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排气压板式黄油泵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1:55: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排气压板式黄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黄油泵,特别是能克服空泵现象,排出空气和气泡的黄油泵。它适合注油压力在15兆帕以内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油脂润滑。
目前,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黄油泵,主要由油箱、泵注机构、压杆机构和注油嘴组成。该泵油箱内的油脂在泵注过程中,往往会在泵油口处产生油脂空穴、造成空泵现象,这时就必须打开油箱盖,用工具搅动油脂,使油脂向泵油口处堆积,才能继续泵注。由于油脂在添加过程中,带进的空气,本身残留的气泡,还有泵注机构空腔内滞留的空气都不能自行排出,只能随同油脂一起注向润滑部位,使该润滑部位不能得到所需量的油脂,从而影响了机械润滑。该泵在添加油脂时,箱盖的开启、闭合很困难,给工作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黄油泵,它能利用压板装置克服空泵现象,并能利用排气装置排出空气和气泡,利用扳扣装置使箱盖开启闭合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排气压板式黄油泵的油箱为园柱形,也可以加工成上下一致的其它形状,但以园柱形为佳。在油箱的上方有一箱盖,它下部为园柱形,上部为园锥台形,在中心有一与壳体底部相配合的孔。并在同一轴线上。在油箱内安装一块与箱体横截面内壁形状一样的压板。压板由上板、橡胶板和下板组成,橡胶板由上下板夹固在中间,橡胶板外径尺寸与油箱内壁尺寸一样、上下板径向尺寸略小于橡胶板的径向尺寸。压板的中心有与泵注机构套筒外径相配合的孔。压板可随油的高低沿套筒上下移动,压板的上方和箱盖挡板之间有一压缩弹簧,它由两个园锥形的压缩弹簧小端对接而成。其作用是使油脂始终在压板的压力下向泵油口处不断围拢堆积,有交地避免了油体内部空穴的产生。为了方便箱盖的开启闭合,在油箱与箱盖的结合部位采用扳扣式的连接方式。此扳扣在油箱与箱盖之间的园周方向均匀分布,以三个为佳。在油箱箱盖的上部有一手动排气装置,它由手动排气阀、壳体和注油阀组成,它与泵注机构的套筒相通,当油脂进入套筒后,油体内的气泡、添加油脂时带进的空气和套筒内滞留的空气一起进入排气装置。手动排气装置的一端是手动排气阀,它与壳体是管螺纹连接。另一端是注油阀,它与壳体是螺纹连接。
壳体空腔与套筒相通,手动排气阀和注油阀之间有一通孔,它与壳体空腔相连,当手动排气阀打开时,注油阀门自动闭合,气泡、空气沿着通孔从手动排气阀口中排出,当手动排气阀门闭合时,油脂通过套筒进入壳体空腔,再进入通孔,经通孔顶开注油阀门进入注油嘴,从而达到向机械润滑部位注入足够油脂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泵注机构的轴线与箱盖和油箱轴线重合,它的一端在油箱内,一端与壳体动配合并与压杆机构的压杆活动铰接。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在泵注油脂的过程中使油箱内的油脂在压板的压力下不断向泵油口处围拢堆积,有效避免了空穴的产生,而且利用排气装置将油脂内的空气和气泡排出,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向机械润滑部位注入足够的油脂,在添加油脂时,箱盖和箱体之间的扳扣连接方便了箱盖的开启和闭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由以下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气装置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注油嘴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局部形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座的视图。
参照
图1、图2、图3、图4。排气压板式黄油泵通过压杆(18)从提手(20)的最低位置,带动联杆(11)与联杆下端螺纹连接的螺纹杆(8)和与螺纹杆下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套(6)一起向上提起。螺纹套的最大外径与短套筒(5)的内径动配合,油箱内的油脂被螺纹套(6)挤入与套筒(10)下端螺纹连接的短套筒(5)内,利用油脂的挤压力冲开置于套筒下端并于螺纹杆动配合的并在其园周方向切出四个平台的密封座(9),油脂沿着密封座(9)的四周溢流空隙进入套筒底部,压杆(18)当提到最大位置时,再向下压挤,使密封座(9)的底平面与短套筒(5)的顶平面紧紧密封,套筒底部、密封座上部的油脂被向下压来的联杆(11)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油脂只好被挤进联杆(11)与套筒(10)之间的空隙。当压杆继续重复上下动作,油脂就不断地进套筒内,并沿着套筒空隙进入壳体(17)内的空腔,再同空腔进入连接手动排气阀(30)和注油阀(28)之间的通孔(19),如果有空气在泵注油脂前或在泵注过程中进入通孔(19),可扳动扳手(21),使其处于阀门开启位置,空气经通孔从手动排气阀(30)中排出,然后再关上排气阀门(30),油脂将进入注油阀(28),沿着胶管(26)通向注油嘴(27),完成注油任务。
泵注机构的构件(10)、(5)、(11)、(8)、(6)、(9)同在一轴线上,上端通过联杆(11)与压杆(18)活动连接。泵注机构2/3置于油箱内,并与油箱轴线重合。
在泵注油脂过程中,置于油箱(2)中的压板(3)是通过置于挡板(15)和压板(3)之间的弹簧(13)的压力,不断地向油脂施加压力,迫使油脂向泵油口(7)处堆积围拢,避免空泵现象的发生。
