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固定座及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1: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座及应用该固定座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2.在多通道光通信领域中,需要将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内,或将光纤传输的光信号耦合到光接收元件上,通常利用耦合透镜进行上述光信号的耦合。耦合完成时,需要将光纤端部(光纤头)固定,使光纤端面与耦合透镜的相对位置相固定,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光纤连接器固定光纤头。
3.同时,光纤的对接和测试需要满足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和一定的保持力以便于重复插拔。现有的光纤连接器由不锈钢外壳、位于所述不锈钢外壳内的c型陶瓷套环以及位于所述c型陶瓷套环内的陶瓷插芯组成,通过c型陶瓷套环以及陶瓷插芯之间的配合满足光纤接入位置的重复的一致性,并且插拔力可控便于操作。但是,因光纤连接器具有不锈钢外壳以及c型陶瓷套环,故,相邻的光纤通道之间的间隙较大,无法实现在较小的空间进行多路光纤对多路信号,且该光纤连接器的结构比较复杂。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固定座及光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座及应用该固定座的光模块。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座,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结构,所述固定孔结构包括定位槽、弹性夹持片、位于所述弹性夹持片远离所述定位槽的一侧的让位空间,所述弹性夹持片连接于所述固定孔结构的内壁上,所述弹性夹持片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形成固定孔,所述让位空间用以给所述弹性夹持片让位。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夹持片包括与所述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形成所述固定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抵持部呈平板状;或者,沿所述固定孔的径向,所述抵持部的截面呈弧形或者v型,所述弧形或者v型的开口朝向所述定位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夹持片的至少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夹持片还包括位于所述自由端的限位部,所述固定孔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让位空间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以收容并限位所述限位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为弧形槽或者v型槽,所述弧形槽或者v型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弹性夹持片。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夹持片的至少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孔结构,两个所述相邻的固定孔结构于所述弹性夹持片的自由端所在侧相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不小于0.15mm;和/或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不小于0.3m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光纤、上述的固定座,所述光纤具有光纤头,所述光纤头用以夹持于所述固定孔内。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头处于所述固定孔内时,所述弹性夹持片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以压紧所述光纤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头包括光纤头本体、套设于所述光纤头本体上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用以限制所述光纤头本体插入所述固定孔内的长度。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电路板、载板、设于所述载板上的光发射单元和耦合透镜单元,所述光发射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载板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所述耦合透镜单元将所述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信号耦合到对应的所述光纤内。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固定孔结构,所述固定孔结构具有定位槽以及弹性夹持片,能够通过所述定位槽定位所述光纤头的位置,满足光纤定位位置高精度的要求,且,弹性夹持片能够将光纤头压紧在定位槽内,且具有一定的保持力,使光纤头不会松脱,稳定性好,且可以多次插拔,能够满足光纤对接和测试的各项需求,重复性好。同时,在固定座上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孔结构,且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各个固定孔结构的位置、方位以及各个固定孔结构之间的间隙大小,该固定孔结构比较简单,截面较小,相邻的固定孔结构的定位中心之间的距离可做到很小,从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集成多个固定孔结构,使得可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多路光纤对多路信号,提高集成度,有利于光模块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5中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5中的光模块中的光纤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
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式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座10,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结构1,所述固定孔结构1包括定位槽11、弹性夹持片12以及让位空间13。
29.所述弹性夹持片12连接于所述固定孔结构1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定位槽11相配合形成固定孔。所述让位空间13位于所述弹性夹持片12远离所述定位槽11的一侧,且用以给所述弹性夹持片12让位。在固定光纤2时,将光纤头直接插入所述固定孔内,此时,所述弹性夹持片12朝向所述让位空间13发生形变,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于光纤头上,将光纤头压紧在所述定位槽内。一方面,通过所述定位槽11精确定位所述光纤头的位置,满足光纤2定位位置高精度的要求,同时,弹性夹持片1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于光纤头,使光纤头能够压紧在定位槽11内,且具有一定的保持力,使光纤头不会松脱,稳定性好。另,在拔出光纤头后,所述弹性夹持片12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复位至初始位置处,可以多次插拔,满足光纤2对接和测试的各项需求,重复性好。
30.同时,所述固定座10上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孔结构1,且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各个固定孔结构1的位置、方位以及各个固定孔结构1之间的间隙大小。该固定孔结构1比较简单,截面较小,相邻的固定孔结构1的定位中心之间的距离可做到很小,从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集成多个固定孔结构,使得可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多路光纤2对多路信号,提高集成度,利于光模块小型化设计。
31.请参图1所示,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夹持片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即,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夹持片12仅有一个自由端。当然,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夹持片12也可以具有两个相对的自由端,此时,可另外设置连接将所述弹性夹持片12连接于内壁上的弹性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夹持片12与内壁之间的连接结构,只要满足能够给位于固定孔内的光纤头提供一定的压紧力即可。
