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灯具导热臂及其导热方法与流程

2021-09-14 21: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导热 灯具 方法 设备


1.本发明涉及灯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灯具导热臂及其导热方法。


背景技术:

2.led台灯就是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台灯,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是作为继白炽灯、荧光灯后的第三代照明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
3.光效率是衡量led照明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led的发光效率通常随着温度上升1℃减小约0.2%~1%。随着led器件老化,发光效率随温度的衰减幅度可能高于此数据。在一些应用中,如汽车前照灯和紧凑的灯,它周围的环境温度可能是非常高的,并且散热片的大小是有限的,因热量问题导致发光效率下降将是严重的,会造成led系统的光输出明显下降。
4.led灯由于具有优越的节能性收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功率led灯作为路灯等大型公共场合照明用灯已经有取代现有卤素类路灯的趋势。另一方面,大功率led灯在使用时发热量也是相当高的,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发,会影响led灯的照明以及导致led灯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的甚至可导致led灯被烧毁,因此对led路灯散热性能的研究是led路灯技术的关键。现有大功率led路灯根据路外形、结构的设计,其散热方式也比较多,然而多数设计较为复杂且安装过程繁琐。
5.自九十年代led白光被发现之后,它的发光效率快速增加,2010年突破100lm/w。它不需暖灯时间、反应速度快、体积小、用电量省、污染低、适合量产、可靠度高、且适用范围广,如交通号志、大型显示器或背光源、手机背光源、路灯照明等。led也有其缺点需克服,输入led的能量,大约20%会转换成光源,剩下80%都转成热能,产生热是很严重的问题。首先,温度升高时,发光强度会下降,而且寿命也会跟著下降。温度升高也会导致放射波长改变,产生色差,且伴随量子转换效率降低,导致发光强度就会下降,并且材料会膨胀,产品可靠性就会降低,使用年限也会降低。可知散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6.现有技术中大功率led的散热方法主要依靠型材散热器,传统的型材散热器拆装繁琐,散热效率较低,现有技术的多片散热片以基座为中心的,主要集中设置在灯座的顶部,因此需要预定很大的安装位,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灯具导热臂及其导热方法,以达到散热速度快、占用空间小、延长灯具使用寿命的效果。
8.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具导热臂,用于支撑光源,光源的供电线路沿导热臂(3)延伸,所述导热臂由光源端向所述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
9.所述导热臂主要加速光源组件的散热,增加光能的利用率。现有的光源散热一般
是设置在光源组件的顶部或底部,由顶部或底部实现散热,而散热一般通过设置多层散热鳍片实现散热,因此需要顶部或底部的安装空间较大,且散热装置距离顶部的安装位置近,因此顶部空间的空气流通性相对较差,使得散热效果不理想,且使得整个混光集成模组整体体积较大,安装、运输、包装成本都会相应增加。因此,本发明设置的侧向散热,导热臂可以根据灯具的形状和高度、宽度进行调节,使得导热臂能够侧向贴合混光集成模组,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且侧向设置的散热方式,散热空间大,空气流通性好,提高了散热效率,由于散热是影响光源组件寿命的最大因素,因此,散热效率的提升能够大大提高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提高混光集成模组内部的其他元器件,有良好的散热,led光源可输出更高效率。
10.一般在视野内由于光的亮度分布或者亮度的范围不适当,或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亮度对比悬殊,以致使引起眼睛不舒适或者降低观察能力的现象叫眩光。它是一种视觉条件而不是光线。如果光源,窗子、灯具和其他区域的亮度比室内一般环境的亮度要高的多,人们就能感受到眩光。因此控制物体的表面亮度是消除眩光的主要途径。本发明的灯具采用倒装的方式,光源将光发射出去后,不是直接实现照明,而是通过设置在光源下方的反射器实现一次向上的反射,在有围闭或者半围闭的导热片进行二次反射,实现混光。因此,本发明的导热臂除了导热的作用外,还能实现混光、防眩光的作用,这样的设置,使得不需要另增加混光组件,进一步减小整个模组的体积并节约了制作成本。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臂包括导热端部和从所述导热端部延伸的导热延长部,所述导热延长部靠近导热端部一端为近端,远离导热端部一端为远端,所述导热臂还包括从所述导热延长部远端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导热片。
12.为了实现光源组件的快速散热,本发明设置了导热臂,所述导热臂包括固定光源组件的导热端部,所述导热延长部的设置是为了延长导热距离,提高导热效率,同时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散热作用。为了减小整个集成模组的安装空间,同时达到快速的散热效果,本发明还设置了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紧贴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减小整个装置体积的同时发挥最佳散热效果。
13.所述导热臂可以用于不同的灯具产品,包括室内灯、户外灯、路灯、体育场馆灯具,所述导热片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
