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光标识组件、电子设备及考勤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考勤 电子设备 发光 组件 标识

发光标识组件、电子设备及考勤设备
1.交叉引用
2.本技术为2019年11月06日递交的名称为“发光标识组件、电子设备及考勤设备”的第2019219022072号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其通过引用被全部并入本技术。
技术领域
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标识组件、电子设备及考勤设备。


背景技术:

4.产品上大多都有商标(亦或称logo)。logo有发光的,有不发光的。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在电子产品上设计发光logo,以使外观更加炫酷。
5.传统的发光logo设置的设备的后壳上,内部设有发光源,在logo的背面贴导光膜把发光源的光传导至logo处,形成发光logo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且发光logo的发光效果好的发光标识组件、电子设备及考勤设备。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光标识组件。该发光标识组件包括:
8.标识件,具有环形部及包围在所述环形部内的中部;
9.导光件,与所述环形部结合,形成用于导光的结合面;
10.其中,所述导光件将光传导至所述结合面,由所述结合面将光自所述环形部传输至所述中部,使得所述标识件发光。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12.设备体,其具有一通孔;
13.标识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
14.导光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体内,以将光传导至所述标识件的外周,再由所述标识件的外周向所述标识件中心区域传播,使得所述标识件发光。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考勤设备。该考勤设备包括:
16.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
17.发光部件,设置在所述考勤设备的设备体内,位于所述通孔孔壁周围;
18.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标识件的外周,再由所述标识件的外周向所述标识件中心区域传播,使得所述标识件发光。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导光件与标识件端面边缘的环形部结合形成结合面,所述导光件将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结合面,由所述结合面将光自所述环形部传输至包围在环形部内的中部,使得所述标识件发光;由于光线是从标识件的外周传播至中心的,标识件发出的光均匀度好,且光照照度会较强;另外,导光件结合在标识件的环形部,标识件的中部就能空出,这样将标识件做成透明的,便可实现标识件透明的
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导光件将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标识件的外周,再由所述标识件的外周向所述标识件中心区域传播,使得所述标识件发光;由于光线是从标识件的外周传播至中心的,标识件发出的光均匀度好,且光照照度会较强;另外,设备体上设有通孔,标识件设置在通孔的孔口处;这样标识件的中部下方空间就是空的,若将标识件做成透明的,便可实现标识件透明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发光标识组件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标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标识组件的三维效果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线经结合面所形成的一种传导路径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27.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光线传导路径的三维效果示意图;
28.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考勤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29.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考勤设备)通过支架支撑摆放的示意图;
30.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考勤设备)的背面示意图;
31.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标识件发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此外,下述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图1a、1b及1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标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1b及1c所示,所述发光标识组件包括:标识件1、导光件2及发光部件3。其中,标识件1具有环形部101及包围在所述环形部101内的中部102;导光件2与所述环形部101结合,形成用于导光的结合面103。其中,所述导光件2将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结合面103,由所述结合面103将光自所述环形部101传输至所述中部102,使得所述标识件1发光。
