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1: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子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通过电子设备可以拍摄图像、观看视频等。
3.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柔性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柔性屏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
4.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因此,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即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需要用户手动展开电子设备,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即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即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需要用户手动展开电子设备,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即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第一磁性组件、第二磁性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8.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柔性屏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并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
9.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相对,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一磁力,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磁性组件活动,以使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柔性屏分别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连接,因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柔性屏折叠或展开,进而使得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由于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中,第二磁性组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中,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中,并与第二磁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与第二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一磁力,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磁性组件活动,使得第二磁性组件与第一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开,即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由折叠状态变为
展开状态,即使得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壳体中设置第一磁性组件,在第二壳体中设置第二磁性组件,且第二磁性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使得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二磁性组件活动,以使第二磁性组件与第一磁性组件的磁极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避免用户手动展开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11.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一;
12.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二;
13.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三;
14.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四;
15.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五;
16.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之六。
17.附图标记:
18.10: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柔性屏;40:第一磁性组件;50:第二磁性组件;60:驱动组件;70:弹簧;80:滑轮;41:第一磁性件;42:第二磁性件;43:第五磁性件;51:第三磁性件;52:第四磁性件;53:第六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21.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柔性屏30、第一磁性组件40、第二磁性组件50以及驱动组件60。
22.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活动连接,以使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柔性屏30分别与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连接,第一磁性组件40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中,第二磁性组件50设置于第二壳体20中,驱动组件60设置于第二壳体20中,并与第二磁性组件60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相对,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一磁力,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活动,以使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活动连接,柔性屏30分别与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连接,因此,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柔性屏
30折叠或展开,进而使得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由于第一磁性组件40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中,第二磁性组件50设置于第二壳体20中,驱动组件60设置于第二壳体中,并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一磁力,可以通过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活动,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分开,即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即使得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壳体10中设置第一磁性组件40,在第二壳体20中设置第二磁性组件50,且第二磁性组件50与驱动组件60连接,使得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驱动组件60可以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活动,以使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避免用户手动展开电子设备。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使得柔性屏30分别与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连接,即将柔性屏30分别粘接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其中,可以通过粘接件,例如光学胶,双面胶等,将柔性屏30粘接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力与第二磁力不同,第一磁力可以为吸力,即第一磁性组件40的磁极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磁极相反,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吸力。第二磁力可以为斥力,即第一磁性组件40的磁极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磁极相同,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斥力。当然,第二磁力还可以为0,即第二磁性组件50远离第一磁性组件40,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不再具有磁力。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2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组件40可以固定在第一壳体10中,第二磁性组件50可以与第二壳体20活动连接,例如,第二壳体20中设置滑轨,第二磁性件42设置于滑轨上,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二壳体20活动连接。
2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即第一壳体10上可以设置连接臂,第二壳体20上也可以设置连接臂,第一壳体10的连接臂与第二壳体20的连接臂均可以连接在转轴上,使得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可以通过转轴实现活动连接,且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可以相对转动。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组件40以及第二磁性组件5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及结构,具体以以下几种为例进行说明:
