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操作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1: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图像 实施 操作 方式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操作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用光源,例如,有时使用led阵列等线型光源。线型光源保持于曝光头。曝光头被朝向感光鼓升降的升降机构支承。
3.升降机构使曝光头在抵接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升降,上述抵接位置是使曝光头最接近感光鼓单元的位置,上述分离位置是与抵接位置相比在与感光鼓单元之间形成更大的间隙的位置。
4.特别是存在若分离位置处的间隙过小,则无法拆装感光鼓单元或者曝光头的清扫变得困难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5.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具备:直动构件,具有第一卡合部,并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移动;转动构件,具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绕所述轴线的周向上具有长度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所述转动构件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直动构件保持为能够绕所述轴线转动且能够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卡合部将所述直动构件的沿着所述轴线的移动量限制为预先确定的移动距离;肋,设置于所述转动构件,对所述转动构件进行加强,以降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变形且抑制所述移动量相对于所述移动距离的误差;以及操作构件,使所述直动构件绕所述轴线转动。
6.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感光鼓,用于承载静电潜像;曝光头,为了在所述感光鼓上描绘静电潜像而进行曝光;以及升降机构,包括上述的操作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以与所述操作机构的所述直动构件联动的方式卡定于所述直动构件,并将所述曝光头支承为能够与所述直动构件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相应地在所述曝光头接近所述感光鼓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7.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截面的示意图。
8.图2是表示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拔出感光鼓单元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9.图3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曝光部以及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10.图4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抵接位置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1.图5a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侧的分离位置处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2.图5b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的分离位置处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
立体示意图。
13.图6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抵接位置处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4.图7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第一连杆和操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5.图8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16.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抵接位置处的操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10是沿着图9中的f10

f10线的截面的示意图。
18.图11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19.图11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20.图1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离位置处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1.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离位置处的操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2.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f14

f14线的截面的示意图。
23.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动构件的作用的立体示意图。
24.图16是表示比较例的转动构件的作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具有直动构件、转动构件、肋以及操作构件。直动构件具有第一卡合部。直动构件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移动。转动构件具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在第一方向上和绕所述轴线的周向上具有长度。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卡合。转动构件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将直动构件保持为能够绕轴线转动且能够在沿着轴线的方向上移动。转动构件通过第二卡合部将直动构件的沿着轴线的移动量限制为预先确定的移动距离。肋设置于转动构件。肋为了降低第二卡合部的变形且抑制移动量相对于移动距离的误差而对转动构件进行加强。操作构件使直动构件绕轴线转动。
26.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以下的各图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对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27.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截面的示意图。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控制面板1、扫描部2、打印部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手动单元10以及控制部6。
