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药膏向体内给药用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18: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给药 药膏 体内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器,具体是一种药膏向体内给药用的给药器。


背景技术:

2.在有些疾病

例如肛门内痔、肛周脓肿等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向体内推挤给药。虽然此种向体内推挤给药是将药物送入体内,但其实还是外敷给药过程,所用药物以药膏最为常见,例如肛门痔疮治疗用药

痔疮膏等。现就以肛门内痔治疗过程中的体内给药为例,作详细说明。
3.向肛门内痔敷药时,痔疮膏是无法有效涂覆于肛门内的痔疮上的,即便是用手指或棉签等给药,也会被收缩的肛门将绝大部分药膏挤滤在肛门之外。因而,痔疮膏向肛门内痔的敷药常以图1所示方式实现,痔疮膏出售时会配以数根一次性给药管1,每根一次性给药管1为前端细小、后端较大的硬质(软质的无法穿过肛门并在肛门内支撑形成给药通道)的锥形内空结构;在给药时,将药膏软管2上的药盖卸下,将一根一次性给药管1对接在药膏软管2前端的药盖接头上(初次给药时,需要将药膏软管2前端的密封膜撕开),将一次性给药管1通过前端插入肛门内,挤压药膏软管2,使药膏软管2内储装的药膏3经一次性给药管1而送入肛门之内,经由一次性给药管1将药膏3送入肛门内,则一次性给药管1内必然会填充满药膏3,这些填充于一次性给药管1内的药膏3既无法挤出敷于体内、亦无法回收于药膏软管2内。给药结束后,通过后拉药膏软管2而将一次性给药管1从肛门内抽出,从药膏软管2上拆卸一次性给药管1,将一次性给药管1弃置,填充于一次性给药管1内的药膏3也随之被废弃,造成了药物浪费。
4.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痔疮药膏注入器”(公开号cn 201676390,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该技术针对上述痔疮膏在体内给药时所造成的药物浪费技术问题,设计出了能够与一次性给药管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注入器,该注入器主要由药膏管(注意,该药膏管非储装药膏的药膏软管,而是用作向肛门内推注药膏的硬质筒体,类似于推药筒体)、活塞垫圈、手柄管、推膏杆、推柄等组成,活塞垫圈、手柄管、推膏杆、推柄等在药膏管内组成“子母式”的活塞组件,使推膏杆可以穿过手柄管及活塞垫圈而延伸出药膏管前端,直达药膏管前端所连接的一次性给药管的前端处,将给药时填充于一次性给药管内的药膏推出、不留存,避免药物浪费。
5.然而,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未考虑注入器与储装药膏的药膏软管之间的结合,其在使用时,需要先期在药膏管内注入药膏软管内所储装的药膏,待药膏注入操作独立完成之后,再将注入器插入肛门内进行药膏注入给药操作,类似于注射器的使用过程,其操作过程相对麻烦,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药膏向体内给药的特殊性及现有给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过程方便、灵活的药膏向体内给药用给药器。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药膏向体内给药用给药器,包括一次性给药管和推注机构,所述推注机构的推药筒体前端与所述一次性给药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推注机构的推药活塞前端能够穿过所述推药筒体而延伸至所述一次性给药管的前端处,所述推药筒体的侧部设置有能够以可拆卸结构连接药膏软管的软管接头,且所述软管接头处在后退复位状态下的所述推药活塞的前侧,所述软管接头将所连接的药膏软管的内腔与推药筒体的内腔导通。该技术措施将药膏软管与推注机构的推药筒体形成合理、可行的结合,在向推药筒体内储装药膏时,通过挤压所连接的药膏软管就能直接、轻松的实现,无需拆开推药筒体与推药活塞之间的配合结构,操作方便、容易;该技术措施之下的推药筒体内储装药膏操作,可以是在一次性给药管插入体内之前完成,也可以是在一次性给药管插入体内之后完成,在一次性给药管单次插入体内给药的作业中,既可以实现单次推挤给药,也可以轻松容易的实现连续多次给药,操作过程方便、灵活。