34.通常情况下,所述发光标识组件是安装在一具体设备上的;因此,本实施例中发光
部件3可设置在设备内的相应位置处,只要能满足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可传播至标识件1环形部101,还能至导光件2以由导光件2将光传导至所述结合面103,由所述结合面103将光自所述环形部101传输至所述中部102,使得所述标识件1发光。因此,本实施例中对发光部件3的设置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下文中会结合具体设备结构对发光部件3的设置位置进行说明。
35.具体实施时,所述发光部件3可以是灯带、或点阵光源(如多个led灯珠组成的点阵光源)等。
36.参见图1a、1b及1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导光件2可采用如下结构实现:结合部201及延伸部202。其中,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结合;延伸部202自所述结合部201的背向所述标识件1的端面,沿垂直所述端面的方向延伸出。其中,所述发光部件3位于一环形空间内,所述环形空间的环形顶部及一环形侧壁分别为所述结合部201及所述延伸部202。
37.为了具有更好的导光效果,所述延伸部202的处于所述环形空间内的侧壁为折弯侧壁4;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经所述折弯侧壁4,反射至所述结合部201,经由所述结合部201传输至所述标识件1。参见图4中的路径13,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射至所述折弯侧壁4,经折弯侧壁4反射至所述结合部201。
38.如图1a、1b及1c所示,自所述标识件1外侧向中心方向,所述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的结合线为弧线(即图1c所示横截面中结合面103所呈的结合线),以将光自所述结合处向所述标识件1中心102处引导。具体的,所述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的结合面103为波浪面。这个弧线可使用尽量陡峭些,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标识件1尺寸等参数,通过光线传播模拟等,以实现通过弧线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播路径,才能更多的把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折射到标识件1的中心102位置处。
39.进一步的,参见图1a、1b、1c和图3所示,所述结合部20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延伸部202位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边缘设有边缘立边203;所述边缘立边203的内侧面与所述标识件1的外侧面结合,便于通过所述边缘立边203将光引导至所述标识件1的外侧面,以由所述外侧面进入所述标识件1。参见图4中的路径11,光线至边缘立边203沿图4中路径11的方向从标识件1的外侧面传导至中部102。
40.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的路径12,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的下方具有空腔;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导光件2进入所述空腔,在所述空腔内通过空气传播至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
41.由上述内容可知:导光件2的光线传导路径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42.路径13:通过折弯侧壁4,将光线反射到结合部201;由结合部201将光线沿路径13的方向传导至标识件1的中部102。
43.路径12:导光件2的结合部201不挡光,可让光线通过所述结合部201进入所述标识件1中部下方的空腔,再通过空气传播至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
44.路径14:光线至结合部201,由结合部201将光线沿路径14的方向传导至标识件1的中部102。
45.路径11:通过边缘立边203,由边缘立边203引导光线从标识件1的侧面进入所述标识件1内。
46.除上述几个路径外,还可采用如下方式来提高光照效果,比如,在发光部件的周围尽量做白色的筋条,由筋条来反射光线;另外,白色的物体能更多的反射光线,所以白色的
筋条能更多的传递光线至导光件。
47.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件2与所述标识件1一体成型。例如,所述导光件2与标识件1均为塑胶材质,通过注塑机将所述导光件2及所述标识件1一体注塑成型。
48.由于白色能更好的反射光线,所以导光件需2为白色;而标识件1可能需为透明或除白色外的其他颜色;此时,所述导光件2与所述标识件1为不同颜色;实施时,所述导光件2与所述标识件1可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双色注塑一体成型是指一台注塑机把两种不同颜色塑胶结合在一起的注塑成型方法。
