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折弯装置、元件供给装置及折弯方法与流程

2021-10-20 02: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折弯 引脚 元件 供给 装置


1.本发明涉及将引脚元件的引脚折弯的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供给具有折弯的引脚的引脚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2.下述专利文献记载有将引脚元件的引脚折弯的技术。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

62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6.在本说明书中,课题在于将引脚元件的引脚适当地折弯。
7.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折弯装置,将引脚元件的多个引脚向相同的方向逐个地在不同的时刻折弯。
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具备上述折弯装置,并供给具有由上述折弯装置而折弯的多个引脚的引脚元件。
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折弯方法,将引脚元件的多个引脚向相同的方向逐个地在不同的时刻折弯。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公开,将多个引脚向相同的方向上逐个地在不同的时刻折弯。由此,能够将引脚元件的引脚适当地折弯。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14.图2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装配装置的立体图。
15.图3是表示元件编带的俯视图。
16.图4是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
17.图5是带式供料器的放大立体图。
18.图6是带式供料器的放大侧视图。
19.图7是切断装置及折弯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20.图8是切断装置及折弯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21.图9是切断装置及折弯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22.图10是折弯装置的工作图。
23.图11是折弯装置的工作图。
24.图12是折弯装置的工作图。
25.图13是折弯装置的工作图。
26.图14是表示以往的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
27.图15是在以往的带式供料器中将引脚线折弯时的概念图。
28.图16是在本发明的带式供料器中将引脚线折弯时的概念图。
29.图17是在本发明的带式供料器中将引脚线折弯时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式,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31.图1示出元件安装装置10。元件安装装置10是用于执行元件对于电路基材12的安装作业的装置。元件安装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20、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元件装配装置24、拍摄装置26、28、零散元件供给装置30及元件供给装置32。另外,作为电路基材12,可举出电路基板、三维构造的基材等,作为电路基板,可举出印刷配线板、印刷电路板等。
32.装置主体20由框架40和架设于该框架40的梁42构成。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配置于框架4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具有输送装置50和夹紧装置52。输送装置50是输送电路基材12的装置,夹紧装置52是保持电路基材12的装置。由此,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输送电路基材12并且在预定的位置固定地保持电路基材1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路基材12的输送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铅垂方向称为z方向。也就是说,元件安装装置10的宽度方向是x方向,前后方向是y方向。
33.元件装配装置24配置于梁42,具备两台作业头60、62和作业头移动装置64。如图2所示,在各作业头60、62的下端面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有吸嘴66,通过吸嘴66来保持元件。另外,作业头移动装置64具有:x方向移动装置68、y方向移动装置70及z方向移动装置72。并且,通过x方向移动装置68和y方向移动装置70,两台作业头60、62一体地向框架40上的任意位置移动。另外,各作业头60、62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滑动件74、76,z方向移动装置72使滑动件74、76单独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也就是说,通过z方向移动装置72,使作业头60、62单独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34.拍摄装置26以朝向下方的状态安装于滑动件74,与作业头60一起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上移动。由此,拍摄装置26对框架40上的任意位置进行拍摄。如图1所示,拍摄装置28以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于框架40上的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与元件供给装置32之间。由此,拍摄装置28对保持于作业头60、62的吸嘴66的元件进行拍摄。
