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3: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燃烧 特指 装置


1.本发明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2.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被雾化的试液进入燃烧器,在火焰温度和火焰气氛作用下,经过干燥、熔融、蒸发、离解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基态原子,以及部分激发态原子、离子和分子。一个设计良好的燃烧器应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噪声小、火焰稳定的性能,以保证有较高的吸收灵敏度和测定精密度。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缝隙燃烧器产生原子蒸气。根据所用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不同,燃烧器缝隙的长度,宽度各有不同,一般燃烧器上都标注有适用的燃气和助燃气。
3.现有的燃烧器中,由于出气孔的直径大小都是一样的,在点燃时,燃烧不均匀,不充分,并且在燃烧时,会产生共鸣,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装置,通过直径大小不同的燃气孔,解决燃烧时,产生噪音大的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装置,包括混合室和燃烧室,混合室与燃烧室之间通过若干根送气管连接,混合室上设置有燃气连接管道,所述燃烧室包括主板、侧板和顶板,两个主板之间形成有燃气腔,两个主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侧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点火装置的安装孔,主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通气孔,通气孔与送气管相连通,主板上开设有若干列均匀排列的燃气孔,靠近顶板处的燃气孔直径小于远离顶板处的燃气孔直径。
6.优选地,所述燃气孔包括第一燃气孔和第二燃气孔,第一燃气孔位于主板的上端,第二燃气孔位于主板的下端,第一燃气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燃气孔的直径,第二燃气孔包括大孔和小孔。
7.优选地,所述主板的下端呈向外侧倾斜设置,主板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出气的开口。
8.优选地,所述主板的倾斜角度为30
°‑
50
°

9.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通气板,通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气孔。
10.优选地,还包括有外罩壳,外罩壳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外罩壳套设在混合室和燃烧室的外周,通气板位于外罩壳与顶板之间。
11.优选地,所述点火装置包括主体安装座,主体安装座连接有氧气输送管,主体安装座内分别安装有点火管道和火焰检测管道,点火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电子点火装置,点火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点火针,主体安装座内设置有燃气输送管,燃气输送管的端部安装有气体混合蜂窝体,气体混合蜂窝体设置在氧气输送管内。
12.优选地,所述气体混合蜂窝体内成型有混合腔体,所述气体混合蜂窝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一,所述燃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气体混合蜂窝体相连通;所述氧气输送管内还设置有气体混合片,气体混合片位于气体混合蜂窝体的一侧,气体混合片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二。
13.优选地,所述点火管道的一端穿过并连接气体混合蜂窝体、气体混合片;所述主体安装座上开设有燃气接头,燃气接头与燃气输送管连接,所述主体安装座上开设有氧气进气孔,所述主体安装座内成型有氧气出气腔,氧气出气腔连接有所述氧气输送管。
14.优选地,所述主体安装座上设置有点火接头和火焰检测接头,点火接头的一端与点火针连接,点火接头的另一端与电子点火装置连接,火焰检测接头的一端与火焰检测管道连接,火焰检测接头的另一端与控制检测柜连接;所述主体安装座上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点火管道、燃气输送管、火焰检测管道设置在氧气输送管的内部。
15.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6.1、本发明通过燃气孔的设计,靠近顶板处的燃气孔直径小于远离顶板处的燃气孔直径,能够使大部分的气体都通过下端的燃气孔排出,更接近火源,燃烧更加充分,而第二燃气孔包括大孔和小孔,两个孔的直径不一样,不会形成对冲,能够防止产生共鸣,降低噪音。
17.2、本发明通过火焰检测管道的设计,当多次点火没有点燃气体时,控制检测柜将会通过火焰检测接头检测到该信号,并关闭可燃气体输送管路,防止由于内部可燃气体浓度过高后,再次点燃而产生闪爆的现象,提高安全性。
18.3、本发明通过气体混合蜂窝体的设计,当氧气和燃气从外部输送至点火装置内部时,首先氧气会通过氧气输送管进入到气体混合蜂窝体8内,同时燃气会通过燃气输送管进入到气体混合蜂窝体,从而使得氧气和燃气在气体混合蜂窝体内进行初步混合,以便于后续的点燃,降低点火,而点不燃混合气体的概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主板、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安装外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主体安装座连接氧气输送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主体安装座拆卸氧气输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主体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8为气体混合蜂窝体、气体混合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主体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28.附图标记:1