29.(1)如图2所示,第一磁性组件40可以包括交叉排布的第一磁性件41以及第二磁性件42,且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连接,第一磁性件41具有第一磁极,第二磁性件42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反。第二磁性组件50包括交叉排布的第三磁性件51以及第四磁性件52,且第三磁性件51与第四磁性件52连接,第三磁性件51具有第三磁极,第四磁性件52具有第四磁极,第三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反,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同,第二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同。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件41与第四磁性件52位置相对,第二磁性件42与第三磁性件51位置相对,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磁性件42组件移动,以使第三磁性件51与第一磁性件41位置相对,第四磁性件52与第二磁性件42位置相对。
30.由于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交叉排布,第一磁性件41具有第一磁极,第二磁性件42具有第二磁性,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反,第三磁性件51与第四磁性件52交叉排布,第三磁性件51具有第三磁极,第四磁性件52具有第四磁极,第三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反,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同,第二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同,因此,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件41与第四磁性件52位置相对,即第一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对,此时,由于磁极异性相吸,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吸力,可以使得电子设备保持折叠状态。之后需要展开电子设备时,可以使得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使得第三磁性件51与第一磁性件41位置相对,第四磁性件52与第二磁性件42位置相对,此时,由于磁极同性相斥,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之间具有斥力,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使得电子设备展开,避免用户手动展开电子设备。
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均可以为磁铁,当然,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还均可以为电磁铁,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32.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磁性件41、第二磁性件42、第三磁性件51以及第四磁性件52均为磁铁,磁铁具有n极和s极,此时,第一磁极为s极,第二磁极n极,第三磁极为s极,第四磁极为n极,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件41的s极靠近第二壳体20,第二磁性件42的n极靠近第二壳体20,第三磁性件51的s极靠近第一壳体10,第四磁性件52的n极靠近第一壳体10。当然,第一磁性件41、第二磁性件42、第三磁性件51以及第四磁性件52均可以为电磁铁,电磁铁中的电流不同时,使得电磁铁可以具有不同的磁极,可以按照图2中所示,排布电磁铁,且使得电磁铁的磁极如图2中所示进行排布。
3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一壳体10中也设置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与第一磁性组件40连接,即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中均设置驱动组件60。此时,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壳体10中的驱动组件60带动第一磁性组件40移动,第二壳体20中的驱动组件60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错位,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当第一壳体10中的驱动组件60带动第一磁性组件40移动,第二壳体20中的驱动组件60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时,可以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均移动较小的距离,便可以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从而可以提高展开电子设备的效率。
34.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0中的驱动组件60可以带动第一磁性组件40向右移动,第二壳体20中的驱动组件60可以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向左移动,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具有如图4中所示的位置关系,从而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其中,向左和向右均是以附图中的方向进行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运动方向。
3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具体以以下两种为例进行说明:
36.(a)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60为形状记忆合金线,形状记忆合金线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第一端连接,形状记忆合金线在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之间切换,其中,第一长度长于第二长度。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
50相对。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相错位。
37.由于驱动组件60为形状记忆合金线,形状记忆合金线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变化时,形状记忆合金线便可以依靠自身的长度变化而产生拉力,以拉动第二磁性组件50,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具体的,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位置相对。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的情况下,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向第二磁性组件50提供拉力,以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使得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相错位,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另外,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二长度之后,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可以变为第一长度,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撤销对第二磁性组件50的拉力,第二磁性组件50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另外,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之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磁极与第一磁性组件40的磁极相同,使得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在第二磁性组件50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二磁性组件50的磁极与第一磁性组件40的磁极相反,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在折叠之后保持折叠状态。
38.需要说明的是,形状记忆合金为是指具有一定形状的固体材料(通常是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材料),在某一低温下(处于马氏体状态)进行一定限度的塑性变形后,通过加热到某一温度(通常是该材料马氏体消失温度)时,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初始形状的一类材料。
3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弹簧70。弹簧70位于第二壳体20中,且弹簧70的第一端与第二壳体20固定连接,弹簧70的另一端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第二端连接。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的情况下,形状记忆合金线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弹簧70处于拉伸状态,以使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相错位;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的情况下,弹簧70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以使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相对。
40.由于弹簧70位于第二壳体20中,且弹簧70的第一端与第二壳体20固定连接,弹簧70的另一端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第二端连接,因此,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的情况下,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对第二磁性组件50施加拉力,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第二磁性组件50带动弹簧70移动,使得弹簧70处于拉伸状态,弹簧70对第二磁性组件50具有拉力。在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的情况下,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撤销对第二磁性组件50的拉力,弹簧70可以依靠自身的弹力,对第二磁性组件50施加拉力,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在弹簧70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也即是,通过设置弹簧70,可以便于第二磁性组件50回复至初始位置。
