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源车的排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源车的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源车是主要用于电力行业的现场抢修作业,由于其内部发电机组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保证电源车车厢内的通风性,因此就需要设置排风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204978157u一种排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车强进排风结构

在电源车车厢内的排风风道增加辅助风机,增强进排风风量,在相同功率发电机组的情况下,车厢尺寸较小,噪音要求低的电源车上百叶窗面积可减少百分之十,满足车厢外形尺寸要求小、噪音低的特殊需求。但是该电源车强进排风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3.传统的排风装置大多依靠风力在车厢内自身的流动实现散热功能,缺少引导风力流通的结构,由于风力流通的方向多变,因此其散热效果并不明显,造成排风性能差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源车排风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车的排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传统的排风装置大多依靠风力在车厢内自身的流动实现散热功能,缺少引导风力流通的结构,由于风力流通的方向多变,因此其散热效果并不明显,造成排风性能差的现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车的排风装置,包括车厢、电动机、扇叶和发电机组,所述车厢的顶部焊接有车顶板,且车顶板的下端面螺栓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和连接轴相互连接,且连接轴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吸入冷风的扇叶,所述扇叶外侧的车厢上固定有引入空气的进风罩,且进风罩的侧面贯穿有输风管;
6.所述车厢的内部设置有横向来回移动的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两端通过引导轨分别与车厢和车顶板相互连接;
7.所述连接轴的端头处套设有锥齿,且与其相啮合的另一锥齿的内部贯穿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向竖直朝下的扇叶,且传动轴外侧的车顶板上固定有防护盒;
8.所述发电机组螺栓安装在车厢的内底面,且车厢的侧壁设置有引导风向的引导块,并且车厢的外壁固定有排出空气的出风罩。
9.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和活动板连接位置设置有2条螺距相同、旋向相反的螺纹槽,且两者为螺纹连接,并且连接轴的端头处延伸至防护盒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进风罩和出风罩处于同一高度,且两者内部传输的风向相反,并且进风罩和出风罩远离车厢的一侧均为网格状。
11.优选的,所述输风管的一端穿过车厢的侧壁延伸至进风罩的内部,且输风管的另一端和活动板之间留有空隙,并且输风管的截面为“z”字形结构,同时输风管的风口处为倾
斜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气流的传输孔,且活动板和引导轨为密封的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和输风管的最近距离小于输风管端部与车厢之间的距离。
13.优选的,所述传输孔的内侧铰接有堵塞气流的活动挡板,且活动挡板和传输孔为磁性连接,并且活动挡板的边缘处固定有磁铁块。
14.优选的,所述引导块的侧面为斜面设置,且引导块的顶部高度和出风罩的底部高度相同。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源车的排风装置,通过引导风力流通的结构实现空气在车厢内稳定的流动,对风力流通的方向进行限定,能够提升车厢内的散热效果,同时可提升排风性能;
16.1.在电动机驱动进风罩内的扇叶转动时,可通过连接轴与活动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其横向来回移动,当活动板向输风管靠近时,可通过输风管推动活动板转动,以便输风管内的空气通过传输孔进入放电机组所处的位置实现散热;
17.2.当活动板向远离固定管的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活动板对传输孔进行封堵防止空气反向流动,并通过活动板移动产生的推力能够加速热量从出风罩排出,在连接轴转动的同时可通过锥齿的传动带动另一扇叶转动,进一步的提升对发电机组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风罩正剖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移动后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盒正剖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车厢;2、车顶板;3、电动机;4、皮带轮机构;5、连接轴;6、扇叶;7、进风罩;8、输风管;9、活动板;91、传输孔;92、活动挡板;93、磁铁块;10、引导轨;11、锥齿;12、传动轴;13、防护盒;14、发电机组;15、引导块;16、出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车的排风装置,包括车厢1、车顶板2、电动机3、皮带轮机构4、连接轴5、扇叶6、进风罩7、输风管8、活动板9、传输孔91、活动挡板92、磁铁块93、引导轨10、锥齿11、传动轴12、防护盒13、发电机组14、引导块15和出风罩16,车厢1的顶部焊接有车顶板2,且车顶板2的下端面螺栓安装有电动机3,电动机3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4和连接轴5相互连接,且连接轴5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吸入冷风的扇叶6,扇叶6外侧的车厢1上固定有引入空气的进风罩7,且进风罩7的侧面贯穿有输风管8;
26.车厢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来回移动的活动板9,且活动板9的两端通过引导轨10分
别与车厢1和车顶板2相互连接;
27.连接轴5的端头处套设有锥齿11,且与其相啮合的另一锥齿11的内部贯穿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向竖直朝下的扇叶6,且传动轴12外侧的车顶板2上固定有防护盒13;
28.发电机组14螺栓安装在车厢1的内底面,且车厢1的侧壁设置有引导风向的引导块15,并且车厢1的外壁固定有排出空气的出风罩16;
29.连接轴5和活动板9连接位置设置有2条螺距相同、旋向相反的螺纹槽,且两者为螺纹连接,并且连接轴5的端头处延伸至防护盒13的内部,进风罩7和出风罩16处于同一高度,且两者内部传输的风向相反,并且进风罩7和出风罩16远离车厢1的一侧均为网格状,扇叶6转动将外界的冷风吸入进风罩7内,并且通过相啮合的锥齿11带动传动轴12转动,这样能够带动另一扇叶6转动实现对发电机组14的散热作用;
30.输风管8的一端穿过车厢1的侧壁延伸至进风罩7的内部,且输风管8的另一端和活动板9之间留有空隙,并且输风管8的截面为“z”字形结构,同时输风管8的风口处为倾斜设置,活动板9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气流的传输孔91,且活动板9和引导轨10为密封的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9和输风管8的最近距离小于输风管8端部与车厢1之间的距离,传输孔91的内侧铰接有堵塞气流的活动挡板92,且活动挡板92和传输孔91为磁性连接,并且活动挡板92的边缘处固定有磁铁块93,当活动板9移动向输风管8靠近时,通过输风管8的推动可带动活动挡板92转动,进一步的对发电机组14进行散热操作,而活动板9向远离输风管8的位置移动时,活动挡板92通过自身的重力能够与传输孔91相贴合,实现对其的封堵,避免出现空气回流的现象;
31.引导块15的侧面为斜面设置,且引导块15的顶部高度和出风罩16的底部高度相同,通过引导块15的引导能够从出风罩16排出,完成电源车的排风。
32.工作原理:首先如图1

2和图5所示,电动机3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机构4带动连接轴5转动,进而带动扇叶6转动将外界的冷风吸入进风罩7内,连接轴5在转动的同时可通过相啮合的锥齿11带动传动轴12转动,这样能够带动另一扇叶6转动实现对发电机组14的散热作用,而在连接轴5转动时通过与活动板9之间的螺纹连接可带动其在引导轨10上来回移动;
33.如图1

4所示,当活动板9移动向输风管8靠近时,通过输风管8的推动可带动活动挡板92转动,以便输风管8从进风罩7进入的空气通过传输孔91传送至发电机组14的位置,进一步的对发电机组14进行散热操作,而活动板9向远离输风管8的位置移动时,活动挡板92通过自身的重力能够与传输孔91相贴合,实现对其的封堵,避免出现空气回流的现象,而通过活动板9的移动对空气具有推动作用,能够加速其在车厢1内的流通,最后通过引导块15的引导能够从出风罩16排出,完成电源车的排风。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