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9-23 09: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氯酸钠 生产设备 排放 生产 无废酸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亚氯酸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杀菌灭藻和鱼药制造,亚氯酸钠的理论有效氯含量157%,纯度为80%以上的工业品其有效氯含量也达130%,相当于漂白粉的7倍,亚氯酸钠主要用于纸浆、纸张和各种纤维如亚麻、萱麻、棉、苇类、黏胶纤维等的漂白,同时亚氯酸钠在饮用水处理方面,除杀菌、灭藻、消毒性外,尚有脱臭效果。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95737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大产能且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该设备由二氧化氯发生系统、亚氯酸钠制备系统、冷凝液处理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和芒硝处理系统组成。
4.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大产能且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存在以下不足:制备得到液体的亚氯酸钠相较于固体的亚氯酸钠更容易被氧化,且不易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t型隔板,通过t型隔板隔开有反应室、阴极槽和阳极槽,反应室一侧内壁设置有混合反应机构,阳极槽一侧内壁设置有烘干机构,阳极槽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输料机构,箱体的底部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二氧化氯反应器,二氧化氯反应器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有输送管二,箱体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料箱,箱体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储液箱,每个储液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输液管一,箱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箱体的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入料口,箱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收集箱。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反应机构包括气泵、两个输液管二、水泵、抽气泵、输气管、两个输料管、旋转架、旋转轴、电机二和输送管三,气泵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顶部一侧外壁上,每个输料管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气泵的一侧外壁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料箱相连接,另一个输料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箱体相连接,水泵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一侧外壁上,每个输液管二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于水泵的一侧外壁上,其中一个输液管二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箱体相连接,另一个输液管二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水箱相连接,电机二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t型隔板的底部一侧外壁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于电机二的输出端,旋转架焊接于旋转轴的圆周内壁上,抽气泵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一侧外壁上,输气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用于抽气泵的一侧外壁上,输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箱体相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循环风机、两个输送管一、三个以上加热管和三个以上红外加热灯管,循环风机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一侧外壁上,每个输送管一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于循环风机的一侧外壁上,每个输送管一的另一端均通过螺纹与箱体相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器,每个加热管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阳极槽的底部一侧外壁上,每个红外加热灯管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阳极槽的顶部一侧内壁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机构包括电机一、传动带一、两个皮带轮一、两个传动带二、三个以上皮带轮二和刮板,电机一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顶部一侧外壁上,其中一个皮带轮一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固定于电机一的输出端,另有一个皮带轮一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与箱体相连接,传动带一的内壁套接于每个皮带轮一的圆周外壁上,且传动带一于每个皮带轮一形成传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皮带轮二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于阳极槽的一侧内壁上,每个传动带二的内壁均套接于每两个相对的皮带轮二的圆周外壁上,且每个传动带二均与每两个相对的皮带轮二形成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皮带轮一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固定有转杆,转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皮带轮二相连接,每个传动带二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刮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杆的一侧外壁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用于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通过启动电机二,使得电机二的输出端带动旋转轴及旋转架进行旋转,从而对水和氯化钠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液体通过输送管三输送至二氧化氯反应器中,启动抽气泵,使得抽气泵通过输气管将空气输送至二氧化氯反应器中,从而使得混合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二氧化氯反应器中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进而达到混合反应的效果。
17.2.该用于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启动循环风机,从而使得循环风机通过输送管一输送热风至阳极槽内,通过另一输送管一的将阳极槽内的热风输送至循环风机内,从而对阳极槽内的液体进行热风循环风干,通过加热管和红外加热灯管对阳极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烘干,从而使得液体蒸发结晶,进而形成亚氯酸钠固体颗粒,使得蒸发过程中无废液排放。
18.3.该用于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通过启动电机一,使得电机一的输出端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一进行转动,其中一个皮带轮一通过传动带一带动另一个皮带轮一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杆带动其中两个皮带轮二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二带动另外另个皮带轮二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刮板进行横移,将亚氯酸钠固体颗粒输送至收集箱内。
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中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中的输料机构示意图。
24.图中:1

