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1: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门 井下 矿井 减压 专用设备


1.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便于井下风门打开的减压装置,是一项解决矿井主要联络巷风门开启困难,确保行车行人安全方便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2.煤矿井下主要联络巷经常行车、行人,风门开启频繁,但受矿井风压作用,主要联络巷风门在人员和车辆通过时开启非常困难,一个人很难打开,并且很不安全,容易挤伤人员或造成风门损坏。另外,风门长时间开启还会造成联络巷大量漏风,引发矿井风流短路或通风安全事故。为了解决风门因风压大,难于开启、易挤伤人员或风流短路等难题,成功研制发明了风门减压助开专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瞬间降低、平衡联络巷风压,减轻人员开启风门的力量,减少矿井漏风,便于车辆和人员安全通过风门的专用设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包括内嵌式风窗, 其特征是,内嵌式风窗嵌入井下风门预留的风窗孔上,内嵌式风窗上带有推拉把手螺栓导向孔和通风孔,内嵌式风窗的两侧安装有推手和拉手,推手和拉手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位于拉手一侧还设置有推拉活动风窗挡板,推手一侧的连接螺栓上套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内嵌式风窗通过压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风门上,内嵌式风窗表面带有通风孔,推拉活动风窗挡板面积比通风孔面积大,推拉活动风窗挡板与内嵌式风窗贴合安装。述的推手一端通过紧定螺母与连接螺栓固定。所述的推拉活动风窗挡板上设置有开关传感器。所述的通风孔包括2个,通风孔为圆形结构上下排列,推手和拉手安装在两个通风孔之间的位置。
6.本发明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的应用,能够解决煤矿井下主要联络巷风门因风压大,难以开启、易挤伤人员等难题,便于通车和行人安全。另外还能有效避免因风门开启频繁造成矿井大量漏风,引发矿井风流短路或造成通风事故的风险,能够有力保障矿井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通风安全。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的成功应用,将引领该技术在全国井工煤矿,特别是深井开采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7.本发明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便于操作,而且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减轻人员在通过时的开启力量,还解决了因风门开启频繁造成矿井大量漏风,引发矿井风流短路或造成通风事故的风险,安全可靠性强。其成功实施,将大幅度节约施工成本,安全性能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图;
9.图2为本发明的内嵌式风窗主视图;
10.图3为本发明的内嵌式风窗侧视图;
11.图4为本发明的推(拉)活动风窗挡板主视图;
12.图5为本发明的推(拉)活动风窗挡板侧视图。
13.附图中: 1、内嵌式风窗; 2、推(拉)活动风窗挡板; 3、拉手;
14.4、连接螺栓;5、推(拉)把手螺栓导向孔;6、通风孔;7、压缩弹簧;
15.8、紧定螺母;9、推手;10、垫圈;11、压板;12、螺栓;13、螺母;
16.14、开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已用的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操作方便,即减轻了人员在通过风门时的开启力量,又解决了因风门开启频繁造成矿井大量漏风,引发矿井风流短路或造成通风事故的风险,安全可靠性强。
19.本发明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为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的结构图,包括:1、内嵌式风窗;2、推(拉)活动风窗挡板;3、拉手;4、连接螺栓;5、推(拉)把手螺栓导向孔;6、通风孔;7、压缩弹簧;8、紧定螺母;9、推手;10、垫圈;11、压板;12、螺栓;13、螺母;14、开关传感器等组成。
