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9:0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属于以植物竹叶、松针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食品添加剂目前在国内外已成为现代食品生产中最有创造力的领域。近年来,随着饮食生活的变化,加工食品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为了提高食品的加工性能,提高保存性,改善食品风味,有必要添加相应的食品添加剂。我国虽发展较快,种类及品种的食品添加剂繁多,但远不能适应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开发新的食品添加剂。现虽提出有以蚕沙为原料加工成的叶绿素锌,但也未成真正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其产品可作补锌剂,如食添加剂尤其是大米,作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剂,作食用色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产品是以竹叶和松针为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6∶3~4,经下述工艺制取A.将原料竹叶和松针清洗干净,分别用ZnCl2水溶液浸泡后捞出;B.将上述原料按常规酸碱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用清水冲洗、凉干;C.将上述原料分别切割成1~2厘米大小碎料;D.将上述二者碎料用铝或不锈钢桶用乙醇浸泡168小时,并每隔12小时将桶中原料翻动一次;E.将上述浸泡的原料过滤出的溶液按常规用铝制蒸馏器回收乙醇,得到原汁;F.将上述得到的原汁按常规的浓缩方法浓缩成胶状物。
由于采用了以上加工工艺,很现实地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其产品叶绿素锌的含量在25%以上。作补锌剂锌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锌能增加细膜的稳定性,对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溃疡的修复有促进作用,而且锌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和康复相关等,但是由于我国居民食物结构的局限性,致使人群中缺锌病高达50%。因此食品中添加锌尤其大米有着重要意义。作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剂对乙肝、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口腔溃疡,对贫血等有辅助和治疗作用,有利于对慢性病人的康复。作食用色素本品能染上鲜艳的绿色,比叶绿素性质更加稳定,因为叶绿素锌中原子锌与叶吩环素结合牢固,稳定性与叶绿素铜相近,但比叶绿素铜更加安全,用量范围可以扩大。且加工工艺简单可靠。
实施例取鲜竹叶1200公斤、松针800公斤,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分别用ZnCl2兑水以1000∶0.7重量比配成水溶液将原料浸泡18小时后捞出;用NaOH兑水以1000∶0.1重量比配成水溶液将上述原料进行漂洗,再用HCl兑水以1000∶0.08重量比配成水溶液将原料进行漂洗,用清水冲洗净后自然凉干;将原料分别切割成1~2厘米长碎料;将二者碎料用铝制桶采用乙醇浸泡168小时,并隔12小时翻动一次;将浸泡的原料过滤出的原液按常规用铝制蒸馏器回收乙醇,得到原汁;尔后按常规的外循环浓缩方法浓缩成胶状物,产品的叶绿素锌的含量达25%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其特征在于产品是以竹叶和松针为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6∶3~4,经下述工艺制取A.将原料竹叶和松针清洗干净,分别用ZnCl2水溶液浸泡后捞出;B.将上述原料按常规酸碱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用清水冲洗、凉干;C.将上述原料分别切割成1~2厘米长大小碎料;D.将上述二者碎料用铝或不锈钢桶用乙醇浸泡168小时,并每隔12小时将桶中原料翻动一次;E.将上述浸泡的原料过滤出的溶液按常规用铝制蒸馏器回收乙醇,得到原汁;F.将上述得到的原汁按常规的浓缩方法浓缩成胶状物。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A中ZnCl2水溶液,ZnCl2兑水的重量比为1000∶0.7,浸泡的时间为18小时。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B中的酸碱处理方法是用NaOH兑水以1000∶0.1重量比配成水溶液将上述原料进行漂洗,再用HCl兑水以1000∶0.08重量比配成水溶液进行漂洗。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F中的原料浓缩方法是外循环浓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叶绿素锌加工工艺及其产品,产品是以竹叶和松针为原料,经ZnCl
文档编号C07D487/00GK1351014SQ0012665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梦军, 包协和 申请人:王梦军, 包协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