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7-16 20: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潜水 装置 助推 辅助 推进


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助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2.潜水,是水下摄影、水下探测、水下救援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潜水做为一种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爱。为了提高在水下的前进速度,节省潜水者自身的体力,使潜水者能在水下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人们发明了潜水助推装置。本技术改进方案针对的是专利号:zl20192 1520683.8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方案所使用的齿轮的传动效率较低,且齿轮传动的噪音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用以解决齿轮的传动效率较低,且齿轮传动的噪音比较大的情况。
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动力转换室和连接臂,一对所述动力转换室通过所述连接臂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腔体底部设置有开口。
5.优选的,动力接收转换系统包括:
6.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竖直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动力转换室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动力转换室下端设置;
7.第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靠近所述动力转换室下端的一端;
8.第一单向卷筒,所述第一单向卷筒竖直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内部,所述第一单向卷筒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端,所述第一单向卷筒上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单向卷筒下端设置有第二u型槽;
9.第二单向卷筒,所述第二单向卷筒竖直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内部,所述第二单向卷筒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所述第二单向卷筒上端设置有第三u型槽,所述第二单向卷筒下端设置有第四u型槽;
10.第一导向滑轮,所述第一导向滑轮水平设置在所述动力转换室内,所述第一导向滑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中间的左侧;
11.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内,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二u型槽上,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缠绕经过所述第一导向滑轮,并缠绕固定在所述第三u型槽上;
12.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一螺旋桨、第一单向卷筒、第一u型槽、第二u型槽、第三u型槽、第四u型槽、第二单向卷筒、第一导向滑轮、第一连接绳关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另一组第二转动轴、第二螺旋桨、第三单向卷筒、第五u型槽、第六u型槽、第七u 型槽、
第八u型槽、第四单向卷筒、第二导向滑轮、第二连接绳;
13.第三连接绳,所述第三连接绳水平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三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一u型槽上,所述第三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五u型槽上。
14.优选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
15.第一转向滑轮,所述第一转向滑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下端,所述第一转向滑轮与所述第一腔体转动连接;
16.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包括两个竖向导向滚轮,所述竖向导向滚轴组位于所述第一转向滑轮下方;
17.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包括两个横向导向滚轮,所述横向导向滚轮组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下方;
18.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四u型槽上,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缠绕经过所述第一转向滑轮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和所述开口与第一拉环连接;
19.所述第一转向滑轮、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第一拉绳和第一拉环关于所述第一腔体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另一组第二转向滑轮、第二竖向导向滚轮组、第二横向导向滚轮组、第二拉绳和第二拉环。
20.优选的,装置绑束系统包括:腰带,所述腰带位于所述主壳体外表面侧端。
21.优选的,所述开口设置有密封盖。
22.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竖直位于所述开口下方,所述伸缩套管一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所述伸缩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分别穿过所述伸缩套管,所述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靠近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的一端连接。
23.优选的,所述伸缩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竖直位于所述伸缩套管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
24.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外设置有螺旋桨保护壳,所述螺旋桨保护壳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外表面靠近所述动力转换室端。
2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动力转换室和连接臂,一对所述动力转换室通过所述连接臂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腔体底部设置有开口。该装置传动效率高,噪音小。
2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
32.其中,1