20.一种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包括:内嵌式风窗、推(拉)活动风窗挡板、压缩弹簧、紧定螺母、垫圈、开关传感器等组成。其特征是:内嵌式风窗由通风孔、推(拉)把手导向孔、风窗固定压板等组成。加工时,先焊1个风窗框,在其任何一侧焊接风窗板,然后在风窗板横向开2个大小一样的通风孔,纵向开2个大小一样的螺栓导向孔,最后在风窗外框焊接4个固定压板,以便固定风窗。推(拉)活动风窗挡板由挡风板、推(拉)把手、连接螺栓、紧定螺母、垫圈等组成。加工时,在风窗挡板一侧用螺栓与拉手和风窗板焊接成一个整体,再在另一侧焊接导向螺栓连接杆,其中螺栓末端带丝,便于用螺母固定推手。安装时将内嵌式风窗固定在井下风门预留的风窗孔上,然后将带有拉手的风窗挡板的两螺栓穿过风窗导向孔,再将垫圈、压缩弹簧和推手依次分别安装在风窗挡板的两导向螺栓连接杆上,用螺母紧固把手,最后在风窗挡板上接触面处安装开关传感器即可。
21.所述的内嵌式风窗由通风孔、推(拉)把手导向孔、风窗固定压板等组成。推(拉)活动风窗挡板由挡风板、推(拉)把手、连接螺栓、紧定螺母、垫圈等组成。将内嵌式风窗固定在井下风门预留的风窗孔上,然后将带有拉手的风窗挡板的两螺栓穿过风窗导向孔,再将垫圈、压缩弹簧和推手依次分别安装在风窗挡板的两导向螺栓连接杆上,用螺母紧固把手,最后在风窗挡板上接触面处安装开关传感器即可,开关传感器为市面上常见的一种传感装置,可以买来直接使用。当人员通过风门时,推、拉减压窗把手,带动风窗挡板移动,弹簧压缩,风窗挡板与风窗分开,风流通过,风压降低,继续用力推、拉减压窗把手,联络巷风门随即打开,人员或车辆通过风门,人员离开后风门减压窗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风窗挡板自行复位,堵住漏风,风门在风压的作用下自行关闭,否则传感器报警,并上传到调度指挥中心。
22.本发明在安装使用时:首先将内嵌式风窗1嵌入井下风门预留的风窗孔上,通过压板11用螺栓12和螺母13固定在风门上,然后将带有拉手3的风窗挡板2的两螺栓4穿过风窗导向孔5,随后再依次安装垫圈10、压缩弹簧7和推手9,用螺母8紧固把手,最后在风窗挡板
上接触面处安装开关传感器14,即完成了1个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的安装工作。当人员通过风门时,推、拉减压窗把手3或9,带动风窗挡板2移动,弹簧7压缩,风窗挡板2与风窗1分开,风流通过,风压降低,继续用力推、拉减压窗把手3或9,联络巷风门随即打开,人员或车辆通过风门,人员离开后风门减压窗在弹簧7的作用下带动风窗挡板2自行复位,堵住漏风,风门在风压的作用下自行关闭,否则开关传感器14报警,并上传到调度指挥中心。
23.本发明在煤矿井下主要联络巷的正向风门上进行安装,且每道正向风门均应安装1个,且安装高度距风门底边约1.1m处,以便于人员方便操作。因此,本发明不仅省时省力、安全可靠,而且还非常经济适用。
2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包括内嵌式风窗(1), 其特征是,内嵌式风窗(1)嵌入井下风门预留的风窗孔上,内嵌式风窗(1)上带有推拉把手螺栓导向孔(5)和通风孔(6),内嵌式风窗(1)的两侧安装有推手(9)和拉手(3),推手(9)和拉手(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位于拉手(3)一侧还设置有推拉活动风窗挡板(2),推手(9)一侧的连接螺栓(4)上套有压缩弹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嵌式风窗(1)通过压板(11)用螺栓(12)和螺母(13)固定在风门上,内嵌式风窗(1)表面带有通风孔(6),推拉活动风窗挡板(2)面积比通风孔(6)面积大,推拉活动风窗挡板(2)与内嵌式风窗(1)贴合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手(9)一端通过紧定螺母(8)与连接螺栓(4)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拉活动风窗挡板(2)上设置有开关传感器(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通风孔(6)包括2个,通风孔(6)为圆形结构上下排列,推手(9)和拉手(3)安装在两个通风孔(6)之间的位置。

技术总结
煤矿风门减压助开装置,内嵌式风窗嵌入井下风门预留的风窗孔上,内嵌式风窗上带有推(拉)把手螺栓导向孔和通风孔,内嵌式风窗的两侧安装有推手和拉手,推手和拉手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位于拉手一侧还设置有推(拉)活动风窗挡板,推手一侧的连接螺栓上套有压缩弹簧。内嵌式风窗通过压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风门上,内嵌式风窗表面带有通风孔,推(拉)活动风窗挡板面积比通风孔面积大,推(拉)活动风窗挡板与内嵌式风窗贴合安装。所述的推手一端通过紧定螺母与连接螺栓固定,所述的推(拉)活动风窗挡板上设置有开关传感器。所述的通风孔包括2个,通风孔为圆形结构上下排列,推手和拉手安装在两个通风孔之间的位置。装在两个通风孔之间的位置。装在两个通风孔之间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文 俞庆礼 孟庆伦 段修文 闵凡生 程红 曹雷 赵永辉 李亚东 曹继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何岗煤矿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