35.零散元件供给装置30配置于框架40的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零散元件供给装置32是使零散地散布的状态下的多个元件整齐排列,并以整齐排列的状态供给元件的装置。也就是说,零散元件供给装置32是使任意姿势的多个元件整齐排列为预定的姿势,并供给预定的姿势的元件的装置。
36.元件供给装置32配置于框架40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元件供给装置30具有托盘型元件供给装置78和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80。托盘型元件供给装置78是供给载置在托盘上的状态喜爱的元件的装置。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80是通过带式供料器82供给元件的装置。以下,针对带式供料器82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作为由零散元件供给装置30及元件供给装置32供给的元件,可举出电子电路元件、太阳能电池的构成元件、电源模块的构
成元件等。另外,电子电路元件存在具有引脚的元件、不具有引脚的元件等。
37.带式供料器82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在框架40的另一侧的端部固定设置的带式供料器保持台86。带式供料器82是从元件编带(参照图3)88取下轴向元件,并将取下的轴向元件的引脚线以折弯的状态向元件安装装置10的作业头60、62供给的编带引脚元件供给装置。
38.如图3所示,元件编带88由多个轴向元件90和两个载带92构成。轴向元件90包含大致圆柱状的元件主体96和两个引脚线98。两个引脚线98呈大致直线状,且与元件主体96的轴心同轴地固定于元件主体96的两端面。并且,轴向元件90在被两个载带92夹着的状态下在两个引脚线98的前端换句话说与元件主体96相反侧的端部,被编入于两个载带92。另外,多个轴向元件90以等间距被编入于两个载带92。
39.另外,如图4所示,带式供料器82由收纳盒106和供料器主体107构成。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收纳盒106朝向供料器主体107的方向记载为前方,将从供料器主体107朝向收纳盒106的方向记载为后方。在供料器主体107的前方侧的端面设置有连接器108和两个销109。并且,在带式供料器82装配于带式供料器保持台86时,连接器108通过与形成于带式供料器保持台86的连接器连接部(省略图示)连接而被供给电力,通过将销109与形成于带式供料器保持台86的销孔(省略图示)嵌合而带式供料器82准确地被定位。另外,元件编带88以折叠的状态收纳于收纳盒106。并且,收纳于收纳盒106的元件编带88被拉出,且该元件编带88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端面延伸。
40.如图5及图6所示,在供料器主体107的内部配置有:进给装置110、切断装置111及折弯装置112。进给装置110包含:活塞114、连杆机构116、进给臂118及止回臂120。活塞114配置为在供料器主体107内的上端部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连杆机构116包含支撑块122和两个支撑臂124,且配置于活塞114的前方侧。支撑块122固定于供料器主体107的主干部。两个支撑臂124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并在下端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支撑块122。另外,进给臂118以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两个支撑臂124的上端。并且,在进给臂118的后端连结有活塞114的活塞杆126。由此,进给臂118通过活塞114的工作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41.另外,在进给臂118的上缘的中央部形成有多个进给齿128。并且,上述多个进给齿128与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端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卡合。另外,多个进给齿128的形成间距与元件编带88的轴向元件90的配置间距相同。由此,在通过活塞114的工作使进给臂118向前方移动时,将元件编带88向带式供料器82的前方侧的元件供给位置送出。
42.另外,止回臂120配置于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端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上方,在止回臂120的前端形成有齿132。该齿132从后方侧与元件编带88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卡合,防止元件编带88向后方侧的移动,也就是说防止元件编带88的返回。
43.另外,在通过进给臂118将元件编带88送出的带式供料器82的前方侧,如图7所示,以从沿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两个载带92之间向上方延伸出的方式立设有一对止动件136。一对止动件136立设于与沿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一对引脚线98相向的位置。由此,被编入由进给臂118送出的元件编带88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与一对止动件136抵接,而对该轴向元件90进行定位。
44.另外,切断装置111由升降块140和一对刀具142构成。升降块140在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上方,被供料器主体107支撑为能够升降。另外,升降块140位于轴向元件90的上方,上述轴向元件90由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止动件136定位。另外,升降块140通过活塞(省略图示)的工作而可控地进行升降。