1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为圆形导热片或弧形导热片或矩形导热片。
15.所述导热片贴合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设置,除了减小体积外,还能形成围闭或者半围闭式空间,便于增加导热片的散热面积,实现更好的散热。
16.优选的,采用弧形或者矩形的导热片,能够形成半围闭的空间,由于反射器一般呈圆形,因此,整个混光集成模组呈现的是圆柱状,因此采用弧形或者圆环形的导热片能够更好贴合反射器。由于光线从光源组件发射出来后,经过反射器向上反射,经过一次反射的光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会从侧面射出,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眩光,因此,通过侧向设置的导热片能够将大部分侧面的光束经过再次反射,降低了光束表面亮度,能够明显降低眩光。
17.采用矩形导热片同样也是设置在侧面,同样实现导热的同时增加光束的反射次数,使得混光更加充分。
1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端部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导热延长部的一端从导热端部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将导热端部分隔成两个对称的区域。
19.由于导热部的底部用于连接光源组件,为了使得散热更加充分,避免接触处温度过高,本发明设置导热端部为中空的圆柱,使得圆柱中部有一定的散热空间。整个导热臂采用铝制材料,或者镁铝合金,或者碳纤维等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这类材料散热效果好,整体强度较大,可以优选碳纤维,其重量更轻,安装、运输更加方便。
20.为了实现传热、散热效果的同时,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用于承载光学组件或者承载用于顶部安装的固定件,所述圆柱状的导热端部也具有一定的厚度,设置厚度为3~5mm,实现载重的同时,又能实现较高的散热效率。为了实现充分散热,所述散热端部的直径大于光源组件的直径。
21.由于导热片相对导热端部而言,体积大一些,重量会重一点,而导热延长部的一端连接导热端部,另一端连接导热片,为了使二者之间实现平衡,使得安装结构更加稳定,本发明设置导热延长部的一端从导热端部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将圆柱形中空的导热端部分隔成两个半圆形区域,一方面增加导热延长部的导热作用,增加受热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将导热端部隔成两个区域,避免了热量的集中汇聚,且由于散热面积的增加,也会增加散热速度,提高散热效率。且导热端部、导热延长部以及导热片可以一体成型结构稳固,也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收纳和拆装,灵活设置。
22.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延长部与所述弧形导热片之间的夹角为40~60
°

23.所述弧形导热片沿着所述导热延长部的远端向两侧延伸,所述导热延长部与所述弧形导热片之间围成了一个环绕型半封闭的空间,因此,二者之间的夹角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虽然增加了散热空间,但是会增加占用空间,而夹角太小,使得二者之间离得太近,使得散热太过集中,可能导致散热不充分,因此,在匹配导热部圆柱状的圆形弧度的基础上,设置所述导热延长部与所述弧形导热片之间的夹角为40~60
°
,实现良好散热效果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安装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24.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热片的弧度为110
°
~130
°

25.所述弧形导热片围成的环形半封闭空间太大,虽然增加了导热和散热的表面积,但是可能导致围闭空间空气对流不畅,空气流通缓慢,造成热量的集聚,反而造成散热不充分、不均匀,而所述弧形导热片围成的环形半封闭空间太小,使得导热臂整体的散热面积太小,同样可能造成散热不够充分,因此本发明将所述弧形导热片的弧度设置在110
°
~130
°
之间,实现最佳散热效果。更优选的在115
°
~125
°
之间。
26.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延长部为直角梯形,其上底连接导热端部,下底连接所述导热片,其中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
27.所述导热延长部作为散热主体和散热的桥梁,一端连接导热端部,另一端连接导热片,由于导热端部的高度小于导热片的高度,因此连接导热端部的上底的长度小于连接导热片的下底的长度,所述直角梯形导热延长部的设置能够增加散热面积,同时实现导热延长部与导热端部和导热片的充分接触,实现热量的快速传导。
28.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热片上端和下端设有分别连接所述光学功能件和所述反射器的螺纹孔,所述弧形导热片的厚度为3~5mm。
29.为了实现传热、散热效果的同时,由于其上部还安装光学功能件,因此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述圆柱状的导热端部也具有一定的厚度,设置厚度为3~5mm,实现载重的同时,又能实现较高的散热效率。为了实现充分散热,所述散热端部的直径大于光源模组
的直径。
30.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导热臂可以用于混光集成模组,所述集成模组包括反射器和设于所述反射器上方的光源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导热臂,所述导热臂由光源组件的上方向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
