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05:31: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磨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


背景技术:

2.造纸工业在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中快速发展着,制浆厂的规模效益日益明显,磨浆作为造纸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工段对造纸过程在节能与原材料优化上有很大的潜力。设备对造纸行业来说尤其重要。低浓制浆由于单位产能需要更大功率的设备及更大占地面积的建筑物,这就难以建设大规模产能的制浆厂。从早期的槽式打浆机,发展到后来的锥形磨浆机、圆柱精浆机,以及现在广泛使用的双板磨浆机,其随着造纸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改善,由最初的十几寸发展到四十、五十几寸,同时单磨区双盘磨也发展成双盘区双盘磨,刀盘也由十几种发展出数十个系列、上百种型号,由于传统的双盘磨仅适用于低浓打浆,磨片施加于纤维本身的有效打浆能耗较低,能量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的能量消耗于机械摩擦损耗和对水的无效搬运,故使得低浓打浆设备绝干浆单位能耗较大,设备效率较低,增加了一定的抄造成本,但中低浓磨浆技术的研发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且相较于传统打浆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二次纤维原料用量增加尤为显著,与此同时,随着废纸使用次数的增加,不仅废纸中杂质含量和种类增加,而且废纸纤维的物理强度损失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在废纸浆处理过程中采用较新的技术或装备来优化二次纤维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3.但是目前现有的双盘磨浆机打浆工艺浓度低,且纤维受磨片磨齿剪切剧烈导致过度切断,使得产出的浆料匀度差,能量消耗大,打浆质量控制不佳,同时设备效率较低增加了一定的抄造成本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双盘磨浆机打浆工艺浓度低,且纤维受磨片磨齿剪切剧烈导致过度切断,使得产出的浆料匀度差,能量消耗大,打浆质量控制不佳,同时设备效率较低增加了一定的抄造成本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准备好所述工艺需要的原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处理;s2: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将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s3:辅料添加: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s4:进行漂白:添加辅料后,对混合均匀的纸浆进行漂白处理;s5:制得产品: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进行处理制成纯浆,并制成纸产品;优选的,所述s1中,由人工将废纸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废纸进行解包处理,并对解包后的废纸进行筛选,去除废纸中包含的其他杂物,将筛选后的废纸由板式输送机运送到水力碎浆机进行碎解,碎解完成后将废纸进行打浆脱墨处理形成纸浆,将打浆脱墨处
理后的纸浆流入浆池,所述脱墨处理是采用洗涤法进行,并使用碱性脱墨剂完成脱墨,其中所述碱性脱墨剂是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和硅酸钠以体积比为6:3:5:2:1:1混合组成;优选的,所述s2中,向浆池内加入清水,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实时搅拌,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大于10%则继续加入清水,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小于或等于10%则停止加入清水,停止加入清水后将搅拌均匀的纸浆先经过低浓磨浆预处理,所述低浓磨浆预处理是采用游离打浆法把纸浆纤维切断进行打浆处理,并对过长的纤维进行匀整,低浓磨浆预处理完成后对纸浆进行重复过滤,且每次过滤的水量在3-5l,同时过滤一次需使用搅拌器对剩余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不在10-20%则继续过滤,直至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停止过滤后进行中浓磨浆处理,增加浆料浓度的同时运用中浓磨浆的摩擦形变效应对纤维进行分丝帚化以及显著的细纤维化的能力,所述中浓磨浆采用黏状式打浆法进行打浆处理,采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所述磨浆机的磨片采用hy ease fin疏解鳍系列多元合金磨片,磨浆处理完成后由提浆泵把纸浆从浆池提入高频振动筛进行筛选处理;优选的,所述s3中,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并进行均匀混合,其中所述加入的纤维复合填料为高岭土、滑石粉和钛白粉,所述加入的化学品为氯化钙和碳酸钠,且加入的体积比为高岭土:滑石粉:钛白粉:氯化钙:碳酸钠:纸浆=1:2:3:2:3:500;优选的,所述s4中,添加辅料后,对混合均匀的纸浆进行漂白处理,所述漂白处理是向筛选后的纸浆中加入漂白剂,同时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其中使用的漂白剂为二氧化氯,且所述漂白剂与纸浆的混合体积比为1:30;优选的,所述s5中,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通过提浆泵提入沉沙盘,通过沉沙盘将杂质沉淀分离出去后制成纯浆,由提浆泵将纸浆提入压力箱,通过压力箱调和纸浆的浓度,纸浆经过压力箱的调浆后再经过除沙泵进行二次杂质去除,二次杂质去除完成后将纸浆送入稳浆箱,进行再次调浆制成纯浆,制好的纯浆流入网槽,将网槽内的纸浆流到网笼上进行脱水形成湿纸页,将湿纸页压榨后制成纸,并将制成的纸40-60℃热风中在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将纸进行压光处理。