混合室;2

燃烧室;3

送气管;4

燃气连接管道;5

主板;6

侧板;7

顶板;9

安装孔;10

通气孔;11

燃气孔;12

第一燃气孔;13

第二燃气孔;14

大孔;15

小孔;16

通气板;17

过气孔;18

外罩壳;21

主体安装座;22

氧气输送管;23

点火管道;24

火焰检测管道;25

燃气接头;26

点火针;27

燃气输送管;28

气体混合蜂窝体;30

通气孔一;31

气体混合片;32

通气孔二;33

氧气进气孔;34

氧气出气腔;35

点火接头;36

火焰检测
接头;37

可视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1

9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所示,一种燃烧装置,包括混合室1和燃烧室2,混合室1上设置有燃气连接管道4,在实际燃烧过程中,首先燃气通过燃气连接管道4进入到混合室1内与氧气进行混合,以便于后续的点燃和燃烧,其中,在混合室1与燃烧室2之间通过若干根送气管3相连通,混合后的燃气通过送气管3送入燃烧室2中进行点燃。
31.结合图2,所述燃烧室2包括两个主板5、两个侧板6和一个顶板7,两个主板5之间形成有燃气腔,两个主板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6,侧板6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点火装置的安装孔9,点火装置的端部位于燃气腔内,通过点火装置将燃气腔内的燃气进行点燃,主板5的上端安装有顶板7,顶板7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通气孔10,通气孔10与送气管3相连通,使混合室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10均匀送至燃烧室2内进行点燃,主板5上开设有若干列均匀排列的燃气孔11,靠近顶板7处的燃气孔11直径小于远离顶板7处的燃气孔11直径,能够使大部分的气体都通过下端的燃气孔11排出,更接近火源,燃烧更加充分。
32.结合图3,还包括有外罩壳18,外罩壳18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外罩壳18套设在混合室1和燃烧室2的外周,所述顶板7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通气板16,通气板16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气孔17,通气板16位于外罩壳18与顶板7之间,外罩壳18的一端连接有大燃气输送管道,大燃气输送管道将燃气送入外罩壳与燃烧装置之间,燃气将会经过通气板16并通过燃气孔11,进入到燃烧室2内,燃气首先在经过通气板16的过程中与氧气进一步实现更加充分的混合。
33.具体看图2,所述燃气孔11包括第一燃气孔12和第二燃气孔13,第一燃气孔12位于主板5的上端,第二燃气孔13位于主板5的下端,第一燃气孔12的直径小于第二燃气孔13的直径,第二燃气孔13包括大孔14和小孔15。
34.混合后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燃气孔12和第二燃气孔13排出进行燃烧,由于第一燃气孔12的直径小于第二燃气孔13的直径,因此燃气只有小部分会从上部排出,保证燃烧充分,而第二燃气孔13包括大孔14和小孔15,两个孔的直径不一样,不会形成对冲,能够防止产生共鸣,降低噪音。
35.所述主板5的下端呈向外侧倾斜设置,两个主板5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出气的开口并进行燃烧。
36.所述主板5的倾斜角度为30
°‑
50
°
,以使气体向外侧喷射。
37.结合图5和图6,所述点火装置包括主体安装座21,主体安装座21内设置有燃气输送管27,所述主体安装座21上开设有燃气接头25,燃气接头25与燃气输送管27连接,燃气接头25用于连接外部燃气输送装置,主体安装座21连接有氧气输送管22,所述主体安装座21上开设有氧气进气孔33,氧气进气孔33用于连接外部氧气输送装置,所述主体安装座21内成型有氧气出气腔34,氧气出气腔34连接有所述氧气输送管22,首先将燃气跟氧气一起送入到点火装置内,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点火燃烧。
38.结合图2,在主体安装座21内分别安装有点火管道23和火焰检测管道24,点火管道23的一端连接有电子点火装置,点火管道23的另一端设置有点火针26,电子点火装置用于
使点火针产生电火花,从而对燃气烟气混合气体进行点燃,燃气输送管27的端部安装有气体混合蜂窝体28,气体混合蜂窝体28设置在氧气输送管22内,当氧气和燃气从外部输送至点火装置内部时,首先氧气会通过氧气输送管22进入到气体混合蜂窝体28内,同时燃气会通过燃气输送管27进入到气体混合蜂窝体28,从而使得氧气和燃气在气体混合蜂窝体28内进行初步混合,以便于后续的点燃,降低点火,而点不燃混合气体的概率,在火焰检测管道24内设置有火焰检测传感器,火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当电子点火装置工作后,锅炉内的燃气是否被点燃,如果在设定次数内点火,依然没有点燃气体,可燃气体将停止输送,防止闪爆,提高安全性。
39.所述气体混合蜂窝体28内成型有混合腔体,燃气输送管27和氧气输送管22的出气口分别与该混合腔体连通,所述气体混合蜂窝体28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一30,通过若干个通气孔一30的设计,能够提高混合效果,使气体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其燃烧效率,所述燃气输送管27的一端与气体混合蜂窝体28相连通。
40.所述氧气输送管22内还设置有气体混合片31,气体混合片31位于气体混合蜂窝体28的一侧,气体混合片3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二32,本技术方案通过气体混合片31的设计,当燃气和氧气经过通气孔二32时,将会进一步进行混合,从而提高其燃烧的充分性。
41.所述点火管道23的一端穿过并连接气体混合蜂窝体28、气体混合片31,该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42.所述主体安装座21上设置有点火接头35和火焰检测接头36,点火接头35的一端与点火针26连接,点火接头35的另一端与电子点火装置连接,电子点火装置为现有技术,用于使点火针26产生火花,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因此在本文中不再对其结构进行具体赘述,火焰检测接头36的一端与火焰检测管道24连接,火焰检测接头36的另一端与控制检测柜连接,当多次点火没有点燃气体时,控制检测柜将会通过火焰检测接头36检测到该信号,并关闭可燃气体输送管路,防止由于内部可燃气体浓度过高后,再次点燃而产生闪爆的现象,提高安全性。
43.所述主体安装座21上设置有可视窗口37,通过可视窗口37能够观察到点火装置内部的情况,方便观察。
44.所述点火管道23、燃气输送管27、火焰检测管道24设置在氧气输送管22的内部,能够对结构进行保护,并且减少占用空间。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