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2021-08-10 16: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救生筏 水压 水下 释放 设备
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下救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器。



背景技术:

气胀救生筏是一种在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供遇险人员使用的救生设备,使用时将其从船舶舷外降落,此时救生筏依靠自身配备的co2 n2混合气体充胀成形,并浮于水面,当船舶正常下沉速度很快,来不及人工释放时,存放在筏架上的救生筏便随船舶一起下沉,并且当救生筏下沉到距水面2-4m时,静水压力释放器因受水的压力作用,自动将救生筏绑索松脱,使救生筏自由浮出水面,随着船舶继续下沉,借助救生筏存放筒的浮力,首缆绳不断从存放筒内拉出,直至打开速放阀,使救生筏充胀成形,当船舶继续下沉时,易断绳被拉断,救生筏便与沉船脱离,浮于水面,供遇险人员登乘,船上及落水人员即可登入筏内,获得营救,但目前使用的静水压力释放器存在一些不足,如下:

静水压力释放器通过绑索对救生筏浮筒的锁紧,其放置于海船上,海船在行驶过程中带动静水压力释放器及绑索晃动,绑索与浮筒和释放器之间摩擦晃动,再加上海水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对绑索与静水压力释放器的侵蚀,导致绑索磨损断裂和静水压力释放器损坏,使得浮筒突然掉落,救生筏在无事故下自动展开,浪费航行资源,并且静水压力释放器损坏,使得遇到海难时,浮筒无法及时释放,导致救生筏释放不及时,影响救援效率。

当救生筏打开后,一些救生筏时底部朝上的,则需要有人进行翻转,但操作过程使需要一定技巧和熟练度,在发生灾难时,对此过程的操作无疑是巨大的,若无法翻转,则会影响到救生筏的使用,增加救援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器,具备能够快速释放救生筏,使用时限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器,包括固定架和配重箱,所述固定架上活动卡接有浮筒,所述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柱,所述配重箱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配重箱的内部且位于通孔两侧活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ⅰ,所述弹簧ⅰ的一端与配重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重箱的内部且位于通孔底部两侧开设有活动腔,所述配重箱中且位于活动腔中通过固定轴活套安装有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卷弹簧,所述配重箱的活动腔及锁紧柱的底部充有液压油,所述配重箱的底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对称活动安装有j型板,所述j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的底端与弹簧ⅱ内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j型板的顶端与配重箱的活动腔活动卡接,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与甲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救生筏,所述救生筏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卡扣中活动套接有卡扣,所述配重箱中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绳组,所述绳组包括拉力绳和释放绳,所述拉力绳有三个均固定连接有挂扣,所述挂扣与救生筏的侧面均匀活动连接,所述释放绳与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力绳的长度大于释放绳的长度,三根所述拉力绳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配重箱的通孔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ⅲ,

优选的,所述配重箱的重量小于救生筏的浮力。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锁紧柱和配重箱的设置,对浮筒进行强制锁紧,减少浮筒的晃动导致的磨损,并且配重箱将各零部件收拢在内部,减少晃动磨损的同时,有效避免外界环境的侵蚀,避免释放器腐朽失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年限,同时,通过固定箱的设置,可利用不断增长的水压,在对锁紧柱释放后,使得配重箱与固定箱脱离,进行二次释放,简化释放过程,提高救生筏的释放速度,增加救援速度。

