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筒式发射的侦察攻击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2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人机 侦察 发射 攻击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式发射的侦察攻击旋翼无 人机。


背景技术:

2.旋翼飞行器具有悬停、密闭空间飞行以及密集障碍物区域避障等优点。 常见的旋翼飞行器如共轴直升机、四旋翼飞行器以及多旋翼飞行器。旋翼飞 行器在飞行部署前,通常,需要放置水平台面上,系统上电,螺旋桨旋转, 产生升力,机体逐渐上升至特定高度后进行飞行作业。
3.在建筑物密集城区环境中,旋翼无人机具有难以替代的技术优势:
4.1)狭窄巷道和密闭半密闭环境释放
5.在城区的各种狭窄航道和密闭半密闭腔体环境中,固定翼无人机因为初 始射角和一定的爬升距离,难以在这种环境中应用。而旋翼无人机因为自身 具有的悬停特性,则比较容易适应这种环境。
6.2)转弯半径小
7.固定翼飞行由于固定的巡航飞行速度,和有限的飞行滚转角度,其最小 转弯半径为100

500m,这种转弯半径很难应对城区密集的建筑物障碍。而旋 翼无人机特有的定点转向功能,则非常容易实现原地360
°
转弯。
8.常规的旋翼无人机通常采用盒式或箱式携带,使用前由人工拿出,水平 放置于地面,激活,释放。
9.因此,在特殊情况下,旋翼飞行器难以被释放或难以被便捷使用。这些 情况包括:
10.1)高速移动平台部署问题
11.如在高速移动车辆和飞行器上,由于移动平台具有比较高的移动速度, 会产生较强的横向气动作用力。旋翼飞行器零初始速度起飞,会受到移动车 辆和飞行器的横向气动作用力而产生姿态扰动。随着车辆和飞行器移动速度 的提升,这种扰动会逐渐加强,直至旋翼飞行器坠机。
12.2)灾后和战后复杂地形区域部署问题
13.灾后和战后的复杂地形区域,由于地面充满了建筑瓦砾等,不具备基本 的平整度和水平度,难以找到合适的区域用于旋翼飞行器部署。
14.3)集群部署问题
15.现有大量旋翼飞行器进行集群表演部署时,需要找到一整块比较平整的 场地。随着旋翼飞行器的尺寸和集群规模的持续增长,场地的规模也会随之 增长,那么,不同区域的平整度和水平度就难以保证。平整度和水平度差异 过大,会限制集群数量和旋翼飞行器的规模。
16.4)便携储、运、发问题
17.传统的多旋翼飞行器占据较大的横向空间,一般储存于箱体进行存储、 运输,使用时,需要从存储箱中拿出。存在的问题是箱式存储占据较大的横 向空间,使用过程比较
耗时。尤其在大规模使用时,更是耗时耗力,非常不 方便。而世界上制式弹药通常采用身管发射平台,无论采用单兵携带、车载 和机载投放,其运用方式都非常成熟。
18.除此之外,传统的旋翼无人机自身的飞行速度比较低,不利于对风扰动 和机动目标的攻击精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1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旋翼无人机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提 供一种筒式发射的侦察攻击旋翼无人机。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1.一种筒式发射的侦察攻击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本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载荷舱、机体舱、底座舱,其中载荷舱与 机体舱之间设有上隔板,该机体舱与底座舱之间设有下隔板;
22.所述载荷舱上方设有风帽,该载荷舱内设有信息感知处理模块或生物信 息感知模块或核物理信息感知模块或制导跟踪模块,用于将获得的信息进行 存储或者向其他设备进行传输;
23.所述机体舱侧壁开设有多个窗口,该机体舱内设有旋翼臂固定座;所述 旋翼臂固定座设置在机体舱底部,该旋翼臂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块,其中固定 块与机体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翼臂固定座对应所述窗口的位置设有连接 件,其中连接件通过销轴与旋翼臂活动连接;所述旋翼臂底端与旋翼臂固定 座活动连接,该旋翼臂顶端设有电机安装盒;所述电机安装盒内分别设有上 旋翼电机和下旋翼电机,其中上旋翼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上旋翼叶毂,该 上旋翼叶毂两端设有上旋翼;所述下旋翼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下旋翼叶毂, 该下旋翼叶毂两端设有下旋翼;
24.所述底座舱采用结构强度高、磁导通率高的材料制成,其中底座舱内设 有电源模组和时序控制器;所述电源模组与时序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电源模 组与上旋翼电机和下旋翼电机连接。
25.优选地,所述旋翼臂固定座上设有多个连接件,其中每一连接件分别与 机体舱侧壁的窗口对应;所述旋翼臂设有多个,其中每一旋翼臂分别与一连 接件活动的连接;所述多个旋翼臂外侧箍设一圈尼龙带,其中尼龙带上套设 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时序控制器连接,其中时序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模 组为电热丝供电。
26.优选地,所述旋翼臂底端上方设有弹簧片,该弹簧片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旋翼臂底端下方开设有定位锁槽,其中下隔板上端设有与定位锁槽对应 的固定锁扣,其中固定锁扣与定位锁槽卡合。
27.优选地,所述上旋翼与上旋翼叶毂连接处设有上旋翼弹簧片,下旋翼与 下旋翼叶毂连接处设有下旋翼弹簧片。
28.优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器接收外部的装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相对 和绝对位置、速度、过载、姿态、角速率以及贯导对准信息,时序控制器用 于批量接收外壁同步和异步指令,其中接收指令的方式为uart/can/mavlink 或4g/5g形式。
29.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弹体形态和旋翼飞行形态,其中旋翼飞行 形态包括巡航飞行姿态和攻击飞行姿态;所述巡航飞行姿态中旋翼臂上的上 旋翼旋转为无人机本
体提供飞行升力,攻击飞行姿态中旋翼臂上的下旋翼提 供攻击动力,且上旋翼和下旋翼的功能可互换。
30.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弹体形态与旋翼飞行形态可快速转换,其中 无人机本体在弹体形态飞行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的夹角范围为

