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23: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加气站加气技术领域,具体是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
背景技术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它是对天然气进行脱水、脱烃、脱硫、脱酸等净化处理后,在低温时液化处理而成,主要成分是甲烷。采用LNG可以大大降低天然气的运输和存储成本。因此,LNG燃料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之一。LNG燃料汽车补充LNG燃料,是通过浸没在LNG泵池内的潜液泵从LNG贮槽取液,经LNG加气机计量加注到汽车燃料箱内的。潜液泵一直浸没在LNG泵池内,以备随时可以向汽车加液。但是,LNG温度很低,容易气化产生闪蒸气B0G。若泵池的保温绝热不好,就会产生大量的B0G,为保证泵池的安全就需要将产生的BOG安全放空,长此以往,对业主造成较大的经济浪费,而且泵池盖会出现严重的结霜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解决了以往的LNG加气站泵池保温效果较差,导致泵池内LNG及BOG冷量散失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泵池还可能因漏冷而发生结霜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包括池体、进液真空管、出液真空管、隔气组件以及密封该池体的泵池盖,所述进液真空管与池体的下部连通,出液真空管与池体的上部连通,且出液真空管贯穿泵池盖,所述池体上还设有平衡真空管,所述平衡真空管与池体连通。通过进液真空管,可将液化天然气送至池体内,再通过出液真空管对汽车等进行加气;隔气组件是用于降低泵池顶部BOG气相流动,减少冷量损失。进一步地,所述隔气组件上设有压力平衡口。压力平衡口可避免泵池内压力波动时隔气层上、下出现压差。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包括外胆和内胆,进液真空管和平衡真空管穿过外胆后与内胆连通。内胆用于贮存液化天然气,外胆可对内胆内的液化天然气起到保温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外胆和内胆之间设有高真空绝热层。高真空绝热层起进一步保温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LNG加气站系统冷损、减少BOG产生量。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真空管上设有出液真空管法兰,所述隔气组件包括非金属隔热板和支板,非金属隔热板的外边框与内胆相贴,且非金属隔热板和支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板固定在出液真空管法兰上。非金属隔热板具有较好地密封效果,通过与内胆相贴,非金属隔热板与泵池顶部之间形成一个较为密封的空间,增强池体的保温性。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气组件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非金属隔热板、支板固定连接。压板能使非金属隔热板更好地与内胆相贴,保证气密性。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位于非金属隔热板的上方,且支板位于非金属隔热板的下方。[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胆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压板与非金属隔热板的形状与内胆的横截面形状相配合,且压板与非金属隔热板均为HALF结构。所谓HALF结构即是压板、非金属隔热板由两个半圆构成,这样便于对泵池进行检修。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真空管位于池体的中部或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真空管位于进液真空管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I)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池内设置隔气组件,能够降低泵池顶部BOG气相流动,从而降低泵池顶部BOG通过泵池盖的冷量损失,进而可以避免发生泵池盖的结霜现象,同时,进液真空管、出液真空管及平衡真空管具有一定的保冷效果,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减少LNG、BOG的冷量损失。(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气组件上设置压力平衡孔,隔气组件下方的BOG可通过此孔进入到隔气组件上方,从而保证了隔气组件上、下气相空间的压力平衡,减少了隔气组件上、下空间冷量的对流传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池体、进液真空管3、出液真空管4、隔气组件以及密封该池体的泵池盖5,进液真空管3与池体的下部连通,出液真空管4与池体的上部连通,且出液真空管4贯穿泵池盖5,池体上还设有平衡真空管7,平衡真空管7与池体连通。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隔气组件上设置压力平衡口,以平衡隔气组件上、下空间的压力。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将池体设计成外胆I和内胆2,进液真空管3和平衡真空管7穿过外胆I后与内胆2连通,同时,还可在外胆I和内胆2之间设置高真空绝热层11,增强泵池的保温性。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隔气组件包括非金属隔热板9和支板10,且非金属隔热板9和支板10固定连接,非金属隔热板9的外边框与内胆2相贴,另外,在出液真空管4上设有出液真空管法兰6,将支板10固定在出液真空管法兰6上。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可在隔气组件上设置压板8,压板8位于非金属隔热板9的上方,且支板10位于非金属隔热板9的下方,压板8与非金属隔热板9、支板10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内胆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压板8与非金属隔热板9的形状与内胆2的横截面形状相配合,且压板8与非金属隔热板9均为HALF结构。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将平衡真空管7设置在池体的中部或上部,另外,使平衡真空管7位于进液真空管3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液化天然气通过进液真空管3进入到内胆2内暂存,通过出液真空管4将液化天然气输出至汽车等,在工作过程中,隔气组件可以降低泵池顶部BOG气相流动,从而降低泵池顶部BOG通过泵池盖5的冷量损失,进而可以避免泵池盖出现结霜现象;另外,压力平衡口可以保证隔气组件上、下气相空间的压力平衡,同时还可保证泵池超压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再者,泵池的外胆1、内胆2,进液真空管3、出液真空管4及平衡真空管7均可有效降低LNG加气站系统冷损,减少BOG产生量。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的组合、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1.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进液真空管(3)、出液真空管(4)、隔气组件以及密封该池体的泵池盖(5),所述进液真空管(3)与池体的下部连通,出液真空管(4)与池体的上部连通,且出液真空管(4)贯穿泵池盖(5),所述池体上还设有平衡真空管(7),所述平衡真空管(7)与池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气组件上设有压力平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外胆(I)和内胆(2),进液真空管(3)和平衡真空管(7)穿过外胆(I)后与内胆(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I)和内胆(2)之间设有高真空绝热层(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真空管(4)上设有出液真空管法兰(6),所述隔气组件包括非金属隔热板(9)和支板(10),非金属隔热板(9)的外边框与内胆(2)相贴,且非金属隔热板(9)和支板(10)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板(10)固定在出液真空管法兰(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气组件上设有压板(8),所述压板(8)与非金属隔热板(9)、支板(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位于非金属隔热板(9)的上方,且支板(10)位于非金属隔热板(9)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压板(8)与非金属隔热板(9)的形状与内胆(2)的横截面形状相配合,且压板(8)与非金属隔热板(9)均为HALF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真空管(7)位于池体的中部或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真空管(7)位于进液真空管(3)的正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霜型LNG加气站泵池,包括池体、进液真空管(3)、出液真空管(4)、隔气组件以及密封该池体的泵池盖(5),所述进液真空管(3)与池体的下部连通,出液真空管(4)与池体的上部连通,且出液真空管(4)贯穿泵池盖(5),所述池体上还设有平衡真空管(7),所述平衡真空管(7)与池体连通,所述隔气组件上设有压力平衡口。所述池体包括外胆(1)和内胆(2),进液真空管(3)和平衡真空管(7)穿过外胆(1)后与内胆(2)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提高LNG加气站泵池的保温效果,避免泵池内LNG及BOG冷量散失过多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避免泵池因漏冷而发生结霜现象。
文档编号F04B37/08GK203035485SQ2013200640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张勇, 冯建辉 申请人:成都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