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LED灯带转接头用的压合型外壳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灯带 外壳 转接头 led 用压合型

一种led灯带转接头用的压合型外壳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灯带转接头用的压合型外壳。


背景技术:

2.led灯带是一种把led组装在带状柔性线路板上的装饰物品,可以剪切、延接,防水功能好,运用保险,使用寿命长,以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广告、照明、轮船、酒吧等行业。在需要立体照明的时候,由于led灯带不能弯转,故需要一个弯转转接头来实现两个led灯带在拐角位置的连接。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208478u公开了一种五路led灯带l型快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均设有插入口,连接器本体内设有线路板,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插入口处分别设有多个与线路板连接的母排,连接器本体呈“l”型,连接器本体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该l型快速连接器解决了五路led灯带在小空间型材内的diy快速转弯拐角连接的安装问题。
4.然而,上述结构的l型快速连接器存在以下缺陷:
5.插接难度大,不容易对准。上述连接器安装时,是将led灯带的排针直接插入其本体的两端,插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部难免会阻挡视线,而且需要同时确保多路led灯带的排针对齐,其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led灯带转接头用的压合型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两个连接盒,两个连接盒之间的夹角大于0
°
并且小于180
°
,所述连接盒具有弯折板和盖板,所述弯折板和盖板都位于连接盒的上端,所述弯折板与盖板邻接,并且所述盖板比弯折板更靠近连接盒的端部。
7.进一步,所述连接盒还具有上卡钩和下卡钩,所述上卡钩位于连接盒的上端,所述下卡钩位于连接盒的下端,所述上卡钩与盖板邻接,并且所述上卡钩比盖板更靠近连接盒的端部,所述下卡钩与上卡钩接合。
8.进一步,所述连接盒还具有压条,所述压条从盖板的下表面凸起。
9.进一步,所述连接盒还具有多个挡块,所述挡块位于连接盒的内部,多个挡块呈一排的方式排列。
10.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壳体,两个第二壳体都固定在第一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扇形体和两个支臂,两个支臂分别从扇形体的两个侧面凸起,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在支臂的下侧,所述第二壳体与支臂共同形成连接盒,并且两个第二壳体分别与扇形体的两个侧面邻接。
11.进一步,所述弯折板、盖板、上卡钩和压条都设置在支臂上,所述下卡钩和挡块都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3.具有上述结构的外壳,由于将盖板打开后可以释放足够的位置空间,因此用户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观察端子的位置,在外壳压合前保证led灯带的线路与端子接触,安装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接头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接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接头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端子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端子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23.一种led灯带的转接头,如图1所示,转接头包括:外壳和多个端子3,多个端子3都位于外壳内部,外壳具有两个连接盒10,两个连接盒10之间的夹角大于0
°
并且小于180
°

