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成像 可拆卸 照相 显影 电子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2.激光打印机是常用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显影盒用于在激光打印机工作时供应碳粉,图1a是现有显影盒的立体图,图1b是现有显影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显影盒100包括盒体10、可旋转地安装在盒体的显影辊11、位于盒体纵向末端的动力接收件20,当显影盒100在激光打印机中工作时,动力接收件20从激光打印机中接收驱动力并驱动显影辊11旋转,使得显影辊11将盒体10中的碳粉向外供应。
3.为使得动力接收件20能够与激光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件顺利结合,显影盒100还包括两个迫推件20a和20c以及接触件20b,接触件20b被其中一个迫推件20c迫推,另一个迫推件20a和接触件20b共同将动力接收件20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同时,显影盒100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盒体10中的搅拌件(未示出)、以及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组件40,如图所示,驱动力传递组件40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和第四齿轮44,其中,第一齿轮41与动力接收件20结合,第二齿轮42同时与第一齿轮41和第三齿轮43啮合,第四齿轮44与第一齿轮41直接啮合,因而,动力接收件20的驱动力通过上述各个齿轮被传递至显影盒中的各个部件。
4.进一步的,显影盒100还包括与动力接收件20同侧设置的端盖组件30,所述端盖组件30不仅可同时起到支撑和保护上述驱动力传递组件40和动力接收件20的作用,如图所示,端盖组件30包括用于支撑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第一端盖3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迫推件20a和20c和接触件20b的第二端盖32,第一端盖31位于盒体的末端面12和第二端盖32之间,第三齿轮43被安装在末端面12和第一端盖31之间,第四齿轮44直接安装在显影辊11的末端。
5.如上所述,现有显影盒100的末端不仅设置有多个端盖,而且动力接收件20需要被多个迫推件迫推,过多的端盖和迫推件,不仅使得显影盒100的零部件过多而导致成本上升,而且显影盒100的组装过程也较为复杂,因而,有必要对现有显影盒的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结构被简化,有利于降低其组装难度,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显影盒,包括盒体、可旋转地安装在盒体中的显影辊、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以及位于盒体末端面的外侧驱动力传递组件,所述动力接收件接收外部驱动力,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齿轮与动力接收件结合,并同时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还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用于驱动可旋转地安装在盒体中的搅拌件,第四齿轮被安装在显影辊的末端;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
轮和第三齿轮均被安装在末端面上。
8.显影盒还包括位于盒体末端面外侧的端盖,驱动力传递组件位于末端面与端盖之间。
9.进一步的,显影盒还包括用于将动力接收件保持在预定位置的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位于端盖的外侧,在保持组件的作用下,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与显影辊的旋转轴线保持倾斜。
10.保持组件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至少一个固定保持件和一个可动保持件。
11.优选的,固定保持件为设置的端盖上的突起,可动保持件为设置在端盖上的扭簧。
附图说明
12.图1a是现有显影盒的立体图。
13.图1b是现有显影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端部部件分解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端盖立体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动力接收件被端盖支撑时状态示意图。
17.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齿轮的立体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齿轮与盒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部件与背景技术所描述的显影盒的部件具有相同的编号。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端部部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端盖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动力接收件被端盖支撑时状态示意图。
21.显影盒包括盒体10、可旋转地安装在盒体10中的显影辊11、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20以及位于盒体末端面12外侧的端盖32和驱动力传递组件,其中,驱动力传递组件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并驱动显影盒内的各部件旋转,且驱动力传递组件位于末端面12与端盖32之间。
22.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和第四齿轮44,第一齿轮41与动力接收件20结合,并同时与第二齿轮42和第四齿轮44啮合,第二齿轮42还与第三齿轮4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2为双联齿轮,第三齿轮43用于驱动可旋转地安装在盒体10中的搅拌件(未示出)旋转,第四齿轮44被安装在显影辊11的末端,用于驱动显影辊11旋转;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均被安装在末端面12上,因而,背景技术中的端盖31可被省略,相应的,驱动力传递组件的安装程序可以被简化;另外,由此带来的其他好处是,基于驱动力传递组件中各个齿轮在显影盒纵向方向分布的更紧密,所述各个齿轮在显影盒纵向方向的尺寸可被减小,因而,各个齿轮的材料成本被降低,同时,结合更紧密的齿轮之间的驱动力传递更稳定。
23.进一步的,当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均被安装在末端面12上时,在保持显影盒整体纵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盒体10在纵向方向的尺寸可被延长,也就是说,显
