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动破碎台车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1: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台车 破碎


1.本发明涉及台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破碎台车。


背景技术:

2.移动破碎台车是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矿山设备,可以装配不同类型的施工臂来完成不同的施工目的,且整机能根据施工进度调整自身所处的位置。现有的破碎台车由相互铰接的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动力装置一般安装在前车架上,由前车架牵引后车架实现整体破碎台车的移动,一般设置在前后车架铰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大都是竖直设置,在安装完成之后部分紧固螺栓会被前后车架所遮挡,牵引移动过程中若铰接部位发生偏扭、晃动致使紧固螺栓发生松动,想要将被前后车架所遮挡的紧固螺栓进行拧紧,只能先将前后车架的铰接部位进行拆卸,然后在进行紧固螺栓的拧紧,操作十分复杂,给前后车架铰接部位的检修带来了麻烦。除此之外现有台车上的摇摆架与车架的连接一般是车架底部设置双支撑板,双支撑板与摇摆架之间采用一根通轴相铰接,但此种方式的摇摆架摆动幅度有限,通常要增高车架的高度位置来增大摇摆架的摆动幅度,此外采用一根通轴的连接方式还不便于拆卸,给后期摇摆架的检修更换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破碎台车,前后车架铰接机构上的紧固螺栓水平设置,不会被前后车架所遮挡,能在不拆卸铰接机构的前提下完成对紧固螺栓的拧紧,摇摆架机构的两端通过半轴与车架上的单层的第一横板相铰接,摆动幅度更大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破碎台车,包括有前车架总成和后车架总成,前车架总成和后车架总成之间通过前后车架铰接机构相连接,其中前车架总成包括前车架底盘,前车架底盘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轮胎,第一轮胎的轮毂上安装有第一液压马达,在前车架底盘上安装有驾驶室,驾驶室前侧的前车架底盘上安装机座,所述机座上配合安装有破碎机臂,在前车架底盘的后侧设有第一前车架板和第二前车架板,后车架总成包括后车架底盘,后车架底盘底部通过摇摆架总成安装有第二轮胎,后车架底盘的前端设有后车架板,所述前后车架铰接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前车架板、第二前车架板和后车架板,后车架板位于第一前车架板和第二前车架板之间,所述第一前车架板、第二前车架板和后车架板之间安装有铰接轴,铰接轴的上端穿出第一前车架板并连接有顶板,顶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前车架板上,所述后车架板上固定安装有铰接套,铰接套内配合安装有双关节角轴承,双关节角轴承套装在铰接轴的外周,铰接轴上设有与双关节角轴承相配合的定位凸沿,所述铰接套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夹板,夹板的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孔,铰接套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联通的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第一通孔的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螺孔,所述夹板内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渐缩孔,渐缩孔与第一通孔相联通,在渐缩孔内安装有与螺孔相配合
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头部设有与渐缩孔相配合的斜面,紧固螺栓转动进入螺孔内时能将两侧的夹板将铰接套压紧,所述铰接轴的下端穿出第二前车架板并连接有底板,底板与双关节角轴承之间的铰接轴外周安装有环套,后车架底盘底部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块第一横板,两块第一横板之间安装有摇摆架总成,所述摇摆架总成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块第二横板,第二横板与第一横板相平行设置,第二横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板,每个立板上均通过第二液压马达安装有第二轮胎,每个第二横板内均安装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两端的第二横板上均设有轴承压板,轴承压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横板上,所述滚动轴承和轴承压板内配合安装有活动半轴,活动半轴靠近第一横板的一端设有半轴座,所述半轴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上,摇摆架总成能相对活动半轴进行转动。