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6: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餐刀 打磨 餐具 加工设备 加工


1.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加工设备领域,涉及餐刀的加工,涉及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2.在餐具成型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成型、锻压、打磨和抛光等多种工序,与餐勺,叉子等餐具不同的是,餐刀有一定分利刃要求,所以餐刀的刃部需要进行打磨,目前关于餐刀的打磨多是多把到进行固定后,人工进行打磨,打磨的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高,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多,产品打磨后的一致性不好把控。
3.之前我们公司也有一次装夹的打磨设备,但是流水线式单件上料,自动化水平提升,但是打磨的效率仍然有提升的空间,而且之前的结构复杂,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可实现餐刀的连续上料,自动打磨和自动下料,大大提升了打磨的效率,而且精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包括刀架、磨刀组件、上料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磨刀组件为轴向对称结构,所述磨刀组件包括磨盘,所述刀架设在对称的两个磨盘中间,所述刀架对餐刀的柄部进行固定,餐刀的另一端延伸到两个磨盘中间设置,所述磨盘沿其轴线运动,对餐刀进行夹紧和打磨;
6.所述上料组件设在所述刀架的一侧,对多个上下重叠设置的餐刀进行定位;
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料夹持件和下料夹持件,所述上料夹持件将餐刀从上料组件转运到刀架上,所述下料夹持件将餐刀从到家转到到下料位置。
8.进一步的,刀架、磨刀组件、上料组件和夹持组件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刀架设在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所述刀架的一侧设有对餐刀定位的前支撑块和后压块,所述后压块为顺时针旋转90度的l形,对餐刀的柄部端部和上部进行限位,所述支撑块设在靠近磨盘的一侧,所述支撑块对餐刀柄部靠近刃部的一端进行支撑。
9.进一步的,所述磨刀组件还包括磨刀电机,所述磨刀电机通过皮带和带轮结构驱动磨盘旋转,刀架两侧的磨盘的转向相反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持件和下料夹持件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料夹持件包括水平直线模组、竖直直线模组和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的上端设在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下端且相对刀架上下移动,下端对应餐刀设置,所述竖直直线模组设在所述水平直线模组上且相对刀架水平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槽和第二挡槽,所述第一挡槽和第二挡槽形成<>形,对餐刀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限位,多个餐刀上下重叠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挡槽设在第一调节块上,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有第一调节块向第二调节块方向移动调节的第一长条孔;
13.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上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延伸臂上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块相对第一调节块移动的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挡槽设在第二调节块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一延伸臂的一侧设有第二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有第三长条孔,所述第三长条孔长度方向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一长条孔长度方向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均竖直设置且二者相对设置,对上下重叠设置的多个餐刀柄部进行限位。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臂上的内部下端设有第一夹紧臂,所述第一夹紧臂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内侧贴合设置,第一夹紧臂的上端铰接在第一定位块的下端,所述第一定位块固锁在所述第一延伸臂上,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内部下端设有第二夹紧臂,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内侧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上端铰接在第二定位块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固锁在第二延伸臂上,所述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对应设置,在餐刀下方对其支撑。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的下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弧,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调节其相对第一延伸臂上下移动的第四长条孔,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调节其相对第二延伸臂上下移动的第五长条孔。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外侧设有夹紧缸,所述夹紧缸的出力轴穿过所述第二延伸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对应设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9.1、本实用新型设置磨刀组件、上料组件和夹持组件,上料组件可同时放置多个餐刀,保证餐刀的连续供料,夹持组件包括上料夹持件和下料夹持件,且两个动作可同时进行,提升了工作效率,磨刀组件可实现自动化移动和打磨,大大提升了打磨的效率,而且精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
