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20: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一种风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用风机组件,属于电力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设备,比如变频装置的散热量都很大,通常需要在电力设备顶部设置离心风机进行抽风散热。风机能够将装置内部的热量,通过流动的空气,及时排出到装置外部。现有的风机固定方式有很多种:有的直接将风机固定在装置顶部、外加带网孔的防护罩,也有采用风机组件形式。但现有的风机固定方式存在以下几种情况:I)由于电力设备本身尺寸较大,装置装箱、打包,运输,现场安装时,都会拆装风机,以此减少装置本身的高度,减少包装成本。2)对于电力设备上并联的2个风机,采取整体安装方式,导致风机组件体积,重量都比较大。3)对于不安装空调的场合,电力设备需要外接风道,让热量排到配电房外面,需要电力设备设计相应的接口。风道仅一面出风,此时会对风机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散热效率。4)对于电力设备来说,其安装的风机功率都较大,风机快速旋转过程中,会在电力设备顶部产生震动噪音,再叠加了运行噪音后,对调试、运行、维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5)有部分风机组件电缆连接点设置在内部,在更换、拆装风机时,需要打开装置后侧板,将电缆解开。而 很多电力设备,比如变频装置的后门板部分是用螺栓固定的。后门板的拆卸也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上的几种风机安装方案会产生安装困难、工作量大、散热效率低、震动噪音大等不利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部设置有导风圈,所述风机和导风圈外设置有风机框架,所述风机框架顶部设置有风机顶板,所述风机框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组件。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侧面设有一个出风口组件。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组件可拆卸。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与风机顶板之间通过顶部固定螺栓相互连接。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底部四周设置有减震橡胶条。[0016]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上设置有方便搬运的翻边。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点。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点设置在所述翻边的左右两侧,所述翻边的左右两侧中每一侧各设置有2个安装固定点。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上设有外部风道的接口。前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宽度A、所述风机组件的高度D、所述风机的宽度B、所述风机的高度C满足:A=1.5*B且D=L 5*C。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结构简单,拆装非常快速简便,搬运也非常容易,还容易与外部风道相互对接,震动噪音也非常小,便于大批量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拆去出风口组件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中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中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中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的关键尺寸不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的安装在变频装置顶部时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风机顶板,2、风机,3、出风口组件,4、导风圈,5、顶部固定螺栓,6、风机框架,7、安装固定点,8、减震橡胶条,9、外部风道接口,10、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其包括风机2,风机2底部设置有导风圈4,风机2和导风圈4外设置有风机框架6,风机框架6顶部设置有风机顶板1,风机框架6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组件3。本实用新型中风机通过导风圈4与待排热的电力设备相互连接,风机通过导风圈4将电力设备的热量吸走排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出风口组件3的数量,其可以为I个,也可以为多个。但作为优选,风机框架6侧面设有一个出风口组件3,一般一个出风口组件3足以能够使得风机2能够将装置内部的热量,通过流动的空气,及时排出到装置外部。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组件3还可以设置成可拆卸的形式,这样就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维护和保养。由于风机2在快速旋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噪音,因此可以风机框架6底部四周设置有减震橡胶条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在实际运行中,风机2就架设在减震橡胶条8上,因此风机2产生的震动就能够很好的被减震橡胶条8所吸收,大大减少了噪音的产生,从而不致对调试、运行、维护人员的身体健产生不利影响。由于风机组件需要进行搬运组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风机框架6上设置有方便搬运的翻边10,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翻边10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点
7。进一步,安装固定点7位于风机框架6翻边10左右两侧,再进一步,翻边10的左右两侧中每一侧各设置有2个安装固定点7。安装固定点7的作用是使得风机组件能够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待排热的电力设备上。对于不安装空调的场合,电力设备需要外接外部风道,让热量排到配电房外面。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风机框架6上设有外部风道接口 9。这样,外部风道就可以通过外部风道接口 9与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相连,这样的连接方式非常快捷,对风机2的运行效率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图4所示。如图7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机组件的关键尺寸。其包括风机组件的宽度A、风机组件的宽度D、风机2的宽度B、风机2的高度C。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关键尺寸,但作为优选,风机组件的宽度A、风机组件的宽度D、风机2的宽度B、风机2的高度C满足:A=L 5*B且D=L 5*C。这种尺寸比例能够使得风机2和风机组件的大小比例达到最佳,如果装有风机2的外框架过小,会不利于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散热,如果装有风机2的外框架过大,则会使得风机组件体积、重量过大,不利于搬运和组装。本实用新型 的一种风机组件中风机框架6顶部设置有风机顶板1,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风机顶板I与风机框架6的连接方式,其可以相互固定连接,但作为优选,风机顶板I与风机框架6之间通过顶部固定螺栓5相互连接。这样,在更换、拆装风机2时,即使风机组件电缆连接点设置在内部,也很容易通过顶部固定螺栓5进行更换,大大节省了时间。如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安装在变频装置顶部时的示意图,其采用了多个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中的多个风机2并不是采取现有的整体安装方式,因此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风机组件体积和重量都比现有的风机组件更小更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可以应用在电力设备上,比如其可以应用在变频装置中,尤其是中、高压大功率变频装置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结构简单,拆装非常快速简便,搬运也非常容易,还容易与外部风道相互对接,震动噪音也非常小,便于大批量生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部设置有导风圈,所述风机和导风圈外设置有风机框架,所述风机框架顶部设置有风机顶板,所述风机框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侧面设有一个出风口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组件可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与风机顶板之间通过顶部固定螺栓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底部四周设置有减震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上设置有方便搬运的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安装固定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点设置在所述翻边的左右两侧,所述翻边的左右两侧中每一侧各设置有2个安装固定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框架上设有外部风道的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宽度A、所述风机组件的高度D、所述 风机的宽度B、所述风机的高度C满足:A=1.5*B且D=L 5*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部设置有导风圈,所述风机和导风圈外设置有风机框架,所述风机框架顶部设置有风机顶板,所述风机框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机组件结构简单,拆装非常快速简便,搬运也非常容易,还容易与外部风道相互对接,震动噪音也非常小,便于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3098397SQ2013200847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唐东明, 梁晓燕, 张宏兵, 黄韬, 张颖, 李冰 申请人: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