所述双关节角轴承包括并排套装在铰接轴上的两组内圈,两组内圈之间设有垫块,每组内圈的外周均配合安装有外圈,外圈之间形成环形槽,在后车架板和铰接套内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与环形槽相联通。对应于摇摆架总成两侧第二轮胎的位置,在后车架底盘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护板,每个护板上安装有立轴,立轴上套装有辊筒,摇摆架总成转动时,第二轮胎能转动靠近辊筒。在前车架底盘和后车架底盘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倾斜支撑装置,所述倾斜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底盘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透槽和第二透槽,第一透槽位于第二透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透槽上端开设有相联通的第一斜槽,第二透槽上端开设有相联通的第二斜槽,第一斜槽长于第二斜槽,所述透槽和斜槽内配合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一端穿出连接板并设有限位块,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外筒,支撑腿外筒内配合安装有支撑腿内筒,在支撑腿外筒和支撑腿内筒之间安装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缸体与支撑腿外筒相连,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撑腿内筒相连,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带动支撑腿内筒向下伸出支撑腿外筒,所述支撑腿内筒的底部通过铰接轴安装有支撑底板,其中铰接轴与轮胎的转轴相平行设置,支撑底板前端的底部安装有定位钉。对应于限位块的位置,在连接板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复位弹簧始终有推动限位块降至透槽底部的趋势。其中一个活动半轴上设有限位凸沿,限位凸沿的直径大于滚动轴承内圈的直径,在远离限位凸沿的活动半轴端部设有半轴限位套,半轴限位套的直径大于滚动轴承内圈的直径,滚动轴承位于限位凸沿和半轴限位套之间,所述半轴限位套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安装在活动半轴的端部。所述护板上开设有安装槽,立轴及辊筒位于安装槽内,所述立轴的下端铰接安装在护板上,立轴的上端通过拉簧与护板相连接,所述拉簧始终有使立轴及辊筒处于竖直状态的趋势。所述驾驶室通过升降后仰装置安装在前车架底盘上,升降后仰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车架底盘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铰接安装有导向立杆,导向立杆上配合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和导向立杆之间安装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导向套在导向立杆上竖向升降,导向立杆的底部设有铰接座,铰接座和固定板的下端之间安装有转动油缸,转动油缸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导向立杆在固定板上转动,两侧导向套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上安装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底部设有t型滑块,底板上开设有与t型滑块相配合的t型滑槽,在底板上还安装有齿条,驾驶室内安装有第三液压马达,第三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第三液压马达启动能带动驾驶室在底板上横向移动,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开关,驾驶室位于两个限位开关之间,限位开关通过控制线路与第三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前车架底盘的两侧还安装有第一定焦摄像头,后车架底盘的两侧及后端安装有第二定焦摄像
头,在破碎机臂上安装有变焦摄像头总成,所述变焦摄像头总成包括固定在破碎机臂上的环套,环套的内周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环,变焦摄像头的外周安装有与第一连接环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之间连接有弹性绳,所述环套上还设有支架,支架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连接有套筒,套筒内安装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位于变焦摄像头上部,所述第一定焦摄像头、第二定焦摄像头和变焦摄像头均通过导线接入驾驶室内的显示屏上,在后车架底盘上还安装有滚线筒,滚线筒上缠绕有控制线缆,所述控制线缆通入驾驶室内,在滚线筒的转轴上安装有绕线电机。所述控制线缆内包括有电源线、视频线、信号输人线和信号输出线。