29.以下,在参照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有时使用图中所示的x1方向、x2方向、y1方向、y2方向、z1方向以及z2方向。x1方向是站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面(图1的纸面前侧)时从左朝向右的方向。x2方向是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y1方向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背面朝向正面的方向。y2方向是与y1方向相反的方向。z1方向是铅垂向上方向。z2方向是铅垂向下方向。在与x1(y1、z1)方向、x2(y2、z2)方向的朝向无关或者包括两个方向在内的情况下,简记为x(y、z)方向。
30.将在x方向上具有法线的平面记为yz平面,将在y方向上具有法线的平面记为zx平面,将在z方向上具有法线的平面记为xy平面。zx平面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与片材p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平面。xy平面为水平面。
31.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基于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配置姿态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构件的形状。
32.控制面板1通过用户进行操作而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动作。
33.扫描部2将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读取为光的明暗。扫描部2将所读取的图像信息向打印部3输出。
34.打印部3基于来自扫描部2或外部的图像信息而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
35.打印部3通过含有色调剂的显影剂而形成输出图像(色调剂图像)。打印部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的表面上。打印部3对片材p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施加热和压力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p。
36.片材供给部4与打印部3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机相应地将片材p一张张地供给到打印部3。
37.片材供给部4具有供纸盒20和盒供纸部21。
38.供纸盒20收纳各种尺寸的片材p。
39.盒供纸部21位于供纸盒20的x1方向上的端部的上方。盒供纸部21具有拾取辊22b、供纸辊22a以及分离辊22c。
40.拾取辊22b将图像形成所需的片材p从供纸盒20输送到供纸辊22a和分离辊22c的夹持部。
41.供纸辊22a将被输送到夹持部的片材p朝向输送部5输送。
42.在输送了多个片材p的情况下,分离辊22c分离一张片材p。
43.输送部5具有定位辊24。
44.定位辊24使由供纸辊22a供给的片材p的前端在夹持部n对齐。定位辊24根据打印部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的时机来输送片材p。定位辊24将片材p朝向转印部28输送。
45.打印部3具有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曝光部26、中间转印带27、转印部28、定影器29以及转印带清洁单元31。
46.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x1方向上依次排列。
47.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别将转印到片材p的色调剂图像形成于中间转印带27上。
48.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别具有感光鼓7。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各自的感光鼓7上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色调剂图像。
49.在各感光鼓7的周围分别配置有带电器、曝光部26、显影器8、一次转印辊、清洁单元以及除电器。一次转印辊与感光鼓7对置。中间转印带27被夹在一次转印辊与感光鼓7之间。
50.在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上方配置有色调剂盒32y、32m、32c、32k。在色调剂盒32y、32m、32c、32k中分别收纳有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色调剂。
51.色调剂盒32y、32m、32c、32k的各色调剂通过省略图示的色调剂补给管被供给到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
52.曝光部26对带电的各感光鼓7的表面分别照射光。基于图像信息对光进行发光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曝光部26具有多个发光元件沿着y1方向排列而成的光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曝光部26分别配置于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下方。
53.对各曝光部26分别供给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对应的图像信息。各曝光部26在各感光鼓7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54.中间转印带27由环形带构成。中间转印带27由与内周面抵接的多个辊赋予张力。中间转印带27被张架成扁平状。中间转印带27的内周面在张架方向上的最远离的x1方向上的位置与支承辊28a抵接。中间转印带27的内周面在张架方向上的最远离的x2方向上的位置与转印带辊23抵接。
55.支承辊28a构成转印部28的一部分。支承辊28a将中间转印带27向二次转印位置引导。
56.转印带辊23将中间转印带27向清洁位置引导。
57.在中间转印带27的图示下表面侧,在x1方向上依次配置有除了一次转印辊以外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转印带辊23与支承辊28a之间的区域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58.当色调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位置时,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各一次转印辊被施加有转印偏压。各一次转印辊将各感光鼓7的表面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
59.在中间转印带27中,在与图像形成部25k相邻的位置配置有转印部28。
60.转印部28具有支承辊28a和二次转印辊28b。二次转印辊28b和支承辊28a夹持中间转印带27。二次转印辊28b以及中间转印带27相互抵接的位置是二次转印位置。
61.转印部28将中间转印带27上的带电的色调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转印到片材p的表面上。转印部28向二次转印位置施加转印偏压。转印部28通过转印偏压将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
62.定影器29对片材p施加热和压力。定影器29通过该热和压力而使转印到片材p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定影器29配置于转印部28的上方。
63.转印带清洁单元31与转印带辊23对置。转印带清洁单元31夹着中间转印带27。转印带清洁单元31刮取中间转印带27的表面的色调剂。
64.在从定位辊24至转印部28之间、以及从转印部28至定影器29之间分别依次形成有从下方朝向上方输送片材p的输送路径30a、30b。
65.各输送路径30a、30b、30c具有将片材p夹在中间而相互对置的输送引导部和输送辊。
66.手动单元10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p供给到打印部3。在手动托盘13的使用时,如实线所示,手动托盘13绕图示顺时针地转动而打开。在打开的手动托盘13上能够载置各种尺寸的片材p。