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利用低浓打浆剪切力强对纤维进行适度的匀整,增强纤维间结合力,提高了打浆效率;2、通过填料形成紧密复合结构,提高了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
7.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低浓打浆剪切力强对纤维进行适度的匀整,增强纤维间结合力,提高了打浆效率,同时通过填料形成紧密复合结构,提高了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0.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人工将废纸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废纸进行解包处理,并对解包后的废纸进行筛选,去除废纸中包含的其他杂物,将筛选后的废纸由板式输送机运送到水力碎浆机进行碎解,碎解完成后将废纸进行打浆脱墨处理形成纸浆,将打浆脱墨处理后的纸浆流入浆池,所述脱墨处理是采用洗涤法进行,并使用碱性脱墨剂完成脱墨,其中所述碱性脱墨剂是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和硅酸钠以体积比为6:3:5:2:1:1混合组成;s2: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向浆池内加入清水,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实时搅拌,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大于10%则继续加入清水,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小于或等于10%则停止加入清水,停止加入清水后将搅拌均匀的纸浆先经过低浓磨浆预处理,所述低浓磨浆预处理是采用游离打浆法把纸浆纤维切断进行打浆处理,并对过长的纤维进行匀整,低浓磨浆预处理完成后对纸浆进行重复过滤,且每次过滤的水量在3-5l,同时过滤一次需使用搅拌器对剩余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不在10-20%则继续过滤,直至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停止过滤后进行中浓磨浆处理,增加浆料浓度的同时运用中浓磨浆的摩擦形变效应对纤维进行分丝帚化以及显著的细纤维化的能力,所述中浓磨浆采用黏状式打浆法进行打浆处理,采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所述磨浆机的磨片采用hy ease fin疏解鳍系列多元合金磨片,磨浆处理完成后由提浆泵把纸浆从浆池提入高频振动筛进行筛选处理;s3:辅料添加: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并进行均匀混合,其中所述加入的纤维复合填料为高岭土、滑石粉和钛白粉,所述加入的化学品为氯化钙和碳酸钠,且加入的体积比为高岭土:滑石粉:钛白粉:氯化钙:碳酸钠:纸浆=1:2:3:2:3:500;s4:进行漂白:添加辅料后,对混合均匀的纸浆进行漂白处理,所述漂白处理是向筛选后的纸浆中加入漂白剂,同时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其中使用的漂白剂为二氧化氯,且所述漂白剂与纸浆的混合体积比为1:30;s5:制得产品: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通过提浆泵提入沉沙盘,通过沉沙盘将杂质沉淀分离出去后制成纯浆,由提浆泵将纸浆提入压力箱,通过压力箱调和纸浆的浓度,纸浆经过压力箱的调浆后再经过除沙泵进行二次杂质去除,二次杂质去除完成后将纸浆送入稳浆箱,进行再次调浆制成纯浆,制好的纯浆流入网槽,将网槽内的纸浆流到网笼上进行脱水形成湿纸页,将湿纸页压榨后制成纸,并将制成的纸40-60℃热风中在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将纸进行压光处理。
11.实施例二参照图1,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人工将废纸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废纸进行解包处理,并对解
