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1: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用于显示装置的光源模块以及使用此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在传统上可分为侧入式背光模块与直下式背光模块。一般而言,直下式背光模块由于分区调光(local dimming)及/或光线集中提高光线利用率的考量,光源之间会以格栅状的立体反射片隔开以减少漏光,并且借由调整立体反射片的形状可以优化画面均匀度,提升辉度。
3.但是现行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中,当扩散板直接配置于立体反射片上时,光线出光后于显示画面上容易产生格状的亮暗不均现象。为避免此现象,一般具有两种解决方式:一为使用支撑柱(support pin)来取代立体反射片支撑扩散板的功能,然而这种方式会增加成本;一为将扩散板的厚度增加,或是使用多片扩散板层叠,以减少出光时格状的亮暗不均现象,然而这种方式会增加光源模块的体积,并且光线难以集中,降低出光的亮度。
4.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能提升亮度均匀度,并减少成本。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减少显示画面上亮暗不均的现象,并减少成本。
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8.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源模块包括基板、反射片、多个发光元件及扩散板。反射片配置于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具有开口及多个侧壁,每一容置槽任两相邻的这些侧壁的连接处共同形成凸起部。每一容置槽的任两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具有凹陷部,凹陷部连接相邻的凸起部。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基板上并分别位于这些容置槽内。扩散板配置于反射片上,且抵靠于凸起部。
9.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上述的光源模块。显示面板配置于光源模块的出光侧。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反射片的每一容置槽任两相邻的这些侧壁的连接处共同形成凸起部。扩散板配置于反射片上,且抵靠于凸起部。凸起部能在对扩散板达到支撑功能的同时,也减少了扩散板与反射片之间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减少格状的亮暗不均现象,提升亮度均匀度。并且相较于已知的解决方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不需要
配置额外的支撑柱或扩散板,能够减少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上述的光源模块,因此能减少显示画面上亮暗不均的现象,并减少成本。
11.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的立体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容置槽的立体示意图。
15.图4为图3的侧视图。
16.图5为凹陷底部至开口的距离与光晕效应的相关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反射片及发光元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容置槽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包括反射片100、基板200、多个发光元件300及扩散板400。反射片100配置于基板200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110。多个容置槽110例如呈矩阵排列,但不局限于此。除了容置槽110外,反射片100的边缘例如还可选择性地具有平面区120,即不具有任何结构,用来协助光源模块10的组装或其他元件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100例如可以是一体成型,但不局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片100也可以是由多个容置槽110拼接而成,并依据需求再于这些容置槽110的边缘配置上述的平面区120。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100的每一容置槽110具有开口111及多个侧壁112(图示以四个侧壁为例),各容置槽110借由侧壁112与相邻的容置槽110连接。每一容置槽110中的任两相邻的这些侧壁112的连接处共同形成凸起部113,举例而言,每一容置槽110任两相邻的这些侧壁112在面对开口111的一侧的连接处共同形成凸起部113。多个发光元件300配置于基板200上并分别位于这些容置槽110内(例如各发光元件300的其中一部分位于对应的容置槽110内),且每一发光元件300适于发出光线l。扩散板400配置于反射片100上,且抵靠于凸起部113。图1及图2中的多个容置槽110及多个发光元件300的数量仅为示意,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将详细说明容置槽110的结构。
21.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3,每一容置槽110例如还具有底板114,但不局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容置槽110的底部例如也是开口,且配置于基板200上。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4连接于多个侧壁112(图3以四个侧壁112为例)且具有开孔1141,每一发光元件300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一开孔1141。一般而言,每一容置槽110中仅具有一个开孔1141,但依据机型