2、通过连接绳和绳组的设置,使得救生筏释放后,配重箱的重力对救生筏进行拉紧,增加救生筏在风浪中的稳定性,避免救生筏漂浮过远,可在救生筏乘载受难人员后,打开挂扣与救生筏的连接,减少负重,增加承载力,同时,在释放救生筏时,若救生筏展开后背面朝上,则拉力绳其中一根最先受力,并受到配重箱的拉力,将救生筏进行翻转,避免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救生筏倒扣在水面上无法使用,减少翻转救生筏时的危险,提高受灾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救生筏与绳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绳组简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速放阀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浮筒;3、锁紧柱;4、配重箱;5、卡块;6、弹簧ⅰ;7、抵压板;8、固定箱;9、j型板;10、弹簧ⅱ;11、弹簧ⅲ;12、连接绳;13、救生筏;14、挂扣;15、绳组;151、拉力绳;152、释放绳;16、卡扣;17、速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器,包括固定架1和配重箱4,固定架1上活动卡接有浮筒2,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紧柱3,配重箱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配重箱4的内部且位于通孔两侧活动安装有卡块5,卡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ⅰ6,弹簧ⅰ6的一端与配重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配重箱4的内部且位于通孔底部两侧开设有活动腔,配重箱4中且位于活动腔中通过固定轴活套安装有抵压板7,抵压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卷弹簧,配重箱4的活动腔及锁紧柱3的底部充有液压油,配重箱4的底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箱8,固定箱8的内部对称活动安装有j型板9,j型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ⅱ10,弹簧ⅱ10的底端与弹簧ⅱ10内部的侧壁固定连接,j型板9的顶端与配重箱4的活动腔活动卡接,固定箱8的底部与甲板固定连接,当浮筒2随着海船沉入水中时,抵压板7的两侧受到水的压力,向中部转动,抵压液压油进入通孔中,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液压油逐渐将卡块5撑开,对锁紧柱3进行释放,在浮筒2自身的浮力下,向上浮动,并且当锁紧柱3脱离配重箱4后,在弹簧ⅰ6的作用下,卡块5对通孔进行关闭,防止海水从通孔中进入活动腔,导致抵压板7无法对j型板9进行加压,浮筒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救生筏13,救生筏13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卡扣17,卡扣17中活动套接有卡扣16,配重箱4中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2,连接绳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绳组15,绳组15包括拉力绳151和释放绳152,拉力绳151有三个均固定连接有挂扣14,挂扣14与救生筏13的侧面均匀活动连接,释放绳152与卡扣16固定连接,浮筒2上升后,连接绳12被拉直,使得卡扣16脱离卡扣17,救生筏13快速充气,同时,抵压板7开始抵压j型板9,将j型板9压进固定箱8,对配重箱4进行释放,救生筏13通过连接绳12拉动配重箱4一起上升,直至救生筏13浮出水面,增加对救生筏13的重力,增加救生筏13在风浪中的稳定性,避免救生筏13漂浮过远,可在救生筏13乘载受难人员后,打开挂扣14与救生筏13的连接,减少负重,增加承载力,拉力绳151的长度大于释放绳152的长度,三根拉力绳151的长度相同,浮筒上升后,与配重箱4之间筒连接绳12之间产生一定的拉力,首先释放绳152拉动卡扣16脱离卡扣17,使得救生筏13展开,若此时救生筏13的背面朝上,则拉力绳151其中一根最先受力,则,受到配重箱4的拉力,将救生筏13进行翻转,避免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救生筏13倒扣在水面上无法使用,减少翻转救生筏13时的危险,提高受灾人员的安全性;配重箱4的通孔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ⅲ11,当对浮筒2进行安装时,锁紧柱3进入配重箱4中时,对弹簧ⅲ11进行挤压,当进入水中后,对浮筒2进行能够释放时,对锁紧柱3施加一定的推力,加速浮筒2上升速度,并当锁紧柱3呈倾斜姿态时,可以将锁紧柱3推出配重箱4中;配重箱4的重量小于救生筏13的浮力。

工作原理,安装浮筒2时,首先将配重箱4放置在固定箱8的正上方,j型板9在弹簧ⅱ10的作用下,插入配重箱4的活动腔中,随后向配重箱4中的活动腔中加入一定量的液压油,随后将锁紧柱3插入配重箱4的通孔中,卡块5在弹簧ⅰ6的作用下,对锁紧柱3进行锁紧;当浮筒2随着海船沉入水中时,抵压板7的两侧受到水的压力,向中部转动,抵压液压油进入通孔中,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液压油逐渐将卡块5撑开,对锁紧柱3进行释放,在浮筒2自身的浮力下以及弹簧ⅲ11的推动下,向上浮动,并且当锁紧柱3脱离配重箱4后,在弹簧ⅰ6的作用下,卡块5对通孔进行关闭,防止海水从通孔中进入活动腔,导致抵压板7无法对j型板9进行加压,浮筒2上升时,逐渐将连接绳12从配重箱4中拉出,首先使得卡扣16脱离卡扣17,救生筏13快速充气膨胀,同时,抵压板7开始抵压j型板9,将j型板9压进固定箱8,对配重箱4进行释放,救生筏13通过连接绳12拉动配重箱4一起上升,直至救生筏13浮出水面,若此时救生筏13的背面朝上,则拉力绳151其中一根最先受力,则,受到配重箱4的拉力,将救生筏13进行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