8.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推药活塞主要由以可滑动结构轴向穿装在所述推药筒体内的活塞杆,以及布置在所述推药筒体内且随着所述活塞杆在所述推药筒体内活动的活塞芯裙部、活塞芯形变部和活塞芯头部组成;所述活塞芯裙部的外周壁匹配于所述推药筒体的内周壁,所述活塞芯裙部以可滑动结构套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芯头部的最大外径≥所述一次性给药管前端的最小内径,所述活塞芯头部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端部;所述活塞芯形变部为弹性可变形结构,所述活塞芯形变部的前端与所述活塞芯头部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活塞芯裙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芯形变部的静态长度小于所述一次性给药管的轴向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推药活塞的活塞芯形变部为环周封闭的筒形橡胶体,所述活塞芯形变部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芯头部的后端外缘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芯裙部的前端外缘处,连接在所述活塞芯头部和所述活塞芯裙部之间的所述活塞芯形变部呈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形结构。所述活塞芯形变部的静态长度相对于所述活塞芯裙部与所述活塞芯头部之间的位置配合对应关系是,当所述活塞芯裙部在所述推药筒体的前部处形成轴向定位时,所述活塞芯头部的前端至少能够延伸至所述推药筒体用作连接一次性给药管的给药接头的外端处。所述推药筒体的前部具有由后向前渐变内收的筒侧定位斜面,所述活塞芯裙部的前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筒侧定位斜面相匹配的活塞侧定位斜面,所述活塞芯裙部呈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形结构。该技术措施利用活塞杆的轴向位移使活塞芯头部和活塞芯裙部之间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将推药筒体内的药膏推挤进一次性给药管内外排,一次性给药管内填充的药膏被向前位移的活塞芯头部推挤外排,同时,在活塞芯头部向前位移过程中被拉伸变形的活塞芯形变部将外周留存的药膏有效挤压,被挤压的药膏在后端活塞芯裙部的堵截下向前快速拥挤而外排,将推药筒体和一次性给药管内的药膏有效推挤出,可靠地适应了已有一次性给药管的锥形结构,尽可能的减少推药筒体和一次性给药管内的药膏留存量,相较公开号cn 201676390技术而言,活塞芯头部、活塞芯形变部和活塞芯裙部之间在推药筒体和一次性给药管内几乎不存在推挤死角,推挤死角被大幅度的有效消除(公开号cn 201676390技术的“子母式”活塞组件之间无法避免的会存在错位式推挤死角,无法达到不留存的推挤技术效果),推挤外排较为彻底,有效避免了药物浪费。
9.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推药筒体的前端与所述一次性给药管之间以螺纹结构连接。
1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推药筒体上的软管接头与所述药膏软管之间以螺纹结构
连接。
11.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推药筒体为透明结构。该技术措施有利于给药时对推药筒体内进行实时观察,以便灵活调整给药操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上述技术措施将药膏软管与推注机构的推药筒体形成合理、可行的结合,在向推药筒体内储装药膏时,通过挤压所连接的药膏软管就能直接、轻松的实现,无需拆开推药筒体与推药活塞之间的配合结构,操作方便、容易;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向推药筒体内储装药膏,可以是在一次性给药管插入体内之前完成,也可以是在一次性给药管插入体内之后完成,在一次性给药管单次插入体内给药的作业中,既可以实现单次推挤给药,也可以轻松容易的实现连续多次给药,操作过程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13.图1为药膏向体内给药的常见给药方式。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的推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