31.所述反射器主要用于提高灯具的光的利用率。所述光源组件主要为主要的光源器件,起到发射均匀光束的作用。可以在光端组件上方设置光学功能件,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所述光学功能件主要用于实现不同的光照功能,如实现不同的混光效果、调节配光角度实现更优的混光效果。
3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包括反射板和设于反射板上连续排列的多个多边形反光片,所述多边形反光片包括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33.反光器是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对光源发出的不能照在工作和生活面上的光进行反射的一种光学配件。主要运用在u型或者螺旋型节能灯、日光灯、路灯、led灯、无极灯等等。反光器的形状,主要指对光线的反射角度等,决定了反光器对光源非直射光的处理能力。综合来说,反光器的材料和形状决定了灯具的输出效率和输出光通量。
34.反光片的设置不仅可将灯珠发出的光线从灯具的正面全反射出去,同时还可将灯珠的余光、散光二次反射出去,能够提高出光效率。而多边形的反光片反射的光斑更加接近圆形,使得光照的均匀度增加,而通过多个反光片连续排列在一起,形成多光斑的叠加,相互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互补作用,再通过光学功能件的作用,使得整体光斑亮度更加均匀一直,避免了单个反光片导致的局部亮度差异大的问题,而通过四边形和/或五边形和/或六边形的相互组合排列,能够实现反光片之间排列更加紧密,避免了反光的盲区,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35.优选的,其中所述五边形和六边形反光片分布的区域大于等于反射板内表面的三分之二。
36.多边形的反光片可以形成更加均匀的光斑,本发明可以采用不规则的五边形或六边形,将其拼凑在反射板上,通过一定规则的排列,使其紧密安装在反射板中,为了保证整体出光更加均匀,其安装更加方便,设置了所述五边形和六边形反光片分布的区域大于等于反射板内表面的三分之二。
37.优选的,所述反射板为抛物线型反射板,包括用于连接导热臂的翻边部和用于光反射的反射部,所述多边形反光片分布在反射部的整个区域。抛物线形反射器能够将光线平行反射,使得光照分布较宽,这样获得的反射光斑更加均匀。
38.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与所述导热臂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热臂可拆卸连接。
39.通过多个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和检修,且不同模块的使用寿命不同,因此,当某一模块出现问题时,只需要局部更换即可,不需要整体替换,节约了使用成本。另外,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包装盒运输。所述导热片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导热片的上侧通过螺纹件连接光学功能件或者固定安装件,所述导热片的下侧通过螺纹件连接所述反射器。
40.优选的,所述导热端部与所述导热延长部一体成型,所述导热延长部与所述导热片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三者之间的热量传递更加迅速,散热效果更好。
41.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模组、用于安装光源模组的基座所述基座呈“u”字型,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基座内部,所述基座的上部的两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端部。
42.所述光源组件为led光源组件,可以采用高流明的光源模组,具有更低的发热量。所述光源模组外框呈方形,有一对对角设有用于卡合在基座上的弧形的缺口,中部设有安装led光源的圆形区域,所述基座的纵剖面呈“u”字型,中部设有安装led光源模组的安装位,所述“u”型基座包括圆形底面和两侧竖直相对设置的侧面,侧面上设有螺纹通孔,再分别利用螺钉将侧面的螺纹通孔与设置在导热端部下方两侧的螺纹孔固定,既实现了光源模组的稳定安装,又能有足够的空间实现散热。且通过不锈钢的螺纹紧固件设置,能够实现多次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检修和安装不同波长或者不同色温等多功能的光源模组。
43.进一步的,所述混光集成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功能件,使得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源通过反射器反射至光学功能件中,再通过光学功能件发出。
44.所述光学功能件主要用于实现不同的光照功能,如防眩光、实现不同的混光效果、调节配光角度实现更优的混光效果。所述光源组件发射光源后,光线向下照射到反射器的内表面上,光线通过反射器向上反射进入上部的光学功能件,光线通过光学功能件向下反射,同时侧面的光束由导热片反射,实现整体混光均匀的光学照射效果,经过多重反射后,灯光更加均匀,且实现了不同的光学目的。
45.进一步的,所述光学功能件为防止产生眩光的防眩光格栅,所述防眩光格栅呈圆柱状,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延长部的远端。
46.在视野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就可能引起不舒适感,并造成视觉降低的现象,这就是眩光。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所述光学功能件可以是防眩光格栅,所述光源通过反射器反射进入防眩光格栅,在通过防眩光格栅反射出来,实现照明,避免了眩光的产生,照射效果更佳。
47.所述防眩光格栅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导热臂,同样可以实现快速的拆卸和更换不同的光学功能件。
48.除了上述方案外,所述光学功能件还可以为可调节配光角度的混光模组,所述混光模组呈圆柱状,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延长部的远端。