5.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破碎台车,其上设置的前后车架铰接机构中,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铰接套的上下两端设有夹板,夹板内安装水平设置的紧固螺栓,铰接套内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开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配合的螺孔,紧固螺栓转动进入螺孔内时能将两侧的夹板将铰接套压紧,其中水平设置的紧固螺栓不会被前后车架所遮挡,当在牵引移动过程中紧固螺栓发生松动时,也能在不拆卸铰接机构的前提下完成对紧固螺栓的拧紧,避免了不必要的步骤,提高了螺栓预紧操作的效率,在保证前后车架铰接机构正常使用的同时还能有效延长铰接机构的使用寿命。其上设置的摇摆架机构中,第一横板上安装有活动半轴,摇摆架机构的第二横板内安装有与活动半轴相配合的滚动轴承,以此来实现摇摆架机构与车架的连接,相比于传统的双支撑板及通轴连接方式,在车架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摆动幅度,无需额外提高车架的高度位置,且活动半轴的连接方式更加便于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操作。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7.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8.图3是前车架总成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9.图4是前车架总成的主视图;
10.图5是后车架总成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后车架总成的主视图;
12.图7是前后车架铰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8是图7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
14.图9是图7中a

a向剖视图;
15.图10是摇摆架机构在后车架底盘上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6.图11是后车架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17.图12是摇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3是摇摆架总成与后车架底盘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19.图14是图13中ii的局部放大视图;
20.图15是护板上设置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6是倾斜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7是图16中b

b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23.图18是图16的右视图;
24.图19是图16的左视图;
25.图20是图18中倾斜支撑装置进行倾斜支撑的状态示意图;
26.图21是具有升降功能的驾驶室在前车架总成上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7.图22是具有升降功能的驾驶室的主视图;
28.图23是图22中c

c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29.图24是驾驶室仰升起的状态示意图;
30.图25是图22中iii的局部放大视图;
31.图26是变焦摄像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7是图26中d

d向剖视图;
33.图28是控制线缆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破碎台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前车架总成和后车架总成,前车架总成和后车架总成之间通过前后车架铰接机构相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前车架总成包括前车架底盘101,前车架底盘10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轮胎102,第一轮胎102的轮毂上安装有第一液压马达103,第一液压马达103启动能带动第一轮胎102转动从而实现前车架总成的移动。在前车架底盘101上安装有驾驶室104,驾驶室104前侧的前车架底盘101上安装机座105,所述机座105上配合安装有破碎机臂106,破碎机臂106能实现巷道内石壁的破碎功能,在机座105还可安装其余不同类型的工作机臂来实现不同的作业目的。在前车架底盘101的后侧设有第一前车架板301和第二前车架板302,可以实现后车架或其他配合车厢体的铰接连接。
