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燃油补给船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20: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海洋工程 船型 补给船 燃油 船舶


1.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补给船,具体涉及一种燃油补给船船型。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解决船舶海上补给是通过补给船在海上向其他船输送各种固体和液体物资。其中,海上燃油补给主要是采用航行横向补给方式,即补给船和接收船编成横队,在保持同向同速航行中,通过跨接于两船间的补给装置和输油软管,进行海面上的燃油补给。但该方式所用设备和技术,以及操作和维修均较为复杂,受船吨位和海况条件的制约性较大,且受补给揽索承载能力限制,输油管尺寸较小,补给速度慢,也不利于舰船补给的隐蔽性。另外,传统形式的燃油补给船受常规船型限制,补给油料所占容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海上燃油补给的燃油补给船,解决补给速度慢、补给量低和补给隐蔽性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补给船,包括船体外壳,所述船体外壳后部和船体艏部之间设有横舱壁,使横舱壁之间的船体外壳内形成燃油舱,所述船体艏部内设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一端连通燃油舱,另一端穿出船体艏部。
5.进一步,所述船体外壳后部上面设有定向鳍。
6.进一步,所述定向鳍为仿生结构。
7.进一步,所述输油管为单油孔输油管。
8.进一步,所述输油管为多油孔输油管。
9.进一步,所述船体艏部的横剖面呈椭圆形
10.进一步,所述燃油舱的横剖面呈圆形。
11.进一步,所述燃油补给船全程位于水下航行。
12.进一步,所述燃油补给船在补给油料的过程中,采用输油管直接与接收船水下对接。
13.进一步,所述燃油补给船单次能同时为多艘接收船补给油料。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全程航行位于水下,航行阻力小,航速较快,机动性高;
16.2.全程航行位于水下,不易被雷达捕捉,隐蔽性较好;
17.3.定向鳍为仿生结构,重量较轻,调整航向时灵敏度较高;
18.4.全船油料补给,单次油料供应多;
19.5.单次可同时为多艘接收船补给油料,补给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燃油补给船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燃油补给船不同横剖面位置图;
22.图3是图2中11

11的剖面图;
23.其中:(a)为单油孔,(b)为多油孔;
24.图4是图2中12

12的剖面图;
25.图5是图2中13

13的剖面图;
26.图6是图2中14

14的剖面图;
27.图7是图2中15

15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燃油补给船,包括船体外壳1、横舱壁2、船体艏部3、输油管4、定向鳍5。
30.船体外壳1后部和船体艏部3之间设有横舱壁2,使横舱壁2之间的船体外壳1内形成燃油舱,船体艏部3内设有输油管4,输油管4一端连通燃油室,另一端穿出船体艏部3。船体外壳1后部上面设有定向鳍5。定向鳍5为仿生结构。
31.如图2所示为燃油补给船不同横剖面位置。如图3至图7所示为燃油补给船不同横剖面截面线型。
32.输油管4为单油孔输油管11a,见图3中的(a)和多油孔输油管11b,见图3中的(b)。
33.船体艏部的横剖面呈椭圆形12,见图4。燃油舱的横剖面呈圆形13,14,15,见图5,6,7。
34.本发明的燃油补给船全程位于水下航行,无兴波阻力,另外,水下航行以及作业利于补给船的隐蔽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类似潜艇的结构,但船型与常规潜艇具有较多区别特征,如设有仿生定向鳍,通过多段离散的剖面沿着补给船外壳移动形成一定攻角,从而产生转向力矩实现转向,用来控制补给船的航行方向。在补给油料的过程中,采用油管直接与接收船水下对接,极大提高补给效率,缩短补给时间。
35.本发明提供的补给船新船型具有如下特征:
36.1.全程航行位于水下,提高航速,增加隐蔽性;
37.2.船型剖面几何变化较小,易于加工,且流体阻力较小;
38.3.定向鳍为仿生结构,能够在较小的重量成本下达到较好的操纵性;
39.4.单次可同时为多艘接收船补给油料,补给效率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油补给船,包括船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外壳后部和船体艏部之间设有横舱壁,使横舱壁之间的船体外壳内形成燃油舱,所述船体艏部内设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一端连通燃油舱,另一端穿出船体艏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外壳后部上面设有定向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鳍为仿生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为单油孔输油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为多油孔输油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艏部的横剖面呈椭圆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舱的横剖面呈圆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补给船全程位于水下航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补给船在补给油料的过程中,采用输油管直接与接收船水下对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补给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补给船单次能同时为多艘接收船补给油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补给船,包括船体外壳,所述船体外壳后部和船体艏部之间设有横舱壁,使横舱壁之间的船体外壳内形成燃油舱,所述船体艏部内设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一端连通燃油舱,另一端穿出船体艏部。所述船体外壳后部上面设有定向鳍。所述定向鳍为仿生结构。本发明的燃油补给船全程航行位于水下,能提高航速,增加隐蔽性;船型剖面几何变化较小,易于加工,且流体阻力较小;定向鳍为仿生结构,能够在较小的重量成本下达到较好的操纵性。较小的重量成本下达到较好的操纵性。较小的重量成本下达到较好的操纵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郭建捷 伍友军 李聪 赵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6.28
技术公布日:2021/9/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