49.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件2为白色;所述标识件1为透明件。
50.进一步的,所述标识件1包括:透明体及标识图案。所述透明体具有环形部及包围在所述环形部内的中部;所述透明体的端面上设有标识图案,如图1c中展示的位于标识件中心处的logo图案。其中,所述标识图案通过刻蚀工艺刻蚀在所述透明体上。更具体的,所述标识图案上设火花纹。标识图案处除了可以使用蚀刻实现光线的不同折射,还可在透明体上设置凸台或凹槽,标识图案可设置在凸台的台面上,或设置在凹槽的槽底。另外,标识图案不光可以做在透明件的表面,也可以做在透明件的背面(与导光件2结合的一侧端面上)。
51.表面纹路颗粒度越粗糙的,越能漫反射光线。漫反射可使标识件形成更好的均匀性透光效果。同时,为了满足标识图案的美观需求,颗粒度不能太粗糙,具体实施时,取值在vdi 21~vdi 23火花纹之间的效果较佳。其中,火花纹是铜公放电时在模具表面留下的烧蚀痕迹;电火花冲出来的时候可以有粗的和细的。火花纹其纹面是麻点,麻点粗细程度可以通过火花机的电流调整。
52.上文中提到发光标识组件是需要安装到具体设备上的。下面将结合具体设备进行说明。如图5和图6示出了电子设备的外观。图1a、1b及1c示出了该电子设备的剖面图。具体的,如图1a、1b、1c、图5和图6所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体5、标识件1、发光部件3及导光件2。其中,设备体5具有一通孔20。标识件1设置在所述通孔20的孔口处。发光部件3,设置在所述设备体5内,位于所述通孔20孔壁周围。导光件2设置在所述设备体5内,以将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标识件1的外周,再由所述标识件1的外周至所述标识件1中心,使得所述标识件1发光。
53.进一步的,如图1a、1b、1c所示,标识件1具有环形部101及包围在所述环形部101内的中部102;导光件2与所述环形部101结合,形成用于导光的结合面103。其中,所述导光件2将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结合面103,由所述结合面103将光自所述环形部101传输至所述中部102,使得所述标识件1发光。
54.进一步的,参见图1a、1b及1c所示,所述导光件2包括:结合部201及延伸部202。其中,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结合;延伸部202自所述结合部201的背向所述标识件1的端面,沿垂直所述端面的方向延伸出。其中,所述发光部件3位于所述结合部201、所述延伸部202及所述通孔20的孔壁围成的环形空间内。
55.为了具有更好的导光效果,所述延伸部202的处于所述环形空间内的侧壁为折弯侧壁4;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经所述折弯侧壁4,反射至所述结合部201,经由所述结合部201传输至所述标识件1。参见图4中的路径13,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射至所述折弯侧壁4,经折弯侧壁4反射至所述结合部201。
56.如图1a、1b及1c所示,自所述标识件1外侧向中心方向,所述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的结合线为弧线(即图1c所示横截面中结合面103所呈的结合线),以将光自所述结合处向所述标识件1中心102处引导。具体的,所述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的结合面103为波浪面。这个弧线可使用尽量陡峭些,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标识件1尺寸等参数,通过光线传播模拟等,以实现通过弧线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播路径,才能更多的把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折射到标识件1的中心102位置处。
57.进一步的,参见图1a、1b、1c和图3所示,所述结合部20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延伸部202位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边缘设有边缘立边203;所述边缘立边203的内侧面与所述标识件1的外侧面结合,便于通过所述边缘立边203将光引导至所述标识件1的外侧面,以由所述外侧面进入所述标识件1。参见图4中的路径11,光线至边缘立边203沿图4中路径11的方向从标识件1的外侧面传导至中部102。
58.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的路径12,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的下方具有空腔;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导光件2进入所述空腔,在所述空腔内通过空气传播至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
59.进一步的,参见图1c、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设备体5包含前端盖51与后端盖52;所述后端盖52上设有伸向所述前端盖51的所述通孔20孔壁;所述标识件1与所述导光件2结合,所述导光件1与所述孔壁的顶面接触;其中,所述孔壁的顶面为所述孔壁的朝向所述前端盖51的端面;所述前端盖51上设有第一孔;所述标识件1位于所述第一孔内。
