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涵道风扇装置及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1: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扇 装置 航空器 公开


1.本公开涉及一种涵道风扇装置和航空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power electronics)的性能提高,正在积极地进行使航空器电动化的开发,其开发之一有vtol(vertical take off&landing:垂直起降)型航空器。
3.电动的vtol机的机体的形式根据巡航速度、巡航距离、有效载荷等要求而不同。例如,在要求高巡航速度、长巡航距离的情况下,多采用具有主翼的倾斜翼(tiltwing)机、倾转旋翼(tiltrotor)机。
4.另一方面,由于当使主翼、旋翼(rotor)倾转(倾斜)时飞行的稳定控制变难,因此在巡航速度慢、巡航距离短的情况下,多采用固定旋翼机。
5.此时,无论是哪种形式,当考虑噪音、悬停时的推力等时,理想的是采用涵道风扇。
6.在涵道风扇中,在供空气导入的涵道(duct)的开口附近(特别是唇口部)的空气的剥离对推力的性能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起降与巡航飞行之间过渡时、在有侧风的情况下等,在空气相对于风扇的旋转轴线倾斜地流入涵道风扇的情况下,在唇口部容易产生剥离。因此,如何抑制唇口部处的剥离成为重要的课题。
7.此外,无论是何种风扇的形式,理想的是更高效地产生推力。在该情况下,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在涵道下端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设置整流罩(cowl)来增大推力的涵道风扇(带有涵道的风扇)。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

5273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2.除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涵道风扇以外,希望通过与其不同的方法来高效地产生推力。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提及关于涵道的唇口部处的剥离的抑制。
13.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推力、此外能抑制唇口部处的剥离的涵道风扇装置及航空器。
14.技术方案
1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涵道风扇装置及航空器采用以下方案。
16.即,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具备:多个风扇装置,其具有绕轴线旋转而产生气流的风扇和绕所述轴线包围该风扇并且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小涵道;以及筒形状的大涵道,包围所有的所述风扇装置,所述多个风扇装置具有中央风扇装置和配置于该中央风扇装置所具有的所述小涵道的外周侧的多个周围风扇装置。
17.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航空器具备上述涵道风扇装置。
18.发明效果
19.根据本发明的涵道风扇装置及航空器,能使推力提高,此外,能抑制唇口部处的剥离。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的俯视图。
21.图2是图1所示的剖切线ii

ii处的涵道风扇装置的剖视图。
22.图3是表示设有图1所示的涵道风扇装置的航空器的俯视图。
23.图4是图2所示的f4部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表示参考例的涵道风扇的唇口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25.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涵道风扇装置的剖切线ii

ii(参照图1)处的纵剖视图,并且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涵道风扇装置的剖切线ix

ix(参照图7)处的纵剖视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的俯视图。
27.图8是表示设有图7所示的涵道风扇装置的航空器的立体图。
28.图9是图7所示的剖切线ix

ix处的涵道风扇装置的剖视图。
29.图10是涵道风扇装置的简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第一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和航空器进行说明。
[0032]
[关于涵道风扇装置的构成]
[0033]
首先,使用图1至图3对涵道风扇装置10a的构成的概要进行说明。
[0034]
图1是涵道风扇装置10a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剖切线ii

ii处的涵道风扇装置10a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设有涵道风扇装置10a的航空器1a的俯视图。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涵道风扇装置10a具备被设为涵道风扇的多个风扇装置20和以包围所有这些风扇装置20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大涵道30a。
[0036]
各风扇装置20具有风扇22和包围风扇22的圆筒形状的小涵道23。
[0037]
由未图示的电动马达使各风扇22绕各自的轴线x1旋转驱动。此外,各电动马达被未图示的控制部分别单独地控制驱动。
[0038]
控制部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等构成。
[0039]
并且,作为一个例子,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系列处理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介质等中,cpu将该程序读取至ram等,执行信息的加工、运算处理,由此实现各种功能。
[0040]
需要说明的是,程序也可以应用预先安装至rom、其他存储介质的方式、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状态提供的方式、经由通过有线或无线实现的通信单元传送的方式等。
[0041]
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是磁盘、光磁盘、cd