设计需求不同或混光条件的不同,容置槽110的底板114也可以具有多个开孔1141。如图2所示,反射片100边缘的容置槽110中具有2个开孔1141,意即这些容置槽110中分别会配置有2个发光元件300,相邻的发光元件300之间不会有反射片100的隔挡。图2中的2个开孔1141仅为示例,并非限制容置槽110中开孔1141的数量。
22.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多个侧壁112例如是相对倾斜于底板114,且容置槽110的开口111的最大宽度w1会大于底板114的最大宽度w2,最大宽度w1以及最大宽度w2例如是指在同一方向上的宽度。意即,多个侧壁112并非垂直于底板114的平面,亦非朝向发光元件300倾斜,因此适于将多个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经侧壁112反射后导引出光。在反射片100不具有底板114的实施例中,多个侧壁112例如是相对倾斜于基板200,且容置槽110的开口111的最大宽度w1会大于底部的最大宽度,因此同样能达到导引光线l出光的功能。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最大宽度w1为8mm,最大宽度w2为3.6mm,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制宽度w1、w2的范围。
23.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3的顶端p例如为平面,顶端p的平面例如垂直于基板200的法线方向,但不局限于此。借由将凸起部113的顶端p设计为平面结构而非尖端结构,可以避免扩散板400抵靠于凸起部113的顶端p时被刮伤,进而影响显示画面品质。此外,顶端p的平面的宽度w3也不宜过大,以免产生亮暗不均的现象。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平面的宽度w3为介于0.1mm~0.5mm之间,较佳为0.15mm,宽度w3的宽度方向例如平行于容置槽110的排列方向。
2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容置槽110中的任两相邻的凸起部113之间具有凹陷部115,凹陷部115连接于相邻的凸起部113,且凹陷部115是从开口111朝底板114凹陷,开口111所在的平面例如由凸起部113的顶端p的连线所定义。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称「凸起部113」及「凹陷部115」为相对概念,在一容置槽110中,任两相邻的凸起部113之间具有凹陷部115,同时任两相邻的凹陷部115之间具有凸起部113。具体而言,凹陷部115具有凹陷底部1151,侧壁112具有从凹陷底部1151朝两侧(即侧壁112的两边缘)向上倾斜的凸起,当此凸起与另一相邻的侧壁112的凸起连接后则共同形成上述的「凸起部113」。进一步而言,当多个容置槽110呈矩阵排列时,相邻(或相连接)的八个侧壁112分别形成四个凸起部113,上述四个凸起部113共同形成凸起结构,换言之,任四相邻的凹陷部115之间具有凸起结构,如图2所示。
25.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容置槽110的形状呈现杯状,且开口111于基板200上的正投影例如为矩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口111于基板200上的正投影可对应背光模块的边角做调整,例如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3例如是对应配置于矩形的角落处,而凹陷部115则对应配置于矩形的任两相邻的角落之间,但不局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凹陷部115对应配置于矩形的角落处,而凸起部113则对应配置于矩形的任两相邻的角落之间。特别说明的是,相较于每一容置槽的凸起部的数量大于侧壁的数量(例如3倍)的容置槽,本实施例的每一容置槽110的凸起部113的数量与侧壁112的数量相同,如此可进一步避免产生格状的亮暗不均现象,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26.请参考图1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凹陷底部1151至开口111的距离h1为介于0.1mm~4.5mm之间。凹陷底部1151至底板114的距离h2为介于0mm~4.5mm之间。图4中的底板114
是以虚线绘示。需注意的是,底板114本身具有厚度t,且厚度t例如是大于0.3mm,因此距离h2并非是从凹陷底部1151至侧壁112的最底部去计算。
27.凹陷部115是由任两相邻的凸起部113的凸起侧边1131及凹陷底部1151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凸起侧边1131为直线,凹陷底部1151为平面,因此凹陷部115的形状为倒梯形。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制凹陷部115的形状,依据不同设计需求,凸起侧边1131例如可为直线或弧线,凹陷底部1151例如可为平面或顶点,于不同的组合下会使凹陷部115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侧边1131为直线,凹陷底部1151为顶点时,凹陷部115的形状为倒三角形;凸起侧边1131为弧线,凹陷底部1151为平面时,凹陷部115的形状为碗形;凸起侧边1131为弧线,凹陷底部1151为顶点时,凹陷部115的形状为半圆形。
28.请再次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基板200例如是印刷电路板,可为硬板或软板,用来承载反射片100、发光元件300及扩散板400,并且基板200与发光元件300电性连接。
29.发光元件300可为发光二极管,但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发光元件。此外,发光元件300也可以是直接自一片晶圆切割出且未经封装的发光晶片,例如为发光二极管晶片。图1的发光元件300的数量是以3个为例,但不局限于此。此外,发光元件300在基板200上例如也呈阵列排列。