45
°
~ 45
°
, 航向角度范围为

45
°
~ 45
°
;所述无人机本体弹体形态飞行与旋翼飞行形态 飞行,该无人机本体的轴线夹角为120
°
~240
°
,其中无人机本体弹体形态转 换为旋翼飞行形态的质心位于机体舱到风帽顶端之前的位置,无人机本体压 心位于机体舱到底座舱之间的位置。
31.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转换为攻击飞行姿态,旋翼臂上的下旋翼电机 驱动下旋翼产生与无人机本体重力方向相同的多个推动力点;其中无人机本 体轴线与竖直方向呈ζ角度,该ζ角度范围是

45
°
~ 45
°
,沿圆周呈ψ角度 进行攻击,其中ψ角度范围是

180
°
~ 180
°
;所述下旋翼提供多个推动力在 无人机本体上产生的加速度范围是0~10g(g是9.8m/s2),该无人机本体的 攻击速度范围是0

300km/h。
32.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使用发射筒作为发射载体,其中无人机本体为 高压燃气发射或电磁发射。
33.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外径尺寸为10~300mm,其中无人机本体长度为 40~2000mm。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1)便于单兵、车载和机载等静止和高速运动运载平台投放,可以在狭窄 巷道和半密闭腔体部署;
36.2)能够在野外,灾后或战后积满建筑垃圾环境下部署;
37.3)具有垂直发射、巡航作业飞行和高速攻击功能。
38.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无人机进行功能模块的扩展或者精简,即无 人机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功能扩展或精简,使得无人机可以更加适应不同的 任务需求场景;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臂收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臂收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41.图3是图2所示a

a的结构剖视图;
42.图4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臂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臂与旋翼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是本发明尼龙带箍紧旋翼臂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臂展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8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臂展开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47.图9是图8所示b

b的结构剖视图;
48.图10是本发明无人机旋翼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1是本发明飞行状态示意图;
50.图12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51.附图标号说明:1

