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感应组件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3 00: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感应 电子产品 组件 装置 特别


1.本技术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应组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日渐普及,大多数手机上都设置有放置于屏下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放置在屏下时,通常需要在显示屏下方的辅料层上开设与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窗口,以使得被手指反射的光线能够被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接收。然而,这一开窗的方式会使得屏幕在受到光线照射时,屏幕上与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位置显现出一块明显的暗影,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感应组件及电子装置。
4.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感应模组、辅料层及透明胶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及底面。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且与所述底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辅料层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所述辅料层开设有通光口,所述感应模组接收穿过所述通光口的光线。所述透明胶层设置在所述感应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以用于填充所述空隙。
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感应模组及辅料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及底面。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且与所述底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辅料层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所述辅料层开设有通光口,所述感应模组接收穿过所述通光口的光线,所述辅料层的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的色号位于冷灰5c~11c之间。
6.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壳体结合。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感应模组、辅料层及透明胶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及底面。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且与所述底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辅料层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所述辅料层开设有通光口,所述感应模组接收穿过所述通光口的光线。所述透明胶层设置在所述感应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以用于填充所述空隙。
7.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壳体结合。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感应模组及辅料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及底面。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且与所述底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辅料层设置在所述底面所在一侧,所述辅料层开设有通光口,所述感应模组接收穿过所述通光口的光线,所述辅料层的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的色号位于冷灰5c~11c之间。
8.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及电子装置利用透明胶层来填充感应模组与显示模组之间的空隙,避免了显示模组-空气界面以及空气-感应模组界面的光反射,减小了感应模组的暗影程度。即使在显示模组受到光线照射时,用户也不会看到感应模组产生的暗影,
有利于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
9.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1.图1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0.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感应组件100。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及透明胶层50。显示模组10包括相背的显示面101及底面102。感应模组2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的一侧,且与底面102之间存在空隙。辅料层3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一侧。辅料层30开设有通光口301。感应模组20接收穿过通光口301的光线。透明胶层50设置在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以用于填充空隙。
21.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100利用透明胶层50来填充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空隙,避免了显示模组10与空气之间的界面以及空气与感应模组20之间的界面的光反射,减小了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即使在显示模组10受到光线照射时,用户也不会看到感应模组20产生的暗影,有利于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
22.请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感应组件100。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及辅料层30。显示模组10包括相背的显示面101及底面102。感应模组2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的一侧,且与底面102之间存在空隙。辅料层3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一侧。辅料层30开设有通光口301。感应模组20接收穿过通光口301的光线。辅料层30的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的色号位于冷灰5c-11c之间。
23.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100通过改变辅料层30的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以使得辅料层20的暗影程度与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一致。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同时看到的是辅料层20的暗影和感应模组20的暗影,由于二者的暗影程度一致,那么,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看到的是一块与显示面101的尺寸完全契合的完整的暗影区域,此时,用户不会发现暗影的存在,观看体验更佳。
24.相关技术中,感应组件可以包括显示模组、感应模组及辅料层。感应模组和辅料层均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底面所在一侧,感应模组与显示模组之间存在有空隙,空隙中存在空气。辅料层开设有通光口,感应模组可以接收穿过通光口的光线。由于光线在显示模组-空气以及空气-感应模组这两个界面具有较大的光反射量,使得感应模组的暗影程度较高,用户观看显示模组时,辅料层对应的区域较亮,而感应模组对应的区域较暗,如此,用户可以从显示模组中看到与感应模组对应的暗影区域,观感较差。