60.继续参见图1c所示,所述设备体5还包括中框架53;所述前端盖51与所述后端盖52分别从前后扣合在所述中框架53上;所述中框架53具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含:自所述前端盖51至所述后端盖52方向孔径变大的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标识件1的底部设有远离中心外延的一外延边104(如图3所示);所述标识件1嵌入所述第二孔内,所述外延边104与阶梯面接触;其中,所述阶梯面为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三孔连接处的端面。
61.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件2与所述标识件1一体成型。例如,所述导光件2与标识件1均为塑胶材质,通过注塑机将所述导光件2及所述标识件1一体注塑成型。
62.由于白色能更好的反射光线,所以导光件需2为白色;而标识件1可能需为透明或除白色外的其他颜色;此时,所述导光件2与所述标识件1为不同颜色;实施时,所述导光件2与所述标识件1可采用双色注塑一体成型。双色注塑一体成型是指一台注塑机把两种不同颜色塑胶结合在一起的注塑成型方法。
6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件2为白色;所述标识件1为透明件。
64.进一步的,所述标识件1包括:透明体及标识图案。所述透明体具有环形部及包围在所述环形部内的中部;所述透明体的端面上设有标识图案,如图1c中展示的位于标识件中心处的logo图案。其中,所述标识图案通过刻蚀工艺刻蚀在所述透明体上。更具体的,所述标识图案上设火花纹。标识图案处除了可以使用蚀刻实现光线的不同折射,还可在透明体上设置凸台或凹槽,标识图案可设置在凸台的台面上,或设置在凹槽的槽底。另外,标识图案不光可以做在透明件的表面,也可以做在透明件的背面(与导光件2结合的一侧端面上)。
65.表面纹路颗粒度越粗糙的,越能漫反射光线。漫反射可使标识件形成更好的均匀性透光效果。同时,为了满足标识图案的美观需求,颗粒度不能太粗糙,具体实施时,取值在
vdi 21~vdi 23火花纹之间的效果较佳。其中,火花纹是铜公放电时在模具表面留下的烧蚀痕迹;电火花冲出来的时候可以有粗的和细的。火花纹其纹面是麻点,麻点粗细程度可以通过火花机的电流调整。
66.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架60。所述支架60其一端与所述通孔20适配;所述支架60的一端与所述通孔20连接,能支撑所述电子设备,便于所述电子设备摆放于平面上。
67.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考勤设备、智能前台设备、智能音箱、智能穿戴设备、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8.下面以考勤设备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同样的,可参见图5、图6和图7所示考勤设备的外观。图1a、1b及1c示出了该考勤设备的剖面图。具体的,如图1a、1b、1c、图5和图6所述,所述考勤设备包括:
69.考勤机体(同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体5),其具有一通孔20;
70.标识件1,设置在所述通孔20的孔口处;
71.发光部件3,设置在所述考勤机体内,位于所述通孔20孔壁周围;
72.导光件2,设置在所述考勤机体内,以将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标识件1的外周,再由所述标识件1的外周向所述标识件1中心区域传播,使得所述标识件1发光。
73.进一步的,如图1a、1b、1c所示,标识件1具有环形部101及包围在所述环形部101内的中部102;导光件2与所述环形部101结合,形成用于导光的结合面103。其中,所述导光件2将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结合面103,由所述结合面103将光自所述环形部101传输至所述中部102,使得所述标识件1发光。
74.进一步的,参见图1a、1b及1c所示,所述导光件2包括:结合部201及延伸部202。其中,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结合;延伸部202自所述结合部201的背向所述标识件1的端面,沿垂直所述端面的方向延伸出。其中,所述发光部件3位于所述结合部201、所述延伸部202及所述通孔20的孔壁围成的环形空间内。
75.为了具有更好的导光效果,所述延伸部202的处于所述环形空间内的侧壁为折弯侧壁4;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经所述折弯侧壁4,反射至所述结合部201,经由所述结合部201传输至所述标识件1。参见图4中的路径13,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射至所述折弯侧壁4,经折弯侧壁4反射至所述结合部201。
76.如图1a、1b及1c所示,自所述标识件1外侧向中心方向,所述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的结合线为弧线(即图1c所示横截面中结合面103所呈的结合线),以将光自所述结合处向所述标识件1中心102处引导。具体的,所述结合部201与所述环形部101的结合面103为波浪面。这个弧线可使用尽量陡峭些,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标识件1尺寸等参数,通过光线传播模拟等,以实现通过弧线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播路径,才能更多的把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折射到标识件1的中心102位置处。
77.进一步的,参见图1a、1b、1c和图3所示,所述结合部20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延伸部202位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边缘设有边缘立边203;所述边缘立边203的内侧面与所述标识件1的外侧面结合,便于通过所述边缘立边203将光引导至所述标识件1的外侧面,以由所述外侧面进入所述标识件1。参见图4中的路径11,光线至边缘立边203沿图4中路径11的方向从标识件1的外侧面传导至中部102。