35.所述前车架底盘101的前端铰接安装有推铲108,推铲108与前车架底盘101之间还安装有驱动油缸109,驱动油缸109的缸体铰接在前车架底盘101上,驱动油缸109的活塞杆铰接在推铲108上,驱动油缸109能控制推铲108的转动角度,以实现对车体前侧落石的堆积清理功能。
36.如图5和图6所示,后车架总成包括后车架底盘201,后车架底盘201底部通过摇摆架总成安装有第二轮胎202,后车架底盘201的前端设有后车架板303,后车架板303与第一前车架板301和第二前车架板302之间相铰接。后车架底盘201上安装有发动机203,在第二轮胎202前侧的后车架底盘201上安装有油箱204,油箱204内盛装燃料,发动机203为整机提供动力,第二轮胎202转动则能实现后车架总成的移动。为对发动机203进行有效散热,第二轮胎202后侧的后车架底盘201上安装有散热器205,所述后车架底盘201的后端安装有水箱206。
37.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前后车架铰接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前车架板301、第二前车架板302和后车架板303,后车架板303位于第一前车架板301和第二前车架板302之间,所述第一前车架板301、第二前车架板302和后车架板303之间安装有铰接轴304,以实现前后车架的铰接连接。
38.铰接轴304的上端穿出第一前车架板301并连接有顶板305,顶板305固定安装在第一前车架板301上,所述后车架板303上固定安装有铰接套306,铰接套306内配合安装有双关节角轴承307,双关节角轴承307套装在铰接轴304的外周,铰接轴304上设有与双关节角
轴承307相配合的定位凸沿308,以实现双关节角轴承307在铰接轴304上的定位安装。
39.所述铰接套306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夹板309,夹板309的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通孔310,铰接套306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10相联通的第二通孔311,第二通孔311竖直设置,在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11内安装有连接柱312,连接柱312位于第一通孔310的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螺孔313,所述夹板309内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渐缩孔314,渐缩孔314与第一通孔310相联通,在渐缩孔314内安装有与螺孔313相配合的紧固螺栓315,紧固螺栓315的头部设有与渐缩孔314相配合的斜面316,当紧固螺栓315转动进入螺孔313内时,斜面316挤压渐缩孔314,在紧固螺栓315将连接柱312两端相连接的同时还能使两侧的夹板309将铰接套306压紧,从而实现双关节角轴承307在铰接轴304上的定位安装。由于紧固螺栓315的水平设置,在破碎台车在移动的过程中若铰接结构发生偏转导致螺栓松动,前后车架都不会对紧固螺栓315形成遮挡,不用对铰接机构进行拆卸就能将紧固螺栓315拧紧。
40.所述铰接轴304的下端穿出第二前车架板302并连接有底板317,底板317与双关节角轴承307之间的铰接轴304外周安装有环套318,这样铰接套306及其上下两侧的夹板309位于第一前车架板301和第二前车架板302之间,后车架板303能相对第一前车架板301和第二前车架板302发生转动。
41.如图10和图11所示,后车架底盘201底部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块第一横板402,两块第一横板402之间安装有摇摆架总成。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摇摆架总成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块第二横板403,第二横板403与第一横板402相平行设置,第二横板403的两端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板404,每个立板404上均通过第二液压马达405安装有第二轮胎202。
42.每个第二横板403内均安装有滚动轴承407,滚动轴承407两端的第二横板403上均设有轴承压板408,轴承压板408通过第一螺栓423固定安装在第二横板403上,通过两侧的轴承压板408将滚动轴承407固定在第二横板403内。所述滚动轴承407和轴承压板408内配合安装有活动半轴409,活动半轴409靠近第一横板402的一端设有半轴座410,所述半轴座410通过第二螺栓411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402上,所述第二横板403能相对活动半轴409产生转动,也就是摇摆架总成能相对活动半轴409、第一横板402或是后车架底盘20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轮胎202跟随路面起伏的摆动随动。
