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锁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两轮车车锁,仅依赖车锁环的弹簧机械拉力来移动车锁环,达到开锁的目的。但是由于车锁结冰、车锁生锈、车辆停靠于斜坡等缘故导致锁环移动不畅。
3.尽管车锁的固件和车锁马达受驱动完成了开锁指令,但是从用户的角度,车锁仍然可能处于未打开状态。这是由于,车锁环卡在了锁壳里。
4.由于现有技术的车锁不能检测锁环是否移动到指定位置,智能车锁在开锁指令完成后服务器就认为锁环处于打开状态,并开始订单计费,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情景是锁环处于关闭状态,车辆无法骑行。并且,由于没有检测装置,系统无法提示用户人工拉动锁环的信息,进而,造成了“锁未开,已计费”的现象。
5.与此同时,用户在此类场景中处于两轮车强需求状态,车辆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由于有未支付订单,用户也无法骑行其他两轮车,进而导致用户体验极差,用户大概率转向竞品。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锁和车辆,降低锁具的故障率,提高耐用程度。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锁,包括:
8.锁壳;
9.锁环,被配置为在所述锁壳内受控移动以对锁定目标进行锁定,所述锁环的一部分环体带有磁性形成有磁部;
10.行程开关,被配置为安装在所述锁壳内检测所述有磁部的位置;
11.控制器,与所述行程开关连接,用于识别车锁状态。
12.优选地,所述车锁还包括:
13.马达,被配置为在所述锁环移动到关锁位置时固定所述锁环,使所述锁环维持锁定状态,所述马达还被配置为远离关锁位置时释放所述锁环;
14.马达弹簧,被配置驱动所述马达移动;以及
15.锁环弹簧,被配置为拉动所述锁环,使所述锁环位于开锁位置。
16.优选地,所述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锁环的移动轨迹内。
17.优选地,所述车锁还包括主板,所述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主板的安装位置。
18.优选地,所述有磁部是永磁体。
19.优选地,所述行程开关为磁簧开关。
20.优选地,所述锁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被配置为与所述马达配合固定或释放所述锁环。
2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
22.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锁;
23.车架,被配置为固定所述车锁。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锁环的一部分环体带有磁性形成有磁部,通过行程开关与有磁部的相对位置反馈锁环位置,通过控制器获取锁环位置获得车锁状态,避免了设置额外的磁体部件导致的锁具故障率升高,提高了锁具的耐用性能。
附图说明
2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26.图1是现有技术的车锁的示意图;
27.图2是现有技术的车锁的未完全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未完全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33.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34.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35.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7.现有技术中,两轮车车锁的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是根据锁块位置判断的。
38.锁块位置是控制器通过锁块位置反馈信号获得的。锁块位置反馈信号包括:锁块位于初始位置、或者锁块位于伸出位置。
3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锁块位置反馈信号可以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电子元件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设置电子元件的方式直接获得。
40.图1是现有技术的车锁的示意图。
41.参照图1,a状态,电机8驱动锁块6使得锁块6在初始位置。此时,控制器4获得的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初始位置。
42.b状态,锁块6受电机8的驱动伸出,控制器4获得的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伸出位置。
43.以共享两轮车的使用场景为例,共享两轮车厂商将共享两轮车投放到市场时,管理人员手动将共享两轮车锁定,控制器4向电机8发送锁定指令,电机8收到锁定指令后驱动锁块6伸出,伸出的锁块6卡住锁环凹槽21。此时,控制器4获得的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伸出位置。
44.响应于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伸出位置,控制器4将共享两轮车的状态调整为锁定状态。控制器4将锁定状态发送到服务器。