78.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的路径12,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的下方具有空腔;所述发光部件3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导光件2进入所述空腔,在所述空腔内通过空气传播至所述标识件1的中部102。
79.进一步的,参见图1c、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设备体5包含前端盖51与后端盖52;所述后端盖52上设有伸向所述前端盖51的所述通孔20孔壁;所述标识件1与所述导光件2结合,所述导光件1与所述孔壁的顶面接触;其中,所述孔壁的顶面为所述孔壁的朝向所述前端盖51的端面;所述前端盖51上设有第一孔;所述标识件1位于所述第一孔内。
8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考勤设备的结构可参见上述电子设备实施例中的内容,本文不作赘述。
8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考勤设备中,所述发光部件为呼吸灯,以使所述标识件呈现时暗时亮的发光效果。具体的,所述发光部件包括:
82.光源;
83.控制器,与所述光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考勤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光源常亮、常暗或时暗时亮。
84.例如,考勤设备在工作日的8:30~10:00时间段以及17:30~19:30内处于考勤模式,控制器控制光源常亮,使得标识件发光。考勤设备在工作日的10:00~17:30内处于非考勤模式(比如仅起到门禁作用),控制器控制光源时暗时亮(即呼吸灯效果),使得标识件呈现出呼吸灯效果闪烁。当然,还可控制器还可控制光源改变发光颜色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同样的,考勤设备还可具有其他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标识件所呈现的发光效果可不同,比如发光颜色不同、亮度不同、发光方式(如呼吸灯方式或常亮方式等)不同。
85.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还可在标识件周围设置一圈补光部件,如补光灯带。即所述补光部件环绕在所述标识件的外周。
8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考勤设备还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显示屏等。所述标识件设置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周围。如图5和图6所示,标识件1设置在显示屏或触摸屏70的旁边。显示屏或触摸屏70可用于显示但不限于:考勤人员信息(如姓名、职务、部门等)、考勤信息(考勤时间点)、人脸图像等等。
87.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设备还可包括摄像头;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摄像头80位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如显示屏或触摸屏70)与所述标识件1之间。
8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标识件发光方法。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标识件发光方法包括:
89.101、光经导光件的引导自标识件的外周射入所述标识件;
90.102、光自所述标识件外周向所述标识件的中心区域传播,以使所述标识件发光。
91.上述101中,光经导光件的引导自标识件的外周射入所述标识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92.1011、光经所述导光件的折弯侧壁反射至所述标识件的外周端面,并从所述外周端面射入所述标识件;
93.1012、光直射至所述导光件的与所述标识件结合的结合部,经所述结合部射入所
述标识件;
94.1013、光经所述导光件的边缘立边至所述标识件的外周侧立面,并从所述外周侧立面射入所述标识件;
95.参见如图1b、1c、3所示,所述导光件2包括结合部201及延伸部202,所述结合部20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标识件1的外周端面结合,所述延伸部202自所述第二端面沿垂直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出,且延伸部上设有所述折弯侧壁;所述第二端面的边缘设有所述边缘立边203。
96.参见图4所示,上述步骤1011即图4中路径13;上述步骤1012即图4中的路径14;上述步骤1013即图4中的路径11。
9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98.103、光经所述导光件进入大气,在大气中传播至所述标识件。
99.其中,所述导光件环绕在所述标识件的外周,使得所述标识件的中心区域外露于大气中。即参见图1c所示,导光件2环绕在所述标识件1的外周,所述标识件1的中心区域外露于大气,光自导光件1进入大气,在大气中传播至所述标识件,如图4中的路径12所示。
10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