43.进一步地,为抵消破碎台车作业时的水平反作用力,在前车架底盘101和后车架底盘201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倾斜支撑装置,如图16所示,所述倾斜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底盘上的连接板110,如图17所示,连接板110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透槽111和第二透槽112,第一透槽111位于第二透槽112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透槽111上端开设有相联通的第一斜槽113,第二透槽112上端开设有相联通的第二斜槽114,第一斜槽113长于第二斜槽114。所述透槽和斜槽内配合安装有导向杆115,导向杆115能由透槽移动至斜槽内,导向杆115一端穿出连接板110并设有限位块116,导向杆1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外筒117。如图18所示,支撑腿外筒117内配合安装有支撑腿内筒118,在支撑腿外筒117和支撑腿内筒118之间安装有伸缩油缸119,伸缩油缸119的缸体与支撑腿外筒117相连,伸缩油缸119的活塞杆与支撑腿内筒118相连,伸缩油缸119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带动支撑腿内筒118向下伸出支撑腿外筒117。所述支撑腿内筒118的底部通过铰接轴120安装有支撑底板121,其中铰接轴120与轮胎的转轴相平行设置,支撑底板121前端的底部安装有定位钉125。
44.当倾斜支撑装置没有起到支撑作用时,在重力作用下支撑腿外筒117及其上的导向杆115分别位于第一透槽111和第二透槽112的底部位置,当需要进行支撑时,伸缩油缸119的活塞杆伸出,首先使支撑腿内筒118下降直到支撑底板121与地面相接触,定位钉125实现支撑底板121与地面之间的相对定位,之后伸缩油缸119的活塞杆继续伸出,支撑腿内筒118保持不动,支撑腿外筒117上移,直到导向杆115由透槽进入到斜槽内,伸缩油缸119的活塞杆继续伸出的话,倾斜支撑装置会以铰接轴120为圆心实现支撑腿内筒118和支撑腿外筒117的同步倾斜转动,直到导向杆115移动至斜槽的端部,支撑腿内筒118和支撑腿外筒117停止转动,形成图20所示的倾斜支撑,在上述转动过程中,支撑底板121始终保持角度和位置不发生变动。其中第一斜槽113长于第二斜槽114,也就是导向杆115在第一斜槽113内的移动距离长于在第二斜槽114内移动距离,来实现以铰接轴120为圆心的转动。支撑底板121相对地面不发生移动,能在破碎台车作业过程中避免翻动地面上的碎石,保证倾斜支撑装置与碎石地面之间的结合强度,提供有效支撑。
45.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呈图20所示状态的倾斜支撑装置能在解除支撑状态时,顺利复位,如图19所示,对应于限位块116的位置,在连接板110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22,复位弹簧122内部设有伸缩杆123,所述复位弹簧122始终有推动限位块116降至透槽底部的趋势。
46.进一步地,为了在支撑腿外筒117和支撑腿内筒118发生相对移动时,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延长外筒和内筒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腿外筒117和支撑腿内筒118之间安装有滑动耐磨板124,其中滑动耐磨板124可以作为易损件以便于进行维修或更换。
47.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使用者进入到驾驶室104内,在驾驶室104底部两侧的前车架底盘101上均安装有踏步台阶126。为了避免泥污等杂物溅射到前车架底盘101及其上的构件,第一轮胎102上侧的前车架底盘101上均安装有挡泥板127,所述挡泥板127位于机座105两侧。
48.进一步地,所述双关节角轴承307包括并排套装在铰接轴304上的两组内圈319,两组内圈319之间设有垫块320,每组内圈319的外周均配合安装有外圈321,外圈321之间形成环形槽322,在后车架板303和铰接套306内开设有注油孔323,注油孔323与环形槽322相联通。相比于传统开设在铰接轴304上的注油通道,上述结构的铰接轴304为实心轴,强度更高,不易断轴。
49.进一步地,为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到双关节角轴承307内影响其正常作业,所述夹板309与铰接轴304之间安装有防尘密封圈324。
50.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304与第一前车架板301之间安装有第一过渡套325,双关节角轴承307与铰接套306之间安装有第二过渡套326,环套318与第二前车架板302之间安装有第三过渡套327。上述过渡套均是可以更换的调质材料,当前后车架与铰接轴304发生磨损时,不用再将前后车架拆下来再进行焊补加工,只需要将对应位置处的过渡套更换即可,过渡套作为易损件其更换操作简便,且能有效提高前后车架与铰接轴304的使用寿命。
