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1-06-29 2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下 机器人 成像 相关 是基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前端安装有控制器(2),所述底板(1)顶端边角处安装有伺服电机(3),且伺服电机(3)外侧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滚轮(4),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5),且安装槽(5)内中部开设有插槽(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力控制机构(7),所述浮力控制机构(7)安装于安装槽(5)内部,所述浮力控制机构(7)包括外框(71)、3d成像摄像头(72)、防水电机(73)、固定杆(74)、桨叶(75)和固定机构(76),所述外框(71)外侧固定有3d成像摄像头(72),所述外框(71)内部底端设置有防水电机(73),所述防水电机(73)左右两侧底端分别与固定杆(74)一端相互锁固,且固定杆(74)另一端与外框(71)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电机(73)顶端的输出轴与桨叶(75)相连接,所述外框(71)底端安装有固定机构(76),所述固定机构(76)底端嵌入至安装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6)包括支撑环(761)、固定板(762)、滑槽(763)、光杆(764)、连杆(765)、连接板(766)、竖板(767)、螺杆(768)和旋钮(769),所述支撑环(761)前后两侧均嵌入有固定板(762),所述固定板(762)内中部开设有滑槽(763),所述滑槽(763)内部插接有光杆(764),所述光杆(764)内侧通过螺栓与防水电机(73)相互锁固,所述固定板(762)右侧通过转轴与连杆(76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65)右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板(76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66)贯穿支撑环(761)进行伸出,所述连接板(766)顶端右侧焊接有竖板(767),所述竖板(767)内部顶端横向贯穿有螺杆(768),且竖板(767)与螺杆(768)螺纹连接,所述螺杆(768)右端与旋钮(769)相互插接,所述支撑环(761)嵌入至安装槽(5)内,且固定板(762)与插槽(6)相互插接,所述支撑环(761)顶端通过螺栓与外框(71)相互锁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3)和滚轮(4)均设置有四个,且伺服电机(3)和控制器(2)外侧均设置有防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62)呈支板状,且插槽(6)内壁与固定板(762)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764)表面呈光滑状,且固定板(762)内壁与光杆(764)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65)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杆(765)均从右至左向外呈弧形状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66)呈直板状,支撑环(761)内壁与连接板(766)贴合,且连接板(766)贯穿支撑环(761)外侧顶端进行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769)外侧套接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包括底板、控制器、伺服电机、滚轮、安装槽、插槽和浮力控制机构,通过在水下机器人的底板中部安装浮力控制机构,浮力控制机构内部的防水电机对桨叶进行转动,通过桨叶转动对水下机器人的上浮和下沉进行控制,且增加滚轮在水下的贴地效果,进而便于对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行走,其在浮力控制机构底端设置了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对浮力控制机构进行快速拆装,便于对浮力控制机构进行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万世豪;徐新巧;肖莫江;周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