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散热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汽车发动机及各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汽车上都会安装散热器,散热器安装在整车上时有必要的减震连接方式;同时其内部的减震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科技的的发展,新能源的汽车更是日益炙热,有些氢燃料电池对于散热器的绝性能都有着严格要求。
3.授权公告号cn212272922u、授权公告日202101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的减震结构,包括安装槽和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插设于安装槽内,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套接有两块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块与散热器本体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动件,若干所述连接块内均设有腔室,若干所述腔室内均设有调节件和限位机构,所述调节件与限位机构传动连接,若干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与若干滑动件卡接。安装槽的顶面和底部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块橡胶缓冲垫相抵接触。滑动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安装槽左右两侧内壁上的两个滑槽,若干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若干所述滑块分别正对若干连接块设置,若干所述滑槽的顶面和底部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同一侧两根所述弹簧伸缩杆分别与滑块位于滑槽内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滑块分别与若干限位机构卡接。采用上述结构的汽车散热器,横向和竖向的减震结构分开设置,结构复杂,安装速度慢,抗震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汽车散热水箱结构抗振性能不足及安装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芯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与芯体之间设置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插接柱、减震垫、限位环;芯体上设置插接柱,导柱上套设减震垫,外壳内壁上设置限位环,所述导柱的高度小于减震垫,减震垫的外径小于限位环的外径,减震垫挤压在芯体、限位环、外壳围成的空间内。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第一,本实用新型在插接柱高度比圆柱形减震垫高度小,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轴向发生挤压变形时,有足够压缩空间;
8.第二,本实用新型限位环内径比减震垫内径大,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径向发生挤压变形时,有足够压缩空间。
9.第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可防止散热器在振动过程中损坏,解决散
热器抗振性能不足,并且能够将散热器方便快捷的安装进钣金件外壳内。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垫为圆柱形,减震垫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轴向设置,第一通孔位于减震垫中心,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径向外侧,第二通孔呈圆环状均匀分布。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圆柱形减震垫设有环状排列的圆孔,可以保障减震垫有更好的弹性形变能力。
12.为解决插接柱与芯体之间如何连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柱包括底座、底座上固接的导柱,底座与芯体固接,优选焊接连接,牢固性可靠。
13.为解决减震垫从插接柱上脱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柱导柱的导柱比减震垫高度小12mm,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发挤压变形是有足够压缩空间,又能避免减震垫从插接柱上脱落。
14.为解决减震垫在限位环内发生窜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环内径比减震垫外径大5mm,既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发挤压变形是有足够压缩空间,又防止减震垫在限位环内发生窜动。
15.为解决减震垫第二通孔数量多导致减震效果减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8个,既保障减震垫有更好的弹性形变能力,又使得减震垫具有一定的韧性,保证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的侧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

4所示,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内部的芯体2。壳体为钣金件。芯体内有冷却介质,芯体材质为铝。
21.壳体1与芯体2之间设置减震连接结构3,包括插接柱30、减震垫31、限位环32;芯体上设置插接柱,导柱上套设减震垫,外壳内壁上设置限位环,限位环内径比减震垫外径大5mm。插接柱末端、减震垫末端伸入限位环内。
22.减震垫为圆柱形,减震垫上设有第一通孔310、第二通孔311,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轴向设置。第一通孔位于减震垫中心。第二通孔的数量为8个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径向外侧,第二通孔呈圆环状均匀分布。
23.插接柱为“凸”字型机加件。插接柱包括底座301、底座上固接的导柱302,底座与芯体焊接连接。插接柱的导柱302比减震垫31高度小12mm。
24.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的安装过程:芯体四角分别焊接插接柱。外壳内壁上焊接限位环。导柱上穿套减震垫,减震垫挤压在底座、限位环、外壳围成的空间内,完成芯体与壳体的快速安装。
25.本实用新型在插接柱高度比圆柱形减震垫高度小,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轴向发
生挤压变形时,有足够压缩空间;本实用新型限位环内径比减震垫内径大,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径向发生挤压变形时,有足够压缩空间。
2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可防止散热器在振动过程中损坏,解决散热器抗振性能不足,并且能够将散热器方便快捷的安装进钣金件外壳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芯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与芯体之间设置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插接柱、减震垫、限位环;芯体上设置插接柱,导柱上套设减震垫,外壳内壁上设置限位环,所述导柱的高度小于减震垫,减震垫的外径小于限位环的外径;减震垫挤压在芯体、限位环、外壳围成的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垫为圆柱形,减震垫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轴向设置,第一通孔位于减震垫中心,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径向外侧,第二通孔呈圆环状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柱包括底座、底座上固接的导柱,底座与芯体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柱导柱的导柱比减震垫高度小1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环内径比减震垫外径大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8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散热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散热水箱内部减震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芯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与芯体之间设置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插接柱、减震垫、限位环;芯体上设置插接柱,导柱上套设减震垫,外壳内壁上设置限位环,所述导柱的高度小于减震垫,减震垫的外径小于限位环的外径,减震垫挤压在芯体、限位环、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可防止散热器在振动过程中损坏,解决散热器抗振性能不足,并且能够将散热器方便快捷的安装进钣金件外壳内,能够保障圆柱形减震垫轴向、径向发生挤压变形时,有足够压缩空间。有足够压缩空间。有足够压缩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民 熊双元 张政 马树洋 冯军武 王训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