无人机本体,2

载荷舱,3

机体舱,4

底座舱,5

上 隔板,6

下隔
板,7

风帽,8

信息感知处理模块,9

窗口,10

旋翼臂固定座, 11

固定块,12

连接件,13

旋翼臂,14

电机安装盒,15

上旋翼电机,16
‑ꢀ
下旋翼电机,17

上旋翼叶毂,18

上旋翼,19

下旋翼叶毂,20

下旋翼,21
‑ꢀ
电源模组,22

时序控制器,23

弹簧片,24

定位锁槽,25

固定锁扣,26

尼 龙带,27

电热丝,28

上旋翼弹簧片,29

下旋翼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3.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 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 地随之改变。
5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 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56.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0,一种筒式发射的侦察攻击旋翼无人机,包括无 人机本体1,该无人机本体1外径尺寸为10~300mm,其中无人机本体1长度 为40~2000mm;所述无人机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载荷舱2、机体舱3、底 座舱4,其中载荷舱2与机体舱3之间设有上隔板5,该机体舱3与底座舱4 之间设有下隔板6;
57.载荷舱2上方设有风帽7,该载荷舱2内设有信息感知处理模块8或生物 信息感知模块或核物理信息感知模块或制导跟踪模块,用于将获得的信息进 行存储或者向其他设备进行传输;
58.机体舱3侧壁开设有多个窗口9,该机体舱3内设有旋翼臂固定座10; 所述旋翼臂固定座10设置在机体舱3底部,该旋翼臂固定座10上设有固定 块11,其中固定块11与机体舱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翼臂固定座10对应 所述窗口9的位置设有连接件12,其中连接件12通过销轴与旋翼臂13活动 连接;旋翼臂13底端与旋翼臂固定座10活动连接,该旋翼臂13顶端设有电 机安装盒14;电机安装盒14内分别设有上旋翼电机15和下旋翼电机16,其 中上旋翼电机15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上旋翼叶毂17,该上旋翼叶毂17两端设 有上旋翼18;所述下旋翼电机16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下旋翼叶毂19,该下旋 翼叶毂19两端设有下旋翼20;
59.底座舱4采用结构强度高、磁导通率高的材料制成,该底座舱4内设有 电源模组21和时序控制器22,其中电源模组21与时序控制器22电性连接, 电源模组21与上旋翼电机15和下旋翼电机16连接。
60.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本体1初始状态为弹体形态,旋翼臂13和上旋翼18、 下旋翼20全部收拢折叠在机体舱3内,将无人机本体1调整为最小的形态, 以便于集中运输或单兵携带,可以在单兵、车载和机载等静止和高速运动运 载平台投放;无人机本体1中时序控制器
22可以接受到用户通过遥控器向无 人机输入的状态模式指令,根据状态模式指令控制旋翼臂13和上旋翼18、下 旋翼20进行形态切换,其中状态模式指令可以为飞行模式;具体地,飞行模 式可以实现旋翼臂13和上旋翼18、下旋翼20全部展开,将无人机本体1由 初始的弹体形态切换为多旋翼形态,实现无人机空中飞行,执行飞行任务。
61.上旋翼18和上旋翼电机15以及下旋翼20和下旋翼电机16分别设置在 旋翼臂13上、下两侧,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可以调整对应的配置,比如: 只使用上旋翼电机15、上旋翼18和旋翼臂13,或者只使用下旋翼电机16、 下旋翼20和旋翼臂13,只要不影响无人机本体1作业巡航和攻击功能,可以 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调整不同的配置。