rom、dvd

rom、半导体存储器等。
[0042]
小涵道23被设为沿轴线x1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构件,以包围风扇22的整个周向的方式将风扇22容纳于内侧。以下,在仅记载为“内侧”、“外侧”的情况下,意味着以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的内侧”、“半径方向的外侧”。
[0043]
小涵道23的一端侧的开口设置为导入口24,另一端侧的开口设置为排出口25。
[0044]
容纳于小涵道23的风扇22绕轴线x1旋转,由此产生从导入口24朝向排出口25的气流。
[0045]
像这样构成的多个风扇装置20容纳于大涵道30a,该大涵道30a设置为沿轴线x0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构件,且设置为直径远大于小涵道23。
[0046]
容纳于大涵道30a的多个风扇装置20具有一个中央风扇装置20a和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此时,如图2所示,中央风扇装置20a和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以各个风扇22位于与轴线x0正交的同一平面上的方式进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无需将各个风扇22严格地配置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根据涵道风扇装置10a的规格适当调整各个风扇22的位置、角度。
[0047]
如图1所示,中央风扇装置20a配置于大涵道30a的大致中央部。此时,在将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特别地设为轴线x1a时,大涵道30a的轴线x0、即涵道风扇装置10a的轴线x0与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a大致一致。
[0048]
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配置于中央风扇装置20a所具有的小涵道23的外周侧。此时,优选的是,周围风扇装置20b的轴线x1b在以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a为中心的圆c上沿周向以等角度间隔进行配置。由此,从占有面积的观点来看能均等地配置周围风扇装置20b。此外,与随机配置周围风扇装置20b的情况相比,易于管理中央风扇装置20a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间隔。
[0049]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情况下,将以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a为中心的圆c设置为一个圆,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圆。在该情况下,周围风扇装置20b构成为规则地配置于以轴线x1a为中心的多个同心圆上。
[0050]
如图1所示,在将小涵道23的直径设为d时,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的分离距离l1设为0.5d以上且1.5d以下,更优选设为0.5d以上且1.0d以下。在此,分离距离l1是指小涵道23之间的最短距离。通过像这样确保分离距离l1,易于产生因后述的康达(coanda)效应引起的气流。
[0051]
此外,在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各小涵道23与大涵道30a的内周面之间确保有分离距离l2。由此,如后述那样,易于将与大涵道30a的外周面碰撞的空气向小涵道23引导。
[0052]
各周围风扇装置20b通过小涵道23经由支承构件40与大涵道30a的内周面连接来进行固定。此外,中央风扇装置20a通过小涵道23经由连接构件44与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连接来进行固定。由此,中央风扇装置20a、周围风扇装置20b以及大涵道30a成为一体,刚性地构成涵道风扇装置10a。
[0053]
如图3所示,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涵道风扇装置10a例如装配于倾转旋翼机、倾斜翼机等航空器1a,构成为产生航空器1a飞行所需的推力(用于上升和推进的推力)的装置。
[0054]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易于理解,图3的涵道风扇装置10a以与主翼、机身等分离的方式来表示,但实际上其固定于主翼、机身等航空器1a的主体。
[0055]
[关于因康达效应引起的空气的流动]
[0056]
接着,使用图2对因康达效应引起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0057]
如图2所示,容纳于大涵道30a的风扇装置20分别单独地被驱动而产生气流。此时,例如,中央风扇装置20a产生的气流和与中央风扇装置20a相邻的周围风扇装置20b产生的气流因康达效应而引入处在各气流之间的空气。由此,在中央风扇装置20a与周围风扇装置20b之间也因康达效应而引发气流。即,不在中央风扇装置20a与周围风扇装置20b之间设置风扇等就能产生气流。
[0058]
由于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在中央风扇装置20a与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之间产生,因此与仅由多个风扇装置20产生的气流相比,从大涵道30a的导入口32朝向排出口33产生更大的气流。此外,由于各风扇装置20被大涵道30a包围,因此由各风扇装置20产生的气流和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整合,作为涵道风扇装置10a整体能产生更大的推力。