45.另外,切断装置111的一对刀具142以使刀尖朝向下方的状态固定于升降块140的下表面。上述一对刀具142中的一方的刀尖在升降块140上升的状态下与由止动件136定位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中的一方相向。另外,一对刀具142中的另一方的刀尖在升降块140上升的状态下与由止动件136定位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中的另一方相向。
46.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折弯装置112具有:活塞150、凸轮机构152、成形机构(参照图7及图8)154。活塞150配置为在供料器主体107内的中央部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凸轮机构152包含凸轮部件160、辊162、连结块164,并配置于活塞150的前方侧。凸轮部件160具有越靠近前方则越朝向下方的倾斜面166,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该凸轮部件160的后端连结有活塞150的活塞杆168。辊162以与凸轮部件160的倾斜面166接触的状态配置,作为凸轮从动件发挥功能。另外,辊16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于连结块164的下端部,该连结块164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凸轮部件160通过活塞150的工作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辊162沿着凸轮部件160的倾斜面166移动,连结块164进行升降。
47.另外,如图7至图10所示,成形机构154包含:支撑块170、一对支撑部件172、一对夹紧臂174及一对折弯辊176。另外,图7至图9是成形机构154的立体图,图10是成形机构154的主视图。
48.支撑块170配置于由止动件136定位的轴向元件90的下方,并与凸轮机构152的连结块164连结。另外,在图7至图10中,省略了连结块164。另外,支撑部件172呈大致板状,且在上缘形成有v字型的槽178。并且,一对支撑部件172配置为相互面对面,并固定于支撑块170。另外,一对支撑部件172以使相互的槽178位于由止动件136定位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的下方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块170。顺便一提,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与支撑部件172的上缘之间的距离非常短。也就是说,支撑部件172以与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隔开微小的距离的方式位于引脚线98的下方。
49.另外,一对夹紧臂174呈大致l字型,且在下端部由支撑块170保持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摆动。一对夹紧臂174在一对支撑部件172的前方侧,从支撑块170向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上方延伸出。并且,一对夹紧臂174的向元件编带88的上方延伸出的部分向后方,换句话说向一对支撑部件172的上方,以大致90度折弯。由此,一对夹紧臂174的前端部隔着沿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一对引脚线98而位于一对支撑部件172的上方。另外,一对夹紧臂174能够通过活塞(省略图示)的工作而向后方摆动。
50.另外,如图9所示,一对夹紧臂174在前方侧的端部由连结辊180连结。并且,在该连结辊180的上方,固定台182固定于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另外,在图7中为了确保夹紧臂174等的可视性,没有描绘固定台182,图8及图9为了确保支撑块170等的可视性,没有描绘供料器主体107。顺便一提,固定台182配置于升降块140的前方,在从上方的视点中,一对夹紧臂174位于升降块140与固定台182之间,仅连结上述一对夹紧臂174的连结辊180位于固定台182的下方。
51.另外,一对折弯辊176配置于在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表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的上方配置的升降块140的侧面。一对折弯辊176能够在升降块140的侧面绕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自转,且位于由止动件136定位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的上方。另外,一对折弯辊176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错开的位置也就是说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不同的高度。另外,在区分上述一对折弯辊176的情况下,将位于下方的折弯辊176记载为第一折弯辊176a,将位于上方的折弯辊176记载为第二折弯辊176b。
52.在元件安装装置10中,通过上述的结构,相对于由基材输送保持装置22保持的电路基材12进行元件的装配作业。具体而言,电路基材12被输送至作业位置,且通过夹紧装置52而固定地保持于该位置。接下来,拍摄装置26向电路基材12的上方移动,对电路基材12进行拍摄。由此,得到与形成于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省略图示)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另外,零散元件供给装置30或者元件供给装置32在预定的供给位置供给元件。以下,对由元件供给装置32的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80实施的元件的供给详细地进行说明。