24.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壳体2,两个第二壳体2都固定在第一壳体1的下端,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包括:扇形体1a和两个支臂1b,两个支臂1b分别从扇形体1a的两个侧面凸起,第二壳体2固定在支臂1b的下侧,第二壳体2与支臂1b共同形成连接盒10,并且两个第二壳体2分别与扇形体1a的两个侧面邻接。
25.如图3所示,当转接头使用时,可以将两个led灯带分别沿两个不同方向插入转接头的连接盒10中,led灯带的线路与端子3形成电连接,led灯带的灯芯位于转接头的外部,从而实现两个led灯带在拐角位置的电连接。
26.其中,外壳可以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可以先通过第一次注塑工艺形成第一壳体1,注塑过程中将多个端子3放入模具,从而使端子3固定在第一壳体1中,接着对多个端子3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此时端子3已初步固定),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注塑形成第二壳体2,完全固定端子3,从而完成转接头的制造。
27.由此可知,具有上述结构的转接头,其外壳可以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两次注塑之间,可以在端子初步固定的情况下对端子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避免端子发生偏移,保证产品的电连接性能,提高产品良率。
28.具体地,弧形体1a具有定位通道11,端子3的中部穿过定位通道11。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壳体1注塑完成后,通过定位通道11将端子3固定。
29.具体地,两个连接盒10的夹角为90
°
。即外壳呈l型(或者说第一壳体1呈l型),上述转接头可适用于90
°
的拐角位置,实现两个相互垂直的led灯带的电连接。
30.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盒10具有弯折板12和盖板13,弯折板12和盖板13都位于连接盒10的上端,弯折板12与盖板13邻接,并且盖板13比弯折板12更靠近连接盒10的端部。
31.如图4所示,在led灯带与转接头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向上旋转盖板13,弯折板12从平整状态转变为弯折状态,此时将led灯带的端部插入外壳中,led灯带的线路与端子3形成电连接,接着向下旋转盖板13,弯折板12恢复平整状态。
32.由此可知,具有上述结构的外壳,由于将盖板打开后可以释放足够的位置空间,因此用户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观察端子的位置,在外壳压合前保证led灯带的线路与端子接触,安装十分便捷。
33.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5所示,连接盒10还具有上卡钩14和下卡钩21,上卡钩14位于连接盒10的上端,下卡钩21位于连接盒10的下端,上卡钩14与盖板13邻接,并且上卡钩14比盖板13更靠近连接盒10的端部,下卡钩21与上卡钩14接合。通过下卡钩21与上卡钩14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盖板13的锁定,避免非人为操作导致盖板13打开的情况。
34.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连接盒10还具有压条15,压条15从盖板13的下表面凸起。压条15沿连接盒10的宽度方向w延伸,在盖板13闭合后,压条15位于连接盒10的内部,可以对端子3和led灯带进行偏压,保证端子3与线路之间电连接的紧密性。
35.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5,连接盒10还具有多个挡块22,挡块22位于连接盒10的内部,多个挡块22呈一排的方式排列。
36.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弯折板12、盖板13、上卡钩14和压条15都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支臂1b上,下卡钩21和挡块22都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的支臂1b具有弯折板12和盖板13,弯折板12与盖板13邻接,并且盖板13比弯折板12更靠近支臂1b端部。第一壳体1的支臂1b还具有上卡钩14,上卡钩14与盖板13邻接,并且上卡钩14比盖板13更靠近支臂1b的端部,第二壳体2具有下卡钩21,下卡钩21与上卡钩14接合。第一壳体1的支臂1b还具有压条15,压条15从盖板13的下表面凸起。第二壳体2还具有多个挡块22,挡块22从第二壳体2的上表面凸起,多个挡块22呈一排的方式排列。
37.在本实用新型中,请继续参考图1,连接盒10的上壁长度大于下壁长度。即沿长度方向l,连接盒10上端的长度大于其下端的长度,连接盒10上端的一部分从其端部突出。
38.在转接头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潮湿的天气或者处于水分较多的空间,在转接头外壳的表面形成水滴,由于连接盒10的上壁长度大于下壁长度,因此这些水滴也无法从连接盒10的端部渗入其内部。
39.由此可知,具有上述结构的外壳,由于上壁从端部凸起设置,因此即使遇到潮湿的天气或者处于水分较多的空间,也可以避免水分渗入内部,从而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防水性好。
40.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支臂1b(即连接盒10的上壁)的长度大于第二壳体2(即连接盒10的下壁)的长度。即沿长度方向l,支臂1b的长度大于第二壳体2的长度。
41.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5,第一壳体1的支臂1b具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往
下凸起,第二壳体2具有定位孔23,定位块16插入定位孔23中。通过在支臂1b的下表面设置定位块16,可以在第二壳体2注塑过程中对模具起到定位作用,从而确保第二壳体2形成位置的精确性,保证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改善防水性能。
42.更具体地,定位块16和定位孔23都为多个,并且多个定位块16和多个定位孔23都呈一排的方式排列。
43.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具有上凹槽17。设置上凹槽17不仅可以减轻产品的整体重量,而且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水分,避免过多水分滴落而进入外壳内部。
44.更具体地,上凹槽17从扇形体1a的上表面延伸至支臂1b的上表面。
45.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扇形体1a的下表面具有下凹槽18,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具有侧凹槽24,下凹槽18与侧凹槽24连通。设置下凹槽18和侧凹槽24可以进一步减轻产品的整体重量。
46.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所示,端子3包括:定位段31和两个接触段32,定位段31位于两个接触段32之间(即定位段31位于端子3的中部),两个接触段32之间的夹角大于0
°
并且小于180
°
,接触段32具有基板321、弹片322和凸点323,凸点323从基板321的上表面凸起,弹片322从基板321延伸至凸点323的上侧。
47.转接头制造过程中,在第一次注塑后,端子3定位段31固定在第一壳体1的定位通道11中,形成初步固定,在二次注塑后,基板321固定在第二壳体2中,形成最终固定。第二次注塑相当于在第二壳体2中形成侧定位通道(图中未显示),基板321位于侧定位通道中。
48.其中,当led灯带插入转接头的外壳中后,弹片322和凸点323分别与led灯带上、下表面的线路形成电连接,并且弹片322和凸点323都与线路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49.由此可知,与传统直插式的结构相比,具有上述结构的端子,可以与led灯带的线路形成更加紧密的接触,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松动的情况发生。
50.具体地,两个接触段32之间的夹角90
°
。即端子3用于l型的转接头。
51.具体地,如图7所示,弹片322具有:竖直板3221、水平板3222和接触板3223,竖直板3221从基板321的上表面凸起,竖直板3221沿竖直方向延伸,水平板3222沿水平方向延伸,水平板3222位于竖直板3221与接触板3223之间。竖直板3221和水平板3222共同对接触板3223起到支撑作用,将接触板3223维持在与线路的接触位置。
52.更具体地,接触板3223呈v型。v型的接触板3223下端形成了与线路接触的接触点,并且v型的接触板3223具备弹性形变能力,与线路连接时通过弹性力使二者的接触更加紧密。
53.更具体地,接触板3223的底部所在的高度低于凸点323的顶部所在的高度。led灯带插入后,会把接触板3223与凸点323撑开,此时,接触板3223的弹性形变力更大,与线路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
54.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6,接触板3223的底部具有通孔3224,通孔3224与凸点323沿竖直方向正对。设置通孔3224后,一方面可以让凸点323的顶部穿过通孔3224,另一方面接触板3223与线路连接时可以形成两个接触点,连接更加稳定。
55.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
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