67.手动单元10具有与片材供给部4同样的拾取辊、供纸辊以及分离辊。
68.控制部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以及各装置部分。例如,控制部6控制控制面板1、扫描部2、打印部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手动单元10,输送片材p而在片材p形成图像。
69.作为控制部6的装置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处理器。
70.说明各曝光部26的详细结构。各曝光部26的结构彼此共通。以下,在不相互区分配
置于曝光部26的上方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情况下,记为图像形成部25。
71.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鼓、曝光部以及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曝光部以及机构的分解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f4

f4线的截面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曝光部以及支承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沿着图5中的f6

f6线的截面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抵接位置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第一连杆和操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72.如在图2中由图像形成部25y示例的那样,各图像形成部25作为除了曝光部26以及一次转印辊以外的感光鼓单元25d而被单元化。
73.能够在将曝光部26以及一次转印辊残留于打印部3的内部的状态下将感光鼓单元25d向y1方向拉出。
74.各曝光部26配置于在打印部3内设置的基座11上。
75.如图3所示,各曝光部26在基座11上沿着x方向相互分离。各曝光部26的x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与朝向各感光鼓7的曝光位置对应。各曝光部26的下表面的高度由基座11来定位。
76.如图4所示,曝光部26具有曝光头33和升降机构34。曝光头33在感光鼓7上形成静电潜像。
77.如图5a、图5b所示,曝光头33具有曝光器33a、保持件33b、支承构件33f以及施力构件33c。
78.曝光器33a在一个方向上较长。曝光器33a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和使发光元件发光的电路基板。例如,多个发光元件是固体发光元件阵列。多个发光元件在曝光器33a的长边方向上排列。曝光器33a的长边方向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是y方向。例如,多个发光元件也可以是led阵列、有机el阵列等。
79.曝光器33a中的多个发光元件根据电路基板所供给的驱动电流而发出光。
80.曝光器33a具有对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聚光的透镜。透镜将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分别以点状聚集于焦点位置。透镜只要能够分别独立地对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聚光,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作为透镜,也可以使用自聚焦透镜阵列等。
81.保持件33b保持曝光器33a。保持件33b在y1方向以及y2方向上比曝光器33a长。保持件33b被支承构件33f支承为能够在朝向感光鼓7的方向上进退。
82.保持件33b的进退方向是沿着从曝光器33a射出的光的光轴的方向。
83.光轴相对于感光鼓7的表面的入射角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光轴也可以相对于朝向感光鼓7的入射位置处的法线倾斜。光轴也可以相对于铅垂面倾斜。
84.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器33a的光轴沿着铅垂面向z方向延伸,保持件33b的进退方向为z方向。
85.如图5a所示,在保持件33b的y2方向上的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抵接面33dr和定位部33er。
86.抵接面33dr与设置于感光鼓单元25d的壳体25a的间隔件25dr抵接。间隔件25dr从壳体25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间隔件25dr通过与抵接面33dr抵接而在间隔件25dr附近的壳体25a与保持件33b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隙。一定的间隙具有使曝光头33的透镜的焦点位置与感光鼓7的表面一致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面33dr设置于定位部33er与曝光头33
的y2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保持件33b的上表面。
87.定位部33er与设置于壳体25a的销25er嵌合,将曝光头33相对于壳体25a内的感光鼓7在y方向以及x方向上定位。例如,定位部33er是供销25er的圆柱部能够插拔地嵌合的圆孔。
88.如图5b所示,在保持件33b的y1方向上的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抵接面33df和定位部33ef。
89.抵接面33df与设置于壳体25a的间隔件25df抵接。间隔件25df从壳体25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间隔件25df通过与抵接面33df抵接而在间隔件25df附近的壳体25a与保持件33b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隙。一定的间隙具有使曝光头33的透镜的焦点位置与感光鼓7的表面一致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面33df设置于定位部33ef与曝光头33的y1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保持件33b的上表面。
90.曝光头33在抵接面33dr、33df处与间隔件25dr、25df抵接,从而以透镜的焦点位置与感光鼓7的表面一致的方式在z方向上被定位。
91.定位部33ef与设置于壳体25a的销25ef嵌合,在x方向上对曝光头33进行定位。例如,定位部33ef是在y方向上较长的长孔。例如,定位部33ef具有在x方向上供销25ef的圆柱部能够插拔地嵌合的短边宽度和比销25ef的圆柱部的直径长的长边宽度。
92.支承构件33f将保持件33b支承为能够沿着z方向进退。在支承构件33f的底面部33g上配置有多个施力构件33c。
93.各施力构件33c沿着远离底面部33g的z1方向对保持件33b的z2方向上的端面施力。
94.各施力构件33c的作用力是能够使抵接面33dr、33df分别以一定的载荷按压于间隔件25dr、25df的大小。
95.施力构件33c的保持件33b的个数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配置于底面部33g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两处。保持件33b中的各施力构件33c的按压位置在y方向上比抵接面33dr、33df稍靠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施力构件33c的按压位置是曝光器33a的两端的大致背面侧。
96.施力构件33c只要能够对保持件33b施力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施力构件33c也可以是在z方向上伸缩的压缩螺旋弹簧。
97.在支承各施力构件33c的底面部33g的下侧设置有与升降机构34连结的卡合孔33fa。