箱体、2

收集箱、3

输液管一、4

储液箱、5

气泵、6

入料口、7

输液管二、8

水泵、9

水箱、10

抽气泵、11

输气管、12

循环风机、13

输送管一、14

料箱、15

电机一、16

输料管、17

传动带一、18

皮带轮一、19

二氧化氯反应器、20

输送管二、21

加热管、22

红外加热灯管、23

旋转架、24

旋转轴、25

电机二、26

输送管三、27

传动带二、28

皮带轮二、29

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一种无废酸排放的亚氯酸钠生产设备,如图1

4所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t型隔板,通过t型隔板隔开有反应室、阴极槽和阳极槽,反应室一侧内壁设置有混合反应机构,阳极槽一侧内壁设置有烘干机构,阳极槽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输料机构,箱体1的底部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二氧化氯反应器19,二氧化氯反应器19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有输送管二20,箱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料箱14,箱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储液箱4,每个储液箱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输液管一3,箱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9,箱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入料口6,箱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收集箱2;通过入料口6放入硫酸至反应室内,通过混合反应机构对水和化学物质进行进行混合反应,从而使得液体通过二氧化氯反应器19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通过输送管二20输送阴极槽,与阴极槽内的电子反应形成亚氯酸根,通过输液管一3将储液箱4内的液体输送至阳极槽进行电解,使得氯离子在阳极槽变为氯气溢出,钠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亚氯酸钠,经烘干机构进行烘干、蒸发、结晶,从而形成固体亚氯酸钠,通过输料机构对亚氯酸钠固体结晶进行输送,进而输送至收集箱2内。
28.为了对水和化学物质进行混合反应,如图1、2、3所示,所述混合反应机构包括气泵
5、两个输液管二7、水泵8、抽气泵10、输气管11、两个输料管16、旋转架23、旋转轴24、电机二25和输送管三26,气泵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上,每个输料管16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气泵5的一侧外壁上,其中一个输料管16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料箱14相连接,另一个输料管16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箱体1相连接,水泵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的一侧外壁上,每个输液管二7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于水泵8的一侧外壁上,其中一个输液管二7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箱体1相连接,另一个输液管二7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水箱9相连接,电机二2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t型隔板的底部一侧外壁上,旋转轴24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于电机二25的输出端,旋转架23焊接于旋转轴24的圆周内壁上,抽气泵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的一侧外壁上,输气管11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用于抽气泵10的一侧外壁上,输气管1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箱体1相连接;通过启动水泵8,使得水泵8通过输液管二7将水箱9内的水输送至箱体1内的反应室内,启动气泵5,使得气泵5通过输料管16将料箱14内的氯化钠输送至箱体1内的反应室内,启动电机二25,使得电机二25的输出端带动旋转轴24及旋转架23进行旋转,从而对水和氯化钠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液体通过输送管三26输送至二氧化氯反应器19中,启动抽气泵10,使得抽气泵10通过输气管11将空气输送至二氧化氯反应器19中,从而使得混合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二氧化氯反应器19中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进而达到混合反应的效果。
29.为了使得液体结晶转变为亚氯酸钠固体,如图2、3所示,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循环风机12、两个输送管一13、三个以上加热管21和三个以上红外加热灯管22,循环风机1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的一侧外壁上,每个输送管一13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于循环风机12的一侧外壁上,每个输送管一13的另一端均通过螺纹与箱体1相连接,循环风机12的出风口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器,每个加热管21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阳极槽的底部一侧外壁上,每个红外加热灯管22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阳极槽的顶部一侧内壁上;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启动循环风机12,从而使得循环风机12通过输送管一13输送热风至阳极槽内,通过另一输送管一13的将阳极槽内的热风输送至循环风机12内,从而对阳极槽内的液体进行热风循环风干,通过加热管21和红外加热灯管22对阳极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烘干,从而使得液体蒸发结晶,进而形成亚氯酸钠固体颗粒,使得蒸发过程中无废液排放。
30.为了对亚氯酸钠颗粒进行输送,如图3、4所示,所述输料机构包括电机一15、传动带一17、两个皮带轮一18、两个传动带二27、三个以上皮带轮二28和刮板29,电机一1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上,其中一个皮带轮一18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固定于电机一15的输出端,另有一个皮带轮一18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与箱体1相连接,传动带一17的内壁套接于每个皮带轮一18的圆周外壁上,且传动带一17于每个皮带轮一18形成传动连接,每个皮带轮二28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于阳极槽的一侧内壁上,每个传动带二27的内壁均套接于每两个相对的皮带轮二28的圆周外壁上,且每个传动带二27均与每两个相对的皮带轮二28形成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皮带轮一18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固定有转杆,转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皮带轮二28相连接,每个传动带二2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刮板2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杆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启动电机一15,使得电机一15的输出端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一18进行转动,其中一个皮带轮一18通过传动带一17带动另一个皮带轮一18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杆带动其中两个皮带轮二28进行转
动,从而通过传动带二27带动另外另个皮带轮二28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刮板29进行横移,将亚氯酸钠固体颗粒输送至收集箱2内。
31.工作原理: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入料口6放入硫酸至反应室内,启动水泵8,使得水泵8通过输液管二7将水箱9内的水输送至箱体1内的反应室内,启动气泵5,使得气泵5通过输料管16将料箱14内的氯化钠输送至箱体1内的反应室内,启动电机二25,使得电机二25的输出端带动旋转轴24及旋转架23进行旋转,从而对水和氯化钠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液体通过输送管三26输送至二氧化氯反应器19中,启动抽气泵10,使得抽气泵10通过输气管11将空气输送至二氧化氯反应器19中,从而使得混合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二氧化氯反应器19中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通过输送管二20输送阴极槽,与阴极槽内的电子反应形成亚氯酸根,通过输液管一3将储液箱4内的液体输送至阳极槽进行电解,使得氯离子在阳极槽变为氯气溢出,钠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亚氯酸钠,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启动循环风机12,从而使得循环风机12通过输送管一13输送热风至阳极槽内,通过另一输送管一13的将阳极槽内的热风输送至循环风机12内,从而对阳极槽内的液体进行热风循环风干,通过加热管21和红外加热灯管22对阳极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烘干,从而使得液体蒸发结晶,启动电机一15,使得电机一15的输出端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一18进行转动,其中一个皮带轮一18通过传动带一17带动另一个皮带轮一18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杆带动其中两个皮带轮二28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二27带动另外另个皮带轮二28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刮板29进行横移,将亚氯酸钠固体颗粒输送至收集箱2内。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