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1: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2.称重即是测量与质量有关的数据,一般指重量,称重一般使用的是称重装置,将物体放置在称重装置上,称重装置给与物体重量的数值。
3.传统的称重装置没有设置便于输送式的结构,导致称重装置需要将一个个物体进行拿取放置,随后才能进行称重,称重完毕之后,还需手动将称重物体取走,操作比较繁琐。
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装置本体,称重装置本体上端位置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侧面设置有传输组件,设置了便于输送式的结构,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装置本体,称重装置本体包括称重组件和显示控制屏,称重装置本体上端位置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侧面设置有传输组件,传输组件包括传输机框和设置在传输机框内部的传输带,以及设置在传输机框两端位置的升降组件,传输机框两侧还设置有调节组件。
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称重组件外侧的夹持环,以及设置在夹持环上端位置的承重块,且承重块和夹持环的直径相等。
8.优选的,所述承重块分割成两组,两组所述的承重块内壁均开设有嵌合槽。
9.优选的,所述夹持环包括贯穿开设在夹持环侧面的接触环槽,以及开设在接触环槽下端位置的环型槽和设置在夹持环两侧的紧密组件,环型槽的直径与称重组件的直径相等,接触环槽的直径小于称重组件的直径。
10.优选的,所述紧密组件包括设置在夹持环一侧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以及螺纹贯穿第一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内部的螺纹柱。
11.优选的,所述传输带的最上端高度大于传输机框最上端高度,传输机框的宽度小于两组所述的承重块的间距。
12.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框两端下侧面的框架块,以及设置在框架块下端位置的升降柱和设置在升降柱下端位置的接地块,且升降柱一端位置处于接地块内部,升降柱设置三组。
13.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三组,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框上侧面的调节柱,以及活动嵌合在传输机框一侧的嵌合条和开设在嵌合条一侧的齿轮槽,且齿轮槽设置两组。
14.优选的,所述调节柱包括设置在调节柱下端位置的连接轴,以及设置在连接轴外侧的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设置两组,主动齿轮与齿轮槽相啮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将所需称重的物体放置在传输带上侧面,此时升降柱处于伸出状态,传输带最上端位置的高度大于承重块最上端位置的高度,即当物体被传输到承重块位置时,物体处于传输带上侧面,且不与承重块上侧面接触,随后电驱动升降柱下降,带动传输机框和传输带下降,使得物体停留在承重块上侧面,此时可根据称重装置本体称重数值的变化来知晓物体的重量,最后电驱动升降柱伸出,带动传输机框和传输带上升,使得物体与传输带上侧面接触,传输带可将物体传输走。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连接组件与称重装置本体之间是活动连接的,可进行拆卸和更换,在未进行整个装置的组合时,先将夹持环套装在称重组件外侧,即环型槽与称重组件外侧相接触,接触环槽位置处于称重组件上侧面,拧动螺纹柱来使得夹持环与称重组件的连接更加紧密,此时承重块的位置会处于称重组件的上端位置,通过显示控制屏的调节,使得此时的称重数据为零,即不对连接组件进行计重,以便于后续的传输式称重。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在进行传输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的组合时,拧动调节柱,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而主动齿轮与嵌合条设置的齿轮槽相啮合,主动齿轮的转动可带动嵌合条位移,当使得嵌合条位置处于传输机框外侧时,可拿取传输组件使得嵌合条嵌合在嵌合槽内部,此时传输机框两侧不与两组的承重块内壁相接触,便于确定传输组件的位置,最后再拧动调节柱将嵌合条移动到传输机框内部,此时传输组件不与连接组件和称重装置本体接触,只起到传输物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柱平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称重装置本体;11、称重组件;12、显示控制屏;2、连接组件;21、承重块;211、嵌合槽;22、夹持环;221、接触环槽;222、环型槽;223、紧密组件;2231、第一固定块;2232、第二固定块;2233、螺纹柱;3、传输组件;31、传输机框;32、传输带;33、升降组件;331、框架块;332、升降柱;333、接地块;34、调节组件;341、调节柱;3411、连接轴;3412、主动齿轮;342、嵌合条;343、齿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装置本体1,称重装置本体1上端位置设置有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上侧面设置有传输组件3。
28.请参阅图2

4,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称重装置本体1包括称重组件11和显示控制屏12,连接组件2包括设置在称重组件11外侧的夹持环22,以及设置在夹持环22上端位置的承重块21,且承重块21和夹持环22的直径相等,承重块21分割成两组,两组的承重块21内壁均开设有嵌合槽211,夹持环22包括贯穿开设在夹持环22侧面的接触环槽221,以及开设在接触环槽221下端位置的环型槽222和设置在夹持环22两侧的紧密组件223,环型槽222的直径与称重组件11的直径相等,接触环槽221的直径小于称重组件11的直径,紧密组件223包括设置在夹持环22一侧的第一固定块2231和第二固定块2232,以及螺纹贯穿第一固定块2231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232内部的螺纹柱2233,传输带32的最上端高度大于传输机框31最上端高度,传输机框31的宽度小于两组的承重块21的间距,升降组件33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框31两端下侧面的框架块331,以及设置在框架块331下端位置的升降柱332和设置在升降柱332下端位置的接地块333,且升降柱332一端位置处于接地块333内部,升降柱332设置三组。
29.请参阅图5

6,一种具有缓冲顶起转移机构的自动称重装置,调节组件34设置三组,调节组件34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框31上侧面的调节柱341,以及活动嵌合在传输机框31一侧的嵌合条342和开设在嵌合条342一侧的齿轮槽343,且齿轮槽343设置两组,调节柱341包括设置在调节柱341下端位置的连接轴3411,以及设置在连接轴3411外侧的主动齿轮3412,且主动齿轮3412设置两组,主动齿轮3412与齿轮槽343相啮合。
30.工作原理:将所需称重的物体放置在传输带32上侧面,此时升降柱332处于伸出状态,传输带32最上端位置的高度大于承重块21最上端位置的高度,即当物体被传输到承重块21位置时,物体处于传输带32上侧面,且不与承重块21上侧面接触,随后电驱动升降柱332下降,带动传输机框31和传输带32下降,使得物体停留在承重块21上侧面,此时可根据称重装置本体1称重数值的变化来知晓物体的重量,最后电驱动升降柱332伸出,带动传输机框31和传输带32上升,使得物体与传输带32上侧面接触,传输带32可将物体传输走,连接组件2与称重装置本体1之间是活动连接的,可进行拆卸和更换,在未进行整个装置的组合时,先将夹持环22套装在称重组件11外侧,即环型槽222与称重组件11外侧相接触,接触环槽221位置处于称重组件11上侧面,拧动螺纹柱2233来使得夹持环22与称重组件11的连接更加紧密,此时承重块21的位置会处于称重组件11的上端位置,通过显示控制屏12的调节,使得此时的称重数据为零,即不对连接组件2进行计重,以便于后续的传输式称重,在进行传输组件3与连接组件2之间的组合时,拧动调节柱341,带动主动齿轮3412进行转动,而主动齿轮3412与嵌合条342设置的齿轮槽343相啮合,主动齿轮3412的转动可带动嵌合条342位移,当使得嵌合条342位置处于传输机框31外侧时,可拿取传输组件3使得嵌合条342嵌合在嵌合槽211内部,此时传输机框31两侧不与两组的承重块21内壁相接触,便于确定传输组件3的位置,最后再拧动调节柱341将嵌合条342移动到传输机框31内部,此时传输组件3不与连接组件2和称重装置本体1接触,只起到传输物体的作用。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