53.对于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80而言,在带式供料器82中,通过进给装置110的活塞114的工作,将沿着供料器主体107的上端面延伸的元件编带88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将元件编带88送出,若元件编带88的轴向元件90到达元件供给位置,则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与止动件136抵接并定位。也就是说,通过止动件136而轴向元件90被定位的位置成为元件供给位置。
54.并且,当被编入于元件编带88的轴向元件90通过止动件136而定位后,一对夹紧臂174通过活塞的工作而向后方换句话说向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摆动。由此,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由一对夹紧臂174从上方向下方按压。接下来,支撑块170通过活塞150的工作而上升。此时,固定于支撑块170的一对支撑部件172也上升,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在一对支撑部件172的槽178从下方被支撑。由此,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在槽178的内部被夹紧。
55.接着,当定位后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被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后,通过切断装置111的活塞的工作使升降块140下降。此时,一对刀具142与升降块140一起下降,由止动件136定位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如图10所示,被一对刀具142切断。由此,轴向元件90从载带92分离。另外,引脚线98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因此,引脚线98被刀具142适当地切断。
56.这样,当切断引脚线98,而轴向元件90从载带92分离时,支撑块170进一步上升,引脚线98被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状态下的轴向元件90也上升。此时,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的一方的引脚线98与一对折弯辊176的位于下方的辊换句话说第一折弯辊176a抵接。而且,伴随着支撑块170的上升,抵接于第一折弯辊176a的引脚线98如图11所示,通过第一折弯辊176a而向下方换句话说向与元件主体96的轴心垂直的方向折弯。
57.并且,当支撑块170进一步上升时,与支撑块170一起上升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的没有折弯的引脚线换句话说向与通过第一折弯辊176a而折弯的引脚线98相反侧延伸出的引脚线98与一对折弯辊176的位于上方的辊换句话说第二折弯辊176b抵接。并且,伴随着支撑块170的上升,抵接于第二折弯辊176b的引脚线98也如图12所示,通过第二折弯辊176b而向作为相同的方向的下方折弯。
58.这样,对于带式供料器82的折弯装置112而言,一对折弯辊176配置于上下方向上
错开的位置,轴向元件90上升,以使得一对引脚线98与上述一对折弯辊176抵接。由此,在轴向元件90上升时,将一对引脚线98向相同的方向换句话说下方,逐个地在不同的时刻折弯。此外,引脚线98被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因此,引脚线98通过折弯辊176而适当地被折弯。
59.另外,在将一对引脚线98通过一对折弯辊176而向与元件主体96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弯之后,轴向元件90也与支撑块170一起,保持没有折弯的元件主体侧的引脚线98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状态而上升。此时,配置于夹紧臂174的前端部的连结辊180与固定台182抵接,如图8所示,向前方换句话说向离开所夹紧的引脚线98的方向摆动。由此,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对引脚线98的夹紧被解除。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轴向元件90成为在一对引脚线98处仅由一对支撑部件172从下方支撑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供给轴向元件90。也就是说,对于带式供料器82而言,供给如下的轴向元件90:在将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状态的引脚线98切断并折弯之后,夹紧臂174对引脚线98的夹紧被解除且被支撑部件172支撑的状态下,一对引脚线98被向与元件主体96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折弯。
60.并且,当通过带式供料器82供给了轴向元件90时,作业头60、62中的任一个向该轴向元件90的上方移动,通过吸嘴66保持轴向元件90。接着,保持有轴向元件90的作业头60、62向拍摄装置28的上方移动,通过拍摄装置28拍摄保持于吸嘴66的轴向元件90。由此,得到与元件的保持位置的误差相关的信息。接着,保持有轴向元件90的作业头60、62向电路基材12的上方移动,基于形成于电路基材12的贯通孔的位置、元件的保持位置等来调整所保持的元件的保持姿势。此时,以使形成于电路基材12的一对贯通孔与保持于吸嘴66的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进行作业头60、62的移动及保持姿势的调整。并且,作业头60、62下降,吸嘴66使轴向元件90脱离。由此,一对引脚线98插通于一对贯通孔,轴向元件90装配于电路基材12。这样,为了向一对贯通孔插通一对引脚线98,在带式供料器82中,将一对引脚线98向相同的方向折弯。
61.另外,对于带式供料器82而言,如上述那样,离开了元件编带88的一个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在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状态下,向相同的方向逐个地在不同的时刻被折弯。由此,能够减少将引脚线98折弯时产生的对于轴向元件90的负荷,抑制轴向元件90的破损等。
