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桨叶 螺旋桨 加热 复合材料 用电


1.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桨桨叶用电加热防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保证飞机在结冰环境能够正常飞行,在螺旋桨桨叶上粘接了电防冰装置。以往电防冰装置的电加热元件在外表面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叶片表面,这种结构在冷热交替、潮湿环境下容易脱落,且绝缘防护艰难;而且电加热元件发热不均匀。以往电加热元件电源线都是预埋在叶片内部固化成型,电源线伴随使用会逐渐老化,最终导致叶片电加热元件不导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容易安装,不易脱落,不影响桨叶的整体气动性能,发热均匀,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包括外橡胶层、电加热膜、玻璃布、内橡胶层、金属导线和导线接头;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前缘边界线及两侧留有容纳槽,与容纳槽相匹配的内橡胶层密实粘接固定在容纳槽内;电加热膜包裹密实粘接固定在玻璃布内;包裹有电加热膜的玻璃布密实粘接固定在内橡胶层上;边缘略大于容纳槽的外橡胶层整体密实粘接固定在内橡胶层、玻璃布和电加热膜外,将内橡胶层、玻璃布和电加热膜密封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容纳槽内,外橡胶层与桨叶叶身前缘表面平齐或略高;所述导线接头一端为圆环,另一端为t型,其圆环一端与桨叶整流盘上接线柱相连接;金属导线一端穿在导电金属套内,导电金属套包裹于导线接头的t型端内,导线接头t型端、金属导线和导电金属套三者压接后焊接固定;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弯折后用导电胶粘接固定在电加热膜上;金属导线、导电金属套和导线接头的t型端都被密封在内、外橡胶层之间。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橡胶层为丁腈橡胶层,厚度为0.5

2mm,最佳为1.2mm。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橡胶层为氢化丁腈橡胶层,厚度为0.5

2mm,最佳为1.2mm。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膜为纳米碳电加热膜,其厚度为0.005

0.04mm,最佳为0.01mm。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线的内、外橡胶层弯折处弯曲直径最小为5mm,弯曲钩端厚度最小为5.8mm。
9.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橡胶层将内橡胶层、玻璃布和电加热膜密封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容纳槽内,外橡胶层与桨叶叶身前缘表面平齐或略高,桨叶外形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满足了桨叶的整体气动性能,且装配简单,整体密实固定,牢固可靠,不易脱落;即便个别的外橡胶层老化龟裂,也便于进行外场维护,不会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电加热膜发热均匀,防止
橡胶外表面结冰。由玻璃布对电加热膜进行绝缘,且还有内、外橡胶层的绝缘,绝缘强度高。总之,本实用新型容易安装,不易脱落,不影响桨叶的整体气动性能,发热均匀,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便于进行外场维护,不会影响飞机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1.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12.图3为图1的ⅰ部各部件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以前缘边界线为中心展开的局剖俯视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线接头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6.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橡胶层1、电加热膜2、玻璃布3、内橡胶层4、金属导线和导线接头6。本实施例金属导线、导电金属套采用导电好成本低的铜丝导线5和镀锡铜套10。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前缘边界线11及两侧留有容纳槽9,与容纳槽9相匹配的内橡胶层4密实粘接固定在容纳槽9内。优选地,所述内橡胶层9为丁腈橡胶层,厚度为0.5

2mm,最佳为1.2mm。电加热膜2包裹密实粘接固定在玻璃布3内。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膜为纳米碳电加热膜,其厚度为0.005

0.04mm,最佳为0.01mm。包裹有电加热膜2的玻璃布3密实粘接固定在内橡胶层4上。边缘略大于容纳槽9的外橡胶层1整体密实粘接固定在内橡胶层4、玻璃布3和电加热膜2外,将内橡胶层4、玻璃布3和电加热膜2密封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容纳槽9内,外橡胶层1与桨叶叶身前缘表面平齐或略高。优选地,所述外橡胶层为氢化丁腈橡胶层,厚度为0.5

2mm,最佳为1.2mm。所述导线接头6一端为圆环13,另一端为t型14,其圆环13一端与桨叶12整流盘上接线柱相连接;铜丝导线5一端穿在镀锡铜套10内,镀锡铜套10包裹于导线接头6的t型端内,t型14端、铜丝导线5和镀锡铜套10三者压接后焊接固定。所述铜丝导线5的另一端弯折后用导电胶粘接固定在电加热膜2上。铜丝导线5、镀锡铜套10和导线接头6的t型14端都被密封在内、外橡胶层4和1之间。优选地,所述密封铜丝导线5的内、外橡胶层4、1弯折处弯曲直径8最小为5mm,弯曲钩端厚度7最小为5.8mm。
17.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等同技术的改进,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橡胶层、电加热膜、玻璃布、内橡胶层、金属导线和导线接头;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前缘边界线及两侧留有容纳槽,与容纳槽相匹配的内橡胶层密实粘接固定在容纳槽内;电加热膜包裹密实粘接固定在玻璃布内;包裹有电加热膜的玻璃布密实粘接固定在内橡胶层上;边缘略大于容纳槽的外橡胶层整体密实粘接固定在内橡胶层、玻璃布和电加热膜外,将内橡胶层、玻璃布和电加热膜密封在桨叶叶身前缘表面的容纳槽内,外橡胶层与桨叶叶身前缘表面平齐或略高;所述导线接头一端为圆环,另一端为t型,其圆环一端与桨叶整流盘上接线柱相连接;金属导线一端穿在导电金属套内,导电金属套包裹于导线接头的t型端内,导线接头t型端、金属导线和导电金属套三者压接后焊接固定;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弯折后用导电胶粘接固定在电加热膜上;金属导线、导电金属套和导线接头的t型端都被密封在内、外橡胶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橡胶层为丁腈橡胶层,厚度为0.5

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橡胶层为氢化丁腈橡胶层,厚度为0.5

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为纳米碳电加热膜,其厚度为0.005

0.0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内、外橡胶层弯折处弯曲直径最小为5mm,弯曲钩端厚度最小为5.8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膜为纳米碳电加热膜,其厚度为0.005

0.04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内、外橡胶层弯折处弯曲直径最小为5mm,弯曲钩端厚度最小为5.8mm。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内、外橡胶层弯折处弯曲直径最小为5mm,弯曲钩端厚度最小为5.8mm。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内、外橡胶层弯折处弯曲直径最小为5mm,弯曲钩端厚度最小为5.8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电防冰加热装置,与在叶身前缘表面的前缘边界线及两侧留有的容纳槽相匹配的内橡胶层密实粘接在容纳槽内;包裹密实粘接有电加热膜的玻璃布密实粘接在内橡胶层上;边缘略大于容纳槽的外橡胶层整体密实粘接在内橡胶层、玻璃布和电加热膜外;导线接头圆环一端与桨叶整流盘上接线柱相连接;金属导线一端穿在包裹于导线接头T型端内的导电金属套内,T型端、金属导线和导电金属套三者压接后焊接固定;金属导线的另一端弯折后用导电胶粘接在电加热膜上;金属导线、导电金属套和T型端都被密封在内、外橡胶层之间。本实用新型容易安装,不易脱落,不影响桨叶的整体气动性能,发热均匀,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用寿命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奚青伟 田书全 王慧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