影盒中用于容纳碳粉的空间变大,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此举有利于降低其使用成本。此时,为确保驱动力传递组件中各个齿轮不在显影盒纵向方向窜动,例如通过倒钩的方式安装所述各个齿轮或者在端盖32面向末端面12的一侧设置突起等方式均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4.继续如图2所示,显影盒还包括安装在端盖32上的迫推件20a,所述迫推件20a为可动的扭簧,用于将动力接收件20向预定的方向迫推。如图3和图4所示,端盖32包括端盖体321、设置在端盖体上的通孔322以及与通孔322相邻设置的固定保持件323,动力接收件20穿过通孔322,一般的,通孔322为一圆孔,动力接收件20从该通孔322伸出,扭簧20a的一端与端盖体321抵接,另一端与动力接收件20抵接,因而,在扭簧20a的迫推下,动力接收件20倾斜,具体为,动力接收件20的旋转轴线与显影辊11的旋转轴线不保持平行,而是相对倾斜。
25.所述固定保持件323沿圆孔322的圆周方向布置,在扭簧20a的迫推下,动力接收件20与固定保持件323保持接触,在扭簧20a和固定保持件323的共同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0被保持在预定位置。所述固定保持件323和扭簧20a分别在两个方向与动力接收件20接触,且固定保持件323为一固定件,可有效确保动力接收件20不会偏离预定位置,同时,利用扭簧20a的弹性,在动力接收件20与激光打印机中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的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0可使得其旋转轴线相对于显影辊11的旋转轴线发生改变,进而确保动力接收件20与动力输出件顺利的结合和脱离结合。
26.背景技术中两个具有弹性的迫推件对动力接收件进行迫推,那么动力接收件能够在两个迫推件的迫推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此时,动力接收件的运动轨迹将没有规律而变得不易与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例如,在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中,一旦动力接收件受到其他外力干扰,或者动力输出件输出的驱动力不稳定,动力接收件就有可能出现晃动,导致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困难。
27.优选的,固定保持件323沿通孔322的圆周方向布置,即固定保持件323为一圆弧形突起,其面向通孔322的一侧为与通孔322同心的圆弧面,以确保动力接收件20的倾斜角度一定,如果固定保持件323为一异形突起,或者面向通孔322的一侧为一平面型突起,那么动力接收件20的倾斜角度将与预定倾斜角度不同,动力接收件20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脱离结合过程可能变得不再顺畅。基于该思路,固定保持件323可被设置的远离通孔322,但需确保固定保持件323有一部分靠近通孔322,并使得动力接收件20能够与固定保持件323接触。
28.综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保持件323和扭簧20a共同构成了用于将动力接收件20保持在预定位置的保持组件,该保持组件可被认为包括设置在端盖32上的至少一个固定保持件323和一个可动保持件20a,所述保持组件位于端盖32的外侧(面向末端面12的相反侧),不仅可确保在动力接收件20与动力输出件结合前,动力接收件20被保持在预定位置,而且在动力接收件20与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的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0的运动轨迹均具有规律性,从而使得二者顺利的结合和脱离结合。
29.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齿轮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齿轮与盒体的分解立体图。
30.如上所述,第一齿轮41与动力接收件20结合,所述第一齿轮41包括具有相对的外表面411a和内表面411b的圆柱体411、设置在外表面411a上的齿412、从内表面411b径向向
内延伸的中间板413以及设置在内表面411b的驱动力传递部414,动力接收件20被容纳在内表面411b所围成的腔体中;所述驱动力传递部414为从内表面411b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相应的,动力接收件20上设置有与突起配合的凹槽,或者,所述突起414和凹槽的位置还可以互换,即凹槽被设置在内表面414上,突起设置在动力接收件20上。
3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齿轮41由于设置有中间板413,而背景技术中的第一齿轮为空心状,两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齿轮41的强度更大,即使第一齿轮41受到径向的挤压力也不容易变形,因而,由于齿轮变形导致的成像缺陷(例如齿轮线)也就不会产生。
32.如图5b所示,第一齿轮41还包括从中间板413延伸的支撑突起416,所述支撑突起416用于将第一齿轮41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10上,如图6所示,盒体10上设置有圆柱形的齿轮安装部13,所述支撑突起416的外表面与安装部13的内表面13a相对,即支撑突起416被安装部13从外部包围所支撑,此种设计在降低支撑突起416径向尺寸的同时,还能确保第一齿轮41被稳定的安装。
33.继续如图5b所示,第一齿轮41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突起416上的缺口417以及设置在中间板413上的穿孔415,所述缺口417、穿孔415和驱动力传递部414相对应,也就是说,当沿第一齿轮41的旋转轴线观察时,缺口417、穿孔415和驱动力传递部414至少部分重叠。一般的,驱动力传递部414为在圆柱体411内表面411b径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突起,那么缺口417和穿孔415也均与驱动力传递部414相对应设置有两个,如图所示,缺口417的设置使得支撑突起416沿圆周方向被分割为独立的两部分,但只要确保支撑突起416整体仍然呈圆柱体形,且其外表面能够与安装部13的内表面13a相对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突起416的设置使得第一齿轮41的强度被进一步增强;缺口417也不必沿第一齿轮41的旋转轴线贯穿支撑突起416,也就是说,沿第一齿轮41的旋转轴线,缺口417不必设置的贯穿支撑突起416,此时,缺口417只要设置的能够使得模具能够通过缺口417穿过穿孔415到达所述腔体即可,还可以理解的是,沿第一齿轮41的旋转轴线观察时,缺口417不必与穿孔415重叠,但穿孔415与突起414至少部分重叠也可实现第一齿轮41的一体化。
34.设置上述缺口417和穿孔415的目的在于,当驱动力传递部414为突起时,可实现第一齿轮41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突起414从圆柱体内表面411b径向向内突出,且突起414和支撑突起416分别位于中间板413的两侧,在使用模具进行生产时,所述缺口417和穿孔415可使得模具在中间板413的两侧贯通,实现突起414与第一齿轮41的其他部件一体成型,从而提高第一齿轮41的生产效率。
3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显影盒的端盖结构、动力接收件20的迫推结构以及与动力接收件20结合的第一齿轮结构均被优化,不仅有效降低了显影盒的组装难度,而且通过减少显影盒的零部件数量进而降低显影盒的用料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