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托浮圈的制作方法

2021-08-20 16: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婴幼儿 器械 游泳 托浮圈
托浮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游泳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托浮圈。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多的婴幼儿漂浮辅助装备,分充气式和免充气式游泳圈两大类;按照功能分为:婴童脖圈,婴童趴圈,婴童座圈,婴童臂圈,腋下圈等。都能给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但是充气泳圈体积较大且容易破损漏气。每次使用需要进行充放气,且携带、收纳不方面,并且传统充气泳圈需要使用者将手臂搭在泳圈上导致手臂被架空,从而手臂的活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免充气泳圈中;婴童脖圈是戴在婴幼儿脖子上的一种环形漂浮器具,其好处在于保护宝宝颈部以上部位不会浸到水中,但是由于要提供足够的浮力,会导致使用者头部下巴和颈部的受力较大,卡住宝宝脖子易产生窒息的危险;婴童趴圈是宝宝趴在泳圈上,前半身在泳圈表面,手臂在水上,只有手腕和下半身在水中,肢体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婴童座圈是在常规泳圈的基础上加装网兜形成支撑座面,使宝宝以坐立的方式下水游泳,其手臂在水上,下身肢体在束缚带的固定下坐立在水中,极大的限制宝宝肢体活动。臂圈是大龄儿童游泳辅助装备,以缠绕在手臂上的漂浮物来产生浮力,重心不稳,腰圈同样适用大龄儿童;采用缠绕方式紧紧裹在使用者腰部位置,体积小,浮力够,但是由于浮力作用点在使用者的腰部位置,当使用者头部倾斜或身体晃动时,因杠杆原理作用,会导致身体前倾或后倾,严重时,会直接导致翻落水中,影响到使用者安全问题。导致泳圈使用效果不好。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托浮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浮圈,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泳圈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浮圈,包括托浮主体和肩带;

所述托浮主体呈轴对称环形;

所述托浮主体上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人体腋窝对应的下陷部;

所述肩带位于所述下陷部处,以佩戴在用户的肩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托浮主体包括前承托部、后承托部和下陷部;

所述前承托部、所述下陷部和所述后承托部三者依次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承托部上开设有隔断槽孔;

所述隔断槽孔的开端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后承托部,所述隔断槽孔沿竖直方式贯穿所述前承托部和所述后承托部;

所述后承托部位于所述隔断槽孔的开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后承托部的调节紧固带。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调节紧固带包括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第一紧固带和所述第二紧固带分别位于所述隔断槽孔的开端的两侧;

所述第一紧固带和所述第二紧固带两者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紧固带的端部设置有调节公扣,所述第二紧固带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公扣适配的调节母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紧固带可调节长度的与所述调节公扣连接;

所述第二紧固带可调节长度的与所述调节母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托浮主体上套设有外套,所述肩带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套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肩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两者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套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两者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两者扣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公扣,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母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托浮主体采用泡沫主体或者充气气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浮圈,包括托浮主体和肩带;托浮主体呈轴对称环形;托浮主体上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人体腋窝对应的下陷部;肩带位于下陷部处,以佩戴在用户的肩部。

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可以为婴幼儿佩戴托浮圈,将托浮主体套设在婴幼儿胸部,然后将婴幼儿的胳膊搭在下陷部上,然后上提托浮主体,使得下陷部与婴幼儿的腋窝抵接,然后用户将肩带搭在婴幼儿的肩膀上,从而完成托浮主体的穿戴,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穿戴托浮圈后,使用者受力部位点位于左右腋窝下方,并且产品呈轴对称状,两侧受力均匀,从而使得产品重心稳定居中,而且托浮主体的重心下沉且贴近水面,从而不易侧翻,增强了使用者穿戴托浮圈的舒适性和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浮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浮圈的俯视图。

图标:

100-托浮主体;110-下陷部;120-前承托部;130-后承托部;

200-肩带;210-第一固定带;220-第二固定带;

300-隔断槽孔;

400-调节紧固带;410-第一紧固带;420-第二紧固带;

500-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浮圈,包括托浮主体100和肩带200;托浮主体100呈轴对称环形;托浮主体100上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人体腋窝对应的下陷部110;肩带200位于下陷部110处,以佩戴在用户的肩部。

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可以为婴幼儿佩戴托浮圈,将托浮主体100套设在婴幼儿胸部,然后将婴幼儿的胳膊搭在下陷部110上,然后上提托浮主体100,使得下陷部110与婴幼儿的腋窝抵接,然后用户将肩带200搭在婴幼儿的肩膀上,从而完成托浮主体100的穿戴,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穿戴托浮圈后,使用者受力部位点位于左右腋窝下方,并且产品呈轴对称状,两侧受力均匀,从而使得产品重心稳定居中,而且托浮主体100的重心下沉且贴近水面,从而不易侧翻,增强了使用者穿戴托浮圈的舒适性和体验效果。

具体的,通过肩带200和下陷部110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托浮圈时,托浮圈上的下陷部110位于用户腋窝部,从而能够过使托浮圈的重心下移更贴近水面,降低托福圈发生倾翻的几率。