62.电源模组21主要用于提供电源,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模组21可以为无 人机本体1中各个部件进行供电,以便无人机本体1中各个部件能够通电以 正常工作运行。
63.时序控制器22接收外部的装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相对和绝对位置、 速度、过载、姿态、角速率,以限定无人机本体1从弹体形态转化为多旋翼 状态的过程中时间、相对和绝对位置、速度、过载、姿态、角速率等环境信 息。具体地,时序控制器22接收到用户通过uart/can/mavlink或4g/5g形 式者其他信号传输方式(例如语音输入方式等)输入的状态模式指令,可以根 据该状态模式指令,分析该状态模式指令对应的模式,再根据该状态模式指 令对应的模式控制无人机本体1。
64.需要说明的是,时序控制器22可以用于控制电源模组21开始供电以及 停止供电,时序控制器22可以用于控制上旋翼电机15和下旋翼电机16开始 为若干上旋翼18和下旋翼20提供动力以及停止供电。
65.进一步地,旋翼臂固定座10上设有多个连接件12,其中每一连接件12 分别与机体舱3侧壁的窗口9对应;所述旋翼臂13设有多个,其中每一旋翼 臂13分别与一连接件12活动的连接;所述多个旋翼臂13外侧箍设一圈尼龙 带26,其中尼龙带26上套设有电热丝27;所述电热丝27与时序控制器22 连接,其中时序控制器22通过控制电源模组21为电热丝27供电。
66.本实施例中,机体舱3四周对称设置四个用于旋翼臂13展开的窗口9, 因旋翼臂13与旋翼臂固定座10是通过销轴铰接,以方便旋翼臂13以销轴为 轴心通过窗口9向外展开,从而带动上旋翼电机15、上旋翼18和下旋翼电机 16、下旋翼20向外展开,使得无人机本体1由弹体形态切换为四旋翼形态。
67.多个旋翼臂13收拢折叠在机体舱3内,通过在多个旋翼臂13外侧箍设 带有电热丝27的尼龙带26,其中尼龙带26可以设置多条,使无人机本体1 调整为最小的弹体形态,以便于集中运输或单兵携带。当时序控制器22接收 到状态模式指令后,时序控制器22可控制电源模组21开始为电热丝27供电 加热,当电热丝27加热熔断尼龙26带后,电源模组21停止供电。
68.进一步地,旋翼臂13底端上方设有弹簧片23,该弹簧片23与连接件12 固定连接;所述旋翼臂13底端下方开设有定位锁槽24,所述下隔板6上设有 固定锁扣25,该固定锁扣25与定位锁槽24对应,其中固定锁扣25与定位锁 槽24卡合。
69.本实施例中,旋翼臂13底端与连接件12之间设置弹簧片23,该弹簧片 23主要起到将旋翼臂13由机体舱3内向外弹开,其中弹簧片23在旋翼臂13 收拢状态时呈垂直弯折状态,在旋翼臂13展开时弹簧片23呈水平状;当旋 翼臂13在弹簧片23的作用下向外展开时,
旋翼臂13底端下方的定位锁槽24 与下隔板6上的固定锁扣25卡合,从而固定旋翼臂13。
70.进一步地,上旋翼18与上旋翼叶毂17连接处设有上旋翼弹簧片28,下 旋翼20与下旋翼叶毂19连接处设有下旋翼弹簧片29。
71.本实施例中,上旋翼弹簧片28主要用于将上旋翼18通过弹力作用下由 折叠状态展开成水平状态,下旋翼弹簧片29主要用于将下旋翼20通过弹力 作用由折叠状态展开成水平状态,从而使无人机本体1由弹体形态切换为旋 翼飞行形态。
72.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包括弹体形态和旋翼飞行形态,其中旋翼飞行 形态包括巡航飞行姿态和攻击飞行姿态;所述巡航飞行姿态中旋翼臂13上的 上旋翼18旋转为无人机本体1提供飞行升力,攻击飞行姿态中旋翼臂13上 的下旋翼20旋转为无人机本体1提供攻击动力,且上旋翼18和下旋翼20的 功能可互换。
73.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的弹体形态与旋翼飞行形态可快速转换,其中 无人机本体1在弹体形态飞行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的夹角范围为

