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7-06 19: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突变 船舶 特别 结构 处舷墙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客滚船上层建筑区域一般会比船长稍短,特别是前端和后端,不会采用包围式的外板。部分客滚船的上层建筑仅分布于船舶的前端或者后端,上层建筑的长度远远小于船长。
3.客滚船的上层建筑结构在中断处(即外板突变处)会由于总纵的影响,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容易出现裂纹。现有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上层建筑的舷墙外板11的外侧设置舷墙板10,舷墙板10设于顶甲板12上,舷墙板10的外轮廓采用圆弧设计,以便于应力的释放。但是,现有的该种方案,其应力释放效果不太理想,还会出现裂纹,另外,需要大大增加舷墙板的厚度,导致船舶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其包括设于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的外侧的舷墙板;舷墙板设于顶甲板上;顶甲板外侧的船体外板上固设有若干位于顶甲板下方的竖向主肋骨;舷墙板为矩形;舷墙板的顶部和顶甲板的上一层甲板齐平;舷墙板的底部和顶甲板外侧的船体外板连接;舷墙板上固设有若干第一竖向加强筋,第一竖向加强筋分别和位于顶甲板下方的竖向主肋骨对齐;舷墙板在相邻的第一竖向加强筋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和第一竖向加强筋之间设有第二竖向加强筋;通孔的上侧设有横向加强筋;第二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均固设于舷墙板。
7.第一竖向加强筋为t型材。
8.第二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均为矩形板。
9.第二竖向加强筋位于横向加强筋和顶甲板之间,第二竖向加强筋的上端固接于横向加强筋,第二竖向加强筋的下端与顶甲板不连接。
10.横向加强筋和第一竖向加强筋不连接。
11.通孔为矩形,通孔的四个角处为倒角结构。
12.舷墙板的长度大于5米。
13.舷墙板的高度大于2米。
14.舷墙板和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15.舷墙板和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为一体成型。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舷墙结构,通过设置开孔的舷墙板方式,作为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的延伸,能有效的改善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的应力
分布,减小应力集中和裂纹的出现。本实用新型的舷墙板,其厚度远远小于现有的弧形端边舷墙板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中,舷墙板的通孔可以尽可能的大,以便减轻舷墙板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船舶的重量。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结构厚度较小,便于船厂施工,减小建造成本;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也减少了施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舷墙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如图2所示,一种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其包括设于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23的外侧的舷墙板30。舷墙板30设于顶甲板20上;顶甲板外侧的船体外板21上固设有若干位于顶甲板下方的竖向主肋骨22。
21.舷墙板30为矩形;舷墙板30的顶部和顶甲板20的上一层甲板齐平;舷墙板30的底部和顶甲板外侧的船体外板21连接。
22.舷墙板30上固设有若干第一竖向加强筋41,第一竖向加强筋41分别和位于顶甲板下方的竖向主肋骨22对齐。
23.相邻的第一竖向加强筋41之间开设有通孔40。
24.通孔40和第一竖向加强筋41之间设有第二竖向加强筋42。
25.通孔40的上侧设有横向加强筋43;第二竖向加强筋42和横向加强筋43均固设于舷墙板30。
26.第一竖向加强筋41为t型材。
27.第二竖向加强筋42和横向加强筋43均为矩形板。
28.第二竖向加强筋42位于横向加强筋43和顶甲板20之间,第二竖向加强筋42的上端固接于横向加强筋43,第二竖向加强筋42的下端与顶甲板20不连接。
29.横向加强筋43和第一竖向加强筋41不连接。
30.通孔40为矩形,通孔40的四个角处为倒角结构。
31.本实施例中,舷墙板30的长度大于5米;舷墙板30的高度大于2米。
32.舷墙板30和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23之间为焊接连接;或者,舷墙板30和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23为一体成型。
33.舷墙板30的一端和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连接,舷墙板30的另一端和顶甲板上的栏杆连接。
34.本实用新型的舷墙结构,通过设置开孔的舷墙板方式,作为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的延伸,能有效的改善上层建筑下部的舷墙外板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和裂纹的出现。
35.经结构应力计算,本实用新型的舷墙板,其厚度远远小于现有的弧形端边舷墙板的厚度。
36.本实用新型的舷墙结构,可以按照需求增加舷墙板的长度,以便更有效的释放应
力,经过一段距离的板架结构的延伸,应力得到了缓慢而有效的释放,板厚不需要再大量的加厚。
37.本实用新型中,舷墙板的通孔可以尽可能的大,以便减轻舷墙板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船舶的重量。
38.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结构厚度较小,便于船厂施工,减小建造成本;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也减少了施工的成本。
3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