20.2、本技术的夹持组件采用水平直线模组和竖直实现模组组成,实现了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直线模组的结构可实现从市场上购买,精度高,而且结构简单,上下和水平方向的运动,结合手指气缸,实现了餐刀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满足了自动上料和下料的需求;
21.3、本技术的夹持组件和磨刀组件均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精度高,而且可简化控制程序。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详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b部详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c部详图。
31.附图标记:
32.1、底座;2、刀架;21、后压块;22、支撑块;3、磨刀组件;31、磨刀电机;32、磨盘;5、夹持组件;51、水平直线模组;52、竖直直线模组;53、手指气缸;6、上料组件;61、底板;62、第一挡槽;63、第二挡槽;64、支撑座;65、第一延伸臂;651、第二长条孔;652、第一夹紧臂;653、第一定位块;66、第二延伸臂;661、第三长条孔;662、夹紧刚;663、第二夹紧臂;665、第二定位块;67、第一调节块;671、第一长条孔;68、第二调节块;691、第一限位杆;692、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37.如图1

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餐刀自动上料打磨设备,包括刀架2、磨刀组件3、上料组件6和夹持组件5,磨刀组件3为轴向对称结构,磨刀组件3包括磨盘32,刀架2设在对称的两个磨盘32中间,刀架2对餐刀的柄部进行固定,餐刀的另一端延伸到两个磨盘32中间设置,磨盘32沿其轴线运动,对餐刀进行夹紧和打磨;
38.上料组件6设在刀架2的一侧,对多个上下重叠设置的餐刀进行定位;
39.夹持组件5包括上料夹持件和下料夹持件,上料夹持件将餐刀从上料组件6转运到刀架2上,下料夹持件将餐刀从到家转到到下料位置。
40.优选地,刀架2、磨刀组件3、上料组件6和夹持组件5均固定在底座1上,刀架2设在
底座1的上端中部,刀架2的一侧设有对餐刀定位的前支撑块22和后压块21,后压块21为顺时针旋转90度的l形,对餐刀的柄部端部和上部进行限位,支撑块22设在靠近磨盘32的一侧,支撑块22对餐刀柄部靠近刃部的一端进行支撑,这种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上料和下料。
41.优选地,磨刀组件3还包括磨刀电机31,磨刀电机31通过皮带和带轮结构驱动磨盘32旋转,然后下方设置电机丝杠结构实现了磨盘32在轴向反向的移动,方便靠近餐刀进行打磨,刀架2两侧的磨盘32的转向相反设置,在打磨的过程中,保证餐刀的定位的牢靠性。
42.优选地,上料夹持件和下料夹持件的结构相同,上料夹持件包括水平直线模组51、竖直直线模组52和手指气缸53,手指气缸53的上端设在竖直直线模组52的下端且相对刀架2上下移动,下端对应餐刀设置,竖直直线模组52设在水平直线模组51上且相对刀架2水平移动,手指气缸53的上下左右移动实现了对餐刀位置的变化调整,有利于自动上下料的设置。
43.优选地,上料组件6包括底板61,底板6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槽62和第二挡槽63,第一挡槽62和第二挡槽63形成<>形,对餐刀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限位,多个餐刀上下重叠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44.优选地,底板61上设有支撑座64,支撑座64的上端设有第一调节块67,第一挡槽62设在第一调节块67上,第一调节块67上设有第一调节块67向第二调节块68方向移动调节的第一长条孔671;支撑座64的一侧设有第一延伸臂65,第一延伸臂65上设有第二调节块68,第一延伸臂65上设有第二调节块68相对第一调节块67移动的第二长条孔651,第二挡槽63设在第二调节块68上,适用于不同长度餐刀的固定,扩大了本结构的适用范围,可定位多个规格,提升设备的通用性。
45.优选地,支撑座64远离第一延伸臂65的一侧设有第二延伸臂66,延伸臂上设有第三长条孔661,第三长条孔661长度方向的轴线与的第一长条孔671长度方向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延伸臂65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杆691,第二延伸臂66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杆692,第一限位杆691和第二限位杆692均竖直设置且二者相对设置,对上下重叠设置的多个餐刀柄部进行限位,第一限位杆691和第二限位杆692的设置,进一步对多个餐刀的定位进行加强,提升稳定性。
46.优选地,第一延伸臂65上的内部下端设有第一夹紧臂652,第一夹紧臂652的外侧与第一延伸臂65的内侧贴合设置,第一夹紧臂652的上端铰接在第一定位块653的下端,第一定位块653固锁在第一延伸臂65上,第二延伸臂66的内部下端设有第二夹紧臂663,第二夹紧臂663的外侧与第二延伸臂66的内侧贴合设置,第二夹紧臂663的上端铰接在第二定位块665的下端,第二定位块665固锁在第二延伸臂66上,第一夹紧臂652和第二夹紧臂663对应设置,在餐刀下方对其支撑,第一夹紧臂652和第二夹紧臂663的设置对餐刀进行夹持定位更加牢靠。
47.优选地,第一夹紧臂652和第二夹紧臂663的下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弧,第一定位块653上设有调节其相对第一延伸臂65上下移动的第四长条孔,第二定位块665上设有调节其相对第二延伸臂66上下移动的第五长条孔,第四长条孔和第五长条孔的设置,方便第一夹紧臂652和第二夹紧臂663上下位置的调整,弥补加工误差,提升装配的效率;更优选地,第二延伸臂66的外侧设有夹紧缸,夹紧缸的出力轴穿过第二延伸臂66与第二夹紧臂663对应设置,可实现餐刀从下方间歇式下料,然后通过另外一个气缸在下方进行推料,这样手
指气缸53可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取料,每次取料一个,不会出现同时取料两个的情况,动作的顺畅性更强。
48.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多个餐刀上下重叠放置在第一挡槽62和第二挡槽63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杆691和第二限位杆692对餐刀的柄部进行限位,提升多个放置的稳定性,下方的第一夹紧臂652和第二夹紧臂663对餐刀进行夹持和定位,方便最后一个餐刀进行夹持,需要进行打磨的时候,手指气缸53在竖直直线模组52的驱动下,向下运动,然后夹持住的餐刀后再向上运动,然后在水平方向向刀架2方向移动,然后在下降,将餐刀放置到刀架2上,此时磨刀电机31启动,带动磨盘32向餐刀方向移动,同时旋转对餐刀进行打磨,完成对餐刀刃部的打磨,打磨完成后,磨盘32向远离餐刀的方向移动,下料夹持件夹持餐刀到下料的位置,下料夹持件的动作与上料夹持件的动作原理一样,如此反复,在进行下料的同时,可上料,实现动作的连续性,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4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