98.升降机构34将曝光头33支承为能够朝向感光鼓7进退。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34将曝光头33支承为能够沿着z方向移动。例如,图4、图6表示升降机构34使曝光头33上升至作为最上位置、即抵接位置的状态。
99.在抵接位置,抵接面33df、33dr分别与间隔件25df、25dr相互抵接。
100.例如,图5a、图5b、图12表示升降机构34使曝光头33下降至最下位置、即分离位置的状态。
101.在分离位置,抵接面33df、33dr分别与间隔件25df、25dr分离,沿着z方向在壳体25a与曝光头33之间形成比抵接位置处的间隙大的间隙。
102.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34具有支承构件34c、第一连杆34a、连杆机构34b、施力构件
34d以及操作机构34e。
103.支承构件34c配置于曝光头33的下方。支承构件34c设置于曝光部26的下部。
104.支承构件34c具有底面部34ca、引导板34cb(参照图6)、支承部34cc以及卡定部34cd。
105.底面部34ca是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状。底面部34ca在y方向上较长。支承构件34c将除了支承构件34c以外的升降机构34的各构件收纳于底面部34ca上。
106.如图6所示,引导板34cb在底面部34ca沿着y方向分离地设置有多个。各引导板34cb由在x方向上相互对置且与yz平面平行的两张平板构成。引导板34cb对第一连杆34a朝向y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
107.如图4所示,支承部34cc与连杆机构34b的个数相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两个连杆机构34b相应地分别设置于底面部34ca的长边方向上的两处。
108.支承部34cc将连杆机构34b的第三连杆34bb支承为能够在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内转动。
109.如图5a、图5b所示,各支承部34cc从底面部34ca向z1方向突出。
110.支承部34cc的结构只要能够将第三连杆34bb支承为能够转动则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34cc是将第三连杆34bb的卡合轴34bbb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轴承。
111.如图6所示,卡定部34cd在底面部34ca的y2方向上的端部向z1方向突出。卡定部34cd对施力构件34d的y2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卡定。
112.第一连杆34a在底面部34ca上沿着底面部34ca的长边方向配置。第一连杆34a在y方向上较长。
113.第一连杆34a被支承为能够在底面部34ca上沿着y方向移动。第一连杆34a在使曝光头33向抵接位置移动时,相对于支承构件34c向y2方向最远端移动。第一连杆34a在使曝光头33向分离位置移动时,相对于支承构件34c向y1方向最远端移动。
114.如图7所示,第一连杆34a具有底板34aa。底板34aa与xy平面平行且在y方向上较长。在底板34aa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向z1方向突出有侧板34ab。各侧板34ab插入于各引导板34cb(参照图6)之间,能够沿着各引导板34cb在y方向上移动。
115.在各侧板34ab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在x方向上贯通各侧板34ab的贯通孔34ac。
116.在底板34aa上,在各贯通孔34ac的附近分别形成有沿着z方向贯通底板34aa的开口部34ad。各开口部34ad形成于各贯通孔34ac的y2方向侧。
117.如图4所示,在各开口部34ad的内侧配置有支承部34cc和支承于支承部34cc的第三连杆34bb。各开口部34ad形成为在第一连杆34a的y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内支承部34cc以及第三连杆34bb不接触的大小。
118.如图7所示,在第一连杆34a的y2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卡定施力构件34d的卡定部34ae。
119.在第一连杆34a的y1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带肩螺钉38(参照图8)的固定部34af。
120.如图4所示,连杆机构34b在支承构件34c与保持件33b之间设置于在y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两处。各连杆机构34b在保持件33b的y1方向上的端部以及y2方向上的端部这两处分
别支承保持件33b。各连杆机构34b连结支承构件34c与保持件33b,并且还与第一连杆34a连结。
121.各连杆机构34b通过将第一连杆34a朝向y1方向的运动转换为z1方向上的运动而使保持件33b以在z1方向上远离支承构件34c的方式移动。同样地,各连杆机构34b通过将第一连杆34a朝向y2方向的运动转换为z2方向上的运动而使保持件33b以接近支承构件34c的方式沿着z2方向移动。
122.各连杆机构34b的结构只要能够与第一连杆34a的运动对应地使曝光头33沿着z方向移动,则并无特别限定。各连杆机构34b的结构均相同。
123.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连杆机构34b具有第二连杆34ba和第三连杆34bb。
124.第二连杆34ba以在x方向上夹着第三连杆34bb的方式设置有两个。各第二连杆34ba的形状为相对于yz平面相互面对称。以下,说明配置于第三连杆34bb的x1方向侧的第二连杆34ba的形状。对于配置于第三连杆34bb的x2方向侧的第二连杆34ba的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相互读取替换x1方向和x2方向即可。
125.第二连杆34ba比第三连杆34bb长。
126.第二连杆34ba连结第一连杆34a与支承构件33f。第二连杆34ba具有第一卡合轴34baa、第二卡合轴34bab以及第三卡合轴34bac。
127.第一卡合轴34baa是与保持件33b连结的卡合部,在第二连杆34ba的长边方向上的端部向x2方向突出。
128.第二卡合轴34bab是与第一连杆34a连结的卡合部,在长边方向上与形成有第一卡合轴34baa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第一卡合轴34baa相同的方向突出。
129.第三卡合轴34bac是与第三连杆34bb连结的卡合部,在第一卡合轴34baa与第二卡合轴34bab之间向与第一卡合轴34baa相同的方向突出。
130.第一卡合轴34baa能够旋转地与支承构件33f的卡合孔33fa卡合。第二连杆34ba通过第一卡合轴34baa与支承构件33f连结。
131.第二卡合轴34bab能够旋转地与第一连杆34a的贯通孔34ac卡合。第二连杆34ba通过第二卡合轴34bab与第一连杆34a连结。
132.第三卡合轴34bac能够旋转地与设置于第三连杆34bb的长边方向上的端部的卡合孔34bba卡合。第二连杆34ba通过第三卡合轴34bac与第三连杆34bb连结。
133.第三连杆34bb连结第二连杆34ba与支承构件34c。在第三连杆34bb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卡合孔34bba和卡合轴34bbb。
134.在卡合孔34bba中分别插通有各第二连杆34ba的第三卡合轴34bac。卡合孔34bba将各第三卡合轴34bac保持为同轴。第三连杆34bb以能够以卡合孔34bba的中心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连结各第二连杆34ba。
135.卡合轴34bbb能够旋转地与支承部34cc卡合。第三连杆34bb通过卡合轴34bbb与支承部34cc连结。
136.施力构件34d在第一连杆34a的移动范围内沿着y2方向对第一连杆34a施力。施力构件34d的结构只要能够沿着y2方向对第一连杆34a施力则并无特别限定。
137.例如图6所示,施力构件34d也可以是在y方向上伸缩的拉伸螺旋弹簧。在该情况下,施力构件34d在y2方向上的端部具有第一挂钩34da,在y1方向上的端部具有第二挂钩
34db。第一挂钩34da与卡定部34cd卡定,第二挂钩34db与卡定部34ae卡定。
138.施力构件34d在曝光头33的抵接位置处被拉伸得比自然长度长。施力构件34d在曝光头33的分离位置处被进一步拉伸得比抵接位置处的长度长。