18.图中代号含义:1—一次性给药管;2—药膏软管;3—药膏;4—推药筒体;41—给药接头;42—软管接头;43—筒侧定位斜面;5—推药活塞;51—活塞杆;52—活塞芯裙部;53—活塞芯形变部;54—活塞芯头部;55—活塞侧定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器,具体是一种药膏向体内给药用的给药器,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

即图2、图3、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进行清楚、详细的阐释;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20.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21.实施例1
22.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次性给药管1和推注机构。
23.其中,一次性给药管1为药膏推挤给药用的常规给药管,如市售痔疮膏所配套的一次性给药管1。此种一次性给药管1为硬质结构,呈前端细小、后端较大的锥形内空状,细小的前端用于先插入体内,较大的后端内壁形成用作对接药膏软管2或推注机构的螺纹接头,在本实用新型中,一次性给药管1配合推注机构使用,因而,一次性给药管1的后端内壁形成用作对接推注机构的螺纹接头。
24.推注机构具有相互配合的两大核心组成部件,其一为推药筒体4,其二为推药活塞5。
25.具体的,推药筒体4为透明的中空管状结构。
26.推药筒体4的前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给药接头41,该给药接头41的外壁具有匹配于
上述一次性给药管1后端内壁的螺纹结构。推药筒体4通过该给药接头41与一次性给药管1之间以螺纹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给药接头41将所连接的一次性给药管1的内腔与推药筒体4的内腔导通,如此可以使推药筒体4内推挤而来的药膏3进入一次性给药管1内、外排进入体内。
27.推药筒体4的给药接头41与主体段之间具有由后向前渐变内收(即由前向后渐变外扩)的变径颈部,该变径颈部作为与下述推药活塞5配合的筒侧定位斜面43。
28.推药筒体4的主体段侧部开设有药膏注入口,在药膏注入口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软管接头42,该软管接头42的内壁具有匹配于市售的常规药膏软管2(例如痔疮膏)前端外壁的螺纹结构。在推药筒体4上,软管接头42相较推药筒体4形成径向排布。关于软管接头42在推药筒体4上的具体成型位置最好是在推药筒体4的中部处或前部处,至少应该避开推药筒体4内所装配的下述推药活塞5的复位位置,即软管接头42处在下述后退复位状态下的推药活塞5的前侧。推药筒体4通过该软管接头42与药膏软管2之间以螺纹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软管接头42将所连接的药膏软管2的内腔与推药筒体4的内腔导通,如此可以使储装在药膏软管2内的药膏3被挤压进入推药筒体4内。
29.推药活塞5主要由活塞杆51、活塞芯裙部52、活塞芯形变部53和活塞芯头部54组成。
30.活塞杆51从推药筒体4的后端中心处以可滑动结构轴向穿装在推药筒体4内,活塞杆51的前端处在推药筒体4之内、后端处在推药筒体4之外。活塞杆51的长度略大于推药筒体4的后端至所连接的一次性给药管1前端之间的轴向长度。为了避免活塞杆51在推药筒体4内发生周向旋转,最好将活塞杆51与推药筒体4后端之间的滑动配合结构设置为轴向位移的导向结构。
31.活塞芯裙部52为硬质结构(最好为硬度较高的、但有一定弹性变形的硬质橡胶体)。活塞芯裙部52装配在推药筒体4内。活塞芯裙部52的外周壁与推药筒体4的主体段内壁之间形成基本接触配合(若活塞芯裙部52为硬质橡胶体则形成非紧密性的全接触配合即可;若活塞芯裙部52为其它非弹性变形的材质则形成微间隙配合,该配合间隙由套装于活塞芯裙部52外周的弹性密封圈填充即可),在活塞杆51的影响之下,活塞芯裙部52能够在推药筒体4内产生轴向滑动位移。为了使活塞芯裙部52更好的配合推药筒体4,在给药时能够对推药筒体4内的药膏3形成较为彻底的推挤,并能够在推药筒体4的前部形成可靠定位,活塞芯裙部52的前部具有能够与推药筒体4前部的筒侧定位斜面43相匹配的活塞侧定位斜面55,整个活塞芯裙部52呈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形结构。活塞芯裙部52与活塞杆51之间为相对的轴向滑动位移配合结构,活塞芯裙部52的中心处具有轴向成型的、供活塞杆51穿过的通孔结构,伸入推药筒体4内的活塞杆51前端穿过活塞芯裙部52;为了避免活塞芯裙部52与活塞杆51之间发生周向旋转,最好将活塞芯裙部52与活塞杆51之间的滑动配合结构设置为轴向位移的导向结构。
