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前保险杠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7:10: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前保险杠及汽车。


背景技术:

2.汽车前保险杠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可以有效吸收和缓解外界冲击力,为乘员和行人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它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美观装饰功能。为了满足用户对汽车品质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主机厂一致致力于实现前保险杠与车体造型的和谐统一以及汽车轻量化的目标,因此前保险杠的造型日趋多元丰富,产品壁厚也越来越薄,在此背景下,部分前保险杠的表面刚度受到了一定影响,存在不能满足dv试验要求的风险或是虽然满足dv试验要求,但用户在触碰前保险杠牌照区域时,前保险杠沿受力发那个像明显往车内侧移动,前保的牌照区域刚度不够,用户体验差。
3.为了增强牌照区域的刚度,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前保上本体4与前保下本体5扣合为一体,并在前保下本体5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定位柱和两个螺钉柱,加强件通过三个螺钉连接在加强件下本体上,然后加强件6的上部抵住前保上本体4的牌照区域,加强件的自由端与前保横梁8存在间距(间距很小),当用户在触碰前保险杠牌照区域时,加强件6如果往加强件横梁移动,那么只可能移动一小段距离,不会过度或者明显的向内移动,因此增强了牌照区域的刚度,但是这种设计方式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安装工艺繁琐及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保险杠及汽车,解决的技术问题:前保牌照区域的刚度弱,现有的设计方式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安装工艺繁琐及成本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保险杠,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前保上本体与前保下本体,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前保上本体牌照区域强度的加强件,
6.所述加强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前保上本体牌照区域背面。
7.优选地,
8.所述加强件整体呈“凹坑”结构,包括靠近前保上本体的加强件座板、远离前保上本体的加强件底板以及加强件座板与加强件底板之间的加强件侧板。
9.优选地,
10.所述加强件侧板呈盒状;
11.所述加强件座板与加强件底板之间有四个加强件侧板,四个加强件侧板与加强件座板及加强件底板合围形成一个朝前保横梁方向延伸的凸台。
12.优选地,
13.所述凸台的自由端与前保横梁之间的间距为2.5mm。
14.优选地,
15.所述加强件侧板之间及加强件侧板与加强件底板之间皆设有圆滑过渡的倒r角。
16.优选地,
17.所述凸台的加强件侧板开设有减重孔。
18.优选地,
19.所述减重孔从所述凸台的加强件底板延伸至加强件座板。
20.优选地,
21.所述加强件座板设有加强筋。
22.优选地,
23.所述加强件座板上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和一个第一螺钉孔;
24.所述前保上本体上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和一个第二螺钉孔;
25.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螺钉孔分别与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螺钉孔一一对应,并且与设置在前保下本体上部的连接结构配合,实现前保上本体与前保下本体之间的固定。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前保险杠。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最主要是将用于加强前保牌照区域刚度的加强件与前保本体一体成型,从零部件的数量角度来说,零部件的数量减少,少了一个加强件及三颗螺钉;从安装工艺来说,因不用安装加强件,少了一道安装工序;因为加强件与前保上本体是一体程序的,因此少了一套模具;综上,节约成本,有效提升前保牌照区域刚度,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图中包含前保横梁);
29.图2为前保加强件结构示意图(和前保上本体一体成型);
30.图3为前保结构示意图(包括上格栅本体);
31.图4为图3中a-a中截面图;
32.图5为现有技术中前保结构示意图(包括前保横梁);
33.图中:1—前保上本体;2—前保下本体;3—前保横梁;4—前保上本体(现有技术);5—前保下本体(现有技术);6—加强件(现有技术);7—螺钉(现有技术);8—前保横梁(现有技术);11—加强件;12—第一定位孔;13—第一螺钉孔;111—加强件侧板;112—加强件底板;113—加强件座板;114—减重孔;113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5.如图1所示,前保结构最主要包括前保上本体1和前保下本体2。在本实施例中,前保上本体的牌照区域一体成型有加强件11,加强件11整体呈“凹坑”结构,前保上本体的上部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2和一个螺钉孔13,前保上本体1通过两个定位孔12和一个螺钉孔13与设置在前保下本体2上部的连接结构配合,实现前保上本体1与前保下本体2的相互连接。当用户触碰牌照区域时,前保上本体1的牌照区域会向内移动,但是由于加强件抵住前保横梁3,加强件支撑前保牌照区域,避免前保牌照区域过度向内移动,提升牌照区域的刚度,提升用户体验。
36.具体地,如图2所示,加强件11包括加强件底板112、加强件座板113,在加强件底板
112和加强件座板113之间设置了四个加强件侧板111,加强件侧板111呈盒状,加强件底板112、加强板座板113以及四个加强件侧板111合围形成一个凸台,该凸台的自由端向前保横梁3延伸。
37.具体地,相邻加强件侧板111之间设有圆滑过渡的倒r角,加强件侧板111与加强件底板112之间也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倒r角,当牌照区域受到挤压时,可以减轻应力,增加加强件11及前保上本体1牌照区域的刚度。
38.具体地,四个加强件侧板111皆各设置一个减重孔114,减重孔114从加强件底板112延伸至加强件座板113,满足轻量化要求。
39.具体地,加强件座板113设置有加强筋1131,可以加强加强件座板113及前保牌照区域的强度。
40.具体地,加强件座板113的宽度大于加强件底板112的宽度,以便直接出模,简化模具结构。
41.本实施例中,由于加强件11与前保上本体1一体成型,该种设计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多个零部件构成的用于加强前保上本体1牌照区域刚度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少了一个单独的加强件和三个螺钉,还少了一套模具及装配工序,节约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前保险杠,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前保上本体(1)与前保下本体(2),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前保上本体(1)牌照区域强度的加强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1)一体成型于所述前保上本体(1)牌照区域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1)整体呈“凹坑”结构,包括靠近前保上本体(1)的加强件座板(113)、远离前保上本体(1)的加强件底板(112)以及加强件座板(113)与加强件底板(112)之间的加强件侧板(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侧板(111)呈盒状;所述加强件座板(113)与加强件底板(112)之间有四个加强件侧板(111),四个加强件侧板(111)与加强件座板(113)及加强件底板(112)合围形成一个朝前保横梁(3)方向延伸的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自由端与前保横梁(3)之间的间距为2.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侧板(111)之间及加强件侧板(111)与加强件底板(112)之间皆设有圆滑过渡的倒r角。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加强件侧板(111)开设有减重孔(1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114)从所述凸台的加强件底板(112)延伸至加强件座板(113)。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座板(113)设有加强筋(113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座板(113)上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2)和一个第一螺钉孔(13);所述前保上本体(1)上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和一个第二螺钉孔;第一定位孔(12)和第一螺钉孔(13)分别与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螺钉孔一一对应,并且与设置在前保下本体(2)上部的连接结构配合,实现前保上本体(1)与前保下本体(2)之间的固定。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保险杠及汽车,该前保险杠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前保上本体与前保下本体,还包括用于加强前保上本体牌照区域强度的加强件,加强件一体成型于前保上本体牌照区域背面。本实用新型最主要是将用于加强前保牌照区域刚度的加强件与前保本体一体成型,从零部件的数量角度来说,零部件的数量减少,少了一个加强件及三颗螺钉;从安装工艺来说,因不用安装加强件,少了一道安装工序;因为加强件与前保上本体是一体成型的,因此少了一套模具;综上,节约成本,有效提升前保牌照区域刚度,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致彬 秦宇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6/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