49.为了实现其他功能,所述光学功能件还可以是混光模组,所述混光模组可以根据不同色温光源、不同波长光源都可以响应不同配光角度,并获得优质峰值光强,实现不同配光角度的配光功能。
50.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端部的内径小于所述光源模组的外径,所述导热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光源模组的外径。
51.为了保证导热端部与所述光源模组的充分接触,实现更好的热量传导,所述导热端部设有一定的厚度,通过内径和外径大小的限定,使得光源模组能够在导热端部之内,其侧边能够与光源模组充分接触,实现更高效的传导热量。
52.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端部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匹配所述基座上部两端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导热端部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基座。
53.为了减少整个混光集成模组的体积,所述导热端部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匹配所述基座上部两端的凹陷区,所述基座上方两侧的厚度与凹陷区的厚度相互匹配,节约了
安装空间,且安装的更加紧密,更加贴合。
5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导热臂的导热方法,利用权利要求2~7所述的导热臂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光源散发的热量向上导出;s2:将所述步骤s1中的热量继续向光源外侧传导;s3:将所述步骤s3中的热量由导热臂的侧面散发。
5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热量有光源向上传至导热端部;所述步骤s2中,热量从导热端部传至导热延长部,并由导热延长部向光源外侧的导热片传导;所述步骤s3中,侧向散发为热量由导热片向两侧散发。
56.将导热臂安装在光源的上方,热量由导热端部集中并沿着导热延长部传递出去,传递的过程本身也是散热的过程,最终热量主要有导热片散出,导热片设于灯具的侧面,因此可以根据的高度灵活设置,实现较大的散热面积,且由于导热延长部为梯形,能够实现梯度散热。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导热臂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
5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侧面散发热量的方式为侧面双向散热,包括侧面双向直线式散热和侧面双向曲线散热;所述导热臂设于光源上方,所述导热片包括侧面双向延伸线型导热片或曲线型导热片,当选用线型导热片时,导热方式为侧面双向直线式散热,当选用曲线型导热片时,导热方式为侧面双向曲线散热。
58.本发明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灯具产品,包括室内灯、户外灯、路灯、体育场馆灯具,不局限于室内灯具、户外灯具等等人工光产品。模组光源热量都可透过导热结构与产品灯壳紧密结合,灯壳可以大面积与空气、风等自然环境快速有效散热,而从获得稳定光热效率。
59.本发明所述的混光集成模组对应不同配光角度,不局限于任何人工光配光角度,不局限于任何人工光配光角度设计应用。
60.本发明所述的混光集成模组光源自由集成,不局限于任何光源包括cob、smd等。
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62.(1)本发明通过导热臂侧向设置的导热片,增加了散热面积的同时,不需要额外占用安装空间,用最合理小体积就满足led散热效率,令到产品体积变小,大大节约了整个集成模组的体积。
63.(2)本发明设置导热延长部的一端从导热端部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将圆柱形中空的导热端部分隔成两个半圆形区域,一方面增加导热延长部的导热作用,增加受热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将导热端部隔成两个区域,避免了热量的集中汇聚,提高散热效率。
64.(3)通过设置在光源下方的反射器实现一次向上的反射,在有围闭或者半围闭的导热片进行二次反射,实现混光。因此,本发明的导热臂除了导热的作用外,还能实现混光、防眩光的作用,这样的设置,使得不需要另增加混光组件,进一步减小整个模组的体积并节约了制作成本。
65.(4)本发明设置所述导热延长部与所述弧形导热片之间的夹角为40~60
°
,实现良好散热效果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安装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66.(5)本发明将光源反向安装,使得光源经过了多次反射,使得光线更加柔和,且由于导热臂的设置,节约了顶部的安装空间,因此可以在光源模组组件的顶部安装不同类型的光学功能件,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使得一个光学集成模组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光学效
果,且不同色温光源、不同波长光源都可响应不同配光角度,并获得优质峰值光强加入“复眼”(compound eye)技术组件,混光效果同样可获得窄角度配光。
67.(6)本发明还通过将导热臂分别与反射器和光学功能组件用螺纹紧固件连接,使得各个组件之间关系灵活,便于拆卸的检修,工厂可以自动化生产、检验、库存该模组,有效提升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期。也可根据不同的光学需求更换零部件,使得一个模组通过不同的组合实现多种功能,且可加配模组光学管理组件,控制眩光值,适应不同环境眩光值标准。
68.(7)本发明的导热片可以根据的高度灵活设置,实现较大的散热面积,且由于导热延长部为梯形,能够实现梯度散热。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导热臂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