[0059]
需要说明的是,当然,在周围风扇装置20b彼此之间、在各周围风扇装置20b与大涵道30a之间也能因康达效应而产生气流。并且,这些气流有助于提高涵道风扇装置10a的推力。
[0060]
[关于由双涵道引起空气的流动]
[0061]
接着,使用图4和图5对由双涵道引起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0062]
图4是图2所示的f4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表示参考例的涵道风扇的唇口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63]
大涵道30a和与其相邻的小涵道23构成所谓的双涵道关系,抑制了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处的空气的剥离。以下,对双涵道的效果简单地进行说明。
[0064]
如图4所示,在空气从侧方向涵道风扇装置10a流动来的情况下(即吹侧风的情况下),在大涵道30a和与其相邻的小涵道23的附近,空气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流动。
[0065]
即,空气在与大涵道30a的外周面碰撞后,向大涵道30a的导入口32侧流动。流至导入口32侧的空气在越过大涵道30a的唇口部34以绕入的方式流动至大涵道30a的内侧后,向小涵道23的导入口24侧流动。此时,由于在大涵道30a与小涵道23之间确保有分离距离l2,因此易于将越过大涵道30a的唇口部34的空气向小涵道23的导入口24引导。被引导至小涵道23的导入口24的空气和由风扇装置20产生的气流合流,从而沿着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通过小涵道23的内侧。
[0066]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省略了大涵道30a的情况下,在小涵道23的附近空气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流动。
[0067]
即,空气在碰撞小涵道23的外周面后,直接向导入口24侧流动。此时,空气越过唇口部26以绕入的方式向小涵道23的内侧流动。越过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的空气因其惯性而从唇口部26大幅分离。由此,在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处产生空气的剥离(参照剥离部s)。
[0068]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0069]
由中央风扇装置20a和周围风扇装置20b产生的各个气流因康达效应而引入周围的空气,由此能在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之间引发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即,不设置风扇装置等气流产生装置就能在小涵道23间产生气流。由此,涵道风扇装置10a作为整体的推力提高。此外,所有的风扇装置20被大涵道30a包围,由此能将涵道风扇装置10a作为整体进一步提高推力。
[0070]
此外,由于在中央风扇装置20a所具有的小涵道23的外周侧配置有周围风扇装置20b,因此与不规则地配置各风扇装置20的情况相比,易于管理中央风扇装置20a与周围风
扇装置20b的间隔。
[0071]
特别是,在将周围风扇装置20b在以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a为中心的圆c上以等角度间隔进行配置的情况下,从占有面积的观点来看能均等地配置周围风扇装置20b。
[0072]
此外,由于大涵道30a和与其相邻的小涵道23构成所谓的双涵道关系,因此能通过大涵道30a抑制容纳于内侧的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处的剥离,并且能抑制由剥离导致的推力的降低。
[0073]
此外,由于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的分离距离l1为0.5d以上且1.5d以下,因此能在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之间设置适度的间隙。由此,能高效地引发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需要说明的是,在分离距离l1过近或过远的情况下,周围的空气未被充分引入,难以引发气流。
[0074]
此外,由于设有多个实际产生气流的风扇装置20,由此,即使在一个风扇装置20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其他的风扇装置20来弥补发生了故障的风扇装置20的推力,因此能确保作为涵道风扇装置10a整体的冗余性。
[0075]
此外,由于驱动各风扇装置20的风扇22的电动马达被控制部单独控制,因此例如能单独控制各风扇22的转速。由此,能进行增加配置于容易产生剥离的部位的风扇装置20所具有的风扇22的转速来抑制剥离这样的控制。
[0076]
需要说明的是,各风扇装置20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将周围风扇装置20b的直径设置为比中央风扇装置20a的直径小。
[0077]
[变形例]
[0078]
接着,使用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79]
图6是变形例的涵道风扇装置10a的剖切线ii

