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及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4:4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及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稀土金属块(尤其是稀土金属铈块)的包装用容器一般采用铁桶,铁桶中放置有塑料袋。将稀土金属铈产品直接装入塑料袋中,金属产品层层叠放,将塑料袋和铁桶内充入氩气密封打包。而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颠簸、刹车等,引起金属间发生碰撞、摩擦,而后可能出现火星,遇到空气后容易发生氧化、自燃,甚至爆炸。导致稀土金属铈产品运输危险性增加,物流成本增加,直接影响了后序工作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该包装用容器可以大大减少稀土金属块之间的碰撞和摩擦,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尤其适用于稀土金属铈块的包装和运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设备。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其包括容器本体和容器盖;所述容器本体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隔断缓冲层和缓冲包;其中,
6.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
7.所述第二缓冲层沿所述容器本体的四周内壁设置;
8.所述缓冲包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设置为能够容纳稀土金属块;
9.所述隔断缓冲层沿所述容器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隔断缓冲层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断缓冲层沿所述容器本体的轴向依次设置,且至少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断缓冲层之间具有隔断空间,该隔断空间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缓冲包。
10.这样可以基本避免稀土金属块(尤其是稀土金属铈块)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摩擦,基本可以避免稀土金属铈的氧化和自燃现象的发生,大大降低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11.第一缓冲层的设置可以用于防止稀土金属块与容器本体的底壁之间的碰撞;第二缓冲层的设置用于防止稀土金属块与容器本体的四周内壁之间的碰撞。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内均具有空隙,并设置为能够抽真空以及充入保护气体。
12.在本实用新型中,隔断缓冲层设置为至少五个,沿着容器本体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即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相邻的两个隔断缓冲层之间均具有隔断空间。
1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缓冲包内仅容纳一个金属块。即每个金属块用缓冲包单独包装,避免金属块之间碰撞。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至少一个隔断缓冲层紧贴或靠近第一缓冲层。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至少一个隔断缓冲层紧贴或靠近所述容器盖。
15.这样可以避免稀土金属块与容器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以及可以避免稀土金属块与桶的底壁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1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仅设置一个隔断缓冲层紧贴或靠近所述容器盖。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设置两个隔断缓冲层紧贴所述容器盖,且该两个隔断缓冲层之间相互贴合设置,不存在隔断空间。这样可以防止稀土金属块的移动。
1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仅设置一个隔断缓冲层紧贴第一缓冲层,该隔断缓冲层位于第一缓冲层的上方。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设置两个隔断缓冲层紧贴第一缓冲层,该两个隔断缓冲层之间贴合(即未形成隔断空间),该两个隔断缓冲层均位于第一缓冲层的上方。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所述隔断缓冲层的厚度为5~7mm,优选为5~6mm。这样可以有利于避免稀土金属块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和摩擦。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隔断缓冲层的厚度为5mm。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所述隔断空间容纳有多个所述缓冲包,且这些缓冲包并列设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隔断缓冲层设置为七个,该七个隔断缓冲层之间形成六个隔断空间。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隔断缓冲层之间的隔断空间设置为容纳三个以上的缓冲包,且这些缓冲包并列设置(即不是堆放设置)。
2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所述缓冲包的容纳空间为由树脂膜形成的网格状的壁围合而成的空间;网格状的壁的厚度为1~4mm。优选地,网格状的壁的厚度为2~3mm。本实用新型中,树脂膜可以为聚乙烯膜。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包中,网格状的壁的厚度为2.5mm。