69.(8)本发明的导热臂可加配多种光学管理组件,控制眩光值,适应不同环境眩光值标准。且任何应用环境模组与灯具结合应用,都不会产生人的眼睛与光源直接接触。避免眼睛受到蓝光等光波辐射伤害。
附图说明
70.图1为本发明导热臂立体结构示意图。
71.图2为本发明混光集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72.图3为本发明导热臂俯视图。
73.图4为本发明反射器俯视图。
74.图5为本发明反射器立体示意图。
75.图6为本发明灯具的爆炸结构图。
76.图7为光源组件爆炸结构图。
77.图8为本发明灯具增加光学功能件的爆炸结构图。
78.图9为实施例4中灯具立体示意图。
79.图10为利用实施例4中的灯具显示的光斑图。
80.图11为利用实施例4中的灯具获得的配光曲线。
81.图12为实施例5中灯具立体示意图。
82.图13为利用实施例5中的灯具显示的光斑图。
83.图14为利用实施例5中的灯具获得的配光曲线。
84.图15为实施例6中灯具立体示意图。
85.图16为利用实施例6中的灯具显示的光斑图。
86.图17为利用实施例6中的灯具组获得的配光曲线。
87.图18为实施例8中混光集成模组立体示意图。
88.图19为利用实施例8中的灯具显示的光斑图。
89.图20为利用实施例8中的灯具组获得的配光曲线。
90.图21实施例9为混光模组采用环形导热片的安装示意图。
91.图22为混光模组采用环形导热片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92.图23为利用实施例9中的灯具显示的光斑图。
93.图24为利用实施例9中的灯具组获得的配光曲线。
94.图25为实施例10中采用光面反射器的混光集成组模局部剖视示意图。
95.图26为利用实施例10中的灯具显示的光斑图。
96.图27为利用实施例10中的灯具组获得的配光曲线。
97.图28为实施例11中导热片为长条形导热块的混光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98.图29为实施例12中的倒装结构的混光集成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99.图30为实施例13中的混光集成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100.图31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反射器上为长条形的反光片时的光斑图。
101.图32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反射器上为长条形的反光片时的配光曲线。
102.图33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反射器上为矩形反光片时的光斑图。
103.图34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反射器上为矩形反光片时的配光曲线。
104.图35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10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光斑图。
105.图36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10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配光曲线。
106.图37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16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光斑图。
107.图38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16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配光曲线。
108.图39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30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光斑图。
109.图40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30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配光曲线。
110.图41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50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光斑图。
111.图42为利用实施例13中的灯具且50
°
反射器上为多边形反光片时的配光曲线。
112.图43为实施例14中所述的混光集成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13.图44为实施例15中所述的混光集成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14.图45为实施例17中混光集成模组整体散热示意图。
115.图46为实施例17中混光集成模组又一结构整体散热示意图。
116.图47为实施例17中混光集成模组又一结构整体散热示意图。
117.图48为实施例17中加入混光器之前的出光示意图。
118.图49为实施例17中加入混光器之后的出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9.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
120.如图1~2所示,一种灯具导热臂,所述导热臂3由光源向所述灯具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
12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臂3包括导热端部31和从所述导热端部31延伸的导热延长部32,所述导热延长部32靠近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近端,远离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远端,所述导热臂3还包括从所述导热延长部32远端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导热片33。