主壳体,2

连接臂,3

动力转换室,4

第一转动轴,5
‑ꢀ
第二转动轴,6

第一单向卷筒,7

第二单向卷筒,8

第三单向卷筒, 9

第四单向卷筒,10

第二拉绳,11

第二连接绳,12

第三连接绳,13
‑ꢀ
第一连接绳,14

第一拉绳,15

第一导向滑轮,16

第一转向滑轮,17
‑ꢀ
竖向导向滚轮,18

横向导向滚轮,19

伸缩套管,20

弹簧,21

第一拉环,22

密封盖,23

腰带,24

第一螺旋桨,25

第一腔体,26

第一 u型槽,27

第二u型槽,28

第三u型槽,29

第四u型槽,30

第二螺旋桨,31

第五u型槽,32

第六u型槽,33

第七u型槽,34

第八u 型槽,35

第二导向滑轮,36

开口,37

第二转向滑轮,38

第二拉环, 39

密封件,40

螺旋桨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腔体25、动力转换室3和连接臂2,一对所述动力转换室3通过所述连接臂2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25的两端,所述第一腔体25底部设置有开口36。
3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装置绑束系统将主壳体1绑束在人体身上,动力驱动系统带动动力接收转换系统,将人力转化为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的动能,带动主壳体1运动。该装置用以解决齿轮的传动效率较低,且齿轮传动的噪音比较大的情况。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接收转换系统包括:
37.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竖直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3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动力转换室3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动力转换室3下端设置;
38.第一螺旋桨24,所述螺旋桨24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靠近所述动力转换室3下端的一端;
39.第一单向卷筒6,所述第一单向卷筒6竖直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 3内部,所述第一单向卷筒6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上端,所述第一单向卷筒6上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26,所述第一单向卷筒6 下端设置有第二u型槽27;
40.第二单向卷筒7,所述第二单向卷筒7竖直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 3内部,所述第二单向卷筒7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下端,所述第二单向卷筒7上端设置有第三u型槽28,所述第二单向卷筒7 下端设置有第四u型槽29;
41.第一导向滑轮15,所述第一导向滑轮15水平设置在所述动力转换室3内,所述第一导向滑轮15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中间的左侧;
42.第一连接绳13,所述第一连接绳13位于所述动力转换室3内,所述第一连接绳13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二u型槽27上,所述第一连接绳13的另一端缠绕经过所述第一导向滑轮15,并缠绕固定在所述第三u型槽28上;
43.所述第一转动轴4、第一螺旋桨24、第一单向卷筒6、第一u型槽26、第二u型槽27、第三u型槽28、第四u型槽29、第二单向卷筒7、第一导向滑轮15、第一连接绳13关于所述第一腔体2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另一组第二转动轴5、第二螺旋桨30、第三单向卷筒8、第五u型槽31、第六u型槽32、第七u型槽33、第八u型槽34、第四单向卷筒9、第二导向滑轮35、第二连接绳11;
44.第三连接绳12,所述第三连接绳12水平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5 内,所述第三连接绳12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一u型槽26上,所述第三连接绳12的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五u型槽31上。
4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第二单向卷筒7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4转动,第一转动轴4带动第一螺旋桨24转动,同时第二单向卷筒7上的第一连接绳13带动第一单向卷筒6反向空转,第一单向卷筒6通过卷起第三连接绳12带动第三单向卷筒8旋转,第三单向卷筒8带动第二传动轴5转动,第二传动轴5带动第二螺旋桨30转动,同时第三单向卷筒8通过第二连接绳11带动第四单向卷筒9反向空转,从而使两个螺旋桨获得向前的推力,该方案较于 zl201921520683.8中主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副传动轴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的方案,噪音小,传动效率更高。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驱动系统包括:
47.第一转向滑轮16,所述第一转向滑轮16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5 下端,所述第一转向滑轮16与所述第一腔体25转动连接;
48.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包括两个竖向导向滚轮17,所述竖向导向滚轴组位于所述第一转向滑轮16下方;
49.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包括两个横向导向滚轮18,所述横向导向滚轮组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下方;
50.第一拉绳14,所述第一拉绳14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5内,所述第一拉绳14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第四u型槽29上,所述第一拉绳14的另一端缠绕经过所述第一转向滑轮16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和所述开口36与第一拉环 21连接;
51.所述第一转向滑轮16、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第一拉绳14和第一拉环21关于所述第一腔体25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另一组第二转向滑轮37、第二竖向导向滚轮组、第二横向导向滚轮组、第二拉绳10和第二拉环38。
5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向装置后方拉动第一拉绳14,第一拉绳14带动第二单向卷筒7转动,再通过所述动力接收转换装置,使第二拉绳10向上运动,当第二拉绳10被第四单向卷筒 9卷起时,通过向装置后方拉动第二拉绳10,带动所述动力接收转换装置工作,动力接收转换装置带动第一拉绳14向上运动,如此反复,为装置提供动力。使用人力为所述一种人力自行潜水助推器提供动力,操作简单方便,比针对文件的技术方案省力,并且传动效率高,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滚轮组、第一竖向导向滚轮组、第二竖向导向滚轮组和第二横向导向滚轮组用于防止第一拉绳14和第二拉绳10与主壳体1 以及开口36产生的摩擦,由此减少使用者在使用时所需的力量,并且能够增加装置的寿命,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8便于使用者操作和使用本装置。
53.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绑束系统包括:腰带23,所述腰带23位于所述主壳体1外表
面侧端。
5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腰带23用于将所述装置固定在使用者腰腹部,便于使用者使用该装置,并且减轻装置的整体配重。
5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36设置有密封盖22。
5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由于该装置在水下使用,对装置内部起到了密封作用,防止内部部件受到腐蚀,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5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22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套管 19,所述伸缩套管19竖直位于所述开口36下方,所述伸缩套管19 一端与所述密封盖22连接,所述伸缩套管19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件 39,所述第一拉绳14和第二拉绳10分别穿过所述伸缩套管19,所述密封件39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绳14和第二拉绳10靠近所述第一拉环21和所述第二拉环38的一端连接。
5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第一拉绳14和第二拉绳10在反复拉伸时,两个伸缩套管19也随之进行拉伸运动,伸缩套管19和密封件39对装置内部及第一拉绳14、第二拉绳10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内部部件受到腐蚀,增加装置和第一拉绳14、第二拉绳 10的使用寿命。
5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套管19内设置有弹簧20,所述弹簧 20竖直位于所述伸缩套管19内,所述弹簧20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盖 22连接,所述弹簧20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39连接。
6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弹簧20随着伸缩套管 19拉伸往复运动,能够对第一拉绳14和第二拉绳10起到拉紧作用,对伸缩套管19在水中的支撑作用,使其在水中不易变形。
6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桨24和第二螺旋桨30外设置有螺旋桨保护壳40,所述螺旋桨保护壳40连接于所述连接臂2外表面靠近所述动力转换室3端。
6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该螺旋桨保护壳40对所述第一螺旋桨24和第二螺旋桨30起到保护作用,增加螺旋桨使用寿命。
6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