2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内均具有空隙,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均设置为能够填充保护气体。即可以抽真空后充入保护气体。这样可以有利于防止稀土金属块与容器本体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并且,在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部分受到损坏时,可以释放出保护气体,而不是含有氧气的空气,这样有利于保护稀土金属块不被氧化。保护气体可以为氮气或氩气。
2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分别为7~10mm。
27.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7~10mm,优选为8~10mm。
28.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为7~10mm,优选为8~10mm。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8mm,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为8mm。
3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和隔断缓冲层均为聚乙烯复合膜层;所述聚乙烯复合膜层购自内蒙古福晟达塑业有限公司,其型号为lm1000。
3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土金属包装用容器,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内还设置有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具有能够容纳所述缓冲包的空间。
3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包装袋内均容纳有一个缓冲包。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两个包装袋套装形成双层包装袋;每组双层包装袋均容纳有一个缓冲包。这样可以更好地避
免稀土金属块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运输设备,包括运输设备本体和如上所述的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所述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固定于所述运输设备本体上。
34.本实用新型的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可以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稀土金属块之间的碰撞和摩擦,降低运输风险,尤其适用于稀土金属铈块的包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7.100-容器本体,110-第一缓冲层,120-第二缓冲层,130-隔断缓冲层,140-缓冲包,10-稀土金属块。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这些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39.实施例1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41.本实施例的稀土金属块包装用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0和容器盖(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稀土金属块10为稀土铈金属块。
42.如图1所示,容器本体100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10、第二缓冲层120、隔断缓冲层130和缓冲包140。
43.第一缓冲层110沿容器本体100的径向设置于容器本体100的底部。第一缓冲层110内具有空隙,第一缓冲层110内填充有保护气体。第一缓冲层110的厚度为8mm。第一缓冲层110为聚乙烯复合膜层。该聚乙烯复合膜层购自内蒙古福晟达塑业有限公司,其型号为lm1000。
44.第二缓冲层120沿容器本体100的四周内壁设置。第二缓冲层120内具有空隙,第二缓冲层120内填充有保护气体。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为8mm。第二缓冲层120为聚乙烯复合膜层。该聚乙烯复合膜层购自内蒙古福晟达塑业有限公司,其型号为lm1000。
45.本实施例中的保护气体为氩气。
46.缓冲包140具有能够容纳稀土金属块10的容纳空间。缓冲包140为多个。缓冲包140的容纳空间为由聚乙烯膜形成的网格状的壁围合而成的空间。网格状的壁的厚度为2.5mm。
47.隔断缓冲层130沿容器本体100的径向设置。隔断缓冲层130设置为多个,至少为五个,比如为七个。多个隔断缓冲层130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隔断缓冲层130之间均具有隔断空间。七个隔断缓冲层形成六个隔断空间。每个隔断空间内均能够容纳缓冲包140。其中的一个隔断缓冲层130紧贴或靠近第一缓冲层110;其中的一个隔断缓冲层130紧贴或靠近容器盖;其余的隔断缓冲层130则设置在隔断空间之间。
48.相邻的两个隔断缓冲层130之间形成的隔断空间内可以容纳至少三个缓冲包140,且这些缓冲包140并列设置。
49.隔断缓冲层130的厚度为5mm。隔断缓冲层130为聚乙烯复合膜层。该聚乙烯复合膜
层购自内蒙古福晟达塑业有限公司,其型号为lm1000。
50.实施例2
51.除了以下区别,其余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52.容器本体100内还设置有包装袋(未示出)。包装袋为多个。包装袋具有能够容纳缓冲包140的空间。每个包装袋容纳有一个缓冲包140。
53.实施例3
54.除了以下区别,其余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
55.两个包装袋套装形成双层包装袋。每组双层包装袋容纳有一个缓冲包140。
56.实施例4
57.除了以下区别,其余与实施例3的结构相同:
58.七个隔断缓冲层130形成五个隔断空间。其中,其中的两个贴合在一起的隔断缓冲层130紧贴或靠近第一缓冲层110。
59.实施例5
6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设备,该运输设备包括运输设备本体和如实施例3所述的容器,该容器固定于运输设备本体上。
61.实施例6
6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设备,该运输设备包括运输设备本体和如实施例4所述的容器,该容器固定于运输设备本体上。
63.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