139.说明操作机构34e。
140.图8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沿着图7中的f9

f9线的截面的示意图。图10是沿着图9中的f10

f10线的截面的示意图。图11a、图11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141.操作机构34e被用于基于升降机构34的曝光头33的上升以以及下降的操作。
142.如图8所示,操作机构34e具有直动构件37、带肩螺钉38、操作构件39以及转动构件35。
143.直动构件37是在y方向上较长的筒状。在从直动构件37的y1方向上的第一端e1至直动构件37的y2方向上的第二端e2为止的内部,贯通有圆筒面状的孔部37a。在直动构件37中,在y1方向上的端部的外周部形成有圆筒面37b。圆筒面37b与孔部37a同轴。
144.在圆筒面37b的y2方向上的端部,y方向上较长的突起37c从圆筒面37b向径向外侧突出。
145.在从圆筒面37b的y2方向上的端部至直动构件37的第二端e2位置的外周部形成有y2方向上较长的多个槽部37e。多个槽部37e的周向上的间隔例如为等间隔。
146.在周向上相邻的槽部37e之间分别形成有从槽部37e的槽底向径向突出的突条37d。各突条37d的突出方向上的前端面具有与圆筒面37b的外径相同的外径。
147.在直动构件37中的形成有突条37d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卡合部36。第一卡合部36是比突条37d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
148.第一卡合部36设置于形成有突条37d的外周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中间部。
149.第一卡合部36的形状只要是向径向突出且能够将转动构件35向y2方向按压的突起状,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36是中心轴线沿着径向延伸的圆柱。第一卡合部36的外径只要能够获得耐受按压转动构件35时的载荷的强度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36的外径比突条37d的周向上的宽度稍大。
150.带肩螺钉38具有圆柱部38a、螺钉头38c以及外螺纹38b。
151.圆柱部38a在y方向上较长。圆柱部38a的长度与第一卡合部36大致相同。圆柱部38a的外径是能够与第一卡合部36的孔部37a同轴地旋转的大小。
152.在圆柱部38a的y1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直径比圆柱部38a大的螺钉头38c。在圆柱部38a的y2方向上的端部,与圆柱部38a同轴地形成有外螺纹38b。外螺纹38b能够与固定部34af螺合。
153.带肩螺钉38在以将外螺纹38b从直动构件37的第一端e1侧的孔部37a插入的状态与固定部34af螺合时,以圆柱部38a的长边方向成为y方向的方式固定于固定部34af。固定部34af和螺钉头38c之间的圆柱部38a将直动构件37支承为能够绕圆柱部38a的中心轴线o旋转。
154.如图9所示,由带肩螺钉38支承的直动构件37的第二端e2与固定部34af的y1方向侧相邻。
155.如图8所示,操作构件39具有筒状部39a、杆39b以及引导凸缘39c。
156.筒状部39a具有能够与直动构件37的圆筒面37b以及各突条37d的前端面嵌合的内径。在筒状部39a的y2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在y方向上较长的u字槽39e。u字槽39e具有与突起37c的周向大致相同的槽宽。当突起37c插入u字槽39e时,与圆筒面37b嵌合的筒状部39a在直动构件37的周向上被止转。
157.当筒状部39a以被直动构件37止转的状态嵌合时,操作构件39被连结为能够与直动构件37一起绕中心轴线o旋转。
158.杆39b在从筒状部39a的y1方向上的端部至筒状部39a的一半的范围内,从筒状部39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杆39b的表面形成有适当的凹凸形状,以便使用者易于用手进行旋转。
159.引导凸缘39c从比杆39b靠y2方向的筒状部39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引导凸缘39c是与zx平面平行的板状。引导凸缘39c被收纳为在转动构件35的引导槽35g的内部能够在与zx平面平行的面内旋转。
160.转动构件35将直动构件37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o旋转且能够在y方向上进退。转动构件35具有从与zx平面平行的板状部向y2方向突出有筒状体这样的外形。
161.例如,转动构件35也可以通过树脂成形来制造。
162.如图10所示,转动构件35具有基材35a、主体部35b以及肋40、41。
163.基材35a是与zx平面平行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y1方向突出的多个肋35f而在板厚方向上对基材35a进行加强。
164.基材35a固定于支承构件34c的侧板(参照图5b)。基材35a具有供固定用的螺钉插通的螺纹孔。
165.如图11a、图11b所示,主体部35b与基材35a连接。主体部35b的形状是从基材35a向y2方向突出的筒状。
166.在主体部35b的内部形成有沿着y方向贯通的内孔35c。内孔35c还贯通基材35a。内孔35c的内表面35d是y方向为轴向的圆筒面。主体部35b的轴向、径向以及周向分别是沿着内孔35c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以及绕中心轴线环绕的方向。
167.主体部35b的外表面35j的形状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外表面35j也可以是多棱柱面、圆筒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表面35j是圆筒面。
168.如图11b所示,在基材35a的y1方向上的表面形成有孔部35i。孔部35i与内孔35c同轴,且直径比内孔35c的内径大。孔部35i的深度比基材35a的厚度浅。
169.在孔部35i的内壁部形成有向孔部35i的径向突出且沿着y方向延伸的多个突条35k。多个突条35k的突出方向上的各前端位于与操作构件39的筒状部39a的外径相同直径的圆筒面上。
170.孔部35i能够供操作构件39的筒状部39a的前端以能够在孔部35i的周向上旋转的方式插入。
171.如图11a、图11b所示,在主体部35b形成有贯通孔35e。贯通孔35e从外表面35j朝向内表面35d贯通。从主体部35b的侧方观察到的贯通孔35e的概略形状是随着从主体部35b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向y1方向前进而向顺时针方向回旋的螺旋状。主体部35b的周向上的贯通孔35e的形成范围例如为半周左右。
172.如图9所示,贯通孔35e的y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第一卡合部36的外径宽。
173.贯通孔35e所形成的开口的内周面s包括平面部s1、s2、螺旋部s3、平面部s4、s5(参照图11b)、s6(参照图11a)以及倾斜面部s7(参照图11a)。内周面s是与内表面35d正交的平面或者曲面。
174.如图11b所示,平面部s1是与主体部35b的径向以及轴向平行的平面。
175.平面部s2是沿着主体部35b的周向延伸的平面,与zx平面平行。平面部s2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平面部s1中的y2方向上的端部平滑地连接。从y1方向上观察,平面部s2相对于平面部s1沿着顺时针方向延伸。
176.螺旋部s3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平面部s2中的和平面部s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平滑地连接。螺旋部s3在y方向和绕中心轴线o的周向上具有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部s3是随着向y1方向前进而向顺时针方向回旋的螺旋状的面。
177.平面部s4是沿着主体部35b的周向延伸的平面,与zx平面平行。平面部s4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螺旋部s3的y1方向上的端部平滑地连接。在y1方向上观察时,平面部s2相对于螺旋部s3沿着顺时针方向延伸。
