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印 装置 木材 节能 环保
一种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



背景技术:

将刻好的印版固定在印案上,一块地依次套印,印刷时,用棕印或毛笔,蘸上中国画使用的水粉颜料,运用绘画的技巧,刷涂在印版表面,把纸复在版面上,加压后即可,印刷用的纸张是宣纸或绢等。

目前人们对木材进行水印通常是人工将木材放置在一个水印模板上,然后通过人工对木材进行按压对木材进行水印,这样水印需要人工一直做按压动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设一种不需要人工对木材进行按压省时省力高效率的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需要人工一直做按压动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对木材进行按压省时省力高效率的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包括:底板;支架,其连接在底板上;支撑架,其连接在底板上;水印模具,其连接在底板上;驱动机构,其连接在支撑板上;补料机构,其连接在底板上。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其安装在支撑板上;压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气缸伸缩杆,压块位于水印模具正上方;第一弹簧,其连接在压块与伸缩杆之间。

优选地,补料机构包括:支杆,其连接在底板上;滑架,其连接在支杆上,滑架与支撑板连接;毛刷,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滑架上,毛刷位于水印模具正上方;第二弹簧,其套设在毛刷与滑架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其连接在毛刷上;第一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架上;第一缺齿轮,其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一缺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其连接在压块上;第二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板上;第一单向齿轮,其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第一单向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三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架上;第一锥齿轮组,其连接在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箱,其连接在支撑架上;楔形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三齿条,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楔形块上;第三弹簧,其连接在第三齿条与楔形块之间;第四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底板上;第二缺齿轮,其连接在第四转轴上,第二缺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第四弹簧,其套设在第三齿条与支架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下料箱上;第六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下料箱上;第二锥齿轮,其连接在第六转轴与第五转轴之间;第二单向齿轮,其连接在第六转轴上;第四齿条,其连接在毛刷上,第四齿条与第二单向齿轮啮合。

优选地,支撑架上部中间设有滑轨。

(3)有益效果

1.通过驱动机构和补料机构从而对木材进行碾压水印斌对水印模具进行添加颜料。

2.通过辅助机构从而不需要人工拉动毛刷向后运动对水印模具进行添加颜料,节省人力。

3.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从而不需要人工转动第一转轴对水印模具进行添加颜料,进一步节省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支撑板,3-支架,4-支撑架,5-水印模具,6-驱动机构,61-气缸,62-压块,63-第一弹簧,7-补料机构,71-支杆,72-滑架,73-毛刷,74-第二弹簧,8-辅助机构,81-第一齿条,82-第一转轴,83-第一缺齿轮,9-第一传动机构,91-第二齿条,92-第二转轴,93-第一单向齿轮,94-第三转轴,95-第一锥齿轮组,10-下料机构,101-下料箱,102-楔形块,103-第三齿条,104-第三弹簧,105-第四转轴,106-第二缺齿轮,107-第四弹簧,11-第二传动机构,111-第五转轴,112-第六转轴,113-第二锥齿轮,114-第二单向齿轮,115-第四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节能环保用木材水印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板2、支架3、支撑架4、水印模具5、驱动机构6和补料机构7,底板1顶部后侧连接有支撑板2,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有支架3,底板1顶部右侧连接有支撑架4,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有水印模具5,支撑板2上部前侧连接有驱动机构6,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有补料机构7。

驱动机构6包括有气缸61、压块62和第一弹簧63,支撑板2上部前侧安装有气缸61,气缸61伸缩杆滑动式连接有压块62,压块62位于水印模具5正上方,压块62与伸缩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3。

补料机构7包括有支杆71、滑架72、毛刷73和第二弹簧74,底板1顶部前侧连接有支杆71,支杆71上部连接有滑架72,滑架72后侧与支撑板2连接,滑架72前侧滑动式连接有毛刷73,毛刷73位于水印模具5正上方,毛刷73与滑架72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74。