30.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中,反射片100的每一容置槽110的任两相邻的这些侧壁112的连接处共同形成凸起部113。扩散板400配置于反射片100上,且抵靠于凸起部113。凸起部113能在对扩散板400达到支撑功能的同时,也减少了扩散板400与反射片100之间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减少格状的亮暗不均现象,提升亮度均匀度。并且相较于已知的解决方法,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不需要配置额外的支撑柱或扩散板,能够减少成本。
31.在本实施例中,凹陷底部1151至开口111的距离h1为介于0.1mm~4.5mm之间。当距离h1越大时,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就越容易经由凹陷部115漏光,而使得光晕效应(halo effect)增加;反之,当距离h1越小时,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就越不容易经由凹陷部115漏光,而使得光晕效应(halo effect)减少。图5为凹陷底部至开口的距离与光晕效应的相关示意图。其中x轴表示为凹陷底部至开口的距离,y轴表示为光晕效应的大小。上述的结果请参考图5,可看出距离与光晕效应之间呈现正相关,因应不同的光源模块,可以调整距离h1,进而调整显示画面上所呈现的光晕效应,以达到最佳的亮度均匀度。
32.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100例如具有可挠性,但不局限于此。相较于已知使用支撑柱的光源模块,由于支撑柱的固定孔是直的,在配置于曲面屏幕时会难以对齐于出光的法线方向,而影响到光源模块的组装或显示画面的品质。而本实施例的具有可挠性的反射片100在配置于曲面屏幕时,凸起部113作为反射片100的一部分则能够很轻松的对齐于出光的法线方向。
33.另一方面,已知不使用任何结构而让反射片与扩散板贴合的光源模块在配置于曲面屏幕时,屏幕中间处的反射片与扩散板较为贴合,而屏幕两侧弯曲处的反射片与扩散板之间则易有空隙造成漏光,使得整体显示画面上的亮度不均匀。而本实施例的反射片100由于扩散板400抵靠于凸起部113,扩散板400与反射片100之间本身就具有空隙(凹陷部115),使得配置于曲面屏幕时,无论在屏幕中间处或屏幕两侧弯曲处,出光的亮度相对地较为相近,因此整体显示画面上的亮度均匀度较高。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反射片及发光元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
及图6,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上述的光源模块10结构及优点相似,以下仅针对其结构的主要差异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反射片100例如以真空吸塑成型,因此底板114具有厚度t,当选用可以侧向发光的发光元件300(例如蝠翼状光形)时,会造成部分侧向的光线l被图1实施例的底板114的开孔1141的内侧壁阻挡。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4a具有平面部1142以及斜面部1143。斜面部1143连接于平面部1142与开孔1141之间,且斜面部1143从开孔1141向上倾斜而连接至平面部1142。图6中为剖面示意图,实际上平面部1142以及斜面部1143皆围绕于发光元件300。如此,当发光元件300发出侧向的光线l时,光线l会传递至斜面部1143并经由斜面部1143朝上反射,从而提升出光的亮度。
3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的光源模块10以及显示面板20。显示面板20配置于光源模块10的出光侧。显示面板2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或其他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光源模块10用以提供面光源l2至显示面板20,以作为显示光源,面光源l2例如由多个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经反射片100及扩散板400所形成。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光源模块10,能提升亮度均匀度,并减少成本的优点,所以使用此光源模块10的显示装置1也能提升亮度均匀度,同时也具有减少成本的优点。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反射片的每一容置槽任两相邻的这些侧壁的连接处共同形成凸起部。扩散板配置于反射片上,且抵靠于凸起部。凸起部能在对扩散板达到支撑功能的同时,也减少了扩散板与反射片之间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减少格状的亮暗不均现象,提升亮度均匀度。并且相较于已知的解决方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不需要配置额外的支撑柱或扩散板,能够减少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上述的光源模块,因此能减少显示画面上亮暗不均的现象,并减少成本。
37.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标题(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显示装置
40.10:光源模块
41.20:显示面板
42.100:反射片
43.110:容置槽
44.111:开口
45.112:侧壁
46.113:凸起部
47.1131:凸起侧边
48.114、114a:底板
49.1141:开孔
50.1142:平面部
51.1143:斜面部
52.115:凹陷部
53.1151:凹陷底部
54.120:平面区
55.200:基板
56.300:发光元件
57.400:扩散板
58.h1、h2:距离
59.l:光线
60.l2:面光源
61.p:顶端
62.t:厚度
63.w1、w2、w3:宽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