178.平面部s4形成于在y2方向上远离基材35a的y2方向上的表面的位置。
179.平面部s5是与主体部35b的径向以及轴向平行的平面。平面部s5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平面部s4中的和螺旋部s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平滑地连接。
180.平面部s5的y1方向上的端部处于基材35a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平面部s5与孔部35i的底面交叉。
181.如图11a所示,平面部s6是在主体部35b的周向上延伸的平面,与zx平面平行。平面部s6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平面部s1中的y1方向上的端部平滑地连接。从y1方向上观察,平面部s6相对于平面部s1沿着顺时针方向延伸。
182.倾斜面部s7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平面部s6中的和平面部s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平滑地连接。倾斜面部s7是随着向y1方向前进而向顺时针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部s7具有与在y方向上对置的螺旋部s3大致相同的倾斜。例如,倾斜面部s7也可以是与螺旋部s3同样的螺旋状的面。
183.倾斜面部s7的y1方向上的端部经由圆弧状的弯曲面与基材35a的y2方向上的表面平滑地连接。
184.如图11a、图11b所示,肋40从外表面35j向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0是与转动构件35的径向以及轴向平行的平板状。肋40在主体部35b的轴向、即y方向上延伸。
185.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0是外表面35j中的突起,具有主体部35b的板厚(外表面35j与内表面35d之间的距离)以下的板厚。肋40的距外表面35j的高度比主体部35b的板厚高。
186.肋40的y1方向上的端部与基材35a中的y2方向上的表面连接。肋40跨设基材35a和主体部35b而设置。特别是从主体部35b的径向观察时,肋40与螺旋部s3交叉地跨设贯通孔35e。但是,贯通孔35e上的肋40的y1方向上的端面形成为不与通过贯通孔35e的第一卡合部36的前端发生干扰的高度。
187.如图10所示,当从y1方向观察时,肋40也跨设外表面35j与孔部35i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连结主体部35b与基材35a。
188.如图11a所示,肋40中的y2方向上的前端比平面部s2向y2方向突出。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肋40的y2方向上的前端到达基材35a的y2方向上的前端的附近。
189.在肋40的y2方向上的前端部形成有随着向y1方向前进而远离外表面35j的倾斜部40a。
190.如图11a、图11b所示,肋41从外表面35j向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1是与转动构件35的径向以及轴向平行的平板状。肋41在主体部35b的轴向、即y方向上延伸。
191.肋41的y1方向上的端部与基材35a中的y2方向上的表面连接。肋41跨设基材35a和主体部35b而设置。
192.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1的y2方向上的前端的位置与肋40相同。在肋41的y2方向上的前端部形成有与肋40中的倾斜部40a同样的倾斜部41a。
193.肋41在主体部35b的周向上与肋40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1设置于平面部s1的附近且在从y1方向观察时相对于平面部s1向逆时针方向偏移的位置处。
194.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肋40、41形成于在主体部35b的径向上相互对置的位置。
195.如图11a、图11b所示,在转动构件35上,在基材35a的y1方向上的表面设置有引导壁35h。当从y2方向观察时,引导壁35h设置于孔部35i的外侧。
196.引导壁35h具有从基材35a向y1方向突出的侧壁部35h1和从侧壁部的y1方向上的端部向x2方向突出的后壁部35h2。
197.侧壁部35h1与基材35a之间的间隙比操作构件39的引导凸缘39c的y方向上的厚度大。从主体部35b的中心轴线至后壁部35h2的距离比以中心轴线o(参照图9)为中心的引导凸缘39c的旋转半径长。
198.在引导壁35h与基材35a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操作构件39的引导凸缘39c插入且能够绕中心轴线o旋转的引导槽35g。
199.如图9、图10所示,在操作机构34e中,直动构件37被保持为与固定部34af相邻,并插通于主体部35b的内孔35c(参照图10)。第一卡合部36插通于贯通孔35e的内侧。操作构件39的引导凸缘39c插入引导槽35g,在筒状部39a的y2方向上的前端部与直动构件37的y1方向上的端部嵌合。操作构件39的杆39b与转动构件35的基材35a的y1方向侧相邻。操作构件39在引导槽35g中沿着y方向防脱。
200.由于直动构件37被带肩螺钉38(参照图10)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o旋转,因此当操作构件39绕中心轴线o旋转时,直动构件37在主体部35b内与操作构件39一起旋转。
20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
202.首先,简单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动作。
203.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各曝光部26以曝光头33成为抵接位置的方式装配于打印部3内的基座11上。在抵接位置处,透镜的焦点位置与感光鼓7的表面对位。
204.通过控制面板1的操作或者外部信号而开始图像形成。图像信息是由扫描部2读取复印对象物而向打印部3送出的、或者从外部向打印部3送出的。打印部3基于控制面板1的操作或者外部信号,且基于控制部6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将片材供给部4中的片材p、或者手动单元10中的片材p向定位辊24供给。
205.当从控制面板1进行图像形成的操作输入时,控制部6例如进行开始片材p的供纸和图像形成的控制。
206.各曝光部26基于与从控制部6送出的各色相应的图像信息,对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各感光鼓7进行曝光,形成与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各静电潜像分别
由显影器8来显影。因此,在各感光鼓7的表面形成有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色调剂图像。
207.各色调剂图像通过各转印辊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各色调剂图像与中间转印带27的移动一并地以不引起色偏的方式被依次重叠,并被送到转印部28。
208.片材p从定位辊24被供给到转印部28。到达转印部28的色调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片材p。二次转印后的色调剂图像通过定影器29定影于片材p。由此,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
209.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为了维护,有时需要将感光鼓单元25d拉出到装置外。在该情况下,用户对操作机构34e进行操作,在将与拉出的图像形成部25对应的曝光部26的曝光头33移动到分离位置后,拉出感光鼓单元25d。
210.以下,以操作机构34e的作用为中心来说明升降机构34以及操作机构34e的动作。
211.如图6所示,在曝光头33处于抵接位置的情况下,升降机构34相对于支承构件34c向z1方向上升。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各第二连杆34ba从接近水平的状态立起的连杆机构34b的作用而使与各第二连杆34ba的第一卡合轴34baa连结的曝光头33上升。