25.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图1至图6所示的多种实施例的感应组件100。
26.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透明胶层50及密封件40。
27.显示模组10包括相背的显示面101及底面102。显示面101朝向用户,显示面101用于显示影像。显示模组10可以为柔性屏。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盖板玻璃(cg)11、光学透明胶(oca)12、偏光片(pol)13、发光层(panel)14、基板(u-film)15。沿显示面101指向底面102的方向,盖板玻璃11、光学透明胶12、偏光片13、发光层14、基板15依次设置。
28.感应模组2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的一侧,且与底面102之间存在空隙。感应模组20可以是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接近传感器、光感器、成像模组等任何可以置于屏下的光感应器件,在此不作限制。感应模组20包括感应元件21及电路板22。电路板22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22,感应元件21设置在电路板20的第一表面221上,并位于显示模组10与电路板22之间。感应元件2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一投影位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内,如此,电路板22上未与感应元件21接触的部分可以用于布设用于连接感应元件21与电路板22的线路,实现感应元件21与电路板22的电连接。
29.辅料层3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一侧。辅料层30开设有通光口301。感应模组20接收穿过通光口301的光线。通光口30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二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感应元件2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一投影的面积,且小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具体地,辅料层30包括双面胶层(embo)31、泡棉胶层(foam)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cu)34。沿显示模组10的发光方向,铜箔层34、石墨层33、泡棉胶层32及双面胶层31依次设置,双面胶层31位于显示模组10与泡棉胶层32之间。双面胶层31可以用于将其他辅料粘接到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上,也可以用于保护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不受磨损。泡棉胶层32可以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石墨层33可以用于显示模组10的散热。铜箔层34可以用于屏蔽显示模组10与其余电子器件之间的干扰。通光口301贯穿双面胶层31和泡棉胶层32。通光口30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二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感应元件2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一投影的面积,且小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如此,通光口301的横截面积大于感应元件21的第一面211的面积,双面胶层31与泡棉胶层32不会对感应元件21产生遮挡,保证感应元件21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光线。辅料层30中的石墨层33和铜箔层34开设有避让口302,通光口301还贯穿辅料层30中的
石墨层33和铜箔层34。石墨层33和铜箔层34开设的空间由避让口302与通光口301共同形成。避让口302环绕感应模组20分布。避让口302在电路板22上的第三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如此,石墨层33和铜箔层32不仅不会对感应元件21产生遮挡,也不会对电路板22上方的空间产生遮挡,电路板22的未与感应元件21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其他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元件。
30.透明胶层50设置在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以用于填充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空隙。通光口301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也即双面胶层31及泡面胶层32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具体地,透明胶层50包括相背的两面,其中一面与感应元件21的第一面211接触,另一面与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接触。透明胶层50的横截面尺寸与通光口301的横截面尺寸一致,双面胶层31及泡面胶层32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以完全密封通光口301。透明胶层50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例如,透明胶层50的透过率可以是85%、87%、88.8%、89.5%、90%、93%、96%、99%、100%等。透明胶层50的折射率位于1.4~1.7之间,例如,透明胶层50的折射率可以是1.4、1.45、1.5、1.53、1.6、1.64、1.69、1.7等。示例地,透明胶层50可以是oca光学胶,当然,透明胶层5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
31.以透明胶层50为oca光学胶为例,由于oca光学胶的折射率大约为1.48,基板15通常采用的材料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涤纶树脂),其折射率大约为1.65,感应元件21朝向显示模组10的一面(第一面211)的材料通常为玻璃,其折射率大约为1.5,空气的折射率为1.0。那么,对于未设置透明胶层50的感应组件而言,其基板-空气界面的反射率r1’=(1.65-1.0)^2/(1.65 1.0)^2≈0.06,空气-感应元件界面的反射率r2’=(1.0-1.5)^2/(1.0 1.5)^2=0.04;而对于图1所示的感应组件100而言,其基板15-透明胶层50界面的反射率r1=(1.65-1.48)^2/(1.65 1.48)^2≈0.003,透明胶层50-感应元件21界面的反射率r2=(1.48-1.5)^2/(1.48 1.5)^2≈0.000045。比较r1和r1’、以及r2和r2’可知,r1远小于r1’,且r2远小于r2’。也即是说,与未设置透明胶层50的感应组件相比,图1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中,光线在基板15-透明胶层50界面的反射率及光线在透明胶层50-感应元件21界面的反射率均较小,由此减小了光反射,减轻了感应模组21的暗影程度。
32.此外,未设置透明胶层50的感应组件的通光口的横截面的面积通常要大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的面积,而图1中的通光口301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也即是说,图1中的通光口301比未设置透明胶层50的感应组件中的通光口来得小。由于图1中的通光口301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使得双面胶层31和泡棉胶层32可以部分甚至全部覆盖住电路板22的未与感应元件21接触的区域(也称为非感应区域,感应元件21所在区域为感应区域),由此,双面胶层31和泡棉胶层32可以用于改善非感应区域的暗影,而透明胶层50主要用于改善感应区域的暗影,两者相互配合,即可使得整个感应模组20产生的暗影被消除,使得用户的观看体验更好。
