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下 装置 平衡 检测
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开始发展时,由于所涉及的新技术还不够成熟,电子设备的故障率高、通信匹配、脐带电缆绞缠以及回收等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因此没有被业界广泛接受,发展不快,1975年起,由于石油开发的需要,加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水下无人船得到迅速发展,水下无人船已成为水下观测和水下作业最有效的装备,在海洋研究、近海石油开发和其他矿物资源开采、打捞和海底管道敷设和检查、电缆敷设和检修、海上养殖及江河水库大坝检修以及军事方面都获得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水下无人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传统的无人船在使用过程中在平衡装置难以进行简单控制,特别是遇到一些水流不稳定和水下突发的意外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人工进行远程控制,费时费力。

由此可见,需要提供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无人船在使用过程中在平衡装置难以进行简单控制,特别是遇到一些水流不稳定和水下突发的意外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人工进行远程控制,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包括密封舱,所述密封舱为圆柱状,所述密封舱的前端设置有前盖,前盖为半圆球状,密封舱后端也设置为半圆球状,所述密封舱左侧安装有左推进螺旋桨,所述密封舱的右侧安装有右推进螺旋桨,左推进螺旋桨和右推进螺旋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密封舱的顶端面安装有左平衡螺旋桨和右平衡螺旋桨,左平衡螺旋桨和右平衡螺旋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密封舱的内部设置有主控芯片和传感器,主控芯片通过线缆分别与左平衡螺旋桨、右平衡螺旋桨、左推进螺旋桨和右推进螺旋桨连接,所述密封舱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水压深度检测器。

进一步,所述密封舱外部设置有防撞框架,所述防撞框架材质为高强度和接近零浮力的聚乙烯材料。

进一步,所述密封舱为304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所述前盖为亚克力半圆罩,且前盖为透明状。

进一步,所述前盖通过螺丝、防水硅胶圈和法兰盘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密封舱内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通过线缆分别与左平衡螺旋桨、右平衡螺旋桨、左推进螺旋桨和右推进螺旋桨连接,通过主控芯片读取传感器,获取水下设备的姿态数据,以及深度值数据,进而主控芯片控制左平衡螺旋桨、右平衡螺旋桨、左推进螺旋桨和右推进螺旋桨的转速,从而控制水下设备平衡及深度。

简而言之,

本技术:
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无人船在使用过程中在平衡装置难以进行简单控制,特别是遇到一些水流不稳定和水下突发的意外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人工进行远程控制,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控芯片安装在密封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平衡螺旋桨;2、左推进螺旋桨;3、密封舱;4、防撞框架;5、右平衡螺旋桨;6、右推进螺旋桨;7、前盖;8、水压深度检测器;9、主控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包括密封舱3,密封舱3为圆柱状,密封舱3的前端设置有前盖7,前盖7为半圆球状,密封舱3后端也设置为半圆球状,密封舱3左侧安装有左推进螺旋桨2,密封舱3的右侧安装有右推进螺旋桨6,左推进螺旋桨2和右推进螺旋桨6呈左右对称分布,密封舱3的顶端面安装有左平衡螺旋桨1和右平衡螺旋桨5,左平衡螺旋桨1和右平衡螺旋桨5呈左右对称分布,密封舱3的内部设置有主控芯片9和传感器,主控芯片9通过线缆分别与左平衡螺旋桨1、右平衡螺旋桨5、左推进螺旋桨2和右推进螺旋桨6连接,密封舱3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水压深度检测器8。

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舱3外部设置有防撞框架4,防撞框架4材质为高强度和接近零浮力的聚乙烯材料,为密封舱3、左平衡螺旋桨1、右平衡螺旋桨5、左推进螺旋桨2和右推进螺旋桨6设备提供良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舱3为304不锈钢材料,能更好适应淡水水质环境,同时拥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和刚性,能保护舱内物体。

本实用新型中,前盖7为亚克力半圆罩,足够厚度的亚克力材料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且前盖7为透明状,为水下监控提供了优秀的先天条件。

本实用新型中,前盖7通过螺丝、防水硅胶圈和法兰盘进行锁定,便于在开发、维护中对密封舱3进行拆卸。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包括密封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3)为圆柱状,所述密封舱(3)的前端设置有前盖(7),前盖(7)为半圆球状,密封舱(3)后端也设置为半圆球状,所述密封舱(3)左侧安装有左推进螺旋桨(2),所述密封舱(3)的右侧安装有右推进螺旋桨(6),左推进螺旋桨(2)和右推进螺旋桨(6)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密封舱(3)的顶端面安装有左平衡螺旋桨(1)和右平衡螺旋桨(5),左平衡螺旋桨(1)和右平衡螺旋桨(5)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密封舱(3)的内部设置有主控芯片(9)和传感器,主控芯片(9)通过线缆分别与左平衡螺旋桨(1)、右平衡螺旋桨(5)、左推进螺旋桨(2)和右推进螺旋桨(6)连接,所述密封舱(3)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水压深度检测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3)外部设置有防撞框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3)为304不锈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7)为亚克力半圆罩,且前盖(7)为透明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7)通过螺丝、防水硅胶圈和法兰盘进行锁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人船自动保持平衡装置,包括密封舱,所述密封舱为圆柱状,所述密封舱的前端设置有前盖,前盖为半圆球状,密封舱后端也设置为半圆球状,所述密封舱左侧安装有左推进螺旋桨,所述密封舱的右侧安装有右推进螺旋桨,左推进螺旋桨和右推进螺旋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密封舱的顶端面安装有左平衡螺旋桨和右平衡螺旋桨,左平衡螺旋桨和右平衡螺旋桨呈左右对称分布。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无人船在使用过程中在平衡装置难以进行简单控制,特别是遇到一些水流不稳定和水下突发的意外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人工进行远程控制,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志;马雄威;顾华;赵楠楠;张莹;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