212.为了在连杆机构34b中使第二连杆34ba立起,如图4所示,只要使第三连杆34bb的卡合轴34bbb与第二连杆34ba的第三卡合轴34bac的y方向上的位置相互接近即可。
21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卡合轴34bbb与支承构件34c的支承部34cc卡合,因此使与第一连杆34a连结的第三卡合轴34bac向y2方向移动。
214.如图6所示,从y2方向观察时,用户将操作构件39的杆39b相对于中心轴线o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旋转限度(以下,上升位置)。第一连杆34a被施力构件34d牵引而向y2方向移动。
215.在操作构件39的上升位置,如图9、图10所示,第一卡合部36与平面部s1抵接。第一卡合部36在y方向上与平面部s2、s6分离,并处于平面部s2与s6之间。
216.第一卡合部36沿着周向按压平面部s1,在y方向上不按压主体部35b。
217.第一连杆34a在曝光头33通过连杆机构34b作用来自间隔件25df、25dr的按压力而成的y1方向上的力与由施力构件34d作用的y2方向上的牵引力平衡的位置处静止。
218.说明使曝光头33从抵接位置下降至分离位置的动作。
219.图1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离位置的曝光部以及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离位置的操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f14

f14线的截面的示意图。
220.如图12所示,当从y2方向观察时,用户将操作构件39的杆39b相对于中心轴线o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至旋转限度(以下,下降位置)。
221.如图13所示,当从y2方向观察时,直动构件37与操作构件39的旋转一并地向逆时针旋转。
222.由于在直动构件37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突条37d,因此与直动构件37的外表面由圆筒面构成的情况相比,主体部35b的内表面35d与直动构件37的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能够进行顺畅的旋转。
223.第一卡合部36在上升位置如双点划线示意地示出的第一卡合部36a那样与平面部s1抵接。第一卡合部36与直动构件37的旋转一并地沿着周向(从图示的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移动,如双点划线示意地示出的第一卡合部36b那样与螺旋部s3抵接。
224.如图11b所示,当直动构件37进一步向螺旋部s3旋转时,第一卡合部36b沿着螺旋
部s3如图示留白部分那样在周向上移动,并且沿着y1方向移动。由于在直动构件37中,y1方向上的端部卡定于带肩螺钉38,因此第一连杆34a经由带肩螺钉38沿着y1方向移动。施力构件34d与第一连杆34a的移动一并地沿着y1方向延伸,朝向y2方向的弹性复原力增大。
225.设置于直动构件37以及直动构件37的第一卡合部36被施力构件34d向远离基材35a的y2方向施力。第一卡合部36能够沿着y2方向按压y2方向侧的内周面s,例如平面部s2、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
226.由于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曝光头33的上升限度由间隔件25dr、25df限制,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第一卡合部36向y2方向按压的内周面s为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是与第一卡合部36在y2方向上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例子。第二卡合部通过与第一卡合部36卡合而将直动构件37的沿着中心轴线o的方向上的移动量限制为预先确定的移动距离。特别是平面部s4规定了直动构件37在分离位置处的移动距离。
227.本实施方式中的y2方向是远离基材的第一方向的例子。
228.施力构件34d的弹性复原力经由第一卡合部36而在y2方向上作用于螺旋部s3。例如,y2方向上的力fb从第一卡合部36b作用于螺旋部s3。
229.在螺旋部s3作用有力fb的垂直分力fb1以及平行分力fb2。垂直分力fb1成为将螺旋部s3向远离基材35a的方向拉伸的外力。平行分力fb2成为朝向第一卡合部36b的移动方向的阻力。
230.若进一步进行直动构件37的旋转,则第一卡合部36进一步向y1方向移动,如双点划线示意地示出的第一卡合部36c那样,第一卡合部36与平面部s4抵接。在平面部s4,对应于比与螺旋部s3抵接时增大的施力构件34d的弹性复原力而作用有朝向y2方向的力fc。力fc成为将平面部s4从基材35a向y2方向拉伸的外力。
231.当直动构件37进一步旋转时,如图14所示,第一卡合部36与平面部s5抵接,操作构件39到达下降位置。由于第一卡合部36在y方向上卡定于平面部s4,因此即使用户将手从杆39b离开,操作构件39以及直动构件37也保持下降位置。
232.这样,当操作构件39向下降位置移动时,第一连杆34a在支承部34cc上向y1方向上的最远端移动。
233.如图5a、图5b所示,第三连杆34bb的卡合轴34bbb与第二连杆34ba的第三卡合轴34bac的y方向上的距离扩大。如图12所示,各第二连杆34ba从立起状态更接近水平。与各第二连杆34ba的第一卡合轴34baa连结的曝光头33向分离位置下降。
234.分离位置处的曝光头33距底面部34ca的高度依赖于各第二连杆34ba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各第二连杆34ba的倾斜角度与第一连杆34a的y方向上的移动位置对应。
235.作为第一连杆34a的移动位置的误差要因,例如,列举有转动构件35的变形。
236.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动构件的作用的立体示意图。
237.第一连杆34a向y1方向上的最远端移动是在第一卡合部36卡定于平面部s4时。平面部s4规定分离位置处的第一连杆34a的y方向上的位置。由于基材35a固定于支承构件34c的侧板,因此基材35a的y方向上的位置是一定的。
238.例如,当由于主体部35b的变形而使平面部s4向y2方向移动时,该移动量成为第一连杆34a的y方向上的位置误差。在平面部s4中,即使在通过内周面s从第一卡合部36作用于主体部35b的力成为最大值fc的点上,主体部35b、主体部35b中的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的
变形也易于成为最大。
23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通过肋40连结基材35a与主体部35b的外表面35j。肋40作为增大主体部35b的y方向上的刚性的加强件而发挥功能。肋40使主体部35b中的与zx平面平行的截面的截面积增加。肋40使主体部35b中的与zx平面平行的截面的截面二次力矩增加。
240.具体而言,通过肋40使主体部35b朝向y2方向的拉伸刚性增大(参照图15中的箭头a1)。进而,通过肋40而使肋40的配置方向上的主体部35b的弯曲刚性增大(参照图15中的箭头a2)。肋40通过加强主体部35b而减少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的变形。
241.肋40与固定于支承构件34c的侧板而难以变形的基材35a连接。即使在主体部35b经由肋40与难以变形的基材35a固定为一体的点上,也易于抑制主体部35b的变形。
242.特别是由于肋40跨设贯通孔35e在y方向上连结主体部35b和基材35a,因此在肋40的附近,能够防止贯通孔35e的开口的大小在y方向上扩展。若贯通孔35e的开口的扩展被抑制,则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的变形也降低。
243.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0设置于平面部s4的附近。平面部s4是在内周面s上第一卡合部36最接近基材35a的位置,且是来自施力构件34d的牵引力成为最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肋40能够有效地抑制主体部35b的变形、特别是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与基材35a的距离的增大。