ii(参照图1)处的纵剖视图。
[0080]
如图6所示,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轴线x1b可以相对于涵道风扇装置10a的轴线x0倾斜。
[0081]
作为具体的方式,例如,使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轴线x1b以唇口部26接近相邻的大涵道30a的方式倾斜。
[0082]
由此,由于小涵道23的导入口24向接受侧风的方向倾斜,因此能使向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流入的空气的流入角度更平缓。由此,能抑制唇口部26处的剥离,并且能抑制由剥离导致的推力的降低。
[0083]
[第二实施方式]
[008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进行说明说明。
[0085]
本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b在设有多个中央风扇装置20a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不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86]
[关于涵道风扇装置的构成]
[0087]
首先,使用图7和图8对涵道风扇装置10b的构成的概要进行说明。
[0088]
图7是涵道风扇装置10b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设有涵道风扇装置10b的航空器1b的立体图。
[0089]
如图7所示,涵道风扇装置10b具备多个(在图7中为两个)中央风扇装置20a。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周围配置有周围风扇装置20b。即,涵道风扇装置10b的风扇装置20具有两个由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风扇装置20构成的单元(在图7中由
圆cu表示)。
[0090]
涵道风扇装置10b具备包围所有的风扇装置20的筒状的大涵道30b。大涵道30b在俯视视角下呈圆角长方形。
[0091]
在涵道风扇装置10b中,在大涵道30b与两个圆cu之间具备周围风扇装置20c。通过配置周围风扇装置20c,由此能在俯视视角下呈圆角长方形的大涵道30b的内侧以没有过量的间隙的方式配置风扇装置20。
[0092]
如图8所示,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涵道风扇装置10b例如装配于固定旋翼机等航空器1b,是主要产生航空器1b上升所需的推力的装置。
[0093]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0094]
通过多个中央风扇装置20a,能够根据各种形态的大涵道30b规则地配置风扇装置20,而不限于圆筒形状的大涵道。
[0095]
此外,与配置多个第一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风扇装置20的容纳性。由此,能提高推力重量比。
[0096]
[变形例]
[0097]
接着,使用图6、图9以及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b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98]
图6是变形例的涵道风扇装置10b的剖切线ii