32.具体地,所述弹性夹持片12包括与所述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121、与所述连接部121相连接的抵持部122,所述抵持部122与所述定位槽11相配合形成所述固定孔。在插入所述光纤头后,所述抵持部122在所述光纤头的挤压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定位槽11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连接部121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以使抵持部122压紧所述光纤头,将所述光纤头夹紧于所述定位槽11内。在拔出所述光纤头后,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抵持部122复位至初始位置处,能够实现多次反复插拔,重复性好。
3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夹持片12通过所述连接部121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上,且,此时,所述抵持部122远离所述连接部121的一端即为所述自由端。
3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10的材质为304不锈钢,直接通过在所述固定座10上进行开孔/开槽加工,即可形成所述固定孔结构1,加工简便。当然,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固定座10也可以是除304不锈钢以外的其他金属材质或者所述固定座10也可以是非金属材质,如陶瓷、硅等,只要在所述固定座10上能够加工出所述固定孔结构1即可。
35.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10的材质为304不锈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21的厚度不小于0.15mm;所述连接部121的长度不小于0.3mm。
36.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21的厚度为0.2mm,所述连接部121的长度为0.5mm。
3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夹持片12还包括位于所述自由端的限位部123,所述固定孔结构1还包括与所述让位空间13相连通的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用以收容并限位所述限位部123,通过所述限位部123与所述限位槽14之间的限位配合,能够限制所述弹性夹持片12的形变范围,防止因形变过大,导致弹性夹持片12失效。
38.在所述弹性夹持片12包括与所述内壁相连接的连接部121、与所述连接部121相连接的抵持部122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123固定于所述抵持部122远离所述连接部121的一端。
39.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固定座10,所述抵持部122的截面呈弧形,如圆弧形,该弧形的开口朝向所述定位槽11;或者,如图2所示的固定座10’,沿所述固定孔的径向,所述抵持部122’的截面呈v型,该v型的开口朝向所述定位槽11;或者,如图3所示的固定座10”,所述抵持部122”呈平板状。当然,并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抵持部122的形状只要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光纤头压紧于所述定位槽11内即可。
40.进一步地,请参图1所示,所述定位槽11可以设置为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弹性夹持片12;或者,请参图2

图3所示,所述定位槽11’也可以设置为弧形槽,如圆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弹性夹持片12。当然,并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定位槽11的形状只要设置为能够精准定位所述光纤头即可。
41.进一步地,请参图4所示,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10上设有多个上述的固定孔结构1。其中,可将两个相邻的固定孔结构1于所述弹性夹持片12的自由端所在侧的避让空间相连通,能够最小化相邻的两个固定孔结构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在较小的空间进行多路光纤2对多路信号。
42.进一步地,请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100,包括光纤2和上述的固定座10。所述光纤2具有光纤头21,所述光纤头21用以夹持于上述的固定座10的固定孔内。
43.所述固定座10的结构如上所述,于此,不再赘述。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座10设有4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固定孔结构1,分别用于定位四个光纤头21。该固定孔结构1的结构简单,截面较小,相邻固定孔的定位中心之间的间距可做得很小,从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集成多个固定孔结构1,使得可在较小空间内进行多路光纤2对多路信号,提高了集成度,利于光模块的小型化设计。在光模块100内,各光纤头21分别插入对应的固定孔内,通过定位槽11精确定位各光纤头21的位置之后,可通过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将光纤头21加固于固定孔内。
44.进一步地,请参图7所示,所述光纤头21包括光纤头本体211、套设于所述光纤头本体211上的限位套212。所述限位套212用以限制所述光纤头本体211插入所述固定孔内的长度,在固定所述光纤2时,将光纤头本体211朝向所述固定座10的一端插入固定孔内直至所述限位套212抵持于所述固定座10上即可。
45.具体地,所述光纤头本体211通常包括光纤插芯和设于光纤插芯内的裸光纤。
46.进一步地,所述光模块100还包括电路板3、载板4、设于所述载板4上的光发射单元5和耦合透镜单元6。所述光发射单元5电连接所述电路板3,所述载板4与所述固定座10相连接,所述耦合透镜单元6用以将所述光发射单元5发射的光信号耦合到对应的所述光纤2内。
47.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板4与所述固定座10一体设置。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48.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3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载板4上,当然,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板4与所述电路板3之间也可以通过软板或者其他方式相连接在一起。
49.具体地,所述光发射单元5包括激光器阵列,所述耦合透镜单元6包括耦合透镜阵列。所述光模块100具有与所述透镜阵列中的各透镜一一对应的多个光纤2,所述固定座10上至少具有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多个光纤2的多个固定孔结构1,能够实现集成化设计。
5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固定座10上的所述多个固定孔结构1与所述透镜阵列中的各透镜一一对应。
51.进一步地,所述光纤2的光纤头通过胶粘或焊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能够增加所述固定座10对所述光纤2的固定稳定性。
5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座10上设置固定孔结构1,所述固定孔结构1具有定位槽11以及弹性夹持片12,能够通过所述定位槽11定位所述光纤头21的位置,满足光纤2定位位置高精度的要求,且,弹性夹持片12能够将光纤头21压紧在定位槽11内,且具有一定的保持力,使光纤头21不会松脱,稳定性好,且可以多次插拔,能够满足光纤2对接和测试的各项需求,重复性好;同时,在固定座10上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孔结构1,且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各个固定孔结构1的位置、方位以及各个固定孔结构1之间的间隙大小,该固定孔结构1比较简单,相邻的固定孔结构1的定位中心之间的从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集成多个固定孔结构1,使得可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多路光纤2对多路信号,提高集成度,利于光模块小型化设计。
53.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4.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