33.密封件40设置在电路板22上。密封件40包括相背的两面,其中一面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接触,而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泡棉胶层32的下表面321接触。密封件40位于透明胶层50与石墨层33之间,且位于透明胶层50与铜箔层34之间,换言之,密封件40收容在避让口302中。在一个例子中,石墨层33的靠近避让口302一侧的侧面及铜箔层34的靠近避让口302一侧的侧面均与密封件40接触;在另一个例子中,石墨层33的靠近避让口302一侧
的侧面及铜箔层34的靠近避让口302一侧的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与密封件40存在间隙。作为一个示例,密封件40可以是密封泡棉,当然,密封件40的材料不限于此。密封件40可以密封住感应元件21,避免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到感应元件21中,而影响感应元件21的感应效果。
34.在其他例子中,对于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100,也可以是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共同开设有避让口301。此时,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而密封件40位于泡棉胶层32与透明胶层50之间,并位于石墨层33与透明胶层50之间,还位于铜箔层34与透明胶层50之间。密封件40的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双面胶层31的下表面311接触。
35.综上,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100利用透明胶层50来填充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空隙,避免了显示模组10-空气界面以及空气-感应模组20界面的光反射,减小了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即使在显示模组10受到光线照射时,用户也不会看到感应模组20产生的暗影,有利于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此外,辅料层30开设的通孔301的尺寸减小,辅料层50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如此,辅料层30和透明胶层50相互配合,辅料层50主要用于减小非感应区域的暗影,透明胶层50主要用于减小感应区域的暗影,从而实现感应模组20的整体的暗影的消除。
36.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透明胶层50及密封件40。图2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与图1所示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显示模组10为硬屏,例如为oled硬屏等。辅料层30中仅设置一层双面胶层31。双面胶层31设置在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所在一侧。辅料层30中开设的通光口301即为在双面胶层31上开设的通光口301,通光口301贯穿双面胶层31。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密封件40设置在电路板22上,且密封件40的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双面胶层31的下表面311接触。与图1所示的感应元件100类似,图2所示的感应元件100利用透明胶层50来填充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空隙,避免了显示模组10-空气界面以及空气-感应模组20界面的光反射,减小了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此外,双面胶层31开设的通孔301的尺寸减小,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透明胶层50接触,如此,双面胶层31和透明胶层50相互配合,双面胶层31主要用于减小非感应区域的暗影,透明胶层50主要用于减小感应区域的暗影,从而实现感应模组20的整体的暗影的消除。
37.图3是又一个实施例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及密封件40。
38.显示模组10包括相背的显示面101及底面102。显示面101朝向用户,显示面101用于显示影像。显示模组10可以为柔性屏。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盖板玻璃(cg)11、光学透明胶(oca)12、偏光片(pol)13、发光层(panel)14、基板(u-film)15。沿显示面101指向底面102的方向,盖板玻璃11、光学透明胶12、偏光片13、发光层14、基板15依次设置。
39.感应模组2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的一侧,且与底面102之间存在空隙。感应模组20可以是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接近传感器、光感器、成像模组等任何可以置于屏下的光感应器件,在此不作限制。感应模组20包括感应元件21及电路板22。感应元件21设置在电路板20上,并位于显示模组10与电路板22之间。感应元件2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一投影位于电路板
22的第一表面221内,如此,电路板22上未与感应元件21接触的部分可以用于布设用于连接感应元件21与电路板22的线路,实现感应元件21与电路板22的电连接。
40.辅料层30设置在底面102所在一侧。辅料层30开设有通光口301。感应模组20接收穿过通光口301的光线。通光口30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二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辅料层30的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的色号位于冷灰5c~11c之间。具体地,辅料层30包括双面胶层(embo)31、泡棉胶层(foam)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cu)34。沿显示模组10的发光方向,铜箔层34、石墨层33、泡棉胶层32及双面胶层31依次设置,双面胶层31位于显示模组10与泡棉胶层32之间。双面胶层31可以用于将其他辅料粘接到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上,也可以用于保护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不受磨损。泡棉胶层32可以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石墨层33可以用于显示模组10的散热。铜箔层34可以用于屏蔽显示模组10与其余电子器件之间的干扰。双面胶层31、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共同开设有通光口301,也即通光口301贯穿双面胶层31、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通光口301在电路板22上的第二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感应元件21大于或等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如此,通光口301不会对感应元件21产生遮挡,保证感应元件21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光线;同时,通光口301也不会对电路板22上方的空间产生遮挡,电路板22的未与感应元件21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其他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元件。