包后的废纸进行筛选,去除废纸中包含的其他杂物,将筛选后的废纸由板式输送机运送到水力碎浆机进行碎解,碎解完成后将废纸进行打浆脱墨处理形成纸浆,将打浆脱墨处理后的纸浆流入浆池;s2: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向浆池内加入清水,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实时搅拌,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大于10%则继续加入清水,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小于或等于10%则停止加入清水,停止加入清水后将搅拌均匀的纸浆先经过低浓磨浆预处理,所述低浓磨浆预处理是采用游离打浆法把纸浆纤维切断进行打浆处理,并对过长的纤维进行匀整,低浓磨浆预处理完成后对纸浆进行重复过滤,且每次过滤的水量在3-5l,同时过滤一次需使用搅拌器对剩余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不在10-20%则继续过滤,直至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停止过滤后进行中浓磨浆处理,增加浆料浓度的同时运用中浓磨浆的摩擦形变效应对纤维进行分丝帚化以及显著的细纤维化的能力,所述中浓磨浆采用黏状式打浆法进行打浆处理,采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所述磨浆机的磨片采用hy ease fin疏解鳍系列多元合金磨片,磨浆处理完成后由提浆泵把纸浆从浆池提入高频振动筛进行筛选处理;s3:辅料添加: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并进行均匀混合,其中所述加入的纤维复合填料为高岭土、滑石粉和钛白粉,所述加入的化学品为氯化钙和碳酸钠,且加入的体积比为高岭土:滑石粉:钛白粉:氯化钙:碳酸钠:纸浆=1:2:3:2:3:500;s4:进行漂白:添加辅料后,对混合均匀的纸浆进行漂白处理,所述漂白处理是向筛选后的纸浆中加入漂白剂,同时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其中使用的漂白剂为二氧化氯,且所述漂白剂与纸浆的混合体积比为1:30;s5:制得产品: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通过提浆泵提入沉沙盘,通过沉沙盘将杂质沉淀分离出去后制成纯浆,由提浆泵将纸浆提入压力箱,通过压力箱调和纸浆的浓度,纸浆经过压力箱的调浆后再经过除沙泵进行二次杂质去除,二次杂质去除完成后将纸浆送入稳浆箱,进行再次调浆制成纯浆,制好的纯浆流入网槽,将网槽内的纸浆流到网笼上进行脱水形成湿纸页,将湿纸页压榨后制成纸,并将制成的纸40-60℃热风中在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将纸进行压光处理。
12.实施例三参照图1,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人工将废纸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废纸进行解包处理,并对解包后的废纸进行筛选,去除废纸中包含的其他杂物,将筛选后的废纸由板式输送机运送到水力碎浆机进行碎解,碎解完成后将废纸进行打浆脱墨处理形成纸浆,将打浆脱墨处理后的纸浆流入浆池,所述脱墨处理是采用洗涤法进行,并使用碱性脱墨剂完成脱墨,其中所述碱性脱墨剂是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和硅酸钠以体积比为6:3:5:2:1:1混合组成;s2: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向浆池内加入清水,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实时搅拌,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大于10%则继续加入清水,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小于或等于10%则停止加入清水,停止加入清水后将搅拌均
匀的纸浆先经过低浓磨浆预处理,所述低浓磨浆预处理是采用游离打浆法把纸浆纤维切断进行打浆处理,并对过长的纤维进行匀整,低浓磨浆预处理完成后对纸浆进行重复过滤,且每次过滤的水量在3-5l,同时过滤一次需使用搅拌器对剩余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不在10-20%则继续过滤,直至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s3:辅料添加: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并进行均匀混合,其中所述加入的纤维复合填料为高岭土、滑石粉和钛白粉,所述加入的化学品为氯化钙和碳酸钠,且加入的体积比为高岭土:滑石粉:钛白粉:氯化钙:碳酸钠:纸浆=1:2:3:2:3:500;s4:进行漂白:添加辅料后,对混合均匀的纸浆进行漂白处理,所述漂白处理是向筛选后的纸浆中加入漂白剂,同时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其中使用的漂白剂为二氧化氯,且所述漂白剂与纸浆的混合体积比为1:30;s5:制得产品: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通过提浆泵提入沉沙盘,通过沉沙盘将杂质沉淀分离出去后制成纯浆,由提浆泵将纸浆提入压力箱,通过压力箱调和纸浆的浓度,纸浆经过压力箱的调浆后再经过除沙泵进行二次杂质去除,二次杂质去除完成后将纸浆送入稳浆箱,进行再次调浆制成纯浆,制好的纯浆流入网槽,将网槽内的纸浆流到网笼上进行脱水形成湿纸页,将湿纸页压榨后制成纸,并将制成的纸40-60℃热风中在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将纸进行压光处理。