51.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活动半轴409在图13所示方向上相对滚动轴承407的横向移动,确保将两侧的活动半轴409定位在第二横板403内的滚动轴承407上,如图14所示,其中一个活动半轴409上设有限位凸沿422,限位凸沿422的直径大于滚动轴承407内圈的直径,在远离限位凸沿422的活动半轴409端部设有半轴限位套412,半轴限位套412的直径大于滚动轴承407内圈的直径,滚动轴承407位于限位凸沿422和半轴限位套412之间,所述半轴限
位套412通过第三螺栓413固定安装在活动半轴409的端部。由于限位凸沿422及半轴限位套412的设置,活动半轴409无法相对滚动轴承407进行横向移动,整个摇摆架机构也就定位在了两个活动半轴409之间,能有效防止摇摆架机构在破碎台车在行走过程中的前后移动。
52.进一步地,为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到滚动轴承407内,所述轴承压板408与活动半轴409之间安装有密封圈414,密封圈414位于滚动轴承407的两端。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半轴座410与第一横板402之间的配合安装固定,所述半轴座410上设有定位块415,第一横板402上开设有与定位块415相配合的定位凹槽416。
53.对应于摇摆架总成两侧第二轮胎202的位置,在后车架底盘201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护板417,在摇摆架机构摆动的过程中,第二轮胎202有可能会倾斜与护板417相接触摩擦,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如图15所示,每个护板417上安装有立轴418,立轴418上套装有辊筒419,摇摆架总成转动时,第二轮胎202能转动靠近辊筒419,辊筒419能跟随第二轮胎202一同转动,避免第二轮胎202与护板417的接触摩擦。
54.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二轮胎202摇摆幅度过大导致挤压辊筒419,所述护板417上开设有安装槽420,立轴418及辊筒419位于安装槽420内,所述立轴418的下端铰接安装在护板417上,立轴418的上端通过拉簧421与护板417相连接,所述拉簧421始终有使立轴418及辊筒419处于竖直状态的趋势。
55.当第二轮胎202跟随摇摆架机构转动倾斜时,会优先与辊筒419相接触,当第二轮胎202的转动幅度加大时,立轴418会克服拉簧421的弹力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使辊筒419跟随第二轮胎202的转动幅度一同移动,上述过程中辊筒419始终位于护板417的外侧,以避免第二轮胎202与护板417之间的摩擦,当第二轮胎202恢复至水平状态位置后,在拉簧421的拉力作用下,立轴418及辊筒419能重新复位至竖直状态,以此来避免第二轮胎202与后车架底盘201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第二轮胎202的使用寿命。其中可转动立轴418及拉簧421的设置还能有效减少第二轮胎202及摇摆架机构在惯性下的摆动幅度和摆动频率,即第二轮胎202转动靠近立轴418并拉伸拉簧421后,拉簧421恢复原状会带动立轴418给摇摆架一个反向转动的力,摇摆架两侧的第二轮胎202会反复受到拉簧421所给的反作用力,直到摇摆架恢复水平位置,有效降低摇摆架机构及后车架底盘201在惯性作用下的晃动。
56.进一步地,如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驾驶室104通过升降后仰装置安装在前车架底盘101上,升降后仰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车架底盘101上的固定板502,固定板502的上端铰接安装有导向立杆503,导向立杆503上配合安装有导向套504,导向套504和导向立杆503之间安装有升降油缸505,升降油缸505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导向套504在导向立杆503上竖向升降。
57.导向立杆503的底部设有铰接座506,铰接座506和固定板502的下端之间安装有转动油缸507,转动油缸507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导向立杆503在固定板502上转动。两侧导向套504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底板508,底板508上安装驾驶室104,其中底板508的宽度可以略小于整体破碎台车的宽度。
58.如图23所示,所述驾驶室104底部设有t型滑块510,底板508上开设有与t型滑块510相配合的t型滑槽511,在底板508上还安装有齿条512,驾驶室104内安装有第三液压马达513,第三液压马达51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51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514,第三液压马达513启动能带动驾驶室104在底板508上横向移动。为了防止驾驶室104在底板508上产生