41.辅料层30中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为双面胶层31。双面胶层31的颜色的色号位于冷灰5c~11c之间,例如,双面胶层31的色号可以为冷灰5c、冷灰6c、冷灰7c、冷灰8c、冷灰9c、冷灰10c或冷灰11c等。根据实验验证,辅料层30中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即双面胶层31)的颜色越浅,则辅料层30对应的暗影越明显。当双面胶层31的颜色为灰色时,辅料层3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大约为4级(数字越大,暗影越明显);当双面胶层31的颜色为黑色时,辅料层3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大约为0级。由于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空隙中存在着空气,感应模组2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大约为3级,因此,可以将双面胶层31的颜色更改为介于灰色和黑色之间的某一色号段内的颜色,使得辅料层3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与感应模组2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大致相等。如此,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看到的是一块与显示面101的尺寸完全契合的完整的暗影区域,此时,用户不会发现暗影的存在,用户观看体验更佳。
42.密封件40设置在电路板22上。密封件40包括相背的两面,其中一面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接触,而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接触。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可以与密封件40接触;或者,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与密封件40存在间隙,在此不作限制。作为一个示例,密封件40可以是密封泡棉,当然,密封件40的材料不限于此。密封件40可以密封住感应元件21,避免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到感应元件21中,而影响感应元件21的感应效果。进一步地,为避免设置密封件40后,密封件40产生暗影的问题,可以将密封件40的颜色的色号设置为位于冷灰5c~11c之间,例如,密封件40的色号可以为冷灰5c、冷灰6c、冷灰7c、冷灰8c、冷灰9c、冷灰10c或冷灰11c等。如此,密封件4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与辅料层3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及感应模组20产生的暗影的程度大致相等,那么,在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看到的是一块与显示面101的尺寸完全契合的完整的暗影区域,此时,用户不会发现暗影的存在,用户观看体验更佳。
43.综上,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100无需改变辅料层30开设的通光口301的大
小,而直接通过改变辅料层30的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以使得辅料层20的暗影程度与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一致。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同时看到的是辅料层20的暗影和感应模组20的暗影,由于二者的暗影程度一致,那么,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看到的是一块与显示面101的尺寸完全契合的完整的暗影区域,此时,用户不会发现暗影的存在,用户观看体验更佳。
44.图4是又一个实施例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及密封件40。图4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与图3所示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显示模组10为硬屏,例如为oled硬屏等。辅料层30中仅设置一层双面胶层31。双面胶层31设置在显示模组10的底面102所在一侧。辅料层30中开设的通光口301即为在双面胶层31上开设的通光口301。
45.图5是又一个实施例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及密封件40。图5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与图3所示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图5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中,辅料层30除了开设通光口301外,还开设有避让口302。其中,双面胶层31、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共同开设有通光口301,也即通光口301贯穿双面胶层31、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通光口301在电路板22上的投影的第二投影的面积小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还共同开设有避让口302,泡棉胶层32、石墨层33及铜箔层34开设的空间由开设在其上的通光口301和避让口302共同形成。密封件40设置在电路板22上,密封件40的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双面胶层31的下表面311接触,且密封件40的靠近感应元件21一侧的侧面与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密封件40的颜色可以是任意的颜色。比较图3与图5,图3所示的感应组件100通过改变密封件40的颜色解决密封件40产生的暗影问题,而图5所示的感应组件100通过减小通光口301的尺寸来解决密封件40产生的暗影问题。
46.图6是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感应组件100包括显示模组10、感应模组20、辅料层30及密封件40。图6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与图4所示的感应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图6所示的感应组件100中,双面胶层31开设的通光口301在电路板22上的投影的第二投影的面积小于电路板22的第一表面221的面积。密封件40设置在电路板22上,密封件40的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与双面胶层31的下表面311接触,且密封件40的靠近感应元件21一侧的侧面与双面胶层31的靠近通光口301一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密封件40的颜色可以是任意的颜色。比较图4与图6,图4所示的感应组件100通过改变密封件40的颜色解决密封件40产生的暗影问题,而图6所示的感应组件100通过减小通光口301的尺寸来解决密封件40产生的暗影问题。
47.请参阅图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300。电子装置300包括壳体200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感应组件100。感应组件100与壳体200结合,例如,感应组件100安装在壳体200上。电子装置3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头显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制。
48.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300利用透明胶层50来填充感应模组20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空隙,避免了显示模组10-空气界面以及空气-感应模组20界面的光反射,减小了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即使在显示模组10受到光线照射时,用户也不会看到感应模组20产
生的暗影,有利于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或者,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300通过改变辅料层30的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的部分的颜色,以使得辅料层20的暗影程度与感应模组20的暗影程度一致。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同时看到的是辅料层20的暗影和感应模组20的暗影,由于二者的暗影程度一致,那么,用户观看显示模组10时,看到的是一块与显示面101的尺寸完全契合的完整的暗影区域,此时,用户不会发现暗影的存在,用户观看体验更佳。
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