13.实施例四参照图1,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人工将废纸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废纸进行解包处理,并对解包后的废纸进行筛选,去除废纸中包含的其他杂物,将筛选后的废纸由板式输送机运送到水力碎浆机进行碎解,碎解完成后将废纸进行打浆脱墨处理形成纸浆,将打浆脱墨处理后的纸浆流入浆池,所述脱墨处理是采用洗涤法进行,并使用碱性脱墨剂完成脱墨,其中所述碱性脱墨剂是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和硅酸钠以体积比为6:3:5:2:1:1混合组成;s2: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向浆池内加入清水,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实时搅拌,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大于10%则继续加入清水,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小于或等于10%则停止加入清水,停止加入清水后将搅拌均匀的纸浆先经过低浓磨浆预处理,所述低浓磨浆预处理是采用游离打浆法把纸浆纤维切断进行打浆处理,并对过长的纤维进行匀整,低浓磨浆预处理完成后对纸浆进行重复过滤,且每次过滤的水量在3-5l,同时过滤一次需使用搅拌器对剩余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不在10-20%则继续过滤,直至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停止过滤后进行中浓磨浆处理,增加浆料浓度的同时运用中浓磨浆的摩擦形变效应对纤维进行分丝帚化以及显著的细纤维化的能力,所述中浓磨浆采用黏状式打浆法进行打浆处理,采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所述磨浆机的磨片采用hy ease fin疏解鳍系列多元合金磨片,磨浆处理完成后由提浆泵把纸浆从浆池提入高频振动筛进行筛选处理;s3:辅料添加: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并进行均匀
混合,其中所述加入的纤维复合填料为高岭土、滑石粉和钛白粉,所述加入的化学品为氯化钙和碳酸钠,且加入的体积比为高岭土:滑石粉:钛白粉:氯化钙:碳酸钠:纸浆=1:2:3:2:3:500;s4:制得产品: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通过提浆泵提入沉沙盘,通过沉沙盘将杂质沉淀分离出去后制成纯浆,由提浆泵将纸浆提入压力箱,通过压力箱调和纸浆的浓度,纸浆经过压力箱的调浆后再经过除沙泵进行二次杂质去除,二次杂质去除完成后将纸浆送入稳浆箱,进行再次调浆制成纯浆,制好的纯浆流入网槽,将网槽内的纸浆流到网笼上进行脱水形成湿纸页,将湿纸页压榨后制成纸,并将制成的纸40-60℃热风中在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将纸进行压光处理。
14.实施例五参照图1,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人工将废纸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废纸进行解包处理,并对解包后的废纸进行筛选,去除废纸中包含的其他杂物,将筛选后的废纸由板式输送机运送到水力碎浆机进行碎解,碎解完成后将废纸进行打浆脱墨处理形成纸浆,将打浆脱墨处理后的纸浆流入浆池,所述脱墨处理是采用洗涤法进行,并使用碱性脱墨剂完成脱墨,其中所述碱性脱墨剂是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和硅酸钠以体积比为6:3:5:2:1:1混合组成;s2:中低浓混合磨浆处理:向浆池内加入清水,同时采用搅拌器进行实时搅拌,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大于10%则继续加入清水,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小于或等于10%则停止加入清水,停止加入清水后将搅拌均匀的纸浆先经过低浓磨浆预处理,所述低浓磨浆预处理是采用游离打浆法把纸浆纤维切断进行打浆处理,并对过长的纤维进行匀整,低浓磨浆预处理完成后对纸浆进行重复过滤,且每次过滤的水量在3-5l,同时过滤一次需使用搅拌器对剩余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由人工进行纸浆浓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检测结果显示纸浆浓度不在10-20%则继续过滤,直至纸浆浓度在10-20%则停止过滤,停止过滤后进行中浓磨浆处理,增加浆料浓度的同时运用中浓磨浆的摩擦形变效应对纤维进行分丝帚化以及显著的细纤维化的能力,所述中浓磨浆采用黏状式打浆法进行打浆处理,采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所述磨浆机的磨片采用hy ease fin疏解鳍系列多元合金磨片,磨浆处理完成后由提浆泵把纸浆从浆池提入高频振动筛进行筛选处理;s3:辅料添加:磨浆处理完成后向纸浆中加入纤维复合填料和化学品并进行均匀混合,其中所述加入的纤维复合填料为高岭土、滑石粉和钛白粉,所述加入的化学品为氯化钙和碳酸钠,且加入的体积比为高岭土:滑石粉:钛白粉:氯化钙:碳酸钠:纸浆=1:2:3:2:3:500;s4:进行漂白:添加辅料后,对混合均匀的纸浆进行漂白处理,所述漂白处理是向筛选后的纸浆中加入漂白剂,同时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其中使用的漂白剂为二氧化氯,且所述漂白剂与纸浆的混合体积比为1:30;s5:制得产品:将进行漂白处理后的纸浆通过提浆泵提入沉沙盘,通过沉沙盘将杂质沉淀分离出去后制成纯浆,由提浆泵将纸浆提入压力箱,通过压力箱调和纸浆的浓度制成纯浆,制好的纯浆流入网槽,将网槽内的纸浆流到网笼上进行脱水形成湿纸页,将湿纸页
压榨后制成纸,并将制成的纸40-60℃热风中在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将纸进行压光处理。
15.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进行试验,得出结果如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制得的中低浓混合磨浆工艺对比现有方法打浆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且实施例一为最佳实施例。
1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