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牙具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0-06-30 20: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牙具 地说 生活用品 消毒 装置
一种牙具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牙具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用品的多功能化需求不断提升,而目前市面上的牙刷杀菌器功能单一,功能性及实用性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具体地,传统的牙刷杀菌器对于牙刷的放置方式大都采用吊挂式,在放置时需要两个动作过程才能完成放置,使用较为繁琐。现牙刷、漱口杯长期外漏于潮湿环境下,成为了细菌重灾区,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这种情况,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牙刷杀菌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都亟待解决。

申请号为cn20171143985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牙刷杀菌器,其中,多功能牙刷杀菌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控制电路和消毒杀菌装置,箱体外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箱体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牙刷杀菌仓位以及上端具有开口的多个口杯杀菌仓位,箱体的上臂开设有多个连通牙刷杀菌仓位的牙刷插入口,牙刷杀菌仓位和每一口杯杀菌仓位内均设置有消毒杀菌装置,消毒杀菌装置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对应牙刷杀菌仓位或每一口杯杀菌仓位内的消毒杀菌装置设置有控制开关。

申请号为cn20052009686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杀菌消毒漱口杯,包括杯体、杯座,牙刷,其特征是在杯座上包括有杯体托架、吹风干燥系统、紫外线杀菌灯、控制电路,其中紫外线杀菌灯设置在杯体托架上,所述杯体可倒置扣在杯体托架上,其杯口与杯座的基板之间形成一定缝隙而构成出风口。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了关于牙刷消毒的技术方案,但在应用中,上述两种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方案成本高、使用性能差,在盥洗室使用时,无法容纳更多的物品或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牙具消毒装置,通过将送风单元与杀菌单元结合设置,实现牙刷与漱口杯的杀菌与消毒,同时将漱口杯未能风干的水引流至储水槽,并且通过整合功能,将洗漱用品的容纳以及牙刷、漱口杯等牙具的杀菌消毒集成在一起,同时简化结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牙具消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牙具消毒装置,包括

箱体;

箱体顶部设置有放置漱口杯的第一区域以及放置牙刷的第二区域;

箱体内部设置有

与第一区域对应,向第一区域内的漱口杯送风的送风单元;

与第二区域对应,至少对牙刷头部进行杀菌的杀菌单元。

其中,所述

第一区域设置于箱体的顶部;

第一区域设置有透风口;

送风单元发出的烘干风自箱体内部向外,穿过透风口后,实现对倒置于第一区域的漱口杯的烘干;

在一个实施例中,烘干风在漱口杯内形成涡流,带动漱口杯内的液体沿漱口杯的侧壁流至第一区域。

此外,所述

漱口杯接近第一区域时,送风单元自动启动;

漱口杯远离第一区域时,送风单元停止转动。

并且,所述

箱体内部对应第一区域还设置有集水槽;

集水槽对应第一区域,将漱口杯流下的液体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液体被导液管输送至储水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

集水槽沿第一区域的周向环绕设置;

集水槽在竖直方向的深度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呈由高到低的过渡设置,形成将漱口杯流下的液体引导至导液管的导流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水槽在竖直方向上的深度,与送风单元的风叶转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呈由高到低的过渡设置,形成将漱口杯流下的液体引导至导液管的导流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设置于集水槽内的最低水位位置处。

同时,所述第二区域包括

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箱体顶部的盖体;

盖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自箱体的外部向内部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

对应盖体的位置,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支撑结构;

支撑结构与箱体的两侧壁连接,与翻转的盖体配合,实现插入第二区域内的牙刷的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

与箱体两侧壁连接的杀菌单元;

杀菌单元正对插入盖体并与支撑结构固定的牙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杀菌单元与支撑结构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杀菌单元采用紫外线灯管。

另外,所述箱体内部还设置有

能抽拉的抽屉;

抽屉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于送风单元的下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送风单元、杀菌单元以及抽屉等集合在一起,实现了牙刷、漱口杯以及洗漱用具的杀菌消毒和存放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得盥洗室的空间得到高效地利用,避免了洗漱用品随意乱放以及细菌滋生的问题;

2、通过设置送风单元以及对应送风单元位置设置的集水槽,将漱口杯内的水引导至箱体后部的储水槽,避免了由于送风单元的风未能将漱口杯吹干而导致的漱口杯内的水流至箱体导致箱体产生滋生细菌的条件,进而影响杀菌的问题;