122.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33为圆形导热片33或弧形导热片33或矩形导热片33。
123.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端部31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导热延长部32的一端从导热端部3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将导热端部31分隔成两个对称的区域。
12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与所述弧形导热片33之间的夹角α为40~60
°

125.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热片33的弧度为110
°
~130
°

126.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为直角梯形,其上底连接导热端部31,下底连接所述导热片33,其中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实施例2
1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包括反射器1和设于所述反射器1上方的光源组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2上方的导热臂3,所述导热臂3由光源组件2的上方向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
12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热臂3包括与所述光源组件2固定连接的导热端部31和从所述导热端部31延伸的导热延长部32,所述导热延长部32靠近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近端,远离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远端,所述导热臂3还包括从所述导热延长部32远端两侧延伸的导热片33。
129.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热端部31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导热延长部32的一端从导热端部3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130.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为直角梯形,其上底连接导热端部31,下底连接所述导热片33,其中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
13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33呈弧形。
132.所述导热片33贴合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设置,除了减小体积外,还能形成围闭或者半围闭式空间,便于增加导热片33的散热面积,实现更好的散热。
133.优选的,采用弧形的导热片33,能够形成半围闭的空间,由于反射器1一般呈圆形,因此,整个混光集成模组呈现的是圆柱状,因此采用弧形或者圆环形的导热片33能够更好贴合反射器1。由于光线从光源组件2发射出来后,经过反射器1向上反射,经过一次反射的光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会从侧面射出,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眩光,因此,通过侧向设置的导热片33能够将大部分侧面的光束经过再次反射,降低了光束表面亮度,能够明显降低眩光。
134.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1包括反射板11和设于反射板11上连续排列的多个多边形反光片12,所述多边形反光片12包括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135.优选的,其中所述五边形和六边形反光片12分布的区域大于等于反射板11内表面的三分之二。
136.优选的,结合图5所示,所述反射板11为抛物线型反射板11,包括用于连接导热臂3的翻边部111和用于光反射的反射部112,所述多边形反光片12分布在反射部112的整个区域。抛物线形反射器1能够将光线平行反射,使得光照分布较宽,这样获得的反射光斑更加均匀。
137.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反射器1与所述导热臂3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组件2与所述导热臂3可拆卸连接。
138.优选的,结合图1和图6所示,所述导热端部31与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一体成型,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与所述导热片33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三者之间的热量传递更加迅速,散热效果更好。
139.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光源模组21、用于安装光源模组21的基座22所述基座22呈“u”字型,所述光源模组21设于所述基座22内部,所述基座22的上部的两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端部31。
140.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混光集成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2上方的光学功能件4,使得所述光源组件2发射的光源通过反射器1反射至光学功能件4中,再通过光学功能件4发出。