32.活塞芯头部54为硬质结构(最好为硬度较高的、但有一定弹性变形的硬质橡胶体)。活塞芯头部54固定连接在活塞杆51的前端端部,处在推药筒体4内、且处在推药筒体4内的活塞芯裙部52的前侧。活塞芯头部54的外周壁轮廓与一次性给药管1前端处的内孔轮廓相吻合,即活塞芯头部54为前端略小、后端略大的锥形结构,从而使活塞芯头部54的最大外径略大于一次性给药管1前端处的内孔最小内径,当活塞芯头部54轴向伸至一次性给药
管1的内孔前端处时,活塞芯头部54的前端面基本接近、甚至齐平或超出一次性给药管1的内孔前端,活塞芯头部54的后端则在一次性给药管1的内孔前端处形成卡阻定位。
33.活塞芯形变部53为环周封闭的筒形橡胶体结构,其在拉伸过程中能够弹性变形。活塞芯形变部53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上述活塞芯头部54的后端外缘处,活塞芯形变部53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上述活塞芯裙部52的前端外缘处,连接在活塞芯头部54和活塞芯裙部52之间的活塞芯形变部53呈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形结构,处在推药筒体4内,将活塞芯裙部52和活塞芯头部54之间的配合空间环周封堵,避免推挤药膏3时药膏3进入活塞芯裙部52和活塞芯头部54之间的配合空间而留置。由于活塞芯形变部53的弹性可变形特质及其作用,其静态长度(即非拉伸变形状态下)不宜过长,通常活塞芯形变部53的静态长度不宜超过一次性给药管1轴向长度的1/2,以一般橡胶的弹性变形量及一次性给药管1的轴向长度为例,活塞芯形变部53的静态长度约为一次性给药管1轴向长度的1/3(或为一次性给药管的轴向长度的1/3至1/2之间),若成型活塞芯形变部53的橡胶体的弹性变形量更好,可以将其静态长度控制为一次性给药管1的轴向长度的1/3之内。无论是活塞芯形变部53的静态长度如何配置,其静态长度相对于上述活塞芯裙部52与上述活塞芯头部54之间的位置配合对应关系是,当被拉动前行的活塞芯裙部52在推药筒体4内通过活塞侧定位斜面55坐落于筒侧定位斜面43、实现轴向定位时,活塞芯头部54的前端能够延伸出推药筒体4上的给药接头41外端处,如此,在活塞芯形变部53未拉伸变形状态下就可以将推药筒体4内的药膏3尽可能的全部推挤进一次性给药管1外排,当继续前行的活塞芯头部54将活塞芯形变部53持续拉伸变形,被拉伸变形的活塞芯形变部53挤压给药接头41内壁处及一次性给药管1内壁附着的药膏3拥挤前行外排。
34.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布置于推药筒体4内的活塞芯裙部52、活塞芯形变部53和活塞芯头部54随着活塞杆51的轴向位移而在推药筒体4内活动,后拉的活塞杆51带动活塞芯头部54、活塞芯形变部53和活塞芯裙部52在推药筒体4后端处复位。
35.在上述结构中,可以考虑在推药筒体的后端外缘处设置径向外延的操作裙板,在活塞杆的后端处设置径向外延(至少是径向平面)的压板,以便于推注药膏时的手持操作。
36.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推药筒体与药膏软管能够以可拆卸结构形成组合,且在推注过程中药膏软管连接于推药筒体上的,为了避免在推注时误碰药膏软管而将药膏挤入推药筒体内,可以考虑在软管接头外侧的推药筒体上设置一向外延伸的、能够容纳药膏软管的硬质护罩,该护罩在推注药膏时还可以便于手持操作。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推药活塞的成型结构可以参照公开号cn 201676390技术设计为“子母式”结构,即推药活塞主要由活塞芯头部、活塞芯裙部、活塞外筒、活塞内杆组成。
39.活塞外筒从推药筒体的后端轴向穿装在推药筒体内,并能够在推药筒体内实现轴向滑动位移。活塞外筒的前端与推药筒体内的活塞芯裙部固定连接。
40.活塞内杆穿装在活塞外筒内、并延伸进推药筒体内。活塞内杆的前端穿过活塞芯裙部中心处的穿孔而与活塞芯头部固定连接。
41.通过活塞外筒推动活塞芯裙部前行时,能够带动活塞芯头部和活塞内杆前行,活塞芯裙部前行至推药筒体前部轴向限位时,通过活塞内杆推动活塞芯头部前行将一次性给
药管内的药膏挤出。通过后拉活塞内杆而带动活塞芯头部、活塞芯裙部轴向后退复位。
42.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消除“子母式”推药活塞所存在的错位推挤死角,可以将活塞芯头部采用较大弹性量的橡胶体成型,活塞芯头部的静态轮廓基本匹配于一次性给药管后端处(至少是中部处)的内轮廓,被推动前行时则产生形变而使活塞内杆伸至一次性给药管前端处,当然,活塞内杆的外径须小于一次性给药管的内径才行。
43.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