ii(参照图7)处的剖视图。图9是图7所示的剖切线ix

ix处的涵道风扇装置10b的剖视图。图10是涵道风扇装置10b的简易的俯视图。
[0099]
如图6和图7所示,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轴线x1b也可以相对于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a倾斜。
[0100]
作为具体的方式,例如,如图10的箭头线所示,使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轴线x1b以唇口部26接近相邻的大涵道30b的方式倾斜。
[0101]
由此,由于小涵道23的导入口24向接受侧风的方向倾斜,因此能使向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流入的空气的流入角度更平缓。由此,能抑制唇口部26处的剥离,并且能抑制由剥离导致的推力的降低。
[0102]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大涵道30b分离的风扇装置20(在图10中通过虚线表示的风扇装置20),也可以不使其轴线x1倾斜。
[0103]
如以上那样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例如如以下那样进行掌握。
[0104]
即,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具备:多个风扇装置(20),其具有绕轴线(x1)旋转而产生气流的风扇(22)和绕所述轴线(x1)包围该风扇(22)并且沿所述轴线(x1)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小涵道(23);以及筒形状的大涵道(30a、30b),包围所有的所述风扇装置(20),所述多个风扇装置(20)具有中央风扇装置(20a)和配置于该中央风扇装置(20a)所具有的所述小涵道(23)的外周侧的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
[0105]
由于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具备:多个风扇装置(20),其具有绕轴线(x1)旋转而产生气流的风扇(22)和绕所述轴线(x1)包围风扇(22)并且沿所述轴线(x1)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小涵道(23);以及筒形状的大涵道(30a、30b),包围所有的风扇装置(20),多个风扇装置(20)具有中央风扇装置(20a)和配置于中央风扇装置(20a)所具有的小涵道(23)的外周侧的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因此由中央风扇装置(20a)和周围风扇装置
(20b)产生的各个气流因康达效应而引入周围的空气,由此能在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间引发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即,不设置风扇装置等气流产生装置就能在小涵道(23)间产生气流。由此,作为涵道风扇装置(10a、10b)整体的推力提高。此外,由大涵道(30a、30b)包围所有的风扇装置(20),由此作为涵道风扇装置(10a、10b)整体的推力能进一步提高。
[0106]
此外,由于在中央风扇装置(20a)所具有的小涵道(23)的外周侧配置有周围风扇装置(20b),因此与不规则地配置各风扇装置(20)的情况相比,易于管理中央风扇装置(20a)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间隔。
[0107]
此外,由于大涵道(30a、30b)和与其相邻的小涵道(23)构成所谓的双涵道(double duct)的关系,因此能通过大涵道(30a、30b)抑制容纳于内侧的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处的剥离,并且能抑制由剥离导致的推力的降低。
[0108]
此外,由于设有多个实际产生气流的风扇装置(20),由此即使在一个风扇装置(20)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其他的风扇装置(20)来弥补发生了故障的风扇装置(20)的推力,因此能确保作为涵道风扇装置(10a、10b)整体的冗余性。
[0109]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多个所述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各所述轴线(x1)配置于以所述中央风扇装置(20a)的所述轴线(x1)为中心的同心圆上。
[0110]
在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由于多个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各轴线(x1)配置于以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因此能高效且均等地配置多个风扇装置(20)。由此,能高效地引发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
[0111]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中,所述大涵道(30a)构成为以所述中央风扇装置(20a)的所述轴线(x1)为中心的圆筒形状。
[0112]
在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a)中,由于大涵道(30a)构成为以中央风扇装置(20a)的轴线(x1)为中心的圆筒形状,因此能高效且均等地包围呈圆形配置的周围风扇装置(20b)。由此,能进一步提高由双涵道产生的效果。
[0113]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b)中,所述中央风扇装置(20a)设置有多个。
[0114]
在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b)中,由于中央风扇装置(20a)设置有多个,因此能对各种形态(例如圆角长方形状)的大涵道(30b)配置风扇装置(20)。
[0115]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对于与所述大涵道(30a、30b)相邻的所述周围风扇装置(20b)的所述轴线(x1)向相邻的所述大涵道(30a、30b)侧倾斜。
[0116]
在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由于与大涵道(30a、30b)相邻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轴线(x1)向相邻的大涵道(30a、30b)侧倾斜,因此能使与大涵道(30a、30b)相邻的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向大涵道(30a、30b)侧倾斜。由此,能使向小涵道(23)的唇口部(26)流入的空气的流入角度更平缓。由此,能抑制唇口部(26)处的剥离,并且能抑制由剥离导致的推力的降低。
[0117]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在将所述小涵道(23)的直径设为d时,所述中央风扇装置(20a)的所述小涵道(23)与所述周围风扇装置
(20b)的所述小涵道(23)的分离距离设置为0.5d以上且1.5d以下。
[0118]
在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由于在将小涵道(23)的直径设为d时,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的分离距离设置为0.5d以上且1.5d以下,因此能在中央风扇装置(20a)的小涵道(23)与周围风扇装置(20b)的小涵道(23)之间设置适度的间隙。由此,能高效地引发因康达效应引起的气流。
[0119]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离距离过近或过远的情况下,周围的空气未被充分地引入,难以引发气流。
[0120]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各所述风扇装置(20)分别由电动马达驱动,所述涵道风扇装置(10a、10b)具备单独控制各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部。
[0121]
在本方案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中,由于各风扇装置(20)分别由电动马达驱动,涵道风扇装置(10a、10b)具备单独控制各电动马达的控制部,因此能单独控制各风扇的转速。由此,例如,能进行增加配置于容易产生剥离的部位的风扇装置(20)所具有的风扇(22)的转速来抑制剥离这样的控制。
[0122]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航空器(1a、1b)具备上述的涵道风扇装置(10a、10b)。
[0123]
附图标记说明
[0124]
1a、1b 航空器
[0125]
10a、10b 涵道风扇装置
[0126]
20 风扇装置
[0127]
20a 中央风扇装置
[0128]
20b 周围风扇装置
[0129]
20c 周围风扇装置
[0130]
22 风扇
[0131]
23 小涵道
[0132]
24 导入口
[0133]
25 排出口
[0134]
26 唇口部
[0135]
30a、30b 大涵道
[0136]
32 导入口
[0137]
33 排出口
[0138]
34 唇口部
[0139]
40 支承构件
[0140]
44 连接构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