过度横移,所述底板508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开关524,驾驶室104位于两个限位开关524之间,限位开关524通过控制线路与第三液压马达513相连接,一旦限位开关524检测到驾驶室104,则发生电信号给第三液压马达513使其停止转动,进而避免驾驶室104在底板508上的过度横移。
59.当工作臂遮挡住驾驶室104的视线时,升降油缸505的活塞杆伸出,就能带动导向套504、底板508及其上的驾驶室104进行高度位置上的提升,转动油缸507的活塞杆伸出则能带动导向立杆503、导向套504、底板508及其上的驾驶室104在图22所示的方向上进行顺时针转动后仰,转变为如图24所示的状态,其中驾驶室104也能在第三液压马达513的控制下进行横向移动,以按需调整驾驶室104的位置,避免工作臂遮挡驾驶室104视线的情况。
60.进一步地,为实现导向立杆503与固定板502之间的铰接安装,所述固定板502的上端设有第一转轴515,导向立杆503上安装有与第一转轴515相配合的转动座516,在导向套504上安装有油缸座517,转动座516和油缸座517之间铰接安装有升降油缸505。导向立杆503能沿第一转轴515为中心相对固定板502进行旋转,转动座516和油缸座517之间升降油缸505的活塞杆伸缩能同步带动导向套504在导向立杆503上竖移。
61.导向立杆503能沿第一转轴515为中心相对固定板502进行旋转,转动座516和油缸座517之间升降油缸505的活塞杆伸缩能同步带动导向套504在导向立杆503上竖移,如图25所示,所述铰接座506上安装有垫块518,垫块518上设有缓冲垫519,缓冲垫519和垫块518均位于底板508下侧,缓冲垫519的设置能有效避免底板508与铰接座506的硬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底板508与铰接座506的使用寿命。
62.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驾驶室104过度后仰失衡,所述转动油缸507的缸体通过第二转轴520铰接在固定板502上,第二转轴520外周套装有后仰限位板521,所述铰接座506上安装有限位螺栓522,后仰限位板521上开设有与限位螺栓522相配合的长条槽523,当转动油缸507活塞杆伸出带动铰接座506转动时,铰接座506上的限位螺栓522移动至长条槽523远离第二转轴520的一端即停止转动,防止驾驶室104的过度后仰旋转。
63.所述前车架底盘101的两侧还安装有第一定焦摄像头721,后车架底盘201的两侧及后端安装有第二定焦摄像头722,在破碎机臂106上安装有变焦摄像头总成,所述第一定焦摄像头721、第二定焦摄像头722和变焦摄像头725均通过导线接入驾驶室104内的显示屏上,构成整机的影像系统,通过现有的成像软件将各个摄像头所拍摄到的画面集合到显示屏上,整体视野开阔且360度无死角。
64.其中变焦摄像头总成设置在可以移动的破碎机臂106上,能根据破碎机臂106所处的不同位置变焦实现整机前侧石壁的精准取像,且将破碎机臂106的高频振动转换为变焦摄像头总成的低频晃动,低频晃动不会对变焦马达产生损坏,变焦摄像头总成不会被破碎机臂106的震动所影响,如图26和图27所示,所述变焦摄像头总成包括固定在破碎机臂106上的环套723,环套723的内周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环724,变焦摄像头725的外周安装有与第一连接环724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环726,第一连接环724和第二连接环726之间连接有弹性绳727,变焦摄像头725通过四周的弹性绳727与环套723相连接。破碎机臂106的震动会通过弹性绳727传送至变焦摄像头725,以此来减小变焦摄像头725的震动幅度,起到保护变焦摄像头725的作用。
65.所述环套723上还设有支架728,支架728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729,螺纹孔729内配
合安装有调节螺杆730,所述调节螺杆730的底端连接有套筒731,套筒731内安装有弹性气囊732,弹性气囊732位于变焦摄像头725上部。其中弹性气囊732可以作为变焦摄像头725的柔性限位,缓冲震动,也可以按照需要转动调节螺杆730来调整弹性气囊732的位置,改变连接状态下弹性绳727的弹性力,保证变焦摄像头725的稳定性,以便于得到更为精准的系统取像。
66.为实现远程控制,在后车架底盘201上还安装有滚线筒736,滚线筒736上缠绕有控制线缆737,所述控制线缆737通入驾驶室104内,在滚线筒736的转轴上安装有绕线电机738,绕线电机738启动能调节控制线缆737的收放,在巷道外部可安装与控制线缆737相连接的控制设备,操作人员在巷道外侧对控制设备进行操作,实现对巷道内破碎台车的远程操控,控制线缆737的收放则可以根据破碎台车的实时位置进行调节,以保证控制设备与破碎台车的正常联通。
67.进一步地,如图28所示,所述控制线缆737内包括有电源线739、视频线740、信号输人线741和信号输出线742,其中电源线739与行走设备和各用电设备相连接,信号输人线741和信号输出线742和各电控设备相连接,视频线740和各摄像头相连接,以实现远程操控的功能。
6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