141.进一步的,所述光学功能件4为防止产生眩光的防眩光格栅,所述防眩光格栅呈圆柱状,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延长部32的远端。
142.优选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与所述弧形导热片33之间的夹角为40~60
°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热片上方和下端设有分别连接所述光学功能件和所述反射器的螺纹孔,所述弧形导热片33的厚度为3~5mm。
100.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端部31的内径小于所述光源模组21的外径,所述导热端部31的外径大于所述光源模组21的外径。
10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端部31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匹配所述基座22上部两端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导热端部31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基座22。实施例3
10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所述导热片呈封闭的圆环形,使得导热端部置于圆环形空间内。实施例4
10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所述光源组件2设于导热端部31的上侧,所述反射器1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导热延长部32的上侧,所述导热片呈块状。实施例5
10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所示,所述导热片呈块状。实施例6
10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所述光学功能件为可调节配光角度的混光模组,所述混光模组呈圆柱状,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延长部的远端。所述反射器为10
°
圆形混光反射器,也可以是16
°
、30
°
或50
°
,不同的度数代表反光器的不同光斑效果,度数越大,光斑就越宽,反之越窄。
106.利用本实施例的混光集成模组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13~14所示,获得的光斑均匀,亮度均匀,光利用率高。实施例7
107.如图15所示,所述反射器为非对称光束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同样为抛物线曲面型反射器,其内表面设有条形反光凹槽。配光曲线和光斑图。
108.利用本实施例的混光集成模组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16~17所示,不同配光角度都可以获得优质峰值光强,实现真正“节能”;用最合理小体积就能够获得最大峰值光强,使得产品体积变小;无论任何光学模组,光源都不会与人的眼睛直接接触,避免眼睛受到蓝光等光波辐射伤害。实施例8
10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8所示,所述反射器为16
°×
60
°
反射器,实现光斑的拉绅效果,形成椭圆形光斑。所述反射器同样为抛物线曲面型反射器,其内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的多个方形反光片。
110.利用本实施例的混光集成模组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19~20所示,可以获得优质峰值光强,实现真正“节能”;用最合理小体积就能够获得最大峰值光强,使得产品体积变小;无论任何光学模组,光源都不会与人的眼睛直接接触,避免眼睛受到蓝光等光波辐射伤害。实施例9
143.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如图21所示,包括反射器1和设于所述反射器1上方的光源组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2上方的导热臂3,所述导热臂3由光源组件2的上方向混光集成模组的侧面延伸实现侧向延伸散热。
14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臂3包括与所述光源组件2固定连接的导热端部31和从所述导热端部31延伸的导热延长部32,所述导热延长部32靠近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近端,远离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远端,所述导热臂3还包括从所述导热延长部32远端两侧延伸的导热片33。
145.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热端部31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导热延长部32的一端从导热端部3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146.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导热延长部32为直角梯形,其上底连接导热端部31,下底连接所述导热片33,其中下底的长度大于上底的长度。
147.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33呈圆环形,所述导热端部31与导热臂32一体式连接,所述导热臂32与所述导热片33可拆卸连接。
148.进一步的,如图22所示,所述反射器上密布规则排列矩形反光片,其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图如图23~图24所示。
149.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1与所述导热臂3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组件2与所述导热臂3可拆卸连接。