3、设置了可开闭的盖体以及支撑结构,使得牙刷不在杀菌消毒时,盖体可以实现箱体的密封;牙刷需要消毒时,可以通过盖体和支撑结构实现稳定的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牙具消毒装置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牙具消毒装置侧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集水槽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送风单元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区域;201、送风单元;202、透风口;203、集水槽;204、导液管;205、储水槽;3、第二区域;301、杀菌单元;302、盖体;303、支撑结构;4、抽屉;5、漱口杯;6、牙刷。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用品的多功能化需求不断提升,而目前市面上的牙刷6杀菌器功能单一,功能性及实用性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具体地,传统的牙刷6杀菌器对于牙刷6的放置方式大都采用吊挂式,在放置时需要两个动作过程才能完成放置,使用较为繁琐。现牙刷6、漱口杯5长期外漏于潮湿环境下,成为了细菌重灾区,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这种情况,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牙刷6杀菌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都亟待解决。

图1和图2为本发明所述牙具消毒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1从轴侧的视角对本发明所述牙刷6消毒装置进行了展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第一区域2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在第一区域2后方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盖体302,牙刷6推压盖体302可实现盖体302的打开,牙刷6从打开的盖体302伸入箱体1内部设置的第二区域3,盖体302与支撑结构303实现牙刷6的固定,第二区域3内的杀菌单元301对牙刷6实现消毒杀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集水槽203和送风单元201的示意图,从图示中可以看出,集水槽203环置于送风单元201的垂直方向的外侧,送风单元201发出的风穿过集水槽203的中心,对漱口杯5实现风干。

本发明通过将送风单元201、杀菌单元301以及抽屉4等集合在一起,实现了牙刷6、漱口杯5以及洗漱用具的杀菌消毒和存放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得盥洗室的空间得到高效地利用,避免了洗漱用品随意乱放以及细菌滋生的问题,以及通过设置送风单元201以及对应送风单元201位置设置的集水槽203,将漱口杯5内的水引导至箱体1后部的储水槽205,避免了由于送风单元201的风未能将漱口杯5吹干而导致的漱口杯5内的水流至箱体1导致箱体1产生滋生细菌的条件,进而影响杀菌的问题,同时设置了可开闭的盖体302以及支撑结构303,使得牙刷6不在杀菌消毒时,盖体302可以实现箱体1的密封;牙刷6需要消毒时,可以通过盖体302和支撑结构303实现稳定的固定,应用到具体的实施例中,如下所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牙具消毒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区域2,箱体1内部设置有第二区域3;在第一区域2上放置漱口杯5,与第一区域2对应,自箱体1内部向外送烘干风的送风单元201,第一区域2设置有透风口202;送风单元201发出的烘干风自箱体1内部向外,穿过透风口202后,实现对倒置于第一区域2的漱口杯5的烘干;箱体1上的第一区域2后部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盖体302,牙刷6从盖体302伸入箱体1内部,进而进入第二区域3,在第二区域3内设置有杀菌单元301,实现对牙刷6的杀菌。

本发明通过将送风单元201、杀菌单元301以及抽屉4等集合在一起,实现了牙刷6、漱口杯5以及洗漱用具的杀菌消毒和存放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得盥洗室的空间得到高效地利用,避免了洗漱用品随意乱放以及细菌滋生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牙具消毒装置,其送风单元201发出的烘干风,在漱口杯5内形成涡流,带动漱口杯5内的液体沿漱口杯5的侧壁流至第一区域2。

进一步地,箱体1内部对应第一区域2还设置有集水槽203;集水槽203对应第一区域2,将漱口杯5流下的液体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液体被导液管204输送至储水槽205中。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二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集水槽203沿第一区域2的周向环绕设置;集水槽203在竖直方向的深度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呈由高到低的过渡设置,形成将漱口杯5流下的液体引导至导液管204的导流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集水槽203在竖直方向上的深度以,与送风单元201的风叶转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呈由高到低的过渡设置,形成将漱口杯5流下的液体引导至导液管204的导流结构。

实施例五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任一所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导液管204设置于集水槽203内的最低水位位置处。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任一所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感应模块,漱口杯5接近第一区域2时,送风单元201自动启动;漱口杯5远离第一区域2时,送风单元201停止转动,避免了用户手动开启送风单元201的麻烦,同时,还设置有温控模块,当检测到漱口杯5内的温度达到一定设定值时,送风单元201停止吹风,如漱口杯5内有未风干的液体,便从漱口杯5的杯壁流至集水槽203内。

实施例七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任一所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3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箱体1顶部的盖体302;盖体302在外力的作用下,自箱体1的外部向内部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3还包括对应盖体302的位置,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支撑结构303;支撑结构303与箱体1的两侧壁连接,与翻转的盖体302配合,实现插入第二区域3内的牙刷6的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3还包括与箱体1两侧壁连接的杀菌单元301;杀菌单元301正对插入盖体302并与支撑结构303固定的牙刷6,其中,杀菌单元301与支撑结构303平行设置。

实施例八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任一所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杀菌单元301采用紫外线灯管。

实施例九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任一所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置有能抽拉的抽屉4;抽屉4在竖直方向上,设置于送风单元201的下部,抽屉4用于盛装牙膏或者刮胡刀等盥洗室常用物品。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