45.当用户有共享两轮车使用需求时,用户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开锁请求。服务器收到开锁请求后,服务器向控制器4发送开锁指令,控制器4响应开锁指令向电机8发送复位指令,电机8收到复位指令驱动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也就是a状态。
46.在a状态下,锁块6释放锁环2。锁环2在锁环弹簧5的拉动下向开锁位置移动。在用户使用的场景中,成功开锁。此时,锁块6已经到达初始位置时,控制器4更新后的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初始位置。
47.此时,控制器4响应于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初始位置,控制器4将共享两轮车的状态调整为开锁状态,并将这个开锁状态发送给服务器。
48.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a状态,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初始位置;b状态,锁块位置反馈信号为:锁块位于伸出位置。
49.现有技术是通过锁块位置反馈信号判断两轮车的车锁状态的,也即,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控制器4将共享两轮车的状态调整为开锁状态。此时,控制器4向服务器发送的两轮车状态为开锁状态。服务器响应于两轮车处于开锁状态,开始计费。
50.现有技术中,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时,锁块6能够释放锁环2,锁环弹簧5能够拉动锁环2,从而,使得锁环2位于开锁位置。锁环2位于开锁位置时,用户能够骑行两轮车。开锁位置是指锁环2不能限制住车轮的位置。
51.但是,由于车锁结冰、车锁生锈、以及车辆停靠于斜坡等情况的发生,存在一种锁块6虽然位于初始位置,但是锁环2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
52.图2是现有技术的车锁的未完全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53.参照图2,在现有技术中,锁块6虽然位于初始位置,但是由于车锁结冰、车锁生锈、以及车辆停靠于斜坡等情况,锁环2仍然位于关锁位置。
54.也即,未完全开锁状态是指: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此时锁环2位于关锁位置。其中,关锁位置是指锁环2能够限制住车轮的位置。
55.在现有技术中,车锁处于未完全开锁状态时,控制器4根据锁块位置向服务器发送的两轮车状态为开锁状态,服务器响应两轮车处于开锁状态开始计费。
56.然而,锁环2位于关锁位置,锁环2限制住车轮,此时,用户不能使用两轮车。
57.用户在此类场景时,处于两轮车强需求状态,两轮车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并且,由于有未支付订单,用户无法骑行其他两轮车,导致用户体验极差,用户大概率转向竞品。
58.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两轮车车锁的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是根据锁块位置反馈信号判断的。一旦车锁处于未完全开锁状态,控制器4根据锁块位置反馈信号向服务器发送的是开锁状态,服务器响应于两轮车处于开锁状态开始计费,而用户此时无法使用两轮车,造成了很差的用户体验。
59.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锁。
60.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的示意图。
61.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包括:锁壳1、锁环2、行程开关3、控制器4。
62.锁壳1用于固定或包裹车锁中的其他部件。
63.锁环2被配置为在锁壳1内受控移动以对锁定目标进行锁定,锁环2的一部分环体带有磁性形成有磁部2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环2的一部分具有永久磁性,具有永久磁性的部分环体为有磁部22。
64.锁环2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被配置为与所述锁块6配合固定锁环2。
65.行程开关3被配置为安装在锁壳1内检测有磁部22的位置。行程开关3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锁环的移动轨迹内。可选地,车锁还包括主板,所述行程开关也可以安装在所述主板的安装位置上。
66.具体地,行程开关3可以是磁簧开关。通过行程开关3感应有磁部22的位置,从而获得行程开关的反馈信号。
67.例如,锁环2位于关锁位置,有磁部22远离行程开关3,行程开关3无法感应到有磁部22的磁通量,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0。进而,能够表征锁环2位于卡住车轮的位置。
68.当锁环2位于开锁位置时,有磁部22的与行程开关3的相对位置使得行程开关3能够感应到有磁部22的磁通量,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1。进而,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1时,能够表征锁环2位于释放车轮的位置。
69.控制器4与所述行程开关3连接,用于识别车锁状态。
70.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状态包括:开锁状态、锁定状态、未完全开锁状态。
