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0: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搜救 船舶 智能
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及无人船搜救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海上作业活动大量增加,对海上搜寻与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的搜救模式在高海况、低能见度或夜间环境下难以有效完成对落水人员的搜索与救助任务。

海上搜救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性工程,在高海况条件下实施救助工作更加大了任务难度。无人搜救艇具有快速机动性好,高海况适应能力强,救助手段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搜救效率,控制搜救风险。搜寻救助无人艇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将在未来海上联合搜救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了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当前传统的搜救模式在高海况、低能见度或夜间环境下难以有效完成对落水人员的搜索与救助任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包括浮筒和救生舱,所述浮筒的内侧尾部设置有喷水驱动装置,同时浮筒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并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顶端固定安装有救生舱,所述救生舱的顶部装有太阳能板及gps定位系统,同时救生舱与电梯井相互连接,并且电梯井底端与智能收缩救援平台连接,而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与浮筒有固定安装,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与自航救生装置通过感应器相配对。

优选的,所述浮筒的内部设置有两节密闭水舱,并且浮筒尾部的喷水驱动装置由喷水推进器和舵机组成,同时喷水驱动装置的舵机位于喷水推进器的前方,而且喷水驱动装置内部的喷水推进器设置有2个,且2个喷水推进器关于浮筒的纵向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智能收缩救援平台包括支撑平台、传送导轨、和围栏,同时智能收缩救援平台上方设置救生舱,下方装有电梯井,同时智能收缩救援平台底部为v型设计,并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具有供自航救生装置投放接收的接收缺口形状设计,而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接收缺口下方设置支撑平台及可传送其升降的传送导轨,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和支撑平台的边缘均设置有围栏。

优选的,所述自航救生装置采用尖头u型的形状,同时自航救生装置通过感应器与智能收缩救援平台配对。

优选的,所述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基架、连接减震杆、减震机件和弹簧减震链接杆,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与浮筒通过减震基架铰链连接,且减震基架中间设置有硬质减震弹簧与浮筒相连接,所述减震基架上设置有万向节与连接减震杆相互铰接,且连接减震杆中部设有硬质弹簧,并且连接减震杆与减震机件为铰接连接,同时减震机件上弹簧减震链接杆与救生舱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置液压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弹簧杆和弹簧液压杆,且后置液压减震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浮筒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弹簧杆与救生舱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杆与弹簧液压杆呈三角状与救生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均关于浮筒和智能收缩救援平台成对称设置,同时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与浮筒均构成焊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而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与浮筒之间均预留有倾斜夹角,且后置液压减震机构与浮筒的尾部之间设置为铰接的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与救生舱的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同时太阳能板与水平面设置有45度倾斜角度,并且太阳能板与gps定位系统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

(1)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采用双体结构和喷水推进动力,行驶稳定,不易晃动,可操纵性高,从而使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更具有稳定性,保证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作业时稳定且更具有安全性;

(2)两侧浮筒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这样可以通过前置弹簧减震装置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有效减少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在海上行进时遇到的风浪对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造成的阻力和破坏程度,从而使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行驶更安全迅速,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3)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采用远程遥控的方式,代替人工投放自航救生装置,智能规划航线系统极大提高了搜救效率,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从而降低了成本,且在极端海况下更具有安全性,增加了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的实用性;

(4)智能收缩救援平台集投放、回收、储存一体化的设计,在节约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功能实现最大化;

(5)救生舱顶部装有太阳能板,采用太阳能板体现了绿色节能理念,在航行时可以为本装置提供供电,充分利用环保能源,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对化学能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前置弹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前置弹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后置液压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智能搜救平台投放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筒;2、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1、支撑平台;22、传送导轨;23、围栏;3、自航救生装置;4、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1、减震基架;42、连接减震杆;43、减震机件;44、弹簧减震连接杆;5、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1、第一连接杆;52、弹簧杆;53、弹簧液压杆;6、喷水驱动装置;7、救生舱;8、电梯井;9、太阳能板;10、gps定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包括浮筒1、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自航救生装置3、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喷水驱动装置6、救生舱7、电梯井8、太阳能板9和gps定位系统10,浮筒1的内侧尾部设置有喷水驱动装置6,同时浮筒1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并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顶端固定安装有救生舱7,救生舱7的顶部装有太阳能板9及gps定位系统10,同时救生舱7与电梯井8相互连接,并且电梯井8底端与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连接,而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与浮筒1有固定安装,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与自航救生装置3通过感应器相配对。

浮筒1的内部设置有两节密闭水舱,并且浮筒1尾部的喷水驱动装置6由喷水推进器和舵机组成,同时喷水驱动装置6的舵机位于喷水推进器的前方,而且喷水驱动装置6内部的喷水推进器设置有2个,且2个喷水推进器关于浮筒1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从而可以使无人艇行驶稳定,不易晃动,可操纵性高,以保证该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作业时稳定且更具有安全性;