4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滑轮80。滑轮80位于第二壳体20中,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于滑轮80。
42.由于滑轮80位于第二壳体20中,且滑轮8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因此,滑轮80可以相对于第二壳体20转动。由于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于滑轮80,因此,在形状记忆合金线向第二磁性组件50施力时,可以便于力传递至第二磁性组件50。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形状记忆合金线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磁性组件50连接,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绕设于滑轮80,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的第二端与第一
端位于滑轮80的两侧,从而当形状记忆合金线的第二端受到控制而变形,即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变化时,形状记忆合金线的第二端便可以通过滑轮80向第二磁性组件50施力,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另外,通过设置滑轮80,将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在滑轮80上,还可以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绕着滑轮80移动,便于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
4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轮80可以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其中,第二壳体20中可以设置转动轴,滑轮80穿设于转动轴上,使得滑轮80与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
45.(b)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60为电机,电机与第二磁性组件50连接,电机用于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
46.当驱动组件60为电机,电机与第二磁性组件50连接时,此时,电机可以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相错位,进而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的磁极相同,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47.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可以连接丝杆,丝杆上设置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第二磁性组件50连接,在电机运转时,丝杆螺母可以沿着丝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其中,丝杆螺母与丝杆的配合,可以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丝杆与丝杆螺母的配合,在此不再赘述。
48.(2)如图6所示,第一磁性组件40包括第五磁性件43,第二磁性组件50包括第六磁性件53。第五磁性件43具有第五磁极,第六磁性件53具有第六磁极以及第七磁极,第五磁极与第六磁极相同,第六磁极与第七磁极相反,第六磁性件53与驱动组件60连接。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七磁极与第五磁极相对,驱动组件60驱动第六磁性件53转动,以使第六磁极与第五磁极相对,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49.由于第五磁性件43具有第五磁极,第六磁性件53具有第六磁极以及第七磁极,第六磁极与第七磁极相反,第六磁极与第五磁极相同,且第六磁性件53与驱动组件60连接,因此,在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七磁极与第五磁极相对,根据磁极异性相吸的原理,电子设备可以保持折叠状态。在需要展开电子设备时,可以使得驱动组件60驱动第六磁性件53转动,从而使得第六磁极与第五磁极相对,根据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50.例如,如图6所示,第五磁性件43位于第一壳体10中,第五磁性件43具有第五磁极,第五磁极为s极,第六磁性件53具有第六磁极以及第七磁极,第六磁极为s极,第七磁极为n极。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七磁极n极与第五磁极s极相对,由于磁极异性相吸,使得电子设备包括折叠状态。在需要展开电子设备时,驱动组件60驱动第六磁性件53转动,使得第六磁性件53的第七磁极n极以及第六磁极s极转动,即使得第六磁极s极与第五磁极s极相对,由于磁性同性相斥,使得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51.需要说明的是,第五磁性件43可以与第一磁性件41的类型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即第一磁性件41为磁铁,第五磁性件43为电磁铁,对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第六磁性件53可以与第五磁性件43的类型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5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0可以为电机,此时,第六磁性件53可以
连接在电机的传动轴上,当电机转动时,电机的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六磁性件53转动。
53.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控制电路90。控制电路90与驱动组件60电连接,控制电路90用于控制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
54.当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90,且控制电路90与驱动组件60电连接,因此,控制电路90便可以向驱动组件60发送控制指令,驱动组件60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驱动组件60便可以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也即是,通过设置控制电路90,可以便于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移动。
55.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电路90可以设置电子设备的主板上,当然,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5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驱动组件60为形状记忆合金线时,此时,控制电路90与形状记忆合金线电连接,控制电路90可以控制形状记忆合金线的长度变化,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在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之间切换。当驱动组件60为电机时,此时,控制电路90可以与电机电连接,控制电路90可以向电机发送控制指令,使得电机根据控制指令运转。
57.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控制按键。控制按键与控制电路90电连接,控制按键用于向控制电路90发送指令,以使控制电路90控制驱动组件60。
58.当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控制按键,且控制按键与控制电路90电连接时,此时,可以通过按压控制按键向控制电路90发送指令,控制电路90在接收到指令之后,控制电路90便可以控制驱动组件60,使得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活动。也即是,通过设置控制按键,可以便于控制电路90控制驱动组件60。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上也可以设置控制按键,控制按键与控制电路90电连接,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0上的控制按键或者第二壳体20上的控制电路90发送指令,使得控制电路90控制驱动组件60。
60.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6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活动连接,柔性屏30分别与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连接,因此,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柔性屏30折叠或展开,进而使得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由于第一磁性组件40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中,第二磁性组件50设置于第二壳体20中,驱动组件60设置于第二壳体中,并与第二磁性组件50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40与第二磁性组件50之间具有第一磁力,可以通过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活动,使得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分开,即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即使得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壳体10中设置第一磁性组件40,在第二壳体20中设置第二磁性组件50,且第二磁性组件50与驱动组件60连接,使得在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驱动组件60可以驱动第二磁性组件50活动,以使第二磁性组件50与第一磁性组件40之间具有第二磁力,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二壳体2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避免用户手动展开电子设备。
6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3.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4.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