在添加油脂时,只要把箱盖(14)与油箱(2)连接的扳扣(1)打开,手握提手(20),连同箱盖和泵注机构提出,再手提固定在压板(3)上的把手(12)从油箱内将压板和弹簧提出,待添加油后,放上压板(3)和弹簧(13),再放上泵注机构,扣上箱盖,压紧扳扣。
手动排气装置是通过壳体(17)固定在箱盖上方,手动排气装置是同手动排气阀(30),注油阀(28)和置于两者中间的壳体(17)组成,手动排气阀上有一扳手(21),注油阀(28)由活门座(24),置于活门座中的球阀(22),弹簧(23)和活门盖(25)组成。球阀和弹簧置于活门座内腔,球阀靠弹簧的作用力堵在靠近壳体(17)通孔一端,壳体(17)内腔轴线与联杆(11)轴线重合,内腔与套筒相连。通孔(19)的轴线与联杆轴线垂直并相距一定距离,并与壳体空腔相通。提手(20)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处水平位置。连杆(16)一端活动铰连接在壳体上,另一端与压杆活动铰连接,当压杆(18)处于最低位置时,连杆在压杆尽端并与压杆垂直。联杆(11)上部与壳体上部动配合,并在其间有一密封环(35)。联杆从壳体伸出,与压杆(18)活动铰连接。压杆机构由压杆(18),连杆(16)和提手(20)组成,连杆下端与壳体(17)活动铰接,上端与压杆(18)活动铰接,提手固定在壳体上。提手(20)的水平位置正是压杆压下的最低位置,压杆(18)、连杆(16)、提手(20)的对称平面与泵注机构轴线重合,并与手动排气阀(30)、通孔(19)、注油阀(28)的公共轴线垂直交叉。壳体(17)上端与联杆(11)配合部分的密封环(35)。
压板装置由压板(3)和弹簧(13)构成,压板装置安装在油箱内,弹簧(13)置于挡板(15)和压板(3)之间,弹簧(13)的轴线与泵注机构轴线重合。在压板上面有两个固定在压板上的提手(12)。
压板(3)是由上板(31)、橡胶板(32)、下板(33)组成,并用铆钉(34)将橡胶板用上、下板夹固在中间,压板(3)中心部位有一与套筒(10)相配合的孔。
注油嘴(27)的一端和注油阀(28)用一胶管(26)相连,与注油压力有关,为了适用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原在结构的基础上,多规格的注油嘴具有互换性,可根据所需压力大小选择与其相应的注油嘴。
参照图5,这是密封座(9)的视图,在它的园周的四边各切出一个平台,形成矩形,它与套筒(10)形成四个溢流空隙。
权利要求1.一种黄油泵,特别是一种排气压板式黄油泵,主要由油箱、泵注机构、手动排气装置、压杆机构、压板装置、扳扣装置和注油嘴组成,其特征在于a、油箱(2)内壁和外部形状均为园柱形,箱盖(14)下部是园柱形,上部是园锥台形,在中心有一与壳体(17)相配合的孔,油箱与箱盖用扳扣(1)连接,b、泵注机构由套筒(10)、与套筒下端螺纹连接的短套筒(5)、置于套筒中的联杆(11)、与联杆下端螺纹相接螺纹杆(8),与螺纹杆下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套(6)和置于套筒下端并于螺纹杆动配合的密封座(9)组成,泵注机构的构件同在一轴线上,上端与压杆(18)活动铰连接,泵注机构2/3置于油箱内,并与油箱轴线重合,c、手动排气装置处于箱盖(14)上方,并通过壳体(17)与箱盖固定连接,壳体(17)两端分别是手动排气阀(30)和注油阀(28),壳体内腔与套筒相通,壳体中有一通孔(19),与内腔连接,同时与手动排气阀和注油阀相通,壳体上部有一与联杆(11)相配合的孔,联杆伸出此孔部分的上端与压杆(18)铰接,d、压杆机构由压杆(18),连杆(16)和提手(20)组成,连杆下端的壳体(17)活动铰连接,上端与压杆(18)活动铰连接,提手固定在壳体上,提手(20)的水平位置正是压杆压下的最低位置,压杆、连杆和提手的对称平面与泵注机构轴线重合,并与手动排气阀和注油阀的公共轴线垂直交叉,e、压板装置由压板(3)和弹簧(13)构成,压板中心有一与套筒(10)动配合的孔,压板装置安装在油箱内,弹簧(13)置于挡板(15)和压板(3)之间,弹簧(13)的轴线与泵注机构轴线重合,f、扳扣装置(1)在箱盖和油箱之间的园周方向均匀分布,数量以三个为佳,g、注油嘴(27)的一端和注油阀(28)用一胶管(2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手动排气装置中的手动排气阀(30)与壳体为管螺纹连接,注油阀(28)与壳体(17)为螺纹连接,注油阀是由活门座(24)、活门盖(25)、球阀(22)和弹簧(23)组成,球阀和弹簧置于活门座内腔,球阀靠弹簧的作用力堵在靠近壳体(17)通孔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装置中的压板(3)是由上板(31)、橡胶板(32)和下板(33)组成,并用铆钉(34)把橡胶板紧夹在上下板中间,处于压板(3)上部的弹簧(13)是由两个园锥形状的压缩弹簧小端对接而成,在压板上面有两个固定在压板上的提手(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7)的上端与联杆(11)配合部分有一预防泄油的密封环(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压板式泵注油脂装置,它能利用手动排气装置在泵注油脂过程中将残存在油脂内的空气和气泡及滞留在套筒及通孔中的空气排出,并能利用压板装置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迫使油箱内的油脂不断向泵油口处堆积围拢,来克服因空穴产生的空泵现象,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机械润滑部位注入所需量的油脂。另外,在油箱和箱盖的结合部位的圆周方向均分布几个扳扣装置,使得箱盖开启闭合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F04B9/00GK2057467SQ8921773
公开日1990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11日
发明者赵青, 何广三, 何顺忠 申请人:平顶山矿务局综采综掘设备租货站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