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包括支撑平台21、传送导轨22、和围栏23,同时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上方设置救生舱7,下方装有电梯井8,同时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底部为v型设计,并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具有供自航救生装置3投放接收的接收缺口形状设计,而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接收缺口下方设置支撑平台21及可传送其升降的传送导轨22,且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和支撑平台21的边缘均设置有围栏23,从而使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在航行过程中不仅可实现储存救生装置的功能,而在救援过程中又可以对救生装置进行投放和回收作业,并且升降支撑平台21系统及围栏23的设置更为落水者多一层安全保障,一体化设计不仅节约空间,也使得功能实现最大化;

自航救生装置3采用尖头u型的形状,同时自航救生装置3通过感应器与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配对,从而可以使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移动时,可以减小自航救生装置3的航行阻力,达到提速效果;

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包括减震基架41、连接减震杆42、减震机件43和弹簧减震链接杆44,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与浮筒1通过减震基架41铰链连接,且减震基架41中间设置有硬质减震弹簧与浮筒1相连接,所述减震基架41上设置有万向节与连接减震杆42相互铰接,且连接减震杆42中部设有硬质弹簧,并且连接减震杆42与减震机件43为铰接连接,同时减震机件43上弹簧减震链接杆44与救生舱7连接,使船体在遭遇波浪时,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可以对双体船进行减震缓冲作用,从而使双体船适应波浪形状,进而减少双体船整体的晃动,以增强了其适应风浪的能力;

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均关于浮筒1和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成对称设置,同时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与浮筒1均构成焊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而且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与浮筒1之间均预留有倾斜夹角,且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与浮筒1的尾部之间设置为铰接的转动结构,可以减少双体船整体的晃动,增强了其适应风浪的能力,从而可以有利于整个装置平稳地在海面上行驶;

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杆51、弹簧杆52和弹簧液压杆53,且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通过第一连接杆51与浮筒1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通过弹簧杆52与救生舱7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杆51与弹簧液压杆53呈三角状与救生舱7相连接,从而可以与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救生舱7共同作用,从而可以使救生舱7前后均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可以高搜寻救助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极大提升了双体艇抗风浪的性能;

太阳能板9与救生舱7的安装方式为固定安装,同时太阳能板9与水平面设置有45度倾斜角度,并且太阳能板9与gps定位系统10电性连接,从而可以使在航行时可以为本装置提供供电,以充分利用环保能源,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对化学能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首先根据图1-2,首先通过岸基指挥中心施放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后,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通过蜂窝窄带物联网与岸基指挥中心建立通信,自主读入任务目标与地点。航行时实时接收指挥中心指令,反馈当前规划航线。接近目标海域后,通过可见光、红外、雷达等传感器搜索目标,并通过激光雷达实施自主避障功能。使双体无人艇可以通过喷水驱动装置6驱动浮筒1进行移动,以使双体无人艇在海域进行移动,并且在航行时可以通过太阳能板9提供供电,同时使gps定位系统10要可以对双体无人艇进行定位。

接着,根据图1-4和图6,双体无人艇在遭遇风浪时,救生舱7通过浮筒1上方的减震基架41相互连接的连接减震杆42的作用下,可以减少救生舱7与浮筒1相对的左右移动频率,同时减震机件43上方的弹簧减震链接杆44可以减少救生舱7与浮筒1相对的上下移动频率,从而可以减少双体船整体的晃动,以增强了其适应风浪的能力。

同时,根据图1-5,救生舱7与通过后置液压减震机构5的第一连接杆51相连的第一连接杆51和弹簧杆52和弹簧液压杆53的作用下,可以与前置弹簧减震装置4和救生舱7共同作用,从而可以使救生舱7前后均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可以高搜寻救助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极大提升了双体艇抗风浪的性能。

然后,根据图1-4和图7,当发现目标后低速靠近待救目标,同时下放智能伸缩救援平台2,进行自航救生装置3的投放工作,自航救生装置3通过红外热感智能巡航系统,分别锁定落水者的位置,航行至落水者附近后在落水者的胸部高度自动扣上,形成能够稳定安全运输落水者且无需落水者消耗体力的救援形态,根据自动巡航规划的线路驶回双体艇的智能伸缩救援平台3处并与投放处的缺口位置上的感应装置配对,配对后于智能收缩救援平台3配对位置处,被救助落水者下方通过传送导轨22缓缓向上传送一个可支撑落水者的支撑平台21,同时围栏23要可以防止落水者再次落水,并且可以使落水者进行支撑。

最后,根据图1-4,智能搜救双体无人艇处于行进状态时,智能收缩救援平台2沿电梯井8整体上升至救生舱7处;处于相对静止或较平稳状态时,落水者自行走到平台中心的电梯井8乘电梯至救生舱7,整个智能伸缩救援平台2上的落水者登上救生舱7之后,智能伸缩救援平台2沿柱状升降导轨下降,再次循环搜救过程。

以上便完成了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