7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状态是通过行程开关的反馈信号和锁块位置获得的,具体参见表1。
[0072][0073]
表1车锁状态
[0074]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还包括:电机8、锁块6、锁块弹簧7、和锁环弹簧5。
[0075]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机8和锁块6与现有技术中电机8与锁块6相同。
[0076]
锁块6被配置为在所述锁环2移动到关锁位置时受电机8的驱动固定锁环2,使所述锁环2维持锁定状态。
[0077]
所述锁块6还被配置为受电机8驱动。当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时释放锁环2。
[0078]
锁块弹簧7与锁块6连接,使得锁块6具有向所述关锁位置移动的趋势。
[0079]
锁环弹簧5被配置为拉动所述锁环2,使所述锁环2具有向开锁位置移动的趋势。
[0080]
以共享两轮车的使用场景为例,共享两轮车厂商将共享两轮车投放到市场上,管理人员手动将共享两轮车锁定,控制器4向电机8发送锁定指令,电机8收到锁定指令后驱动锁块6伸出,伸出的锁块6卡住锁环凹槽21。
[0081]
此时的车锁状态参照图3,锁环2位于关锁位置,有磁部22远离行程开关3,行程开关3无法感应到有磁部22的磁通量,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0。
[0082]
控制器4获取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此时,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0;控制器4获取锁块位置反馈信号,此时,锁块位置反馈信号表征锁块6位于伸出位置。则控制器4将车锁的状态调整为锁定状态。控制器4将锁定状态发送到服务器。
[0083]
当用户有共享两轮车使用需求时,用户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开锁请求。服务器收到开锁请求后,服务器向控制器4发送开锁指令。控制器4响应开锁指令向电机8发送复位指令,电机8驱动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
[0084]
参照图4,当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时,锁块6远离锁环凹槽21,锁块6将锁环2释放。此时,锁环弹簧5拉动锁环2,使得锁环2位于开锁位置,也就是说,锁环2位于释放车轮的位置。
[0085]
当锁环2位于开锁位置时,有磁部22的与行程开关3的相对位置使得行程开关3能够感应到有磁部22的磁通量,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1。
[0086]
控制器4获取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行程开关3的反馈信号为1;控制器4获取锁块位置反馈信号:锁块位于初始位置。则控制器4将车锁的状态调整为开锁状态。控制器4将开锁状态发送到服务器。
[0087]
服务器响应于两轮车处于开锁状态,服务器开始计费。
[008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未完全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0089]
未完全开锁状态是指:锁块6位于初始位置时锁环2位于关锁位置。
[0090]
也就是说,锁块6虽然已经释放锁环2,但是,由于车锁结冰、车锁生锈、以及车辆停靠于斜坡等情况,锁环弹簧5无法拉动锁环2,锁环2没有完全打开(也即,锁环2位于关锁位置)。
[0091]
也即,锁环弹簧5的拉力无法克服锁环2的卡紧力,卡紧力是由于车锁结冰、车锁生锈或车辆停靠于斜坡产生的。
[0092]
就是说,在这些情况下,锁环2卡在锁壳1中,锁环2不能释放车轮,用户无法使用两轮车。
[0093]
此时,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4将车锁状态调整为未完全开锁状态。
[0094]
当出现未完全开锁状态时,服务器提示用户手动开锁。如果用户手动开锁成功,使得锁环2位于开锁位置,用户能够正常骑行。服务器开始计费。
[0095]
如果用户手动开锁不成功,服务器通过终端向用户发送“车辆是否故障?是否要结束行程”。用户收到询问,用户点击终端上的“确认结束”。
[0096]
用户通过终端向服务器请求结束行程。
[0097]
服务器结束行程。
[0098]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锁通过将锁环2的一部分环体带有磁性形成有磁部
22,通过行程开关3与有磁部22的相对位置反馈锁环2位置,通过控制器4获取锁环2位置获得车锁状态,从而在车锁出现未完全开锁状态时,能够及时结束行程,避免了设置额外的磁体部件使得锁具故障率升高,提高了锁具的耐用性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0099]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0100]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锁100和车架200。车架200被配置为固定所述车锁100。其中,车锁100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车锁。由此,由于车锁的故障率降低,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车辆的性能也能够得到提升。
[01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