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抗变形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2: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冲压 模具 变形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变形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3.现有的冲压模在快速冲压过程中,下模收到的冲击力较大,容易发生轻微的形变,对于比较精密而且厚度较薄的工件来讲,大大的影响了冲压品质,同时,影响冲压的连续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抗变形的模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变形的冲压模具,提高了冲压孔之间的第一加强筋以及冲子的承受力,避免了工件在快速冲压过程中发生品质异常或者无法连续工作。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变形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
6.所述下模内包括:
7.刀口,
8.入块,所述入块与所述刀口相连;
9.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入块相连;
10.冲子,所述冲子从所述刀口穿入并与所述底座相连;
11.还包括传力销,所述传力销位于所述底座下方,当对下模表面的工件冲压时,通过所述传力销驱动所述底座并带动所述冲子沿所述下模高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对刀口表面的工件冲压和废料清理。
12.进一步的,所述刀口为两边设有凹槽的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刀口的表面设有多个供所述冲子穿过的冲压孔。
13.进一步的,所述刀口和所述入块的冲压孔形状结构相同。
14.进一步的,所述入块为两边设有凹槽的t形结构,且所述冲压孔之间于所述入块的端部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两端直径较大,中间直径较小的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入块的长度与所述刀口的长度相同。
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凹形结构,所述底座的宽度小于所述入块的宽度,且所述底座的端部设有供所述入块端部穿入的开口。
1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端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入块端部的高度。
18.进一步的,所述传力销的端部设有强力弹簧,当所述传力销受力时,能够沿所述下模高度方向往复运动。
19.进一步的,所述传力销伸出所述下模表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入块的端部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21.1、底座上设有供入块插入的开口,且开口之间形成多个第二加强筋,冲子穿过刀口和入块并位于底座上,当冲子受力下压时,通过底座上的第二加强筋起到支撑的作用。
22.2、底座的长度与入块和刀口的长度相同,且底座的宽度小于入块的宽度,底座的底部设有传力销,且传力销的端部设有强力弹簧,通过传力销驱动底座沿凹槽垂直向上运动,通过底座带动冲子向上并将废料顶出。同时,入块的底部与下模的表面接触并保持稳固,通过将入块和下模表面接触,保证了刀口内的第一加强筋受力,不会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时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未冲压时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子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入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力销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为:
32.1、下模;2、刀口;21、凹槽;22、冲压孔;23、第一加强筋;3、入块;31、上端部;32、下端部;4、冲子;5、底座;51、开口;52、第二加强筋;6、传力销;62、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4.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抗变形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1,下模1内包括刀口2、入块3、底座5、冲子4和传力销6,入块3与刀口2相连,且入块3和刀口2的两侧设有相通的凹槽21,底座5穿过该凹槽21并与入块3的底部相连,传力销6位弹性连接于下模1的底部,且位于底座5的正下方。其中,冲子4穿过刀口2和入块3并与底座5相连,当冲子4受力时,能够沿刀口2和入块3高度的方向垂直向下运动,通过冲子4带动底座5向传力销6挤压。当冲压结束时,利用传力销6的弹性驱动底座5沿刀口2和入块3两侧的凹槽21垂直向上运动,通过底座5带动冲子4向上运动,从而将冲压孔22内的废料清除。
35.需要说明的是,在冲压过程中,刀口2和入块3一直稳定的相连接,且入块3的底部始终与下模1的底部相连,通过与下模1底部硬接触保证了刀口2表面在冲压过程中不会发生轻微的形变,从而导致工件冲压异常。
36.如图5所示,刀口2为两边设有凹槽21的长方体结构,且刀口2的表面设有多个供冲子4穿过的冲压孔22,将工件放置在刀口2上冲压时,冲子4受力并能够沿冲压孔22的轴向垂
直向下运动,此时,废料滞留在冲压孔22内,
37.需要说明的是,冲压孔22为贯穿孔,贯穿整个刀口2的表面,冲压孔2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平行设置,每个冲压孔22之间形成一个两端相互连接的第一加强筋23,该第一加强筋23同时为工件在刀口2表面的固定点。
38.其中,刀口2和入块3的冲压孔22的形状结构相同,且刀口2的长度与入块3的长度也相同,入块3为与刀口2的正下方,冲子4沿刀口2和入块3表面的冲压孔22轴线垂直上下运动。
39.如图6所示,入块3为两边设有与刀口2相同凹槽21的t形结构,同样的,冲压孔22贯穿整个入块3并于入块3的下端部32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加强筋23,该多个第一加强筋23于入块3的上端部31的底部相连接,保证了第一加强筋23与入块3固定连接,不会轻易脱落。
40.需要说明的是,入块3的上端部31的长度大于入块3下端部32的长度,且凹槽21设于入块3的上端部31的两侧,同时,两凹槽21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入块3的下端部32的长度,便于将下端部32的多个单独的第一加强筋23与入块3固定。
41.其中,第一加强筋23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
42.如图7所示,底座5为凹形结构,底座5的宽度小于入块3的宽度,且底座5端部的高度小于入块3下端部32的高度,同时,底座5的端部设有供第一加强筋23穿过的开口51,方便入块3嵌入,且每个开口51之间形成第二加强筋52。当入块3嵌入底座5内时,入块3的上端部31与底座5的端部之间存在空隙,通过该空隙方便底座5相对于入块3上下运动,不会对入块3存在干扰。
4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加强筋23为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的形状结构,且第一加强筋23嵌入开口51内,因此,当冲子4从刀口2的冲压孔22穿入时,冲子4位于刀口2和入块3内,此时,冲子4的端部位于第二加强筋52上。通过第二加强筋52对冲子4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了冲压时的软接触。
44.如图8所示,传力销6的端部设有强力弹簧62,该传力销6弹性连接于下模1的底部,且传力销6位于底座5的正下方,当底座5收到冲子4下压的力度时,通过底座5将传力销6挤压入下模1内,当冲子4下压的力度消失时,通过传力销6的弹性带动底座5向上运动,底座5带动冲子4向上,并将冲压孔22内的废料清除。
45.需要说明的是,在冲压过程中,刀口2和入块3保持静止,且入块3的底部始终与下模1的底部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了冲压时第一加强筋23不会发生形变。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
47.1、将工件放置在刀口2表面并开始冲压。
48.2、冲压时,冲子4受力并沿刀口2和入块3的冲压孔22的轴向垂直向下运动,并与底座5上的第二加强筋52接触,通过冲子4带动底座5垂直向下运动,并对底座5底部的传力销6挤压。
49.3、冲压完成后,通过传力销6的弹性带动底座5沿凹槽21垂直向上运动,底座5端部的第二加强筋52带动冲子4沿刀口2和入块3的冲压孔22的轴向垂直向上运动,并将冲压孔22内的废料清除。
50.4、如此往复1

3的工作流程。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