屏、11第一进水管、12安全阀、13出汽管、14第二进水管、15电动阀门、16液位传感器、17第二连接管、18plc控制器、19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蒸汽电锅炉,包括炉体2;

炉体2:其外弧面下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座1,炉体2的内壁面设有隔板3,隔板3为s型结构,隔板3能够将炉体2内的水汇集,便于集中加热,提高蒸汽产生的速率,隔板3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炉体2的前后两壁面固定连接,炉体2的后侧板内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4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管5,炉体2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热管7,第一电热管5为蛇形型结构,第二电热管7为涡状螺旋型结构,能够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效率。

其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显示屏10和液位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8和液位传感器16均对称设置于炉体2的后侧板内壁面,显示屏10固定连接于前侧的支撑座1前壁面,温度传感器8和液位传感器16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18的输入端,显示屏10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8的输出端,便于监测炉体2内部的水位和温度。

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9、第一进水管11、出汽管13、第二进水管14、电动阀门15、第二连接管17和单向阀19,第一进水管11、出汽管13和第二进水管14均设置于炉体2的弧面上端,第一进水管11位于隔板3的左侧,出汽管13和第二进水管14位于隔板3的右侧,第一进水管11、出汽管13和第二进水管14的中部均串联有电动阀门15,第一连接管9设置于隔板3的上端,第二连接管17设置于隔板3的底端,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7的中部均串联有单向阀19,电动阀门15和单向阀19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18的输出端,控制炉体2的进水和排汽。

其中:还包括安全阀12,安全阀12固定连接于炉体2的弧面上端右侧,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避免炉体2内部的压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8,plc控制器18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的右侧面,plc控制器18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18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电热管5和第二电热管7的输入端。

在使用时:水由第二进水管14进入炉体2的内部右侧,然后右侧的液位传感器16测量水位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18,当水位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18控制第二进水管14中部的电动阀门15关闭,plc控制器18控制第二电热管7通电对炉体2右侧的水加热,第二电热管7的涡状螺旋型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进而提升蒸汽产生的效率,安全阀12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避免炉体2内部的压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从外部蒸汽管道回流的冷凝水由第一进水管11进入炉体2的左侧,通过第一电热管5对左侧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待炉体2左侧的水温接近右侧的水温时,打开第一连接管9中部的单向阀19,使产生的蒸汽从炉体2的左侧进入右侧,并由出汽管13排出,当液位传感器16检测到左侧的水位高于炉体2右侧的水位时,控制第二连接管17中部的单向阀19,根据连通器原理,炉体2左侧的水自动通过第二连接管17向右侧流动,对炉体2的右侧补水,第一电热管5对左侧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对回流的冷凝水温度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又不影响炉体2右侧蒸汽的产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18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第一电热管5、第二电热管7、温度传感器8、显示屏10、电动阀门15、液位传感器16和单向阀19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温度传感器8建议选用深圳市威敏通敏感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16可选用上海驰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出品的bp投入式液位变送器,plc控制器18控制第一电热管5、第二电热管7、温度传感器8、显示屏10、电动阀门15、液位传感器16和单向阀19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