150.进一步的,如图21~22所示,所示,所述混光集成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2上方的光学功能件4,使得所述光源组件2发射的光源通过反射器1反射至光学功能件4中,再通过光学功能件4发出。进一步的,所述光学功能件4为可调节配光角度的混光模组,所述混光模组呈圆柱状,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导热延长部的远端。所述混光模组可根据不同色温光源,不同波长光源都可以响应不同配光角度,并获得优质峰值光强,加入该混光模组,混光效果同样可获得窄角度配光。实施例10
1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5所示,所述反射器1为光面反射器,利用该混光集成模组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26~图27所示,相比实施例9,能够获得圆形光斑,光点分布均匀。实施例11
1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8所示,所述导热片33为长条形导热块。实施例12
15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9所示,所述混光集成模组采用倒装的方式,所述光源组件2设于导热端部31的上侧,所述反射器1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导热延长部32的上侧,所述导热片33呈块状。所述光学功能件4为可调节配光角度的混光模组,一端与所述导热延长部32可拆卸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结构的反射器能够实现不同的混光效果。实施例13
154.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如图30所示,包括反射器1和设于所述反射器1上方的光源组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2上方的导热臂3,所述导热臂3包括与所述光源组件2固定连接的导热端部31和从所述导热端部31延伸的导热延长部32,所述导热延长部32靠近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近端,远离导热端部31一端为远端,所述导热臂3还包括从所述导热延长部32远端两侧延伸的导热片33。所述导热片33呈圆环形,所述导热端部31与导热臂32一体式连接,所述导热臂32与所述导热片33可拆卸连接。
155.选择不同类型的反射器1能够实现不同的混光效果,如采用如图9所示的反射器,所述反射器1上设有长条形的反光片,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31~图32所示。
156.如采用如图22所示的设有矩形反光片的反射器时,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33~图34所示。
157.如采用如图30所示的设有连续排列的多个多边形反光片的反射器时,所述多边形反光片12包括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选用10
°
反射器时,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35~图36所示。选用16
°
反射器时,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37~图38所示。选用30
°
反射器时,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39~图40所示。选用50
°
反射器时,获得的光斑图和配光曲线如图41~图42所示。实施例14
15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3所示,所述导热片33为弧形,同样,通过安装不同的反射器实现不同的配光。实施例15
15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4所示,所述导热片33为长块状。同样,通过安装不同的反射器实现不同的配光。实施例16
1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灯具导热臂的导热方法,所述导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光源散发的热量向上导出;s2:将所述步骤s1中的热量继续向光源外侧传导;s3:将所述步骤s3中的热量由导热臂的侧面散发。
1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热量有光源向上传至导热端部;所述步骤s2中,热量从导热端部传至导热延长部,并由导热延长部向光源外侧的导热片传导;所述步骤s3中,侧向散发为热量由导热片向两侧散发。
113.将导热臂安装在光源的上方,热量由导热端部集中并沿着导热延长部传递出去,传递的过程本身也是散热的过程,最终热量主要有导热片散出,导热片设于灯具的侧面,因此可以根据的高度灵活设置,实现较大的散热面积,且由于导热延长部为梯形,能够实现梯度散热。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导热臂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
1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侧面散发热量的方式为侧面双向散热,包括侧面双向直线式散热和侧面双向曲线散热;所述导热臂设于光源上方,所述导热片包括侧面双向延伸线型导热片或曲线型导热片,当选用线型导热片时,导热方式为侧面双向直线式散热,当选用曲线型导热片时,导热方式为侧面双向曲线散热。
115.实施例17
1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光集成模组,如图45~47所示,所述混光模组可以设置成多种结构,可以设置外壳,其中外壳与环形导热臂之间可以预留有一定的空间,如图45~47中箭头指示,热量由led芯片位置由导热端部传至导热延长部,再由环形导热臂传输至外壳,增大了散热面积,实现多层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117.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