244.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构件35除了肋40以外还具有肋41。与肋40同样地,肋41跨设主体部35b的外表面35j和基材35a而在y方向上形成得较长,使主体部35b的截面积以及截面二次力矩增大。根据肋41,与不具有肋41的情况相比,主体部35b的拉伸刚性以及弯曲刚性增大。
245.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肋41、40设置于将主体部35b夹在中间且相互对应的位置,因此对置方向上的弯曲刚性显著提高。
246.由于在肋41、40之间,在主体部35b的周向上夹着螺旋部s3,因此肋41、40之间的螺旋部s3的变形也被显著抑制。
247.特别是由于肋41设置于平面部s1的附近,因此能够在内周面s上有效地抑制平面部s1附近的变形。
248.加强主体部35b的肋并不局限于肋40、41,也可以在适当位置设置适当个数。例如,肋41未跨设贯通孔35e,但是能够抑制配置位置附近的内周面s的变形。例如,加强主体部35b的肋也可以仅由配置于内周面s附近且不跨设贯通孔35e的肋形成。
249.关于肋40、41的作用,对比比较例而进行说明。
250.图16是表示比较例的转动构件的作用的立体示意图。
251.图16所示的比较例的转动构件135除了没有设置肋40、41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的转动构件35同样的结构。当使用转动构件135来取代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机构34e的转动构件35时,在操作构件39的下降位置,与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平面部s4作用有力fc。
252.由于比较例的主体部35b未被肋40、41加强,因此与转动构件35相比,更易于因力fc而变形。
253.例如图16中双点划线所示,平面部s4以及螺旋部s3因力fc而在y2方向上向远离基材35a的方向变形。
254.特别是由于平面部s4朝向y2方向的变形与转动构件35相比显著变大,因此与变形量对应地产生有转动构件37以及卡定于转动构件37的第一连杆34a的y方向上的移动量的误差。移动量的误差成为与螺旋部s3以及平面部s4所规定的移动距离的偏差。由于分离位置处的曝光头33的下降量因移动量的误差而小于设计值,因此曝光头33与壳体25a之间的间隙变少。
255.例如,在拉出感光鼓单元25d时,曝光头33与感光鼓单元25d有可能发生干扰。
256.例如,在清扫曝光头33时,由于能够供清扫用具插入的间隙变窄,因此存在有曝光头33的清扫变得困难的隐患。
257.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由于转动构件35具有肋40、41,因此主体部35b的变形被抑制,第一方向上的平面部s4相对于基材35a的位置误差降低。其结果是,抑制了曝光头33准确地下降到规定的分离位置。
258.例如,在拉出感光鼓单元25d时,能够防止曝光头33与感光鼓单元25d发生干扰。
259.例如,由于在清扫曝光头33时,能够确保能够供清扫用具插入的间隙,因此曝光头33的清扫变得容易。
260.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转动构件35具有肋40、41,因此能够抑制主体部35b的变形,能够抑制曝光头33在分离位置处的高度。
261.根据本实施方式,曝光头33的分离位置处的感光鼓单元25d的拉出变得容易,曝光头33的清扫变得容易。
262.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易于进行感光鼓单元25d以及曝光头33的维护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263.以下,说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264.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转动构件35具有肋40、41。由于肋40、41能够分别对主体部35b进行加强,因此在获得作为主体部35b所需的强度的情况下,转动构件35也可以不具有肋40、41中的一方。
265.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肋40、41是比主体部35b的板厚薄且比板厚高的板状。若能够获得所需的加强强度以及成形性,则肋40、41可以形成得比主体部35b的板厚厚,也可以形成得比主体部35b的板厚低。
266.肋40、41包括树脂成形中的肋构造,也包括比树脂成形中的肋构造更广义上的突起。
267.例如,在肋40的y2方向上的前端部,可以取代倾斜部40a而为曲线形状,也可以为带有角的形状。
268.例如,肋40、41也可以不是板状。例如,肋40、41也可以是随着向y2方向前进而厚度减少的、从径向观察时为三角形状的突起。例如,肋40、41的与zx平面平行的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矩形、梯形,也可以是半圆状、抛物线状等。
269.例如,在主体部35b的外表面35j的与zx平面平行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角形状的情况下,肋40、41也可以由向外侧凸出的角部中的厚壁部构成。
270.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肋40、41设置于以夹着主体部35b的方式对置的位置。若能够获得所需的加强强度以及成形性,则肋40、41的间隔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肋40、41也可以在周向上接近而形成。此时,也可以在彼此相邻的肋40、41之间形成在周向上彼此连结的连
结肋。
271.这样,与单一的肋相比,并列的多个肋或者并列地相互连结的多个肋的加强效果进一步增大。
272.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转动构件35为肋40、41在主体部35b的轴向上延伸形成。若能够获得所需的加强强度以及成形性,则肋40、41也可以在相对于主体部35b的轴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例如,肋40、41也可以随着向y2方向前进而形成为锯齿状。例如,肋40、41也可以沿着贯通孔35e的内周面s设置。
273.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主体部35b为筒状。主体部并不局限于筒状。例如,主体部也可以是由平板、筒状形成的内弯曲板等。
274.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转动构件35、第一卡合部36以及直动构件37被用于使曝光头33升降的升降机构34。升降机构并不局限于使曝光头33升降的升降机构。例如,升降机构也可以是使包括中间转印带27在内的中间转印带单元升降的升降机构。
275.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升降机构34使曝光头33在z方向上升降。在曝光头33的光轴未沿着铅垂面的情况下,升降机构34也可以沿着与曝光头33的光轴相应的适当的方向移动。例如,曝光头33的光轴也可以沿着水平面,在该情况下,转动构件35、第一卡合部36以及直动构件37也可以被用作水平移动机构。
276.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具有操作机构,因此能够提供易于进行感光鼓单元以及曝光头的维护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操作机构具有:直动构件,具有第一卡合部并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移动;转动构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并通过第二卡合部将沿着直动构件的轴线的移动量限制为预先确定的移动距离;以及肋,为了降低第二卡合部的变形且抑制移动量相对于移动距离的误差而对转动构件进行加强。
277.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以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