当需要对木材进行水印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人工将木材放置在水印模具5上,然后通过人工启动气缸61带动压块62向下运动,当压块62向下运动与木材接触时,压块62向下运动第一弹簧63被压缩,从而对木材进行夹紧水印,当木材水印完成后,人工启动气缸61回收进行复位,气缸61伸缩杆向上复位时,压块62在被压缩的第一弹簧63作用下进行复位,当气缸61伸缩杆回收时,通过人工拉动毛刷73向后运动对水印模具5进行添加颜料,毛刷73向后运动第二弹簧74被压缩,当颜料添加完成后人工松开毛刷73,毛刷73在被压缩的第二弹簧74作用下进行复位,最后人工关闭气缸61,反复如此。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还包括有辅助机构8,辅助机构8包括有第一齿条81、第一转轴82和第一缺齿轮83,毛刷73左侧连接有第一齿条81,支架3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82,第一转轴82下部连接有第一缺齿轮83,第一缺齿轮83与第一齿条81啮合。

当需要对水印模具5进行添加颜料时,通过人工转动第一转轴82带动第一缺齿轮83转动,第一缺齿轮83转动带动第一齿条81向后运动,第一齿条81向后运动带动毛刷73向后运动,从而不需要人工拉动毛刷73向后运动对水印模具5进行添加颜料,节省人力。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还包括有第一传动机构9,第一传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齿条91、第二转轴92、第一单向齿轮93、第三转轴94和第一锥齿轮组95,压块62上部前侧连接有第二齿条91,支撑板2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92,第二转轴92右侧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93,第一单向齿轮93与第二齿条91啮合,支架3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94,第三转轴94与第一转轴82之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95。

当气缸61伸缩杆向上复位时,气缸61伸缩杆向上运动带动第二齿条91向上运动,第二齿条91向上运动带动第一单向齿轮93转动,第一单向齿轮93转动带动第二转轴92转动,第二转轴92转动带动第三转轴94转动,第三转轴94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95带动第一转轴82转动,从而不需要人工转动第一转轴82对水印模具5进行添加颜料,进一步节省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下料机构10,下料机构10包括有下料箱101、楔形块102、第三齿条103、第三弹簧104、第四转轴105、第二缺齿轮106和第四弹簧107,支撑架4上部右侧连接有下料箱101,支撑架4上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102,楔形块102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三齿条103,第三齿条103与楔形块10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04,底板1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105,第四转轴105后侧连接有第二缺齿轮106,第二缺齿轮106与第三齿条103啮合,第三齿条103与支架3之间套设有第四弹簧107。

当木材水印完成时,通过人工转动第四转轴105带动第二缺齿轮106转动,第二缺齿轮106转动带动第三齿条103向左运动,第三齿条103向左运动第四弹簧107被压缩,第三齿条103向左运动带动楔形块102向左运动,楔形块102向左运动从而带动木材向左运动,使木材运输至水印模具5上,从而不需要人工将木材放置在水印模具5上,节省人力,当第二缺齿轮106不与第三齿条103啮合时,第三齿条103在被压缩的第四弹簧107作用下进行复位,第三齿条103向右复位时,第三齿条103向右运动带动楔形块102向右运动,当楔形块102与木材接触时,使楔形块102向下运动,楔形块102向下运动第三弹簧104被压缩,当楔形块102不与木材接触时,楔形块102在被压缩的第三弹簧104作用下进行复位。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第二传动机构11,第二传动机构11包括有第五转轴111、第六转轴112、第二锥齿轮113、第二单向齿轮114和第四齿条115,下料箱101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轴111,下料箱101左侧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六转轴112,第六转轴112与第五转轴111之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3,第六转轴112下部连接有第二单向齿轮114,毛刷73右侧连接有第四齿条115,第四齿条115与第二单向齿轮114啮合。

当毛刷73向前进行复位时,毛刷73向前运动带动第四齿条115向前运动,第四齿条115向前运动带动第二单向齿轮114转动,第二单向齿轮114转动带动第六转轴112转动,第六转轴112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13组带动第五转轴111转动,第五转轴111转动带动第四转轴105转动,从而不需要人工转动第四转轴105对木材进行下料,进一步节省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