62.详细而言,在以往的带式供料器200中,如图14所示,用于将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折弯的一对折弯辊202没有在上下方向上错开,而是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因此,在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引脚线98被折弯时,对轴向元件90的元件主体96产生较大的负荷。具体而言,当一对折弯辊202配置于相同的高度时,如图15所示,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一对引脚线98在相同的时刻与一对折弯辊202抵接,由一对折弯辊202在相同的时刻折弯。也就是说,一对折弯辊202将一对引脚线98的两个引脚线98一起在相同的时刻折弯。此时,一对引脚线98中的一方被一对折弯辊202中的一方按压的力210的反作用力212和一对引脚线98中的另一方被一对折弯辊202中的另一方按压的力214的反作用力216同时施加于元件主体96。也就是说,一对引脚线98中的一方被一对折弯辊202中的一方按压的力210的反作用力212和一对引脚线98中的另一方被一对折弯辊202中的另一方按压的力214的反作用力216合成而得到的反作用力218施加于元件主体96。这样,当较大的反作
用力218施加于元件主体96时,元件主体96换句话说轴向元件90有可能破损。
63.另一方面,在带式供料器82中,如上述那样,一对折弯辊176配置于不同的高度,因此,将轴向元件90的一对引脚线98逐个地向相同的方向在不同的时刻折弯。也就是说,如图16所示,由支撑部件172和夹紧臂174夹紧的一对引脚线98中的一方首先与一对折弯辊176的第一折弯辊176a抵接,并由第一折弯辊176a折弯。此时,一对引脚线98的中一方被第一折弯辊176a按压的力210的反作用力212施加于元件主体96。并且,在通过第一折弯辊176a将引脚线98折弯之后,与不同于该折弯的引脚线98的引脚线98如图17所示,与第二折弯辊176b抵接,由第二折弯辊176b折弯。此时,引脚线98被第二折弯辊176b按压的力214的反作用力216施加于元件主体96。这样,在带式供料器82中,将一对引脚线98在不同的时刻折弯,因此,由第一折弯辊176a产生的反作用力212和由第二折弯辊176b产生的反作用力216没有合成,可抑制施加于元件主体96的反作用力。由此,能够抑制将引脚线98折弯时的轴向元件90的破损。
64.另外,在带式供料器82中,一对折弯辊176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错开的位置,轴向元件90通过活塞150的工作而上升,以使得一对引脚线98与上述一对折弯辊176抵接,从而将一对引脚线98在不同的时刻折弯。也就是说,通过一个驱动源的工作,将一对引脚线98在不同的时刻折弯。由此,能够实现带式供料器82的折弯装置112的构造简化、成本减少等。
65.另外,带式供料器82是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轴向元件90是引脚元件的一个例子。引脚线98是引脚的一个例子。折弯装置112是折弯装置的一个例子。活塞150是驱动源的一个例子。
66.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进的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具备进给装置110、切断装置111、折弯装置112的带式供料器82应用本发明,但能够对至少具备折弯装置112的元件供给装置应用本发明。也就是说,例如,也可以是,具备进给装置110和切断装置111的设备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具有折弯装置112的元件供给装置,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具备进给装置110的设备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具有切断装置111和折弯装置112的元件供给装置。进一步而言,也可以是,折弯装置112仅具有至少将引脚线98折弯的功能,不具有夹紧引脚线98的机构。也就是说,也可以是,具有夹紧引脚线98的机构的设备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具有使引脚线98折弯的功能的元件供给装置。该情况下的拆装优选为一触式的拆装。在此所说的元件供给装置可以是一触式可拆装地安装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带式供料器保持台的结构,也可以固定地安装于元件安装装置。
67.另外,本发明应用于带式供料器82换句话说供给引脚元件的装置,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装置。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对将插入于在电路基材12上形成的贯通孔的引脚线98折弯的装置应用本发明。
68.另外,本发明应用于将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折弯的装置,但也可以应用于将径向元件的引脚线折弯的装置。进一步而言,本发明应用于从元件编带88切离轴向元件90并将切离的轴向元件90的引脚线98折弯的装置,但也可以对将预先从元件编带88切离的轴向元件90或者没有被编入载带92的轴向元件90折弯的装置应用本发明。
6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引脚线98被夹紧的状态下将引脚线98折弯,但也可以是,在元件主体96被夹紧的状态下将引脚线98折弯。
7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个驱动源换句话说活塞150的工作将一对引脚线98折弯,但也可以是,一对引脚线98中的一方和另一方通过不同的驱动源折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引脚线98由一对折弯辊176折弯,但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折弯。
71.附图标记说明
72.82...带式供料器(元件供给装置);90...轴向元件(引脚元件);98...引脚线(引脚);112...折弯装置;150...活塞(驱动源)。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