45
°
~ 45
°
, 航向角度范围为

45
°
~ 45
°
;无人机本体1发射后,其弹体形态飞行的轴线 与旋翼飞行形态飞行的轴线夹角范围为120
°
~240
°
,其中无人机本体1由弹 体形态转换为旋翼飞行形态的瞬间,无人机本体1质心位于机体舱3到风帽7 顶端之前的位置,无人机本体1压心位于机体舱3到底座舱4之间的位置。
74.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由巡航飞行姿态转换为攻击飞行姿态,旋翼臂 13上的下旋翼电机16驱动下旋翼20产生与无人机本体1重力方向相同的多 个推动力点;其中无人机本体1轴线与竖直方向呈ζ角度,该ζ角度范围是
ꢀ‑
45
°
~ 45
°
,沿圆周呈ψ角度进行攻击,其中ψ角度范围是

180
°
~ 180
°
; 所述下旋翼20提供多个推动力在无人机本体上产生的加速度范围是0~10g(g 是9.8m/s2),该无人机本体的攻击速度范围是0

300km/h。
75.进一步地,载荷舱2内设有信息感知处理模块8或生物信息感知模块或 核物理信息感知模块或制导跟踪模块,用于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存储或者向其 他设备进行传输,根据特定的指令对目标进行监控、干扰或毁伤。
76.本实施例中,依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载荷舱2内的安装的载荷装置与底 座舱4内的时序控制器22连接,例如:当无人机本体1需要执行侦察任务时, 载荷舱2可以携带信息感知处理模块8以便用于侦察,通过信息感知处理模 块8与时序控制器22连接用于采集图像;当无人机本体1需要执行飞行战斗 任务时,载荷舱2可以携带战斗部件(例如子弹药等),通过制导跟踪模块与 时序控制器22连接,以便利用战斗部件进行攻击;当无人机本体1需要执行 信息对抗时,载荷舱2可以携带电子干扰设备,通过生物信息感知模块与时 序控制器22连接,以便用于信息对抗,根据实际需要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功 能模块的扩展或者精简,使得无人机本体1可以更加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场 景。
77.请结合参照图11、图12,本发明旋翼无人机工作时:
78.无人机本体1的发射为筒式发射,发射时,无人机本体1受到发射筒内 火药燃烧燃气或电磁推动力作用,发射筒产生高过载作用力,推动无人机本 体1快速飞离,其中无人机本体1受到的过载数值范围是10

2000g(g是 9.8m/s2),发射筒与竖直铅锤线的夹角范围是

45
°
~ 45
°
,航向角度范围为

45
°
~ 45
°
;当无人机本体1脱离发射筒后,特定的时间、距离、速度、姿 态等环境变量内,无人机本体1以弹体形态沿着近乎惯性弹道运动轨迹飞行; 同时,时序控制器22根据无人机本体1飞行过程中的时间、相对和绝对位置、 速度、过载、姿
态、角速率等环境信息特征触发时序控制器22,时序控制器 22控制电源模组21对电热丝27加热,熔断尼龙带26,旋翼臂13底端与旋 翼臂固定座10连接处设置的弹簧片23在弹性的作用下,弹簧片23推动旋翼 臂13以销轴为轴心向外展开,随着旋翼臂13和上旋翼电机15、下旋翼电机 16的重力作用以及旋翼臂13和上旋翼电机15、下旋翼电机16受到的空气推 动力作用,这一展开过程得到增强,当旋翼臂13展开到与无人机本体1轴线 垂直位置,旋翼臂13底端的定位锁槽24与下隔板6上端的固定锁扣25配合 锁定,使无人机本体1从弹体形态转化为旋翼飞行形态;无人机本体1出发 射筒后,随着旋翼臂13的展开,上旋翼18和下旋翼20受到气动阻力的作用 而使得作用在无人机本体1上的压心向底座舱4移动,质心向机体舱3方向 移动,二者的转移使得压心靠后,质心靠近前,无人机本体1稳定飞行,无 人机本体1头部逐渐向下低头趋向垂直,以确保无人机本体1在形态变化过 程中的稳定;当旋翼臂13完全展开后,上旋翼18通过上旋翼弹簧片28在上 旋翼叶毂17上展开,下旋翼20通过下旋翼弹簧片29在下旋翼叶毂19上展 开;同时,时序控制器22控制电源模组21开始为上旋翼电机15和下旋翼电 机16供电,从而使上旋翼电机15为上旋翼18提供动力,下旋翼电机16为 下旋翼20提供动力;当无人机本体1头部趋向垂直后,上旋翼18停止转动, 下旋翼20开始转动产生向上的拉力,平衡机体重力,除此之外,多组下旋翼 20可以带动进行无人机本体1的作业高度、飞行速度、飞行姿态的调节,无 人机本体1以旋翼飞行形态进行作业飞行;攻击目标时,无人机本体1的下 旋翼20停止转动,上旋翼18开始旋转并产生与无人机本体1重力方向相同 的多个推动力点,推动无人机本体1以特定的姿态高速接近目标,其中,无 人机本体1轴线与竖直方向呈ζ角度,该ζ角度范围是

45
°
~ 45
°
,沿圆周 呈ψ角度进行攻击,其中ψ角度范围是

180
°
~ 180
°
,多个推动力在无人机 本体1上产生的加速度范围是0~10g(g是9.8m/s2),无人机本体1的攻击速 度范围是0

300km/h。
7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 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 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