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牛顿法的三维空间三体绳系系统建模方法与流程

2021-10-20 00: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间 建模 局部 航天 电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牛顿法的三维空间三体绳系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定义所需的三组坐标系:(1)地心惯性坐标系:e

xyz定义exyz为地心惯性坐标系,坐标系原点e位于地球中心位置,ex轴在赤道面内并指向春分点,ez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ey轴由右手定则确定;(2)轨道坐标系:o

xyz定义oxyz为轨道坐标系,由轨道半径真近点角和轨道旋转角速度ω确定,坐标系原点o与主星质心位置固联,ox轴由地心指向主星质心方向向外,oy轴指向航天器运动方向垂直于ox轴,oz轴垂直于o

xy平面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3)本体坐标系:o

x
i
y
i
z
i
,i=1,2定义本体坐标系ox
i
y
i
z
i
,原点o位于主星质心,ox
i
轴延系绳指向主星的质心o方向,通过轨道坐标系oxyz先绕z轴旋转θ
i
,在绕y轴旋转α
i
得到本体坐标系;步骤2:设置系统物理参数和各参数表达符号:设主星、中端体和下端体质量分别是m0,m1,m2;系绳视为轻杆,各卫星由系绳依次连接,其中l1,l2对应两段系绳的长度;α1,α2表示两条系绳与o

xy平面的夹角,称为面外角;θ1,θ2表示两条系绳在o

xy平面的投影与ox轴的夹角,也称为面内角;系统质心距离地心的距离为r;为主星的轨道角速度;步骤3:第一段系绳受力分析,并完成动力学建模:定义连接m0和m1的绳段为其长度为

l1,从惯性坐标系原点o到轨道坐标系原点o的位置矢量为从惯性坐标系原点o到中端体m1的位置矢量为由以上定义有如下等式成立:绳段l1的体坐标系ox1y1z1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转动角速度ω1可以表示如下:其中,撇号表示对时间的导数,ω表示轨道角速度,对式(1)求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得:
主星受到万有引力g0和系绳1对其的拉力t1的作用;中端体受到万有引力g1,两段系绳的拉力t1,t2,以及外力f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以上受力分析,绳段1上的受力满足下式:r
″0‑
r1″
=(t1 g0)/m0‑
(t2‑
t1 g1‑
f1)/m1ꢀꢀꢀꢀꢀꢀꢀꢀꢀꢀꢀꢀꢀꢀ
(4)将上式中的t1,t2通过坐标变换变换到系绳l1的本体坐标系ox1y1z1上有:设f1作用在本体坐标系ox1y1z1上,其坐标为[0 0 f1]
t
;在轨道坐标系中定义主星与中端体的位置矢量分别为r0,r1,其中,则两星受到的重力矢量为:特别指出l0=0,万有引力常数μ=398600km3/s2;对上式进行泰勒展开,仅保留一阶项,有:有:在本体坐标系ox1y1z1中,将r0由轨道坐标系变换到本体坐标系ox1y1z1有:将其代入式(8),可得:可得系统动力学方程:
步骤4:第二段系绳受力分析与动力学建模:定义连接m1和m2的绳段为其长度为l2,从惯性坐标系原点o到中端体m1的位置矢量为从中端体m1到下端体m2的位置矢量为由以上定义有如下等式成立:绳段l2的体坐标系ox2y2z2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转动角速度ω2可以表示如下:其中,撇号表示对时间的导数,ω表示轨道角速度,对式(13)求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得:子星1受到万有引力g1和系绳1和2对其的拉力t1,t2的作用,以及外力f1;下端体受到万有引力g2,系绳2的拉力t2,以及外力f2,则绳段2上的受力满足下式:r1″‑
r2″
=(t2‑
t1 g1‑
f1)/m1‑
(

t2 g2‑
f2)/m2ꢀꢀꢀꢀꢀꢀ
(16)
将上式中的t1通过坐标变换变换到系绳l2的本体坐标系ox2y2z2上有:设f2作用在本体坐标系ox2y2z2上,其坐标为[0 0 f2]
t
;与绳段1中重力矢量差结果类似,在轨道坐标系中定义子星1与子星2的位置矢量分别为r1,r2,其中,则两星受到的重力矢量差为:可得系统动力学方程:步骤5:将上述两动力学方程组合建立空间三体绳系动力学模型;同时,若假设l1 l2=常数,方程组(12)和(19)中的第一式可以合并化解为一个常微分方程,这样就可以得到局部空间电梯动力学模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牛顿法的三维空间三体绳系系统建模方法,属于航天技术领域。通过基于牛顿法的传统力学分析手段,建立一组完备的、具有理论依据的新的三维空间动力学方程,包括定义所需的三组坐标系、设置系统物理参数和各参数表达符号、第一段系绳受力分析,并完成动力学建模、第二段系绳受力分析与动力学建模。本发明建立空间三体绳系系统由于考虑中端体运动过程导致面内角、面外角和系绳长度变化的五自由度动力学方程,消除和克服当前空间三体绳系系统建模过程对系统的简化,以及所建立的动力学方程无法解耦化解成状态方程的问题。的动力学方程无法解耦化解成状态方程的问题。的动力学方程无法解耦化解成状态方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战霞 贺腾 王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1/10/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