其中,托浮主体100呈轴对称环形,能够使托浮主体100的重心稳定居中,避免因为托浮主体100的中心不稳导致用户溺水。

需要指出的是,肩带200可以通过套设的方式设置在用户肩膀处,肩带200可以设置成连接方式,通过卡扣等部件进行连接,以便用户穿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托浮主体100包括前承托部120、后承托部130和下陷部110;前承托部120、下陷部110和后承托部130三者依次固定连接。

具体的,托浮主体100分为前承托部120、后承托部130和下陷部110三部分,下陷部110位于前承托部120和后承托部130两者之间,并且前承托部120、后承托部130和下陷部110三者的外形,尤其是侧面符合流体力学,在漂浮中可以有效降低因产品本身设计因素而造成的水阻力,当出现轻微晃动倾斜时,亦可实现良好的自动恢复平衡,从而对使用者的身体姿势进行自动调节。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前承托部120上开设有隔断槽孔300;隔断槽孔300的开端沿水平方向贯穿后承托部130,隔断槽孔300沿竖直方式贯穿前承托部120和后承托部130;后承托部130位于隔断槽孔300的开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承托部130的调节紧固带400。

具体的,在前承托部120上开设有隔断槽孔300,而且,隔断槽孔300的开端沿水平方向贯穿后承托部130,从而将后承托部130分呈两部分,将前承托部120分成u型,因此当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托浮圈时,可以通过控制后承托部130分隔的两部分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用户。

另外,通过调节紧固带400对后承托部130分隔开的两部分进行连接固定,避免托福圈从用户身上脱离。

其中,调节紧固带400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从而对托托浮圈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托浮圈脱落。

需要指出的是,在前承托部120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位于隔断槽孔300的端部,并且通孔的孔径大于隔断槽孔300的宽度,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在前承托部120上开设隔断槽孔300,而且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通孔能够缓解甚至避免隔断槽孔300撕开前承托部120。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调节紧固带400包括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分别位于隔断槽孔300的开端的两侧;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两者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调节紧固带400的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两者分别位于隔断槽孔300的开端的两侧,从而能够对经断槽孔分隔开的后承托部130的两部分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两者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便于用户穿戴和脱下。

具体的,在穿戴时,用户可以先解开肩带200,然后解开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然后将托浮主体100套在胸口处,然后将手臂搭放在下陷部110,然后上提托浮主体100,使得腋窝部与下陷部110配合,然后将肩带200扣在用户的肩膀,将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连接。其中在套设托浮主体100时,托浮主体100根据用户体型的不同,会撑开或者不撑开后承托部130,从而使得托浮主体100适应不同的用户体型。

具体的,在脱下时,用户可以先解开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然后解开肩带200,然后即可将托浮主体100取下。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紧固带410的端部设置有调节公扣,第二紧固带420的端部设置有与调节公扣适配的调节母扣。

具体的,第一紧固带410和第二紧固带420两者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具体为第一紧固带410的远离托浮主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公扣,第二紧固带420远离托浮主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母扣,调节公扣合调节母扣两者可以卡扣在一起。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紧固带410可调节长度的与调节公扣连接;第二紧固带420可调节长度的与调节母扣连接。

具体的,调节公扣和调节母扣两者上均设置有调节扣,调节公扣通过调节扣与第一紧固带410连接,调节母扣通过通过调节扣与第二紧固带420连接。通过调节扣的设置,能够使得用户可以手动调节第一紧固带410或者第二紧固带420的长度,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托浮圈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用户。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托浮主体100上套设有外套500,肩带200固定设置在外套500上。

具体的,在托浮主体100上设置有外套500,通过外套500对托浮主体100进行防护;当托浮主体100采用泡沫材质时,外套500能够避开托浮主体100与儿童的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外套500可以为宝宝腋下和托浮主体100的接触处增加柔软性,提高受力缓冲性能,提高儿童的佩戴舒适性。

另外,外套可以采用纺织面料或者其他材质。

具体的,外套500与托浮主体100适配,能够对托浮主体100进行包裹。

其中,肩带200固定设置在外套500上,以便搭设在用户的肩部。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肩带200包括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两者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外套500上,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两者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肩带200的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两者能够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便将托浮主体100挂在用户的肩部。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两者扣接。

具体的,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两者可以通过扣接的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便于用户操作。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固定带21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公扣,第二固定带2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母扣。

其中,在第一固定带21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公扣,在第二固定带2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母扣,通过不同位置的固定公扣和不同位置的固定母扣的连接,从而调节改变肩带200的长度,能够使得肩带200适应不同体型的用户。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托浮主体100采用泡沫主体或者充气气囊。

具体的,托浮主体100根据需求可以采用泡沫材料,也可以采用充气气囊的形式。

另外,当托浮主体100采用充气气囊形式时,可以不在托浮主体100上设置外套500。

其中,托浮主体100在采用泡沫主体时,可以选用轻质实体材料制成,例如epe(聚乙烯发泡棉)、eps(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polystyrene)、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copolymer)、nbr(丁晴橡胶,nitrilebutadienerubber)、epp(发泡聚丙烯,expandedpolypropylene)、sbr(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olymerizedstyrenebutadienerubber)、tpe(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epdm(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dienemonomer)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